在线情况
37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7
    • 经验228682
    • 文章12339
    • 注册2012-12-04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中国人过年为什么非要回家?[/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心影自拍(191)[/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这其实是个哲学问题。[/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大家都知道,哲学有三个所谓“终极之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或浅或深有意无意地面对这几个问题。有些人或许对唯物唯心这些哲学问题毫无兴趣,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些问题,谁也躲不开,连小孩子都会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可见这三个终极之问是最普及的、雅俗共赏的哲学问题。这是人生哲学问题,不是学术的哲学问题。[/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西方人用两个办法解决这三个问题:一个是宗教,一个是思辨。宗教给的是普及型答案:人是上帝造的,你的身份就是上帝之子,未来你的灵魂会回到上帝那里去。思辨则是哲学家的任务,他们给出的是高级的学术性答案,什么自我呀,非我呀,存在呀,唯意志呀,语言呀等等,神乎其神。总之,他们总在人与神的关系中,在人与抽象概念的关系中寻找人的本质。[/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中国人完全是另一种思路。咱们的思路很简单,很实在,具体而不抽象(这与汉字构造有关),咱们只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寻找人的本质。我是祖先的后代,父母的子女,儿女的父母,未来子孙的祖先,虽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但我确确实实是中间一环。这样,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三个问题很轻松地都解决了。这似乎很肤浅,很缺乏哲学专业性,但是很实惠。这就是孔子的哲学思路。[/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因为中国人是无神论者,所以总在人本身做文章,也因为中国人眼睛总是盯着具体的人,所以对神不神的没什么兴趣,对抽象的概念没什么兴趣[/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于是你就明白中国人过年为什么非要回家了。这种每年一次的数十亿人大迁移,堪称人类史上的奇观。这是干什么?这和宗教信徒的朝圣差不多。家是中国人的上帝。中国人是用回家的办法解决哲学的三个终极之问的。我们一回到故土,一见到亲人,心里就踏实了,灵魂就落地了,从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家庭差不多都能满足。中国人为什么这么重视叶落归根,认祖归宗?因为这是归宿。西方人灵魂的归宿在上帝那里,中国人灵魂的最后归宿在家谱中,在家族的系列里。哪个更实在?我觉得还是中国人的灵魂安放地比较靠谱。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堪称千古绝唱。一般人都只注意到了这首词的超越性,它对古代帝王的批评;然而仔细品味你会发现,它还有一个重要主题:回家。就像过年回家一样。毛泽东毫不含糊地把今日“风流人物”放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祖先系列之中,这不是回家是什么?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现在有些人说毛泽东毁坏传统文化,他们只看到了皮毛和零碎。[/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2018,1,21[/SIZE][/BGCOLOR][/COLOR][/FAC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8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7
      • 经验228682
      • 文章12339
      • 注册2012-12-04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孔子的川,赫拉克利特的河[/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心影自拍(257)[/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面对滔滔流水,孔子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同样面对滔滔流水,大约同一时代(轴心时代)的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则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愚以为,这两句话,典型地代表了中西两种思维方式。轴心时代正是各民族的童年时代。“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两句标志性的语言,预示了东西方文化后来不同的发展方向。[/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孔子的话是一种人生感悟,指向社会生活,指向人际关系,而赫拉克利特的话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思考,指向人与自然的关系。[/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孔子的话是天人合一的路子。在孔子眼里,人与大自然是共鸣共振的,人生岁月流逝和流水滚滚向前相通。而在赫拉克利特那里,不但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就是那条河,那个人,也是分离的,现在的河不是刚才的河,现在的人也不是刚才的人了。中华文化主合,西方文化主分,看得很清楚。[/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孔子强调的是不变,如斯,像这样;赫拉克利特强调的是变,你第二次面对同一条河,河也不是那条河了,你也不是那个你了,都变了。孔子肯定,赫拉克利特否定。否定与批判相关,所以,西方人批判思维强于我们,不是偶然的。[/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孔子的话是具体的,从眼前一条河引出感想。赫拉克利特的话则是概括的,他不是指的一条具体的河,而是泛指所有的河。于是你就明白西方人为什么对概念那么热衷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孔子直接从眼前一条河引出感想,他并未告诉我们为什么逝者如斯,他甚至没说清这句话确切的含义,后世一般把“逝者”理解为时光,但也有人把它理解成“誓者”,于是“逝者如斯夫”就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意思相近了。你也不能说这么理解完全没有道理。总之,孔子的话含义比较模糊,预留的解释空间较大。赫拉克利特的话含义却很清楚。“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明明白白。我国古典文献字句常常多义,不独儒家如此。这与汉字的表形表意功能有关。这种文风,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实不利,因为科学要求概念非常清晰。“道可道,非常道”,这样的表述,真的让后代很头痛。“道”究竟是个啥子东西,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赫拉克利特的话虽然短,却有逻辑推理,有论证。孔子说逝者如斯,就是如斯,至于为什么如斯,凭什么如斯,他不负责解释,只告诉你当然,不谈所以然。赫拉克利特的这句话是讨论式的,而孔子的话则是结论,是断语,说话姿态是灌输式的。于是你就明白为什么我们学校的教学方法时至今日主流仍然是灌输式而西方比较流行讨论式了。这是老祖宗定了调的。西方人说话比中国人更注意逻辑性,你也就知道其根源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孔子的逝者如斯,很形象,有文学色彩,可以说是一句诗,赫拉克利特的这句话,则完全是抽象的论述。于是你就明白为什么至今国人讨论问题仍然喜欢使用文学语言了。你看老师们写的东西,有几篇不是记叙文?我们太不习惯用严谨的科学语言讨论问题了。这与汉字的特点也有关,我们就不细说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孔子的逝者如斯,充满感情色彩,而赫拉克利特的话,则完全把感情色彩剔除了,那是在非常冷静理性地研究问题。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近代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了,当他们研究世界的时候,我们正忙着搞人际关系,忙着卫道。[/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写了这么多,我总的意思是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其来有自,不是偶然的差别,不是短时期的差别,而是基因就不同,其后发展环境又各异,时间又漫长,二者要是相似倒奇怪了。明白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既不自卑,也不自傲,心态平和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                                   2018,6,13[/SIZE][/BGCOLOR][/COLOR][/FAC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9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7
        • 经验228682
        • 文章12339
        • 注册2012-12-04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个性化教育,我们能做多少?[/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心影自拍(258)[/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树上没两片相同的叶子。”“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育要个性化!”这类语言,已经成思想快餐店里最畅销最廉价的盒饭了。专家、学者、编辑、记者、主持人、演员,校长和教师,像快递小哥一样,热心地把这个盒饭送货上门。然后我们就西里呼噜吃进去了,如同猪悟能先生吃人参果。[/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好了。现在我们随机找一位中学或小学的班主任,比如说他班上有四十人左右,我们要求他说出每一个学生的独一无二的个性,不许重样(重样就不是独一无二的了,也就不是个性了)。他能完成这个任务吗?我看他不能。在下研究教育半个世纪了,惭愧,我也做不到。我恐怕那些学者专家,心理医生,也未必能做到。我不敢说无人能行,因为世上总有奇葩,但若说做不到是常态,恐怕不过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如果上述说法符合实际,那我们就可以说,所谓个性化教育,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属于理想境界,努力方向,而我们目前距离这个目标还很远很远。这类口号的主要作用,不是操作性的,而是倡导性的。它的最大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尊重和培养学生个性,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就能做到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今日学校里有多少性化教育?就连所谓走班制,也不过是分类教育而已,能分类就不错了。一对一的补课按说比较有条件实行个性化教育,可是据我观察,那个所谓一对一,往往不过是把给全班讲课的内容讲给一个人而已,并没有真正的因材施教,因为那个老师没有能力搞清这个孩子的个性,他甚至连这个愿望都没有。[/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优秀教师写的文章,举的例子,学生无论多么“特殊”,多么“个性”,你总会有似曾相似的感觉。与其说他是“唯一”的,不如说他是某一类学生中的一个。你可以说,这证明教师缺乏了解学生个性的能力,但是另一方面,我认为这也属正常。教师为什么要研究一个学生?难道仅仅是为了教育他一个人吗?当然不是。我们研究个性,恰恰是为了以此为例研究共性,起码是研究一小类人的共性,解剖一个麻雀是为了了解所有的麻雀。如果了解一个孩子仅仅是为了他自己,此种教育与学校这种机构的任务是不相符合的。再说,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个性并未形成,在中小学过分地强调个性,容易沦为空谈。[/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正如没有脱离个性的共性,完全脱离共性的个性也是不存在的,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阿Q有没有个性?有。但当我们说某人阿Q精神的时候,我们指的是其人与阿Q的相似部分,而不是差异。这就是所谓文学形象的典型性。如果作家写出一个世界上绝对独一无二的人物,什么都与人不同,这个形象是无法理解的,毫无意义的,实在谁也写不出来这种人物来。凡是能写出的人物,必与某些人有共性,有共性才能共鸣。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共性其实远比个性重要,一味无原则地吹捧个性是可笑的。[/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我们搞个案诊疗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当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教师、家长的个性,但是我们明白,要彻底了解一个人所有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完全没有必要。所谓了解个性,只是了解个性中与他人不同而又有关键作用的部分。我们要的是特征照,不是全息相。即使是这个特征,也可能不属他独有,这可能是某一类人或某一小类人的共性。如此,我们在某人身上取得的经验才可能用于类似的人。当然他们之间也会有差别,不过对于我们的工作,那些差别就不重要了。就好像我采桑叶喂蚕,只要选合格的桑叶就行了,至于每个桑叶长得都与其他叶片不同,那是肯定的,但这不是我所要关心的。其实任何社会科学研究的都是共性,心理学研究的也是共性。你若只关心某一个人,他又没有典型意义,谁能理会你的研究?人家凭什么理会你的研究?[/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我尊重差异,但不崇拜之。别把个性说得太神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                     2018,6,15[/SIZE][/BGCOLOR][/COLOR][/FAC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40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7
          • 经验228682
          • 文章12339
          • 注册2012-12-04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心外有物[/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心影自拍(259)[/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人的日常运作,总是凭他内里对世界的看法,而不是感官经验。”[/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我们只是活在由自己的感官所塑造出来的主观世界。”[/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来访者的世界在他的脑中,所以无需改变外面的世界。”[/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这几种心理学的假设,实际上是哲学问题。现在这类观点很流行,常见的说法比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风也未动,旗也未动,你的心在动”等等。总之,外部世界是虚幻的,只有我们的主观感受是真实的。一般称这种哲学观点叫唯心主义。[/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这种观点在张扬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功不可没,在提示主客观相互转化方面功不可没,然而它基础不牢。如果你问:“本来无一物,您是个啥子东西?”“心外无物,您的心又从何而来?”“存在就是被感知,您的感知从何而来?”他就不好回答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迄今为止的科学研究证明,主观感受,只能由人的神经系统产生,没有这个基础的主观意识,无法证明其存在。[/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我们只是活在由自己的感官所塑造出来的主观世界。”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实际上人既生活在客观世界,也生活在主观世界,或者说人生活在被主观意识加工了的客观世界,或者说人生活在被客观世界限定的主观世界。在人这种动物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客观,也没有绝对的主观,但它们的关系有一点是显然的,客观是皮,主观是毛。人们一般称这种世界观叫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而不是相反。[/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  心理学因为是专门研究主观的,所以很容易过分夸大主观的作用。如果心理问题“只是”心理,与外界全无关系,那自然只在主观世界做文章就可以了,但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任何心理问题都与客观事物有关,人的所有心理问题都有关家庭、学校、社会、学习、工作、生活,如果所有这些关系都不存在了,人本身也就不存在了,还谈何心理?早期记忆是童年的人际关系和经历,词语联想是一个人社会联系的反映,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所以,即使表面上心理治疗只是改变一个人的想法,那也是主观客观相互影响的过程,绝不只是一个人的头脑里的游戏。心理医生对于病人,是“客观”而不是“主观”,心理医生对病人的任何影响都是“外界干预”而不是病人的“主观动作”。所谓“无需改变外面世界”的心理治疗,根本就不存在,完全不符合事实。[/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过分夸大主观意识的作用,是心理学界的一股逆流,这样下去,心理治疗有与“跳大神”合流的危险。[/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你会发现科学家有时会走向迷信和宗教。这并不奇怪。科学家,不管名声多大,只要他想马上发现终极真理,只要他有“致命的自负”,以为科学能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最终都会走向迷信或宗教。因为人类永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些问题解决了,还会产生新问题。因为科学不是万能的,它的能力有边界。[/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2018,6,17[/SIZE][/BGCOLOR][/COLOR][/FAC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41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7
            • 经验228682
            • 文章12339
            • 注册2012-12-04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有效果与有道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心影自拍(260)[/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这是NLP的一个理念。若翻译成中国俗语,就是“甭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今天端午节。刚才我出门散步,有一位邻居向我招手,我走到他家门口,他拿出两棵近一人高的蒿子送给我,告诉我放在大门两侧。我问:“是辟邪的吧?”他点点头。我谢过他,即把这两棵蒿子立在了大门两侧。这可能是一个古老的风俗。我其实并不信什么辟邪,只是入境随俗。我家大门上现在还贴着两个门神,春节时请来的,一位秦叔宝,一位尉迟恭,威风凛凛。我当然不相信他们能起什么作用,城里人好像都不信这个。但是搬到农村之后,我慢慢明白了,这其实是一种粗糙廉价实用的心理治疗方式。门神也好,蒿子也好,都不能带来安全,但是它们能带来某种安全感。你也许觉得这没有道理,可是它确有效果。[/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中医也常有这种事情。我们吃中药,病好了,往往不知道那里面什么成分起的作用;我们扎针灸,病好了,也往往不知道它的机制。中国人践行“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的理念,历史很悠久。中医也有理论,但是总觉得有点虚,比如经络,至今找不到,找不到你不能说它准没有,万一以后找到了呢!但是找不到你就得允许人家不信,对不对?不过我们一般人不去较这个真。我感冒了,吃了一袋感冒冲剂,感觉好多了,这就齐了!抓住耗子就是好猫。[/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不过我有个信念:凡有效果,必有原因,不知原因只是你还没研究明白。理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把此事搞清。[/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我们做教育工作,搞个案诊疗,也是这样。有时候搞不清原因,想不清道理,也不得不行动起来,只要有效果就好,不一定非得先论证。当然,有些教育原则是不能违反的。[/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有效果很重要,然而无论有没有效果,其后的反思和总结都是必要的。成功了,一定要力争搞清为什么成功,失败了,也要搞清为什么失败。没有这种“事后诸葛亮”的精神,我们的工作就会永远停留在乱闯乱撞或习惯动作的水平。[/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                 2018,6,18[/SIZE][/BGCOLOR][/COLOR][/FAC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4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7
              • 经验228682
              • 文章12339
              • 注册2012-12-04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中小学搞心理治疗,有些匆忙[/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心影自拍(261)[/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学者王绍光说:[/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比如,在心理学中,西方心理学其实是非常本地化的,有一个研究报告指出,西方心理学的测试对象基本都是西方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来自工业化社会的、富裕社会的、民主社会的人,换言之都是所谓“怪异的人”。基于如此狭隘样本的西方心理学却提出了大量理论,仿佛这些理论能够适用天下所有的人,但这些人其实是世界上各[/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种各样的人里面很小的一部分,可以说完全没有代表性。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有一些中国学者,如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张妙清教授,他们研究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心理特征的异同,就可以归入“中国学派”。[/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SIZE][/BGCOLOR][/COLOR][/FACE][URL=https://www.guancha.cn/WangShaoGuang/2018_06_14_460087.shtml]https://www.guancha.cn/WangShaoGuang/2018_06_14_460087.shtml[/URL][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西方心理学在多大程度上适应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现在还说不清楚,肯定其中有普适成分,但有多少,哪些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心里有底。所以这事需要慎重。[/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我不赞成中小学搞心理治疗,而主张搞教育诊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们是教师,不是心理医生,这两者角色不同,专业不同。第二个是,我觉得中国人的心理与西方人差别挺大,生搬西方心理学怕行不通。其实还有第三个原因,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多是涉及成年人的。[/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我很赞成引进西方心理学,但不赞成一下子铺开,尤其不赞成生搬硬套。有志于学习心理学的老师们,希望多多独立思考。[/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                   2018,6,19[/SIZE][/BGCOLOR][/COLOR][/FAC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43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7
                • 经验228682
                • 文章12339
                • 注册2012-12-04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Blue][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心理是主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影自拍(262)

                王晓春

                下面也是NLP的一些理论假设: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47, 47, 47)][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事情从不给人压力,压力来自一个人对事情的反应。[/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47, 47, 47)][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事情从不带给人情绪,情绪来自一个人的信念系统。[/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47, 47, 47)][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没有人能够伤害你,除非你容许他这样做;也没有人能够控制你,除非你容许他这样做。[/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47, 47, 47)][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每一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47, 47, 47)][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每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人生成功快乐的能力。[/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47, 47, 47)][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每一个人都想有一个更好的明天。[/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47, 47, 47)][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来访者已经拥有所需的能力:既能够给自己制造一个问题,一定能够自己解决。[/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Blue][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这些假设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完全割裂,第二,过分夸大主观世界的作用。
                按照这样的理念,焦虑完全是个人的责任,一点不能怪外部压力。这显然说不通。现在教师普遍焦虑,学生也普遍焦虑,难道与应试大环境无关吗?你当然可以说,在这样的压力下,仍有些教师日子过得很轻松呀,仍有些学生学得很惬意呀!是的,但这种人很少,不能证明一般情况。个别人的处境确实能证明主观意识作用很大,你能自带鸡汤,当然会活得自在一些,我们也应该鼓励人们朝这个方向努力,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外界因素的作用,好像一切都只是头脑中运转着,这不真实。心理医生对于病人不也是个外部因素吗?心理学对个人的主观作用赞誉过了头,就把心理治疗本身否定了。既然每个人都那么有动力,那么有能力,那么有办法,要你心理医生何用?你不是来添乱的吗?
                没有人能控制你,这话近似吹牛。实际上人生下来就被控制,婴儿开始根本没有反抗能力,连反抗的意识都没有,人的自觉性,自主性,都是慢慢发育起来的,是被某种环境熏陶出来的,都是带着时代烙印和地区民族烙印的。古人的自我意识就显然不同于现代人。你看看爱因斯坦日记中对中华民族的某些误判就知道了。人当然应该自主自立,应该独立思考,但其作用是有边界的,不是无限的。没有绝对不受限制的自主自由。庄子逍遥游,有自我欺骗的成分,和阿Q精神是亲戚。我闭上眼睛一发力,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你信吗?
                心理,既不是只在头脑中运行的情绪和想法,也不是外界变化的简单回声,它是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很可笑;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可笑。有心理问题,只会怨天尤人,那是没出息,其实解决不了问题;认为自己能解决一切心理问题,心外无物,那是大忽悠,同样解决不了问题。物极则反,两极相通,此之谓也。
                                     2018,6,21[/SIZE][/BGCOLOR][/COLOR][/FAC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44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7
                  • 经验228682
                  • 文章12339
                  • 注册2012-12-04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心影自拍(263)[/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不能改变别人和世界。”[/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据说这也是NLP的一个理论假设。我不知道这句话的语境,只能就事论事分析一下。[/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显然,这句话把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截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了。这是一种常见的走极端的思维方式,语不惊人死不休者的非独门秘籍。稍加思考就能发现其荒谬之处。[/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一个人改变自己,两个人改变自己……人人如此,世界安能不变?如果世界有改变,这其中必有每个人的作用在,尽管作用可能很小。实际上一个人即使完全没有改变世界的愿望和动机,也完全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一个小小因素。[/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个人对世界的影响有大有小。公众人物,掌握权力的人,他们改变世界的作用比一般人要大,但是从根本上说,真正影响历史走向的,反而是最普通的人,其合力最伟大。水能载舟,也能覆舟。[/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在微环境下进行心理治疗的时候,患者往往会面临似乎无法改变的境遇,这时候常常用得到一句名言:“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劝诫,我认为是正确的。实际上这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缓解问题,而不是盲目去做没有希望的努力,或者幻想外部改变拯救自己。[/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但是请注意,第一,这是临时措施,战术行为,并非永远如此。一个人要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不能只改变自己,遇到合适的机会,必须出击,尽量改变外部环境,能做多少做多少。第二,你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很可能会带来周围环境的变化,因为内外变化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内就是外,外也是内。比如,你对学生态度变了,可能学生对你的态度也有变化,于是围绕你的环境就成新环境了。可见,人只能改变自己不能改变环境的提法并不符合实际,这种情况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在真实的生活中,内与外是辩证的关系,绝不是互不相干的,隔不开。[/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      我对NLP并不了解。如果这些假设确实属于其基本理念,则这个NLP像是个“筑墙专业户”。它的主要任务是把个人与社会用高墙努力隔离开来,专在头脑中做文章。你改变不了社会,你也不要关心外部,你只要自己折腾自己,自己嘀咕自己,专和自己较劲,就把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太像四大皆空的出家修行了,何苦打着心理学的科学旗号![/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                               2018,6,22[/SIZE][/BGCOLOR][/COLOR][/FAC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45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7
                    • 经验228682
                    • 文章12339
                    • 注册2012-12-04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错误认识或有正确源头[/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心影自拍(264)[/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我青年时代读列宁的《哲学笔记》,有一段话印象特别深,刻骨铭心。[/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的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段、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列宁:《哲学笔记》)[/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我理解,这就像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上山,螺旋式上升。该拐弯的地方你若不拐弯,直线向前,那你自然就掉到山沟去了,然而你开头走的路并不是错的。人类的认识就是这样,大家开头都还对路,走着走着,这个拐弯掉下去一拨,那个拐弯掉下去若干,越走人越少,能到达顶峰的人自然不多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所以,错误的观点往往有正确的源头,它是后来在不恰当的地方变成了直线思维,走错了路,成了错误。[/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这几天很热,有人开空调,有人摇扇子,有人找荫凉,可是你会发现,也有的人就天生耐热,一副心静自然凉的样子。你若因此得出结论说“天气从来不给人带来炎热,热只是你的感觉”,那就是直线掉进山沟里了。这叫做“思想车祸”。所谓“超越真理一步,就会走向谬误”就是这个道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事情从不带给人情绪,情绪来自一个人的信念系统。”NLP的这个理论假设,就是这种车祸。遇到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反应确实不同,有的闹情绪,有的没情绪。这本是一个正确的结论。但从这个结论出发,直线向前,拒绝拐弯,说“事情从不带给人情绪”,这就离谱了。实际上情绪总与外界因素有关,没有无缘无故的情绪。有时候人会莫名其妙地高兴,莫名其妙地烦躁,其实你若仔细找寻,总会发现原因,都是“事情带来的”。“事情从不带给人情绪”,说过火了。其实这就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老调,换个包装而已,并不是什么新思想。[/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不把错误看成绝对的错误,而实事求是地把它看成人们思路的“出岔”、“出格”、“出轨”、“直线飞出”,好处很大。这样,你在和别人辩论的时候,你想的就不会是单纯的驳倒对方,你会把这种辩论看成一次“交通事故诊断”,看看究竟是自己还是对方出了事故,事故地点在何处,为什么车子偏偏在这里飞出去了。这才是真正的讨论。[/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懂得了这个道理,受益终生。[/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                        2018,6,22[/SIZE][/BGCOLOR][/COLOR][/FAC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46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7
                      • 经验228682
                      • 文章12339
                      • 注册2012-12-04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客观世界不是感知出来的[/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心影自拍(265)[/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愚以为,阳明先生所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不符合实际。事实是,你未看此花,此花照样存在,他人可以毫不困难地证明这一点。阳明先生所谓的“归于寂”,只是未看花者自己的主观意识“归于寂”。阳明先生从论证的开头就已经把一切归于人的主观意识,后面当然怎么说怎么逃不出主观意识的牢笼了。这其实是一种概念陷阱,概念戏法。[/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古今中外秉持唯心主义理念的哲学家们否定或贬低客观存在,都以夸大意识的作用为抓手或突破口。比王阳明先生晚大约200年的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大主教,用更清晰的语言表达了王阳明的意思:存在就是被感知。花是否存在,决定于你是否感知他。你看它,感知它,它就存在;你不去看它,不去感知它,它就不存在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这样说太露骨了,普通人仅凭常识就会发现其荒谬。所以唯心主义者还有另外一些办法把人绕进去。比如,他们指出,同样的客观世界,一个人的感觉和另一个人的感觉会相差很远,可见客观世界究竟怎么回事谁也说不清楚,或许它就是一个幻影。再比如说,人类总会遇到一些暂时无法解释的奇异现象,这时他们就会趁机宣扬超越客观世界的神的存在。还有,科学新发现也常被利用来否定物质世界,近年量子力学就被一些人拿来宣传唯心主义,有的还是什么院士。[/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他们理念的中心思想是:主观决定客观。事实上恰好相反,客观决定主观。如果王阳明先生父母没有生他出来,还有他的感知吗?人得先有脑袋然后才有所谓感知,而脑袋显然是个物质的东西。阳明先生早已作古,其感知不复存在,可是花儿仍然灿烂。花儿当然不是特为驳斥王阳明而开放的,但它们的驳斥比一百个哲学家的发言更有力。蝙蝠能听见超声波,蜻蜓有复眼,它们神经中枢里反映的世界,与人类应该大差其远,你能因此而否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吗?[/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在我看来,唯心主义,是人类的自负与自卑共同催生的产物。人类是万物之灵,人类的主观世界空前发达,自我意识非一般动物可比,其中一些聪明者难免飘飘然,一切以我为中心,我就是一切,我若不看你一眼,你根本就不存在。这就是所谓主观唯心主义。可是人类对自己的渺小也心知肚明,对自己的脆弱也心知肚明,茫茫宇宙中,人类算个什么?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要安抚这种自卑,人类就必须想象出一个超越时空的大家伙,这就是神,就是“绝对精神”,就是“理”等等。此之谓客观唯心主义。精神本是物质的产物,结果它自我膨胀,竟以为自己是根本,妄想统治物质。你看人类社会,本来当权者是从百姓中产生的,应该为百姓服务的,可是他们一旦掌握了权力,就有可能自我膨胀,以为自己反倒能主宰百姓得命运。这叫反客为主,也叫异化。[/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心理治疗中,如果有人过分夸大主观意识的作用,也很容易走向唯心主义。有人说,唯心唯物有什么要紧?这不是个简单的招牌问题,关键在于,唯心意味着主观主义,主观主义就会脱离实际,必在实践中碰钉子。[/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                 2018,6,23[/SIZE][/BGCOLOR][/COLOR][/FAC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47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7
                        • 经验228682
                        • 文章12339
                        • 注册2012-12-04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唯物主义是唯心主义的父母[/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心影自拍(266)[/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我不是哲学专业出身,哲学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不过这也有个好处,庐山之外看庐山,自有其角度,或可看到一些庐山客不大注意的地方。愚者千虑,或有一得。我学哲学,首先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因为我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思路要对头,否则吃力不讨好,而思路是思想方法决定的,思想方法属于哲学领域。人们称哲学为“聪明学”,道理就在这里。我学哲学的另一个目的是满足精神需要。对我来说,把一件事情想清楚弄明白是最快乐的事情,不断刨根问底是我的爱好。这种个性的人,都与哲学有缘,因为哲学本质上就是无穷无尽的追问。人们称哲学为“爱智慧”,道理就在这里。[/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我的经验,你一进入书本哲学,就容易陷进去,你不得不用特定的术语思考,一来二去就绕进去了,结果往往不是你在用哲学,而是哲学拿你当工具,复制它那一套概念,你成了哲学学科的基因载体。如果你背诵的正好是人的主体性问题,那就成了最大的讽刺——你已经失去了自我,却在那里大谈自我。我宁可永远被人看作外行,也要保持某种“旁观者”的姿态,不让哲学俘虏我,不给哲学做概念传销。[/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我学了这么多年哲学,感觉唯物主义比唯心主义更合理。什么是唯物主义?我不背书上的定义,只说自己的体会。在看来,唯物主义就是你得干实事,你干实事的时候,你得竭力使自己主观想法符合实际,符合客观规律,否则你就干不成,干不好。客观世界不依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你只好适应它;你当然也能改造它,但改造也要符合事物的规律,无法随心所欲,你不能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过唯心主义也有很大贡献,它张扬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们认识到精神能够变物质,减少了唯物主义的机械性。[/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人类本质上都是唯物主义者,甭管哪国人。因为人要生存必须干实事,干实事不唯物是不行的。贝克莱是大主教,如果他所在教堂一座房子坏了,他肯定也是请工匠来修,不会说,只要我一“感知”,这房子就“存在”了。黑格尔也要吃饭,他不能说,往嘴里塞“绝对精神”,就饱了。王阳明先生打仗也要排兵布阵,他不能真的“心外无物”,不能在脑袋里实实在在战胜敌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摧毁。其实老百姓全都懂得这个道理。你看那个农民,求神保佑丰收,烧香拜佛,然而真到干实事的时候,毫不含糊。该播种播种,该浇水浇水,该施肥施肥,他才不会在头脑中种地呢!因此有人说,所谓迷信,都用在人们无法掌控的事情上,能掌控的事情,人们是不会迷信的。所以,即使是铁杆的唯心主义者,也只是在特定领域唯心一下而已。他是人,不是神。[/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人得有吃有穿有闲暇,才能搞精神活动,所以唯物是唯心的基础,或者说,唯物是唯心的父母,唯心是唯物的儿子。激烈的唯心主义者否定唯物主义,有点像孩子青春期的逆反,他要独立,他要自由,甚至要做一家之主。然而儿子毕竟是儿子,所以唯心主义无论多么神神叨叨,你总会在其中看到他父母的基因,唯心主义的各种命题,说到底,还是来源于人类的实践。上帝是人类的影子,客观世界是主观世界的模特和原型。[/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                    2018,6,24[/SIZE][/BGCOLOR][/COLOR][/FAC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48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7
                          • 经验228682
                          • 文章12339
                          • 注册2012-12-04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说话不自相矛盾,挺难的[/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心影自拍(267)[/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我年青时以为人说话一般不会前后矛盾的,同一个人,谁爱自己和自己打架?后来我才逐渐懂得,自相矛盾倒是常态,做到不自相矛盾,其实是相当困难的。[/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意的或被迫地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一种是他完全无意识,自相矛盾不自知。这里我们讨论第二种情况。[/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不能改变别人和世界。[/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这是NLP的一个理论假设。这话似乎是说给心理疾病患者听的,告诉他们,你别老和周围环境较劲,你改变不了周围环境,你能做的,只是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这当然有一定道理。可是我要问:这个理念对心理医生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则心理医生也只能改变自己,无法改变病人,那你干嘛来了?你的存在岂非多余?心理治疗一事岂非虚妄?如果不适用,那不成了双重标准了吗?你不能改变别人,我却能改变你。这叫什么话!当然,你也可以说,心理医生并不能改变病人,而只是帮他找到了自我。然而从没找到自我,到找到自我,这不也是改变吗?总之心理医生无论如果玩弄概念,你必须对心里病人施加某种影响(引导),必须使病人有所变化,否则就不是治疗了,你的工作就没有意义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自相矛盾了。过分肯定了病人的自我,就否决了医生的自我;过分肯定了既成事实,就抹杀了变化的可能;过分强调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就忘记了“合理的就会存在”。总之是犯了单向思维的错误。单向思维,几乎不可避免地要导致自相矛盾,自我否定。[/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下面的话,就都走上了自相矛盾之路。“动机总不会错”,如此理论可以为一切犯罪开脱。[/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所有效果,都是来自来访者心理状态的改变。[/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先接受来访者看世界的方式[/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来访者的世界在他的脑中,所以无需改变外面的世界。[/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响应。[/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不代来访者决定人生,而只引导他认识到有更多的选择。[/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每个人照顾自己的人生,不能假手于他人。[/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这是一股流行的思潮,这个思潮传到教育界,教育的目的就被人说成了“只是让学生找到自我”。找到自我何必非到学校来?回家找岂不更方便?这样,尊重就变成了迁就,理解就变成了照单全收,关爱就变成了溺爱,教育就可以取消了,就像前面说的心理医生一样。[/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                   2018,6,25[/SIZE][/BGCOLOR][/COLOR][/FAC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