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4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653
    • 经验135696
    • 文章549
    • 注册2006-01-06
    [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URL=http://user.qzone.qq.com/228688165/infocenter#!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73410865][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家长的境界[/SIZE][/COLOR][/FACE]

    [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第一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以为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
     [/SIZE][/COLOR][/FACE][/SIZE][/COLOR][/FACE]
    [FACE=Tahoma, ][COLOR=rgb(68,68,68)][/COLOR][/FACE]
    [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第二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SIZE][/COLOR][/FACE]

    [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第三境界: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旦目标能够清晰地确定,家长就不容易被人裹挟着,热衷于跟风、盲目地对孩子进行培养。[/SIZE][/COLOR][/FACE][/SIZE][/COLOR][/FACE][/URL]第四境界:家长为了教育孩子去学习,他们不再停留在“没有办法”或者“管不了”,而是关注孩子的问题症状及其原因,积极进行干预和矫正。
    [FACE=Tahoma, ][COLOR=rgb(68,68,68)][/COLOR][/FACE]
    [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第五境界: 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因为他们明白,“你是谁”比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一切家庭教育,其实都是言传身教的结果。

    [/SIZE][/COLOR][/FACE]最高境界:父母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发现“我是谁”比“成为谁”更重要,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挣扎、困难和挑战都是丰富生活不可或缺的,幸福之路并无捷径。但我们对于他人的困难(尤其是对孩子)通常第一个反应就是去帮助他们。[/SIZE][/COLOR][/FACE]
    [FACE=Tahoma, ][COLOR=rgb(68,68,68)][/COLOR][/FACE]
    [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当我们有能力帮助他们的时候,应任凭他们自己去突破挑战。这听起来似乎不合常理,但我们必须抑制那种自然反应,让孩子们保有挣扎的权利。[/SIZE][/COLOR][/FACE]
    [FACE=Tahoma, ][COLOR=rgb(68,68,68)]
    [/COLOR][/FACE]

    欢迎惠顾诗扬飞语:
    http://blog.sina.com.cn/gxsy2002
    在线情况
    5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653
      • 经验135696
      • 文章549
      • 注册2006-01-06
      [P][FACE=楷体][SIZE=5] [COLOR=#800000][FACE=微软雅黑][COLOR=#800000][SIZE=26px]选择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SIZE][/FACE][/COLOR]   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就必须要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真正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也就是说,父母应当有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很强的教育能力。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孩子都是第一次,缺乏经验。下面来看看教育孩子的几个观点吧,或许对你有用哟![/SIZE][/COLOR][/FACE][/P][P][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1. 旅游比上课重要。[/SIZE][/COLOR][/FACE][/B][/URL][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SIZE][/COLOR][/FACE][/B][/URL][/P][P][URL=http://www.165165.cn/]  旅游可以开阔眼界,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通过旅行来丰富孩子的体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是刺激他们的感官发育,提供有别于家庭和所在城市的环境供孩子吸收,孩子具有吸收性心智,他会把他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吸收进去,尤其是学龄前孩子。所以,不要再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孩子旅行的必要性和收获的多少。如果有时间,有能力,多带孩子出去旅行,旅行之于孩子是最浪漫的教养。带领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URL][/P][P][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2. 主见比顺从重要。[/SIZE][/COLOR][/FACE][/B][/URL][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SIZE][/COLOR][/FACE][/B][/URL][/P][P][URL=http://www.165165.cn/]  孩子缺乏 “主见”,本质上说就是缺乏思维的独立性,缺乏深入思考或者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教育孩子,自己要有主见。孩子不可能千人一面,他们具有独立的个性和思维,具有独立的人格。[/URL][/P][P][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3. 兴趣比成绩重要。[/SIZE][/COLOR][/FACE][/B][/URL][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SIZE][/COLOR][/FACE][/B][/URL][/P][P][URL=http://www.165165.cn/]  培养幼儿对生活充满情趣 、兴趣是智慧的钥匙,也是理想追求的源泉。孩子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兴趣可以陪伴孩子一生,兴趣对培养孩子的性情也非常重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当中,比麻木的为了学习而学习要重要的多,兴趣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和情趣的培养。[/URL][/P][P][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4. 善良比对错重要。[/SIZE][/COLOR][/FACE][/B][/URL][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SIZE][/COLOR][/FACE][/B][/URL][/P][P][URL=http://www.165165.cn/]  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美丽善良的果子。善良的情感及其修养是人道精神的核心,必须在童年时细心培养,否则难有效果。[/URL][/P][P][URL=http://www.165165.cn/]  从小培养孩子的善良情感,是对孩子强化品德教育的重要一环,无疑也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时下,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十分重视,却极少考虑如何让孩子学会同情、关心和帮助别人。在少得可怜的品德教育中,也往往只是教给孩子一些礼貌用语和待人接物常识,满足于一时的、表面的结果,却忽视了孩子良好情感的形成。[/URL][/P][P][FACE=楷体][SIZE=5] [/P][P][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5. 健康比运动重要。[/SIZE][/COLOR][/FACE][/B][/URL][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SIZE][/COLOR][/FACE][/B][/URL][/P][P]   健康与运动应该相辅相承,孩子从小爱运动,必将有个健康的体魄,身心就会呈积极向上的趋势。身体健康才能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应付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孩子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中锻炼意志品质,提高能力,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可以很好的去爱别人感受爱。[/SIZE][/FACE][/P][P][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6. 信仰比崇拜重要。[/SIZE][/COLOR][/FACE][/B][/URL][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SIZE][/COLOR][/FACE][/B][/URL][/P][P][URL=http://www.165165.cn/]  教会孩子只有真正的信仰,才会看到生命的荣耀和宝贵,也会有成熟的价值观,并由此找到生命的意义,过一个丰盛的、真正能带给我们满足的人生。脱离低级情欲的人生。并且是一个在爱与感恩中欣然尽责的人生。崇拜,是人的一种原始而本能的需求并不能发展为信仰,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过渡,是必然的。[/URL][/P][P][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8. 思考比表达重要。[/SIZE][/COLOR][/FACE][/B][/URL][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SIZE][/COLOR][/FACE][/B][/URL][/P][P][URL=http://www.165165.cn/]  善于思考并通过思考能够提出问题是孩子学习成功的关键。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孔子说的学习方法是学和思要结合起来。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延伸和发展,只有边学边思考,才能及时消化所学之知识,让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因此,家长要教会孩子善于动脑筋思考,善于质疑。[/URL][/P][P][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9. 快乐比面子重要。[/SIZE][/COLOR][/FACE][/B][/URL][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SIZE][/COLOR][/FACE][/B][/URL][/P][P][URL=http://www.165165.cn/]  小孩子总是无忧无虑的,不像我们成年人有太多的伤悲,有太多的无奈,有太多的叹息和忧郁。小孩子并不是无知的,他们只是比成年人更容易满足,比成年人少了很多世俗,比成年人更容易找到快乐的理由。[/URL][/P][P][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10. 想象比知识重要。[/SIZE][/COLOR][/FACE][/B][/URL][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SIZE][/COLOR][/FACE][/B][/URL][/P][P][URL=http://www.165165.cn/]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极具想象力的天才。还未经文明熏染和污染的孩子,其思维模式还没有被纳入社会公认的体系中,他们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其实正是可贵的想象力的火花。鲁迅说过:“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到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事实上,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一味强调教育的“无所不能”,把知识当作教学的目的,而忽略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其直接后果就是控制甚至毁坏了孩子的想象力。
      [/URL][/P][P][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11. 独立比美丽重要。[/SIZE][/COLOR][/FACE][/B][/URL][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SIZE][/COLOR][/FACE][/B][/URL][/P][P][URL=http://www.165165.cn/]  当你夸女孩子:“美丽的小公主,长大也是个美人儿。”时,不如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独立使女人更美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为独立性强的孩子常常都是做事有明确的目的,能主动地做事,而且是有目的性去行动的,进取心以及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有助于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能为孩子长大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现如今,浓妆艳抹的妈妈遍地可寻,而多一个书香妈妈,却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太多太多的财富。[/URL][/P][P]
       [/P][P][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12. 态度比能力重要。[/SIZE][/COLOR][/FACE][/B][/URL][URL=http://www.165165.cn/][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SIZE][/COLOR][/FACE][/B][/URL][/P][P][URL=http://www.165165.cn/][ALIGN=center][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  一位艺术家说:“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你不可以控制环境,但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教育孩子,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乐观豁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SIZE][/COLOR][/FACE][/ALIGN][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

      [/SIZE][/COLOR][/FACE][/URL][/P]

      欢迎惠顾诗扬飞语:
      http://blog.sina.com.cn/gxsy2002
      在线情况
      5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653
        • 经验135696
        • 文章549
        • 注册2006-01-06
        [P][B]【转载】家庭教育的三个“通道"[/B][/P][P][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P][FACE=宋体][SIZE=14px][P][P][FACE=微软雅黑][SIZE=4]                              家庭教育的三个“通道“[/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强调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话人们说得已经够多了,现在是我们探讨家庭教育重要在哪里、家庭教育如何发生作用的时候了。更准确地说,现在我要与大家探讨的是父母作为家庭教育者应该如何发生作用?
         [/FACE][/SIZE][SIZE=4][COLOR=rgb(0,0,0)][SIZE=24px] [SIZE=4]经过观察和思考本人发现,父母作为教育者通常是从三个方面(或者说通过三个角色)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的:父母作为环境的创设者、被模仿者和应答者。[/SIZE]
         [/COLOR][/SIZE][/SIZE][COLOR=rgb(0,0,0)][SIZE=24px][SIZE=4] 环境的创设者
           有一句谚语叫做“英雄莫问出身”,其实细想起来,这英雄与出身之间的关系还真得“问一问”。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英雄莫问出身”这句话多用来形容那些从较低的社会阶层和贫困的物质条件中成长起来的、做出了一番事业的人。具体来讲,这个出身指的是“物质出身”,指的是社会阶层、父母的职业或者收入。其实,物质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虽然关系重大,但是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却是“精神环境”。父母的思想开放性、意志力和进取心比收入和地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更大。从这个角度说,英雄必定有良好的“精神出身”。那些个性要强、却因时运不济而不得志的父母,他们的后代往往不同凡响。其次,物质出身较低,也会在那些“英雄”身上打下难以抹去的烙印。我曾接触过一些白手起家的精英人物,他们经常半个月不洗澡、好几天不刷牙……幼年生活环境的烙印还远远不止于这些卫生习惯,他们的某些观念和态度也都能带出“过去”的影子。由此可见,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了“英雄”和“出身”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家庭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渗透性。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之所以深远,是因为人对环境的吸收和融合能力非常惊人。有一个词叫做“地域人格”,就是说上海人和北京人、湖南人和河北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一方面,气候和地理等自然条件对人的体形、性格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另一方面,人文、时代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COLOR][COLOR=rgb(0,0,0)][SIZE=24px][SIZE=4]  时代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我们个人很难改变的。但是,身为父母,我们在创设家庭环境方面还是有很大自由的。
        [/COLOR][SIZE=4]  具体来讲,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情感环境和精神环境。
         [/SIZE][/SIZE][/SIZE][COLOR=rgb(0,0,0)][SIZE=24px][SIZE=4] 先说物质环境。家庭收入的高低及其所处的经济层次,会影响到孩子对物质的态度,比如消费观念等;同时物质差异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意识和人生设计。在商品经济时代,经济上的富有不仅可以使人们得到更多的自由,而且可以使之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而那些贫困的人,可能会受到很多限制甚至是歧视,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自尊心的建立、性格的形成乃至奋斗的方向。摆脱贫困、生活得“体面一些”,成为不少寒家子弟一生的追求。同样是热爱艺术,有些人是因为那样可以更好地谋生,有些人则并不特别在乎艺术带来的经济收益,而是痴迷于艺术本身的魅力———这种区别与一个人幼年的家境往往有着直接的关系。
        [/COLOR][SIZE=4]   再来说情感环境。爱和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孩子在这方面不能够得到满足,就好比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长此以往就会发生畸变。那些从小遭受父母毒打、很少感到亲情温暖的孩子,大多数容易形成冷漠或者残酷的性格,少数人则会格外地宽容和善良。总之,他们跟一般的孩子会有明显的不同。[/SIZE][/SIZE][/SIZE][/SIZE][/SIZE][/P][/SIZE][/FACE][/P][/P][/TD][/TR][/TABLE][/P]

        欢迎惠顾诗扬飞语:
        http://blog.sina.com.cn/gxsy2002
        在线情况
        5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653
          • 经验135696
          • 文章549
          • 注册2006-01-06
          [FACE=微软雅黑][SIZE=3]曾奇峰:应用深度心理学理论来教育孩子[/SIZE][/FACE][P][FACE=微软雅黑]      [/FACE][COLOR=rgb(0,0,0)][SIZE=24px]每个人特别是为人父母者,都应该了解一些深度心理学的知识,才能知道怎样的亲子关系才是健康的,知道怎样培养出人格健康的人。这是我们在成长过程缺失的部分,每一个成年人都要补课。
             精神分析(即深度心理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治疗体系。精神分析学的核心理论就是: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心世界向外投射的结果。而他或者她的内心世界,又是在早年的时候跟其父母的关系中形成的。也就是说,现在你是如何对待你的伴侣、朋友,乃至周围的人,就是童年时与你父母或养育者关系的重现。
             每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发展出了一整套保护自己的措施。这就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可以是成熟的、强大的,也可以是不成熟的、脆弱的。了解精神分析或者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使这些措施变得成熟与坚固。[/COLOR][/SIZE][/P][P][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    1.60分的妈妈才是好妈妈
             一个孩子自己爬到桌上下不来,开始哭泣。如果他哭到声嘶力竭妈妈还不来,这是“坏妈妈”。如果哭到焦虑,但未到顶点,妈妈来了抱他下来,这是“60分妈妈”。如果孩子一哭,妈妈就把他抱下来,那就是“完美妈妈”。生活中有很多完美妈妈,她们会时刻监视着孩子,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高度控制。完美妈妈无法忍受孩子把衣服弄脏或不小心摔跤,不允许孩子出错,不能忍受孩子的不完美。
             从深度心理学看,在完美妈妈的潜意识里,孩子的不完美会导致母亲的全能感受挫而感到焦虑。这样的妈妈的控制行为会导致孩子的无能甚至心理、人格障碍。
              2.父母应将孩子“温柔推开”
             在心理学意义上,心灵的成长意味着孩子跟父母的空间距离在扯远,孩子的人格成长得越好,他们越是有能力远走高飞成就事业。但是,很多父母会混淆这两种分离,做出妨碍孩子心理成长的事。
             深层心理学有一个说法,叫做“温柔一推”,意思是,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有意识“温和地把孩子从身边赶走”,以便孩子更好成长。每个孩子心理都有独立和依赖两种愿望的冲突,父母应该更多支持孩子成长的那一方,因为独立的方向就是成长的方向。
             分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和幸福。健康成长的孩子,是成功与家庭分离的孩子,这样孩子的特点和外在表现是:内心和谐,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发展自己潜能的倾向,富有创造性,独立自主,能够享受生活,有更高的现实成就。
            3.过度上网的孩子
             即所谓的“网瘾”,是孩子在现实层面攻击性被压抑的结果,因此转向虚拟世界。孩子在家庭中缺乏自由和自主权,内心的攻击力一直向内压抑,最终崩溃而导致行为失控,自制力失控,情感失控。所以心理医生对于过度上网孩子干预的重点不在孩子身上,而应该在家庭关系上。

             4.溺爱不是爱,是控制
             父母用爱的名义来控制孩子,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比如一个孩子往前爬着,要去拿一个玩具,母亲立刻就帮他拿过来递给他。其实就是在潜意识里告诉孩子,你是没有能力的,你只能依靠我,你永远离不开我。从小就一直这样的教育,长大后,孩子的潜意识就会是自己是没有能力的,永远需要依靠他人。
           5.妈妈的潜意识
             一个女孩从小缺少关爱,因为她的妈妈工作很忙常常没空来学校看她。在这个女孩长大也当了妈妈后,也把孩子放在外婆家,往往一周才会去看一次。以深度心理学视角可以看到这个女孩这么做的深层原因,是因为所有母亲在潜意识里都想把孩子制造成最理解自己的人。

             6.哮喘是妈妈导致的
             幼儿与母亲的关系过于紧密,容易患哮喘。这是因为母亲对于幼儿的照顾让幼儿在潜意识中感到“窒息”,无法呼吸,这样的幼儿容易形成依赖性人格,因此很多哮喘的孩子应该做心理治疗。
            7.叛逆期
          根据深度心理学,孩子的叛逆期的说法是不对的。其实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还想以以前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潜意识中并不期待孩子长大,怕孩子长大后就离开自己。如果孩子不反抗,不表现出叛逆,那才是糟糕的事。
          8.父母的焦虑
             父母严格管教孩子学习,这其实是父母把对未来的焦虑和不确定,传递给孩子。只有看到孩子在学习,才能减轻他们自己的焦虑。而一个除了学习外,什么都不让干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惧怕异性,不敢追求女孩子。爱被压抑在潜意识,意识层面则表现为恨和疏离。
             9.用深度心理学来认识自己和他人
             (a).爱和恨就是硬币的两面,你恨一个人是因为你爱他;你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他身上有你没有的;你讨厌一个人是因为他身上有你有的东西;你经常在别人面前批评某人,其实潜意识中是想接近他。
             (b).如果你觉得世界充满爱,生活很美好,那是因为你自己内心充满爱和美好。如果有人对你说周围的人都对他不好,是因为他内心有对别人的敌意。经过心理防御机制的“化妆”,投射成是别人在恨他并且攻击他。这种人内心的“自我评价”较低,因此自我防御机制过强,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
             (c).当你想到一个人,只有喜悦的感觉,那并不是爱。因为当你爱上一个人,想念他而他不在身边的时候,会产生抑郁的内心体验。

             (d).很多时候,我们的当下都被记忆或者幻想污染了。如果一个人习惯于高度控制自己的伴侣以及身边人,这种人往往是从小在父母高度控制的紧张环境中长大的。潜意识中,他要保持对过去的忠诚,不能“背叛”过去。当他将这种状态传递给别人,就会让他和身边人都缺乏幸福感,这就是过去对现在的“污染”。
             (e).有的人在人群中能谈笑风生,用快乐和愉悦感染大家,让人感到很有趣,这表示他的潜意识里没有压抑自己。若他是一个很无趣、拘谨的人,很有可能他从小的生长环境是压抑的。
             (f).在没有宗教传统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突然信仰宗教,是早年创伤的延迟性反应。但是相反,如果在有宗教传统的家族中长大的孩子,身心会很健康,而且还比别的孩子更纯净,更舒服。

           (h).完美主义者是因为无法容忍自己的瑕疵,把坏的部分投射给别人,于是就可以指责别人了。
             (i).每个人都只对心中有的东西敏感。如对金钱吝啬的人,会对别人“小气”很敏感。
             (j).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地是被这个人“教会”的。如果一个人总认为自己是很倒霉的,表现在行为和态度上,那别人也会认为他是倒霉的。所以一个老师面对一个认为自己很差劲的学生,怎么能被他教会呢?老师要坚定地认为他是好孩子有优秀的一面,那才能帮助他提高。否则老师就变成被“教会”的学生了。

           (k).安慰一个哭泣的人,最好的方式不是说“不要哭”,而是说“你一定很痛苦吧,想哭就哭吧”,或者“我陪你一起哭”,这是“共情”。人类最高级别的安慰,就是理解别人的痛苦,并陪伴他。 [/FACE]

          [/COLOR][/SIZE]
          [/P]

          欢迎惠顾诗扬飞语:
          http://blog.sina.com.cn/gxsy2002
          在线情况
          5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QUOTE][b]下面引用由[@gxsy][URL=a.asp?b=203&id=485446]发表的内容[/URL]:[/b]

               【转载】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最近突然流行起来,通过微小表情动作来识别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心理学,很符合非专业人士对心理学的理解,因此简单实用而受到非心理学专业的人士的喜欢。微表情心理学...[/QUOTE]
            [P]
            [/P][P]鄙人对此十分感兴趣!“微表情”,这是一种新称呼!也是一个新信息!还是一次新挑战!“微时代”需要微思考!在“爱”“溺爱”这些圈子里转久啦,出来走走,散散心,你会发现,原来如此!美丽的风景都在这儿呢![/P]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5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QUOTE][b]下面引用由[@gxsy][URL=a.asp?b=203&id=497318]发表的内容[/URL]:[/b]

              放弃是一种人生选择

                从我们懂事那天起,总是在亲人、朋友和老师的期望中,徘徊于坚持与放弃之间。
                学子们坚持着最后的冲刺。在他们看来,十年寒窗苦读,仿佛只有考起一所理想大学,才能在社会上出...[/QUOTE]
              [P]
              [/P][P]追求是绝对的好事,也是值得肯定的喜事,还是需要支持的幸事,可是,不要忘记,事物都有“两面性”。过于执着的追求一时的事情,也许不是自己所能够达到的终极目标。这时,需要的就是转移注意力。就像上网一样,伤到了脑子和眼球后,才知道休息;这时,其实有点晚。最好在一小时后,休息十分钟!人生不是不要唯一的目标,是把目标看成大小更理智。就算是一时的目标实现不了,那也是一种小目标与大目标的问题。转身,就直达!所以,放弃,有时候,就是执著的新版诠释![/P]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5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QUOTE][b]下面引用由[@gxsy][URL=a.asp?b=203&id=497931]发表的内容[/URL]:[/b]

                抓住孩子教育的要领
                你的时间你做主
                相比较幼儿园,小学生的上学纪律当然很严格。一想到儿子在家时吃饭磨蹭,吃一顿饭足可以当成生日宴来出席品尝,就让我头痛不已.


                暑假里,儿子对伦敦奥运会给予...[/QUOTE]
                [P]
                [/P][P]
                [/P][P]好一个“约法三章”![/P]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5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QUOTE][b]下面引用由[@gxsy][URL=a.asp?b=203&id=497974]发表的内容[/URL]:[/b]

                  解决问题的三把钥匙

                  1、 接受 2、改变 3、离开。
                   
                  不能接受那就改变,不能改变,那就离开。
                   
                  乐观的人只顾着笑,而忘了怨;悲观的人只顾着怨,而忘了笑。
                   
                  真正的...[/QUOTE]
                  [P]
                  [/P][P]“接受”需要智慧的心灵,“改变”这是常识的目标,“离开”更有创新的意识。[/P]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5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QUOTE][b]下面引用由[@gxsy][URL=a.asp?b=203&id=498478]发表的内容[/URL]:[/b]

                    教育孩子的策略与技巧一、使孩子主动做功课
                    你的孩子很听话,是一匹温顺的马儿,但人们常常这么说“能够把马带到河边去,却不能让马儿喝水”。的确,除非马儿很渴,不然,即使能够把它带到水边去,也不能让他主...[/QUOTE]
                    [P]
                    [/P][P]把被动变主动!这本身就是功德无量的科学![/P]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5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QUOTE][b]下面引用由[@gxsy][URL=a.asp?b=203&id=499373]发表的内容[/URL]:[/b]

                      家庭教育----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我们都知道不能打孩子,可是很多时候父母在盛怒之下往往管不好自己的巴掌,把怒气释放在宝宝的小屁股上。让我们看看小巫怎样看待打孩子这件事,也许家长们会从中学会—...[/QUOTE]
                      [P]
                      [/P][P]
                      [/P][P]
                      [/P][P]不打孩子是真理,怎么不打孩子是真理需要科学![/P]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5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QUOTE][b]下面引用由[@gxsy][URL=a.asp?b=203&id=500099]发表的内容[/URL]:[/b]

                        教育十法则
                            一、赏识法则——根雕原理    根雕常常以其精美的造型,独特的构思,巧妙的加工受人青睐,成为提升家庭文化品位的首选。然而根雕的前身是什么?无非是生于荒野的树根。培根说:“人的天...[/QUOTE]
                        [P]
                        [/P][P]心理学,才是最美的教育智慧!这就是有些事情,看不见——心理,事实是存在![/P]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6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653
                          • 经验135696
                          • 文章549
                          • 注册2006-01-06
                          [P][COLOR=#1a1a1a][COLOR=#800000][FACE=微软雅黑][COLOR=#800000][SIZE=26px]孩子偷拿行为背后原因及对策—李子勋[FACE=楷体][COLOR=#000000][SIZE=5]  [/COLOR][/COLOR][/FACE][/COLOR][/SIZE][/FACE][/COLOR][COLOR=#800000][FACE=微软雅黑][COLOR=#800000][SIZE=26px][FACE=楷体][COLOR=#000000][SIZE=5]   [/COLOR][/FACE][/COLOR][/SIZE][/FACE][/COLOR][/SIZE][/SIZE][/P][P][COLOR=#800000][COLOR=#800000][SIZE=26px][FACE=楷体][COLOR=#1a1a1a][SIZE=5]   [/COLOR][B][COLOR=rgb(0,0,0)][FACE=楷体][COLOR=#1a1a1a][SIZE=24px]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或学校后,家长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孩子经常会把其他小朋友的东西拿回家,小的孩子可能是其他小朋友的卡片,玩具,铅笔橡皮等等。家长发现后问孩子,孩子可能会说是小朋友给的,或者是捡的。大一点的孩子甚至还会偷偷从父母或别人的钱包里拿钱。父母发现孩子的偷拿行为后,责骂过,体罚过,可孩子甚至还是屡教不改。这种行为,令家长和老师烦恼不已,由于屡管不禁,甚至好多家长和老师也对孩子丧失了信心,并由此给孩子下了“偷窃”的定义,认为这样的孩子已经就是小偷,没有了前途和光明,为孩子今后的人生担心和痛苦不已。
                          [/COLOR][/COLOR][/SIZE][/SIZE][/COLOR][/FACE][/SIZE][/COLOR][/FACE][/B][COLOR=#800000][B][SIZE=5][COLOR=#000000][FACE=楷体][COLOR=#1a1a1a]    那么,为什么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是什么呢?
                          [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    一、 2-3岁的孩子没有“你的”“我的”之分 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这时是没有“你的”“我的’概念的。他们会认为凡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可以拿过来据为己有。所以当他见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就会不管是谁的,就要拿过来或抢过来作为自己的。这时孩子的这种行为是不能说偷的,因为这时孩子的行为是无意识也是无道德之分的。[/COLOR][/SIZE][/COLOR][/FACE][/B]
                          [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   二、 孩子的满足心理没有得到满足 孩子见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或文具,向父母要,而父母认为这个东西没有必要,也不需要,更不征求孩子的意见,而是粗暴的拒绝孩子的要求,使孩子的需求心理没有得到合理满足。当孩子的满足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其强烈的欲望需求,就会导致孩子为了满足自己欲望而去偷拿钱,或偷拿别人的东西。[/FACE][/COLOR][/SIZE][/B]
                          [/COLOR][FACE=微软雅黑][COLOR=#800000][SIZE=26px][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COLOR=#1a1a1a][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   三、 虚荣心的需要 一些新潮时髦的玩具或文具等,其他同学都有,而自己没有,会被同学笑话。这时孩子会感到自己很没面子,虚荣心和攀比心在作怪。而父母又经常不会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为了不被同学笑话,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孩子就会偷偷把别人的拿过来据为己有,甚至会从父母钱包里偷偷拿钱去买,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FACE][/COLOR][/SIZE][/B]
                             四、 精神情感方面缺失 在心理访谈节目里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小姑娘,总是喜欢偷口红。从先偷偷拿妈妈的口红开始,到最后发展到妈妈同事的口红也在不断地被偷,给她买也不行,打也不改,偷拿行为愈来愈重,令父母头疼不已。最后经过李子勋老师寻根究底,才弄清原因:是因为这个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她的爸爸妈妈就到外地打拼,一年也就回家一次两次的,短短的一两天,父母回家趟也顾不上认真照顾她,孩子的哭声也挽留不住父母,尤其是妈妈。但孩子发现妈妈每次回家时都会涂口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孩子就天真的以为,她把妈妈心爱的口红拿出来妈妈就不会走了。以至每次妈妈回家,她就会偷偷把妈妈的口红拿出来藏起来。最后即使回到妈妈身边,这种行为也一直没有改变,甚至愈来愈严重。根据心理学分析,就是因为在幼年时候,孩子对父母爱的缺失,孩子感到孤独,情感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导致了这种行为的发生。[/FACE][/COLOR][/FACE][/COLOR][/B][/SIZE][/SIZE][/COLOR][/FACE][/COLOR][/SIZE][/B][FACE=微软雅黑][COLOR=#800000][SIZE=26px][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COLOR=#1a1a1a][COLOR=#800000]
                             五、 强烈的占有欲 有的孩子从小就具有强烈的占有欲。见到别的孩子的东西,就非要拿到手不可,不给就哭闹不止,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哭闹,就纵容孩子的无理要求,把别的孩子的东西要来给自己的孩子。这样几次下后,就会给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别人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随便拿走据为己有。当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他也会知道那别人的东西不对,但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就会偷偷去拿,但并不知道行为的危害性。
                          [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   六、 想买自己需要或喜欢的东西 由于父母管制太严,不给孩子自主买自己喜欢东西的权利,孩子只好偷偷的拿钱。我的孩子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二年级时,特别喜欢四驱车,给他买的,弄坏了以后,再要钱买,我生气就不给他买,他就只好偷偷拿钱自己去买。[/FACE][/COLOR][/SIZE][/B]
                             七、 自制力较差 每当看到别的孩子的东西,不管自己有没有,都会想拿来自己玩一玩,玩完以后,不想再还给小朋友,就会放进自己的兜里拿回了家。
                          [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   八、 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 在孩子2-3岁的时候,家长没有没有告诉过他:别人的东西不能要,要用或要玩小朋友的玩具,必须征得小朋友的同意才可以,小朋友的东西玩完或用完是要及时还回去的。[/FACE][/COLOR][/SIZE][/B]
                             九、 同伴行为影响 孩子偷拿家长钱,好多也是因为受周围同伴行为的影响。我的孩子7-8岁的时候,正好搬回家属大院住,就曾发生过偷拿家长钱行为。问其原因,就是因为大院里就有这样的孩子。孩子告诉我说,他的一个同学就经常偷拿他爷爷的钱分给他们花。我问孩子:“他爷爷不知道吗?”孩子说:“他爷爷工资一月好几千,那么厚一摞钱放在那里,爷爷不会知道的。”而爷爷也因为宠孙子,少了钱也不说,认为反正是孙子花了,他不拿也还得给他呢。这一方面说明孩子对钱的多少概念还不是很清楚的,偷拿钱以后有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孩子偷拿钱的行为是和家长的溺爱分不开的。
                             十、 学校周围环境的影响 现在好多学校周围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青少年,威逼一些胆小怕事的孩子,向他们要钱要东西,不给就打骂,孩子的人身安全受到影响,但又在这些不良青少年的威逼下不敢声张,更不敢回家告诉父母事情原因真相,在自己的零花钱满足不了那些不良青少年,父母又不再满足自己的额外要求的时候,就会发生偷拿父母或其他人钱的行为。
                             十一、 在外受欺负,寻求“大哥“保护 一二年级的孩子由于初进校门,胆子比较小,还不太懂事,很容易在学校或在校外被不良少年欺负,同时又被恐吓不敢声张,更不敢回家告诉父母,只好自己在外寻求“大哥”保护。而寻求“大哥”就得交保护费,孩子没钱,又不敢实话实说,就只好撒谎向父母要钱,如父母不给,就只有偷拿钱了。我的孩子就曾经遇见这样的事情,被高他一年级的孩子追到家门口要他的手表,孩子吓得不敢出门,被我遇见,才说实话,并且告诉我,他的同学好多被逼着拿钱拿烟给那个孩子,不给就要被这个孩子的“大哥”打骂,孩子的同学被逼无奈,只好也找“大哥”给处理这件事,而找“大哥”也是要给大哥钱物的。[/FACE][COLOR=#800000][COLOR=#000000]  [/COLOR][/COLOR][/COLOR][/SIZE][/COLOR][/COLOR][/B][/FACE][/COLOR][/SIZE][/P][P][FACE=微软雅黑][COLOR=#800000][SIZE=26px][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SIZE=24px][COLOR=#800000][COLOR=#1a1a1a]   十二、 与其他同伴建立友谊关系 有的孩子不会处理同伴关系,不善交际与沟通,导致同伴关系紧张,处于孤独孤立或受欺负的状态。为了满足自己与其他同伴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就会采取利用赠送小伙伴一些他喜欢的东西来交换友谊或寻求保护。而孩子的零花钱可能很少甚至没有,为了满足这种欲望,孩子只有采取偷拿别人的东西或钱的行为。
                          [/FACE][/COLOR][/SIZE][B][FACE=楷体, 楷体_GB2312][COLOR=rgb(0,0,0)][COLOR=#1a1a1a][SIZE=24px]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孩子偷拿行为的发生。那么,根据孩子偷拿行为发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幼小的孩子发生偷拿行为,主要还是因为在幼年时期,父母没有给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疏于管理,甚至溺爱纵容孩子,以及由于客观原因导致孩子在精神情感方面的缺失,而导致孩子最终发生了偷拿行为。

                          [/FACE][/COLOR][/SIZE][/COLOR][/FACE][/B]
                          [/P][/COLOR][/SIZE][/COLOR][/B][/COLOR]

                          欢迎惠顾诗扬飞语:
                          http://blog.sina.com.cn/gxsy2002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