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88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父亲用心陪伴 孩子终身受益[/SIZE][P][SIZE=3]2016年11月18日  作者:陈芊润  来源:中国妇女报[/SIZE][/P][P][SIZE=4]据媒体报道,浙江省嘉兴市一位名叫潘世友的父亲,十几年来倾其所有培养女儿。2013年,女儿考上了杭州市的一所艺术类职高,潘世友便时常从嘉兴坐火车去杭州看望女儿,陪她吹笛子、练琴。三年的时间里,潘世友积累了200多张往返嘉杭的火车票。今年7月底,女儿终于收到了上海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不能不说在女儿的豆蔻年华,潘世友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爱和陪伴。[/SIZE][/P][P][SIZE=4]  然而,向潘世友这样的父亲在生活中似乎占比较少。[/SIZE][/P][P][SIZE=4]  近日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超一成父亲每周陪孩子时间不足1小时。在农村,留守儿童则更加缺乏父亲的关爱与陪伴。[/SIZE][/P][P][SIZE=4]  [B]父亲:普遍缺乏陪伴意识[/B][/SIZE][/P][P][SIZE=4]  2016年夏季,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开展了共有52659人次参与的家庭亲子阅读状况网络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共同参与不够,母亲承担了重要角色,55%的亲子阅读由母亲陪同,三成为父母共同陪伴,父亲陪伴孩子阅读仅占5%。[/SIZE][/P][P][SIZE=4]  在采访中,问到是否陪伴孩子,彬彬的爸爸对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说:“在我的意识里,有妻子和老人帮忙照顾孩子就可以了,我可以全身心地去工作。我平时工作很忙,经常出差,下班以后还会有一些应酬,一直以来都没有时间照顾和陪伴孩子,妻子和孩子经常会有怨言。[/SIZE][/P][P][SIZE=4]  后来,有一件事情让我的观念发生了转变。记得孩子在幼儿园每周都有游泳课,刚开始教练带着孩子们在浅水池练习还比较顺利,转到1.2米深的深水区时,彬彬由于脚踩不到地而感到非常恐惧。尽管教练用了各种办法让他继续练习,可他大哭大闹说什么也不肯下水。从那以后,每次上游泳课,他都是一个人孤独地在小池子里面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小朋友们在深水池学习游泳。[/SIZE][/P][P][SIZE=4]  到了夏季,妻子强烈地要求我带着孩子去游泳池练练,让孩子不再对水感到恐惧。刚开始,我站在水里让他下水,可是他站在游泳池边上就是不下来。后来,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要相信爸爸,爸爸会保护好你!’听到这句话,他终于让我把他抱下了水。在水里,他紧紧地搂住我的脖子不肯撒手,我就这样抱着他在水里走来走去,保护好他,让他不再感到恐惧。慢慢地,在我的鼓励下他变得越来越勇敢,很快就掌握了一些游泳动作,也喜欢上了游泳。终于,他在幼儿园也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上游泳课了,教练和老师都表扬他进步很快。[/SIZE][/P][P][SIZE=4]  这件事情让我感触很深,孩子对爸爸的那种依赖、信任,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父亲应承担的责任。从那以后,我推掉一些应酬,安排好时间多陪伴孩子,孩子也非常高兴。我经常带着他进行一些体育锻炼,现在他刚上一年级,学校要求跳绳达到优良成绩。刚开始他只能跳30多个,我就陪着他一起练习,并教他一些跳绳的技巧,现在他能跳90多个,达到了学校的要求。他越来越喜欢和我在一起,我也更多地享受到了孩子带给我的快乐。”[/SIZE][/P][P][SIZE=4]  看来,一些父亲总说自己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陪孩子,其实是他们的内心缺乏对孩子关注和陪伴的意识。[/SIZE][/P][P][SIZE=4]  不言而喻,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母亲无法代替的。父亲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如果父亲的角色弱化和缺失,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SIZE][/P][P][SIZE=4]  [B]做好榜样 陪伴成长[/B][/SIZE][/P][P][SIZE=4]  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需要长期的、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每天花一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是至关重要的,父亲的坚持陪伴,能让孩子受益终身。在生活中也有称职的父亲成为榜样,被人们传为佳话。[/SIZE][/P][P][SIZE=4]  张财亮是“爸爸每天陪孩子深玩一小时的发起者”。他对自己当爸爸的评价是:“没有人天生会做父亲,做父亲一定是一个试错和学习的过程。我不是一个空余时间很多的爸爸,但我是一个陪孩子时间最多的爸爸。我不是一个智慧的爸爸,但我是一个可以保证让孩子每天都哈哈大笑一次的爸爸。”[/SIZE][/P][P][SIZE=4]  在中国儿童中心,每天幼儿园放学时,都能看见一对父子的身影。父亲俞自由每天都要带着儿子在空地上踢足球、打羽毛球,有一些小朋友也会缠着这位爸爸要和他们一起玩儿,他都会非常热情地带着小朋友们一起互动做游戏,被家长们称为模范爸爸。[/SIZE][/P][P][SIZE=4]  俞自由对记者说:“儿子俞逢石在班里是年龄最小的,身材也比较瘦小,性格比较内向。从上大班起,我便开始接送,我坚持多陪他玩,有意让他多与小朋友交往。”[/SIZE][/P][P][SIZE=4]  孩子特别喜欢问为什么,我也特别愿意深入浅出地给他讲。包括科学的,军事的,艺术的,人文的,历史的,地理的,思想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交流的。当然也有我不知道的,就和他一起查找答案,绝不敷衍他。[/SIZE][/P][P][SIZE=4]  “爸爸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现在孩子喜欢京剧、足球、围棋,还有写字画画,爱好基本和我一样,看来爸爸的榜样还是很重要的啊!”[/SIZE][/P][P][SIZE=4]  正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所说:每个成年男子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做父亲。做父亲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榜样”,为孩子做榜样是父亲的重要任务;另一个是“陪伴”,陪伴是父亲工作中最主要的部分,父亲要陪伴孩子做好两件事,一是陪伴孩子读书,二是陪伴孩子运动并走进大自然。(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陈芊润[/SIZE][/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89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P][SIZE=5][B]未来属于具有独特思维的人[/B][/SIZE][/P][P][SIZE=3]——摘自中国教育报电子版[/SIZE][/P][P][TABLE=transparent,0,0,99%,left,transparent,0,none][TR][TD][TABLE=transparent,0,5,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从比特实验室创始人曹伟勋博士看创客教育[/TD][/TR][TR][TD]本报记者 黄蔚[/TD][/TR][/TABLE][/TD][/TR][TR][TD][/TD][/TR][TR][TD][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efefef,0,none][/TABLE][/TD][/TR][TR][TD][P][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TR][TD][IMG]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16-11/19/03/279489_zhangp_1478668981222_b.jpg[/IMG][/TD][/TR][TR][TD][SIZE=4]曹伟勋博士简介: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拥有20多年无线通信系统芯片设计和丰富的国际化公司管理经验,在创建比特实验室之前,先后在德国西门子公司和美国硅谷的芯片创新设计公司工作。他在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所——德国弗朗霍夫研究所师从MP3之父赛特泽(Seitzer)教授, 并于1998年获得德国电子工程博士学位。[/SIZE][/TD][/TR][/TABLE][P][SIZE=4]    [FACE=楷体_GB2312]未来将属于那些拥有与众不同思维的人,从刚成功竞选第45任美国总统的七十岁特朗普身上,可以看到跨界的个性化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发现自我、相信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激情与勇气对幸福人生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意义。培养这些核心素养和综合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需要着眼的教学内涵与课程目标。我们正迎来一个惊心动魄的个性化的创客时代,在这个新的未来世界中,人们将更推崇个性的真实,更追求生活的美好,更关注人生的价值。每个人都有其他人羡慕的优势,满怀激情与梦想,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让世界向你微笑。正如比特实验室的教室墙上挂的逆时针行走的时钟,提醒学生抓住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尽情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让成长不再留下后悔和遗憾。[/SIZE][/FACE][/P][P][SIZE=4]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我们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马车到汽车和飞机、从算盘到集成电路和计算机、从有线电话到小巧玲珑的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未来还会有多少令人震撼的变化呢?虽然很难预测,但有一样东西是一定要变的,那就是我们一百多年来几乎还没有发生过根本变化的教室和教学形态。[/SIZE][/P][P][B][SIZE=4]动手探究和知识整合能力:未来教室的期望和未来教师的变化[/SIZE][/B][/P][P][SIZE=4]    上海市普陀区洵阳中学一直以来由于地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生源不佳,学校的教学评比在全区几乎垫底。但是,从2012年开始引进比特实验室的教学课程后,学校发生了惊喜的变化:初一每周两节必修课,初二和初三每周开展社团课,学校从原来的垫底上升到前三甲。洵阳中学应丹晖校长感言:“学生们通过上实验室的课程,在探究、创新、知识整合与小组间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均得到了提高。”[/SIZE][/P][P][SIZE=4]    “我们想要打造的不仅是一间间现代化的未来教室,同时也是在打造未来的教师。”比特实验室创始人曹伟勋博士说,“我们尝试将创新的理念、模式和方法融入教学并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体验。教师也在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师生关系,提高课程的实施能力。只有教师的理念改变了,评价的方式变化了,才能为学生开辟另一条成功的道路。”[/SIZE][/P][P][SIZE=4]    特别令应校长感到惊喜的是,担任比特实验室教学的三位副科老师(心理、地理、美术)通过比特实验室的培训与授课,不仅编写出版了《科技创新课程—物联网》校本课程,还从中找到了教学的乐趣,完成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数字艺术创新课程的研究与探索》和科技部专项研究子课题《基于物联网创新实验室的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SIZE][/P][P][SIZE=4]   [B] 优良的教育传统和多元化的智能机器横行的世界:重新思考和定义未来教育的模式和目标[/B][/SIZE][/P][P][SIZE=4]    教育一直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与进步的阶梯。中国占有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有着优良的教育传承。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个性化教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荀子对“做中学”的教育理论早在二千多年前就给出了最完美的解答:“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SIZE][/P][P][SIZE=4]    提起祖先的优良教育传统,曹伟勋深有感触地说,这些深刻的闪耀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教学理念,却因为我们出于功利心态的考试、竞争,结果把自己丢了、把生活的实践丢了、把团队丢了。为了找回这些最有价值的理念,曹博士带着比特实验室从2009年9月开始,把生活与课堂紧密联系起来,期望让中国传统教育的先进理念重放光彩。[/SIZE][/P][P][SIZE=4]    未来的世界不再是一个“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世界,也不是一个考进好大学就有好工作的世界。未来将是一个多元化的智能机器横行的世界,人类面临来自高科技及人文精神的挑战将是前所未有的,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和定义未来教育的模式与目标,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发现自己作为人的最核心的素养和潜质,并努力从各方面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SIZE][/P][P][SIZE=4]    谷歌公司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在2015年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上指出,“互联网即将消失,一个高度个性化、互动化的有趣世界——物联网即将诞生”。中国从2009年开始已经在全国300多个高校成立了物联网学院或物联网专业。“我们提出一个全新的跨学科、文理交融、多元并举、个性化发展的科学教育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科学知识的追求探索精神,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曹博士介绍说,“我们在实验室的建设中采用了学科综合的STEAM教育模式,包含科技和人文素质两个教学层面:在科技教育层面上推进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以传感器和智能化控制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因为物联网最能体现从技术到生活的实用性转换,从而把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中小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提供了必要的准备。”[/SIZE][/P][P][SIZE=4]    具体来说,比特实验室就是将最新的物联网科技与STEAM创新教学相结合,以激情(Passion),产品(Product),项目(Project)的3P教育元素为主导,营造了一个透明和彩色的创新思维空间,提倡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分数的评估不是和其他人相比,而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较。课程设置从一个感人的科学家故事或生活哲理故事开始,从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故事到大胆地动手做实验。在动手实践中锻炼学生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乐观进取,拥有最新物联网科技知识,富有智慧的创新型高端人才。[/SIZE][/P][P][SIZE=4] [B]   技术与艺术融合促进有效创新:做国际承认的中国创客空间开拓者和引领者[/B][/SIZE][/P][P][SIZE=4]    比特实验室自2009年发展至今,已在全国29个省市近500个学校建立了“物联网+STEAM”创客教育示范基地,并于2015年12月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的“物联网创客”发展奖。此外,比特实验室也成功在美国硅谷苹果公司总部所在学区名列前茅的麦奥利费(McAuliffe)和梅耶霍兹(Meyerholz)小学以及肯内德(Kennedy)和罗森(Lawson)中学开展了比特实验室体验课程。2013至2016年间,学生们带着比特实验室的创意作品参加了在美国硅谷举行的全球创客展示会(MakerFaire),受到美国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SIZE][/P][P][SIZE=4]    2013年4月,比特实验室的学术论文《一种把技术与艺术融合促进有效创新教育的未来教室》在日本大阪召开的“亚洲教育技术在教室内的应用学术年会”上发表;2013年10月,比特实验室的创新教育研究论文《创新教室培养创新人才》在美国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前沿技术年会”上发表。[/SIZE][/P][P][SIZE=4]    曹伟勋的话语让人印象深刻:“我们的目标和使命就是为世界提供一个全新的个性化教学的未来教室,锻炼学生处理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每个孩子拥有人类最基本的核心素养,为他们打开通向未来世界的大门。”(本报记者 黄蔚)[/SIZE][/P][/TD][/TR][/TABLE][/P][/TD][/TR][P][SIZE=4][/SIZE][/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89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把“立德”摆在教育第一位[/SIZE][P][SIZE=3]作者:冯云  来源:现代教育报[/SIZE][/P][P][SIZE=4]春秋时期的《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人生最高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追求。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SIZE][/P][P][SIZE=4]  唐代韩愈《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意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道德教育和传授知识的。由此可见,“立德树人”也几乎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SIZE][/P][P][SIZE=4]  教育的本原就是培育健康完整的人,而不是训练只会考试的工具。健康完整的人,包括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公民道德素养,以及从对自己开始,逐步到对他人、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信念坚守。[/SIZE][/P][P][SIZE=4]  [B]从三方面构建学校德育格局[/B][/SIZE][/P][P][SIZE=4]  北京27中的办学理念是“全面发展,成就全人”。也正是符合教育的本原:要培育健康完整的人。我们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全球化时代的多样文化,容易导致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迷失;信息化网络化,容易导致青少年交流的减少和道德的冷漠;功利化教育容易导致社会关注成“才”有余,关注成“人”不足。[/SIZE][/P][P][SIZE=4]  学校德育格局要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SIZE][/P][P][SIZE=4]  让学生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怀有敬畏之心,针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应积极引导学生具备“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的态度和能力。同时,教育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世界文化,要使学生在全球文化的盛宴中,领悟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既要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有坚定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SIZE][/P][P][SIZE=4]  [B]“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B][/SIZE][/P][P][SIZE=4]  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人格素养、言行举止等等都对学生道德素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师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教师应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今天说的“中国梦”,就是把梦寐以求的理想都一一实现的过程。[/SIZE][/P][P][SIZE=4]  作为教师,你是否了解当今世界和社会的复杂性?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多元文化,我们教师应该有怎样的信念?有怎样的价值观呢?教师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甚至把一些社会上的不良思潮带到课堂中。教师必须有坚定的信念,爱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SIZE][/P][P][SIZE=4]  良好的师德,是教书育人的前提;理想信念是思想育人的基础,教师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传递给学生;充满激情和爱心,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和谐育人的体现,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对学生有爱心。作为教师言传身教,还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善于合作,与人格魅力,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冯云 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校长)[/SIZE][/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89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中小学教师兼职有多大的现实可能性[/SIZE][P][SIZE=3]作者:赵世庭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网[/SIZE][/P][P][SIZE=4]近日,笔者在蒲公英评论上看到《[/SIZE][URL=http://pgy.voice.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show/33401][SIZE=4]有偿补课不是合规的兼职方式[/SIZE][/URL][SIZE=4][LINE-HEIGHT=22.4p][SIZE=12pt]》一文。文中认为,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对中小学教师一样是适用的。中小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写书、做讲座、咨询等兼职方式来获取报酬。该观点一是对试图使有偿补课合法化观点的有力回击,有利于纠偏;二是为中小学教师提高收入提供了某种可能。[/SIZE][/LINE-HEIGHT] [/SIZE][/P][P][SIZE=4]  不过,我们仍需要考虑的是,中小学教师兼职到底有多大的现实可能性?[/SIZE][/P][P][SIZE=4]  请看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清单。[/SIZE][/P][P][SIZE=4]  其一,教学。中小学教师每周课时大约在15节左右,这是站在课堂上的时间。每一节课课前备课、查阅资料、课后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所花的时间大约是教学时间的3倍以上。如果一节课还需要课件的话,所用时间还会大量增加。即便是一个教学熟手,一套教学常规的规定动作做下来也绝不轻松。仅以教学设计为例,一份完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下来的初中学科的教学设计,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开始,一直到上完课后的教学反思,仅字数就不会低于8000字。这还不包括其中的媒体资料准备,教学活动流程图,板书设计这种媒体性的资源处理。[/SIZE][/P][P][SIZE=4]  其二,德育。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学科德育已经进入我们视线的今天,这意味着每一个教师都是德育教师。但事实上,德育工作是块硬骨头。社会情境的复杂性和中小学生在道德认知上的反复性,决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以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为例,一个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就需要每科教师花很长时间、很大精力才能让学生养成,而且还要在家长的配合之下。不得不提的是,当前学生安全变得空前重要,不管是校长,还是教师都感觉“压力山大”。课间,安排教师轮流巡视,上学和放学时安排教师到大门口值勤,吃饭时要到食堂值勤,睡觉时在寝室外守着。[/SIZE][/P][P][SIZE=4]  其三,检查。中小学“婆婆”众多。在“以检查促规范,以评佑促提升”的当下,“婆婆”们各显身手,在检查和评估中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标准创新,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而且每一次检查都要求务实,要实证。如检查教师是否使用了电脑,就需要学校提供教师上机记录,上机记录要记录什么时候上机,什么时候下机,都干了些什么,等等,越详细越具体越好。当“婆婆”们驾到,挥舞起规范、创优的大棒时,学校就不得不做“补救”工作,这个事最终还是要教师来做。[/SIZE][/P][P][SIZE=4]  其四,继续教育。一方面,终身学习这一观念已经开始普及,另一方面目前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确难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必须在职接受继续教育就成了必然的事情。为了不对教学造成冲击,面向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很多都安排在周末或寒暑假。这就意味着教师们必须见缝插针地接受培训,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和精力的培训,是否有效果,有大多效果,恐怕还得另说。[/SIZE][/P][P][SIZE=4]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小学女教师比例过高。女性对家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上,母亲角色无可替代。经营家庭和教育孩子都要付出时间和精力。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有很多中小学一到开学季就“揭不开锅”,不少学校中途也会遇到这种窘境。如果中小学教师人员富裕,又何以会如此呢?认为中小学教师悠闲,才是最大的误解。[/SIZE][/P][P][SIZE=4]  兼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时间,二是知识、技能要有市场需求。在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不合法的语境下,中小学教师要想通过兼职来提高自己的收入,有两个选择:一是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准,通过如写书、做讲座、提供教育咨询等手段来提高收入。但中小学教师在被百事缠身的情况下,有多少人能达到以上水准呢?另一个途径,重新开辟战场,远离教育。如此,新领域内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资源、人脉、眼光、时间、精力,对教师而言都是需要跨越的鸿沟,都是巨大的挑战。[/SIZE][/P][P][SIZE=4]  经济学家汪丁丁在其著作《教育是怎样变得危险起来的》中说,“在一个社会情境里,教师们不用为柴米油盐发愁的时候,他是最早要关注人类命运的。”(P6)在兼职不现实的情境下,如何合理合法地让广大中小学教师不为今天的、明天的“柴米油盐发愁”,而专心教书,甚至关注、思考人类命运,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SIZE][/P][P][SIZE=4]  (作者赵世庭,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67次入选“锐评”栏目。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SIZE][/P][P][SIZE=4]
          [/SIZE] [/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89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孩子的“起跑线”在于精神成长[/SIZE][P][SIZE=3]2016年11月24日  作者:张英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SIZE][/P][P][ALIGN=center][COLOR=#000080][SIZE=4][B]孩子的“起跑线”在于精神成长[/B][/SIZE][/COLOR][/ALIGN][/P][P][SIZE=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美国社会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成就的大小是与他的精神的成长、思想的格局成正比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这也是家庭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SIZE][/P][P][SIZE=4]  但遗憾的是,许多老师和家长却经常忽视心灵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家庭教育重生育轻教育、重监护轻养成、重物质满足轻亲子沟通、重智育轻德育,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精神健康成长。希望家长能从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注重言传身教、加强沟通交流这三个角度入手,抓住儿童精神成长的关键期,帮助孩子赢在立德的“起跑线”上。[/SIZE][/P][P][SIZE=4]  营造良好氛围。我国古代高度重视家庭环境对子女成长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归根到底,是重视创设良好的家风。家风、家训,是行之有效的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方式。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家训。他提出家庭教育必须威严而有慈,戒溺爱,重早教,重熏陶影响,爱子当均等。教育内容上要求“德艺同厚”,即对子女进行“增益德行”和“修以学艺”的教育。[/SIZE][/P][P][SIZE=4]  家风建设既要继承,又要发展。中国古代的一系列“家训”“家诫”“家教”“家范”,从对子弟的人品、志向培养到人际交往的朋友情谊,从日常生活消费习惯的养成到生活情趣的熏陶,从行为处事、工作态度到对职业的选择,从幸福观的培养到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无不饱含父辈对子孙后代生活各个方面的谆谆教诲和告诫,完全可以去伪存真,融入今天的家风建设中。[/SIZE][/P][P][SIZE=4]  注重言传身教。人最初的偶像就是父母,家长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最直观教材,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不教而教,不学而学”,言传虽然重要,但身教胜于言传。家长以身作则的示范,不仅可以增强说理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也能像春风润物一样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家庭教育最有效的方式。[/SIZE][/P][P][SIZE=4]  作为孩子天然的模仿对象,家长应时刻检点自己,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勤奋的工作状态,为子女的品德修养率先垂范。在平时与孩子的交往中,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沟通的方式、态度、语言等,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孩子的成功人生,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SIZE][/P][P][SIZE=4]  当然,要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家长还要着眼于把他律力量转化为子女的自律力量,把外在的约束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要经常与子女讨论,帮助子女深刻把握榜样的思想言行及其社会意义和价值,加深子女对榜样的认识理解,从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作用,把羡慕转化为行动,才算达到了目的,收到了效果。[/SIZE][/P][P][SIZE=4]  加强沟通交流。2011年央视春晚的一首《爱我你就抱抱我》,道出了家庭教育的真谛:沟通与交流,是家长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的要诀就是家长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要关注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重视生活细节,特别是对待年幼的子女。[/SIZE][/P][P][SIZE=4]  一个常年在外奔波的商人问儿子:“你希望得到什么生日礼物?”儿子毫不犹豫地说:“我希望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是您陪我过周末。”足见孩子多么渴望与父亲相处,体验家的温暖与亲情。[/SIZE][/P][P][SIZE=4]  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以“家书”即书信的方式与子女做深度沟通,也值得今天的家长认真借鉴。晚清名臣曾国藩34年间写了一千多封家信,其中教子书、与弟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梁启超几乎每年都与孩子有书信往来,像朋友一样对子女人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刻的教育和耐心的指导。《傅雷家书》再版9次,发行量累计达110万册,最长的家书长达7000多字。百余封《谢觉哉家书》,从一个家庭的变迁映射出一个时代的动荡与革新。谢觉哉之子、著名导演谢飞感慨道:父亲在书信中对子女谆谆教诲,鼓励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用”不是做官,而是真正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人。[/SIZE][/P][P][SIZE=4]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少年儿童要从小学习做人、学习立志、学习创造。这充分说明,孩子的“起跑线”在于精神成长,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要充分发挥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优势,让孩子赢在“立德”的起跑线上。(作者:张英稳,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政协)[/SIZE][/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89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为什么孩子一回家就把门关上[/SIZE][P][SIZE=3]2016年11月24日  作者:章剑和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SIZE][/P][P][ALIGN=center][B][COLOR=#000080][SIZE=4]为什么孩子一回家就把门关上[/SIZE][/COLOR][/B][/ALIGN][/P][P][ALIGN=center][COLOR=#0000ff][SIZE=4][IMG]http://www.jyb.cn/basc/sd/201611/W020161124359635264956.jpg[/IMG][/SIZE][/COLOR][/ALIGN][/P][P][ALIGN=center][COLOR=#0000ff][SIZE=4]要使教育有效,最重要的是建立温暖的亲子关系。温馨 绘[/SIZE][/COLOR][/ALIGN][/P][P][SIZE=4]  时下为人父母者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管?孩子越大,就越不了解他。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长往往只停留于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发号施令”,缺乏“俯下身,听听孩子的心里话”的意识,不懂得多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有些家长,空闲时对孩子的教育格外卖力,常常加班加点督促其生活、学习;忙碌时却似乎忘记了孩子的存在,让孩子任其“发挥”,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全靠“自律”。这种时冷时热不能走进孩子心灵的教育,易让孩子感到身心疲惫和饱受心灵冷落。[/SIZE][/P][P][SIZE=4]  其实,为人父母者对孩子的一切美好愿望和爱,都要通过我们将科学合理的教育措施和行为付诸行动之中,并与孩子心灵相通,品味、读懂孩子的心,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来实现,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以影响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SIZE][/P][P][SIZE=4]  现代父母要懂得,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过于重视教育的正确性,而忽视了有效性,忽略了亲子关系的温暖与激励作用。父母总觉得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正确的,可并不一定有效。当父母说教的时候,孩子是否听进去了?是否把头扭到一边、以沉默抗拒,甚至把门关起来?要知道,永远正确的父母是非常可怕的,要使教育有效,最重要的是建立温暖的亲子关系。[/SIZE][/P][P][SIZE=4]  现在的父母与孩子普遍缺乏沟通,很多孩子一回家就把门关上。关门其实是孩子的一个表情,表达的是“别理我,我不愿意跟你说话”的意思。因此,孩子成了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虽天天见面,却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SIZE][/P][P][SIZE=4]  孩子为什么要关门?因为在家里的对话中,父母往往成了道德的评判者、喋喋不休的说教者、永远正确的建议者,这使对话充满说服、威胁、控制与建议。其实它们都是沟通的绊脚石,阻碍了孩子表达内心感受。孩子会感到,家长的反应是对他们感受的不接纳,他们只好闭嘴,或为自己辩护,或充满愤怒。[/SIZE][/P][P][SIZE=4]  事实上,孩子在遇到问题、情绪出现困扰时,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教育家,而是能了解、关怀和包容自己的父母。如果孩子不愿意将在外面遇到的困扰告诉父母,最可能的原因是:父母曾在听孩子的诉说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孩子所期待的接纳,孩子的心得不到安抚,甚至加深创伤。[/SIZE][/P][P][SIZE=4]  比如孩子人际交往不顺或人际关系紧张,作为父母你关注过吗?[/SIZE][/P][P][SIZE=4]  初二男生晓斌,因父母多年在深圳打工,他也从陕西老家来深圳就读。但由于乡音严重,说话和课堂发言常惹同学嘲笑。由于担心受到其他同学更大的伤害,晓斌性格变得内向、孤独,严重时,心烦意乱、消沉苦闷,经常失眠、发呆,学业成绩滑坡。他多次要求转回老家就读,可父母十分不理解,深圳这么好的条件和环境,你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读书呢?[/SIZE][/P][P][SIZE=4]  再比如青春期孩子遭遇情感困惑,作为父母你能有效帮助他(她)吗?[/SIZE][/P][P][SIZE=4]  青春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感。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SIZE][/P][P][SIZE=4]  某高一女生,外表俊秀,学习成绩优秀,且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有不少男生倾慕她。但因一偶然事故面部烫伤容貌受损,她不再抛头露面,原来喜欢她的那些男孩子也慢慢疏远她了。为此,她经常抑郁苦闷,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多余的,曾几次想轻生。但她的父母并不明了这些情况。[/SIZE][/P][P][SIZE=4]  而佳佳的父亲就做得很好。[/SIZE][/P][P][SIZE=4]  佳佳上初三时和一男同学开始有早恋的倾向,节假日便悄悄约会。佳佳的父亲是一位近50岁的医生,这一倾向自然被他看在眼里。孩子们以为他会找他们谈话发火大骂。然而,一个、两个星期过去了,父亲依然沉默。有一天两个孩子到苹果园秋游,父亲也去了。休息时他们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说着说着,父亲的话题说到了青苹果上。指着那枝繁叶茂的苹果树,父亲说:“孩子,你们看,那棵苹果树无论从近看还是远看,都有一种成熟的美,它结的果呢,也大多是甜美的。你们再看那一棵没有成熟的小苹果树上,虽然也结了果,但那果一看就是酸溜溜儿的青苹果,因为作物的生长有它的季节,该开花时开花,该结果时结果。人生也有季节,到什么时节做什么事,早了晚了都不好……”后面的话父亲没讲,但不要摘青苹果,成了孩子们在中学时不谈恋爱的代名词。[/SIZE][/P][P][SIZE=4]  还有大量其他问题导致孩子心理失衡,作为家长你想过吗?[/SIZE][/P][P][SIZE=4]  某初二女生,原是眉清目秀、惹人喜爱的文娱骨干,擅长舞蹈。一次体重测量为108斤,她认为太胖了,将会影响自己优美的舞姿。从此整天愁眉苦脸,学习无心,成绩大幅度下降,受到父母老师的批评后竟要自杀弃世。[/SIZE][/P][P][SIZE=4]  我们看到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会在需要与可能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冲突;在需要与目标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压力;在压力与动力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对抗。这些矛盾激化的结果,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作为家长应关注自己孩子的情绪变化,引导孩子用健康心态过好这个心理上最容易出现偏差的非常时期。[/SIZE][/P][P][SIZE=4]  如对于学习确实困难的孩子,家长要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不要重分轻能,粗暴地给孩子加压。千万不能把孩子的学习完全推给学校和老师,需知,好学校比不上好父母,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父母要积极引导孩子提高自身的承受能力,处理好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对于老师的批评,要从积极的方面看,要有利于孩子承受未来社会的压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父母要善于和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切实地帮助孩子消除与家长之间的隔阂,减少不理解和逆反心理。[/SIZE][/P][P][SIZE=4]  如果孩子在成绩上、情绪上和人际关系上出现了无缘无故的消极变化,做父母的不要认为是孩子不懂事,更不要认为孩子是同家长过不去,而应当和孩子做朋友式的沟通,把孩子心中的压力和委屈释放掉。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倾听与接纳更具有建设性和有效性,比教育更重要,因为倾听与接纳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受到了尊重,感觉有价值,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自己,因而获得成长。(作者:章剑和 单位: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SIZE][/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89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家庭与学校沟通如何做到有准备、有诚意、有效果[/SIZE][P][SIZE=3]作者:徐楚月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SIZE][/P][P][ALIGN=center][B][COLOR=#000080][SIZE=4]家校沟通如何有准备、有诚意、有效果[/SIZE][/COLOR][/B][/ALIGN][/P][P][SIZE=4]  要促进孩子的社会情感和智力成长,需要家庭与学校携手合作。要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教育中来,家校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SIZE][/P][P][SIZE=4]  先举一个发生在我生活中的小例子吧:[/SIZE][/P][P][SIZE=4]  一天,我母亲的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情绪有些激动地质问说,她女儿苗淼(化名)在我任教的学校高二就读,得了校数学竞赛一等奖的第一名,并称可获得十大名牌大学的自主招生名额,考试如果通过可将录取分数降至一本线,但学校把这个名额给了获得一等奖第二名的学生,又强调说第二名学生是学校××主任的亲戚。家长非常气愤,并且扬言要去教育局检举![/SIZE][/P][P][SIZE=4]  她的电话让我非常震惊。我告诉她,学校确实举行了一次市级数学竞赛,但没有听说过获得自主招生名额,而且现在的自主招生名额不是市级竞赛可以获得的,需要通过省级初赛和全国复赛。放下电话,我马上致电该学生的班主任询问情况,班主任也觉得不可思议,说该名学生根本就没有获得任何奖项,得一等奖的学生也与××主任毫无关联。[/SIZE][/P][P][SIZE=4]  我将班主任的话转告了家长,她楞了几秒,随即追问:最近一次阶段性测试中苗淼得了全年级第一名,不知是否属实。我告诉她苗淼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只能算中等。她感到难以置信,说女儿在乡下读初中时成绩非常优异,从不用她操心,是以该校中考第一名的成绩被我们高中录取的。刚开学时她知道女儿成绩有所退步,不适应强手环绕的高中学习生活,但过了一个学期后,女儿告诉她学习进步了,她也就没有再过问。[/SIZE][/P][P][SIZE=4]  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成绩怎么会一无所知,我感到非常奇怪,就询问她,难道没参加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吗?她沉默了一会儿,说从未接到过家长会的通知。后来经过与班主任多次沟通,终于发现原来苗淼在家长联系栏里留的电话号码是她自己的,所以班主任才联系不上家长,而家长收到的学校信息全是经过苗淼修改美化的。[/SIZE][/P][P][SIZE=4]  事情过去后,我的思考却停不下来:苗淼为什么撒谎?她在心理、情感、品德等方面需要老师、父母怎样的帮助?她的家长为什么对自己的孩子如此缺乏了解?为什么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如此匮乏?教师应该如何改善家校沟通之间存在的问题,共同帮助孩子成长?[/SIZE][/P][P][SIZE=4]  教师与家长见面的目的,就是要寻求与家长合作,但我常听到很多家长反映:由于职业习惯,有的教师似乎已经不知道如何用成人之间的交流方式面对家长了,对待家长的态度就像对待学生一样,几乎谈不上什么尊重。其实,大多数的家长还是希望教师对自己提出建议的,他们介意的只是教师提建议的方法。没有尊重的沟通是无效甚至负面的,会让家长站在教师的对立面,难以达到合作的初衷。[/SIZE][/P][P][SIZE=4]  教师和家长的地位是平等的,交流时要尊重家长,用语要恰当,要正确使用肢体语言。要以热情、关心、委婉、含蓄的语气与家长谈话,如果再加上幽默和风趣,就更能使气氛融洽、和谐而轻松。我的年龄相对比学生家长小一些,因此不论家长年龄大小、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高低,沟通时我都称呼对方为“您”,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进行交流。家长来访时,我坚持起身欢迎、端椅递茶,家长走时起身相送,而且交流过程中使用文明用语,如“请坐”“请喝茶”等,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孩子的情况也是他们的隐私,批评孩子时要顾及家长和学生的自尊和面子,可以找个相对私密的地方,和家长静下心来谈。[/SIZE][/P][P][SIZE=4]  交流时让对方表达他的意见很重要,谦虚诚恳地专心倾听,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即使是脾气暴躁的家长或充满怨气的学生,在向温柔随和、善于倾听的教师诉说过程中,脾气、怨气都会慢慢消失,然后冷静下来。教师在倾听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耐心,以真诚关心的眼神注视对方,偶尔可以辅以轻拍的动作,间或回应以“对的”“是的”等语句,听到关键的问题时动笔记一下……对孩子的情况和家长的心情表现出理解和同情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彼此坦诚地交流,才能对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SIZE][/P][P][SIZE=4]  年轻教师由于刚参加工作,还没有树立起在家长、学生面前的威信,常感到工作被动。与人沟通其实是一门学问,要讲究技巧和方法。除了借助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来提高自己,我还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自己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有了准备,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言之有物,信息量越多,就越能在沟通中占主导地位,也方便引导整个沟通的过程。沟通前的充分准备,还能让家长认识到教师对孩子的重视,感受到教师工作的细致、认真、负责。[/SIZE][/P][P][SIZE=4]  以诚相待才能打动人心,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家长与教师愉快地合作。有了畅通的沟通,家长就希望老师多跟他联系,甚至还会主动地跟老师联系。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培养人是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作者:徐楚月,单位:浙江东阳中学)[/SIZE][/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89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上课容易分心的孩子,不妨试试这种创意笔记法[/SIZE][P][SIZE=3]2016年11月24日  作者:台湾中学老师小彬  来源:问对教育[/SIZE][/P][P][SIZE=3][TR][TD][P][P][P][P][P][ALIGN=center][B][COLOR=#000080]上课容易分心的孩子,不妨试试这种创意笔记法[/SIZE][/B][/ALIGN][/P][P][ALIGN=center][FACE=黑体][IMG]http://www.jyb.cn/Theory/jsjt/201611/W020161124576864737477.jpg[/IMG][/FACE][/ALIGN][/P][P][FACE=黑体]  作者是一位台湾中学老师,他这么些年带过的学生很多,给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些学生做笔记的方法。今天晓语和大家分享这位老师一个学生的案例——他做笔记的功底真的太强了![/FACE][/P][P]  先随便上几张图,一起感受一下[/P][P][ALIGN=center][COLOR=#0000ff][IMG]http://www.jyb.cn/Theory/jsjt/201611/W020161124579003507730.jpg[/IMG][/COLOR][/ALIGN][/P][P][ALIGN=center][COLOR=#0000ff](慈溪涂着大红唇吐槽光绪)[/COLOR][/ALIGN][/P][P][ALIGN=center][COLOR=#0000ff][/COLOR] [IMG]http://www.jyb.cn/Theory/jsjt/201611/W020161124579003510067.jpg[/IMG][/ALIGN][/P][P][ALIGN=center][COLOR=#0000ff](这不是教材,真是这个学生手绘的!)[/COLOR][/ALIGN][/P][P]  说“跃然纸上”不过分吧?这个孩子,一次我给他上课,无意间瞄到他桌子上笔记本的一个角落,问他:“可以借老师欣赏一下吗?”他微笑点点头。原先以为只有一角,拿起一看,原来是一整页;以为只有一页,继而一翻,惊艳发现,是一整本![/P][P]  我强作镇定,不忘问他:“方便让老师拍照、分享吗?”取得他同意后,我在我的Facebook上分享了几张课堂中随手翻拍笔记的照片,很快引起广大回响与转贴分享。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好奇”——“哪来的时间?”、“只有一科吗?好奇其他科的笔记内容”、“他的成绩如何?”,甚至还有网友提出疑惑:“写这些笔记应该要耗很多时间吧?把这些时间拿来读其他书,不是可以读更多?”[/P][P]  但我更感兴趣的,却是这种能力背后的故事,比如这种功底是怎么训练出来的?他的爸妈如何看待孩子特殊的学习路径等?[/P][P][B]  从“一颗心脏”开始的笔记人生[/B][/P][P]  后来和这孩子聊天,我便把这堆疑惑全部丢给了他。原来,他最早尝试用手绘笔记,是在初一的生物课上,课本上的心脏图太复杂,他看不懂,一时兴起,就自己画了张简式心脏图。从小就爱画画的他,总觉得自己更容易理解和吸收图表的知识,慢慢的就开始这么做了。[/P][P][ALIGN=center][IMG]http://www.jyb.cn/Theory/jsjt/201611/W020161124579974939587.jpg[/IMG][/ALIGN][/P][P][ALIGN=center][COLOR=#0000ff](就是从这一颗心脏,开始了这孩子的“笔记人生”)[/COLOR][/ALIGN][/P][P]  一开始,这种尝试仅限于自然科(如生物、物理、地科等):[/P][P][ALIGN=center][COLOR=#0000ff][IMG]http://www.jyb.cn/Theory/jsjt/201611/W020161124579974943651.jpg[/IMG][/COLOR][/ALIGN][/P][P][ALIGN=center][COLOR=#0000ff](生物科笔记)[/COLOR][/ALIGN][/P][P][ALIGN=center][COLOR=#0000ff][IMG]http://www.jyb.cn/Theory/jsjt/201611/W020161124580401872245.jpg[/IMG][/COLOR][/ALIGN][/P][P][ALIGN=center][COLOR=#0000ff](物理科笔记)[/COLOR][/ALIGN][/P][P][ALIGN=center][COLOR=#0000ff][IMG]http://www.jyb.cn/Theory/jsjt/201611/W020161124580401878490.jpg[/IMG][/COLOR][/ALIGN][/P][P][ALIGN=center][COLOR=#0000ff](物理科笔记)[/COLOR][/ALIGN][/P][P]  后来,兴趣蔓延到了历史和社会科。[/P][P][ALIGN=center][COLOR=#0000ff][IMG]http://www.jyb.cn/Theory/jsjt/201611/W020161124581678363494.jpg[/IMG][/COLOR][/ALIGN][/P][P][ALIGN=center][COLOR=#0000ff](做的完全不比所谓“状元笔记宝典”差)[/COLOR][/ALIGN][/P][P][B]  上课疯狂做笔记是一种浪费  [/B][/P][P]  不过,这些笔记应该花了不少时间吧?特别是图!是在课上边听边整理吗?还是下了课才整理?[/P][P]  原来,这孩子上课从来不记笔记,“我很专心听老师上课,并且对照课本,边听边在脑海里形成笔记的架构图,随手把关键词、词写下来,这样回家可以省事很多,”他对我说,“我看过很多同学们口中笔记做得好的人,常常上课拼命抄、深怕漏抄了什么,可是因为花了全副心力在抄笔记、没听课,所以笔记虽抄得好,却没有反应在成绩上。”[/P][P]  记笔记和理解笔记,是两个概念。[/P][P]  而对于这个从小画着画长大的孩子,画几个图形花不了多少时间,特别是后来越画越熟练。仔细看他的笔记,确实也不求精美,只求用颜色搭配素描线条深浅,突显自己认为的重点。[/P][P]  真正花时间的,反倒是文字!因为要从课本庞杂、有时结构又不够清楚的内容摘要重点出来。这也要求他更要专心上课,边上课边梳理哪里可能是重点。[/P][P][ALIGN=center][COLOR=#0000ff][IMG]http://www.jyb.cn/Theory/jsjt/201611/W020161124582887668905.jpg[/IMG][/COLOR][/ALIGN][/P][P][ALIGN=center][COLOR=#0000ff](地理科笔记)[/COLOR][/ALIGN][/P][P][B]  上课易分心的孩子,更应该尝试[/B][/P][P]  我也把一位网友的疑惑转达给了他:做笔记所花的时间,如果拿去读其他书,应该可以读更多,你怎么取舍?[/P][P]  对这个观点,他很不认同,“如果一直求快,不求理解,又能够记多久?考完试就换给老师了。像我这样做笔记,做笔记的时候基本已经消化好了,考试前也就是拿出来快速翻一翻。”[/P][P][ALIGN=center][IMG]http://www.jyb.cn/Theory/jsjt/201611/W020161124582887664964.jpg[/IMG][/ALIGN][/P][P][ALIGN=center][COLOR=#0000ff][IMG]http://www.jyb.cn/Theory/jsjt/201611/W020161124582887662459.jpg[/IMG][/COLOR][/ALIGN][/P][P][ALIGN=center][COLOR=#0000ff](看他的笔记后,发现确实如此,甚至会结合时事、小说,以强化自己的记忆)[/COLOR][/ALIGN][/P][P]  他想把这个方法推荐给一些容易分心的同龄人。毕竟纯粹的文字阅读,很考验学生的耐心,但是这样子画笔记,需要思考和高度专注力,能够有效减少分心的时间,才有办法做到不熬夜、有效率。[/P][P]  不过他也提醒,这种方法不太适合难以图像化的科目(如数学、英文)。但从老师的角度,我还是支持他继续坚持下去,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太重要了。事实上,很多孩子都更适应“图像化思考”,因此,各位家长,不妨让孩子新学期就这样,试起来![/P][/P][/P][/P][/P][/TD][/TR]
                  [/COLOR][/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89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刘长铭:真正好的教育,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通力配合[/SIZE][P][SIZE=3]2016年11月24日  作者:刘长铭   来源:刘长铭新浪博客[/SIZE][/P][P][P][ALIGN=center][IMG]http://www.jyb.cn/basc/sd/201611/W020161124567097669117.jpg[/IMG][/ALIGN][/P][P]  [SIZE=4]当孩子长大,进入到了校园之后,教育孩子就不仅仅只是家长的责任了。 [/SIZE][/P][P][SIZE=4]  这时候,老师开始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SIZE][/P][P][SIZE=4]  很多家长希望老师能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学生,但事实上,因为种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就算老师想做到,也很难做到。[/SIZE][/P][P][SIZE=4]  所以,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家长除了要把孩子交给老师,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和老师沟通。[/SIZE][/P][P][SIZE=4]  如果家长善于和老师沟通,那么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会更有效率,效果也会更明显。[/SIZE][/P][P][SIZE=4]  孩子成绩不理想?孩子学校里遇到挫折?家长们听了心里着急,其实老师也很着急![/SIZE][/P][P][SIZE=4]  但是,家长光着急也没用,重要的是,要怎么和老师配合,怎么和老师沟通![/SIZE][/P][P][SIZE=4]  孩子的成长好比一面多棱镜,可以折射出家庭的养育、学校的教育以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SIZE][/P][P][SIZE=4]  当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时,孩子自然会展现闪耀璀璨的光芒。[/SIZE][/P][P][SIZE=4]  那家长和老师该如何沟通配合呢?[/SIZE][/P][P][SIZE=4]  我的建议是:多一些理解,多一份从容,多一分等待。[/SIZE][/P][P][B][SIZE=4]  理解老师,冷静处理[/SIZE][/B][/P][P][SIZE=4]  我的同事曾给我讲过一个她女儿的故事。[/SIZE][/P][P][SIZE=4]  她女儿曾在少年宫舞蹈班里学跳舞。[/SIZE][/P][P][SIZE=4]  但不知为什么,也许是由于跟老师生疏而紧张的缘故吧,孩子总把动作搞错,学得不好,孩子也很沮丧。[/SIZE][/P][P][SIZE=4]  孩子的母亲,也就是我的这位同事,是一位曾在亚运会上得过七项全能亚军的优秀运动员,她深信女儿身上一定有着自己的良好基因,但看到女儿频繁出错的动作,感到十分困惑。[/SIZE][/P][P][SIZE=4]  孩子的教练是她的大学师妹,于是她就给教练发了一封短信。[/SIZE][/P][P][SIZE=4]  过了一会,教练回复了一条短信,大意是说,师姐,你别着急,其实我特别喜欢你家宝贝……我的这位同事兴奋地把短信读给女儿听。[/SIZE][/P][P][SIZE=4]  不多久,她惊奇地发现,不论学习多难的动作,孩子再也不出错了,而且学得又快又好。[/SIZE][/P][P][ALIGN=center][SIZE=4][IMG]http://www.jyb.cn/basc/sd/201611/W020161124568006500358.jpg[/IMG][/SIZE][/ALIGN][/P][P][SIZE=4]  孩子上学后,每个家长都很在意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特别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师的特殊关注。[/SIZE][/P][P][SIZE=4]  但是教师很难像家长一样对待每个孩子——不是由于责任心的缘故,而是由于角色不同,关注的方式也不同。[/SIZE][/P][P][SIZE=4]  老师像父母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我认为未必是一件好事。老师应当比家长更有理智。[/SIZE][/P][P][SIZE=4]  当孩子没有受到特殊关注而产生失落感时,家长应保持冷静,运用智慧做好“补台”的工作。[/SIZE][/P][P][SIZE=4]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悄悄地与老师进行沟通。我同事的处理方法就很好。[/SIZE][/P][P][SIZE=4]  其实我想,即使没有那条短信,家长在孩子面前编一个“善意的谎言”,也不失为一种教育的艺术。[/SIZE][/P][P][SIZE=4]  如果家长不能保持冷静和理智,情绪上流露出对学校老师的不满,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发一通牢骚,使孩子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了成见,那后果是不堪想象的。[/SIZE][/P][P][ALIGN=center][B][SIZE=4][IMG]http://www.jyb.cn/basc/sd/201611/W020161124568006508663.jpg[/IMG][/SIZE][/B][/ALIGN][/P][P][B][SIZE=4]  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SIZE][/B][/P][P][SIZE=4]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SIZE][/P][P][SIZE=4]  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SIZE][/P][P][SIZE=4]  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极力维护学校和老师——不是假惺惺的做戏(因为孩子都能察觉出来),而是要真心实意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SIZE][/P][P][SIZE=4]  我曾读过一篇外国短文,说是在一次儿童网球课后,老师不慎丢了一个小孩。[/SIZE][/P][P][SIZE=4]  等找到孩子后,孩子由于受到惊吓,哭得十分伤心。[/SIZE][/P][P][SIZE=4]  孩子的妈妈看到这情景,蹲下来安慰自己4岁的小孩,并且说:“己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也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个姐姐,安慰她一下。”[/SIZE][/P][P][SIZE=4]  4岁的小孩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己经没事了。”[/SIZE][/P][P][SIZE=4]  我想,一个善良、宽容、善解人意的孩子就是这样教育出来的。[/SIZE][/P][P][ALIGN=center][SIZE=4][IMG]http://www.jyb.cn/basc/sd/201611/W020161124568006513672.jpg[/IMG][/SIZE][/ALIGN][/P][P][B][SIZE=4]  教育需要耐心 [/SIZE][/B][/P][P][SIZE=4]  中国常有“子继父业”之说。不论是从先天的遗传还是从后天的影响来看,“子继父业”都有一定道理。[/SIZE][/P][P][SIZE=4]  但是今天很多子女都对父母的专业不感兴趣。[/SIZE][/P][P][SIZE=4]  原因很复杂。社会不断进步,分工越来越细,选择越来越多,这可能是一个主要原因。[/SIZE][/P][P][SIZE=4]  但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家长越是有这样的情结,就越容易对孩子失去耐心,最终使孩子产生逆反。[/SIZE][/P][P][SIZE=4]  我想,如果我的同事把孩子数落一通,整天“恨铁不成钢”,很可能会使孩子彻底失去对舞蹈的兴趣。[/SIZE][/P][P][SIZE=4]  我曾遇到过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在我看来非常优秀的孩子。[/SIZE][/P][P][SIZE=4]  也许是由于他们过于优秀的缘故,对孩子从不满意,甚至对孩子说,我们都怀疑是不是当初在医院里抱错了,结果使孩子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幸好没有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SIZE][/P][P][SIZE=4]  急躁和揠苗助长可能会收到眼前的、显现的效果,但是在孩子精神上会造成什么缺陷(很多事例说明缺陷是存在的),很可能要等神经科学发展很多年以后才能知道。[/SIZE][/P][P][SIZE=4]  所以,我更欣赏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SIZE][/P][P][ALIGN=center][SIZE=4][IMG]http://www.jyb.cn/basc/sd/201611/W020161124568006515958.jpg[/IMG][/SIZE][/ALIGN][/P][/P][P][SIZE=4]
                    [/SIZE] [/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89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四个意识引领教师专业成长[/SIZE][P][SIZE=4] 作者:班向红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SIZE][/P][P][SIZE=4]在举办了11届的柳州市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上,学校的学科团队24次夺魁;在举办13届的柳州市校园文化艺术节上,艺术团队12次夺冠;在“世界杯”机器人大赛上,信息特色团队6次问鼎世界冠军;在历年的花灯制作比赛上,科技团队自主创作的花灯屡次轰动龙城……广西柳州市公园路小学的这些成绩背后,站立的是一个强大的教师团队。[/SIZE][/P][P][SIZE=4]  柳州公园路小学的学校团队建设包括骨干团队、行政团队、教研组年级组团队、师徒团队4个方面。每个团队根据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考核标准。这样的团队规划、组建和培养,促进了学校教科研一体化,更深化了学校教育管理中“和谐观”和“质量观”的内涵。[/SIZE][/P][P][SIZE=4]  在建设学习型团队上,公园路小学着力通过四个意识的提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SIZE][/P][P][SIZE=4] [B] 推进教学质量监控,“质量意识”提升教师教学研究力[/B][/SIZE][/P][P][SIZE=4]  “质量监控体系”是学校学习型团队围绕教育评价改革进行的重点研究项目。在继语、数两个学科推行三年的“月质量监控”项目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从九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学前班)进行评价方式的调整,将学业水平评价内容扩展至学习习惯、学科技能项目、学科特长、综合性学习。基于各学科分项考核的执行科学性和可行性,质量监控均由学校的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组成命题团队,开展命题工作,这样的命题活动提高了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也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升。特别是每次检测后的阶段性检测质量分析会,各学科全体教师参与,通过聆听其他学段的质量分析,加强了小学阶段知识教学的沟通,达成了教学的共识。[/SIZE][/P][P][SIZE=4]  “月质量监控”项目,牢牢抓住教学质量这一学校的生命线,通过研究有效的学生评价,从源头推动教师开展教科研,实现了研究力梯队式“三提升”:一般教师——通过“月质量监控”项目的分析,学会解读教材,整改教学,保障有效的教学质量;骨干教师——引导并深入开展命题、质量分析、课例设计的教学专题研究;导师团队——调整学校教学系统,构建全面的评价体系。目前,“月质量监控”项目成果斐然,共命制语文各年级月监测试卷86套、习作测试卷36套;数学各年级月监测卷85套、计算测试卷36套。拟定并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术科达标单”和《学生成长记录册》。该项目研究在柳州城中区精品教研展示活动周上汇报,得到柳州市教科所、城中区教育局的高度肯定。[/SIZE][/P][P][SIZE=4] [B] 开展主题式教研,“创新意识”提升校本教研机制[/B][/SIZE][/P][P][SIZE=4]  学校每月主题教研活动以“月质量监控”为中心开展,保证了教研活动的“四定”(即定时间表、定地点、定内容、定方式),形成了固定的教研活动流程,给予教研组长可操作性的组织教研活动的方法。[/SIZE][/P][P][SIZE=4]  每月四次的教研活动安排分别如下:教材分析,集体备课→聚焦课堂,课例研究→作业研究,错因分析→大组汇总,质量分析。对于其中每次教研活动,都设定了逐层深入的研讨内容和具体规范的流程。[/SIZE][/P][P][SIZE=4]  这样规范的教研活动使教研不再流于形式,带动了教师对课标的理解以及教材分析、课堂实施、课后反馈、学生辅导,老师们能基于学生解决教学中实实在在的问题。[/SIZE][/P][P][SIZE=4]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语、数学科在立足常规“四版块”教研的基础上,开展了以“有效质量监控+有效教学评价”引导教学提升的校本研修活动,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一评两备”备课模式:即“单元常规备课”和“主题特色备课”。基于月质量监控出现的问题呈现的“主题微型课”特色备课具有小专题备课、针对性强、教研整合等优势,并推出了极具针对性的“主题语文综合学习微型课”:识字写字能力课、阅读概括能力课、品析词语能力课……着眼于培养学生各种专项学习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素养,更促进教科研一体化。该成果荣获柳州市科研成果一等奖。高效的校本教研机制,锤炼了教师优秀的专业素养,学校近5年来参加全国级赛课25节,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2项。[/SIZE][/P][P][SIZE=4]  [B]开拓多元化培训模式,“特色意识”提升教师内涵发展[/B][/SIZE][/P][P][SIZE=4]  学校重视教师团队的业务水平提高,更注重教师修养和内涵的打造。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养,学校坚持开展“打开多扇窗”的学习培训,“开卷有益”读书大讲堂,学科的教研组团队整体培训,教师养生、心理咨询讲座,教职工艺体活动,影评活动……学术活动与健身活动并举,教学研究与修身养性并行,让教师在研究的道路上分享教育的幸福。[/SIZE][/P][P][SIZE=4] [B] 打造高品质管理团队,“顶层意识”提升学校核心引领力[/B][/SIZE][/P][P][SIZE=4]  一个学校的发展,管理团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学校中层干部又是教学骨干,因此他们身上的担子很重,但正因为这样,他们磨练的机会更多,所以成长得更快。在培养过程中,特色做法之一是实行轮岗管理,他们分别在教务处、政教处、科研处实行多岗锻炼,这样的方式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各部门的工作,从而学会协调;特色做法之二是鼓励学科跨界,鼓励他们跨学科教研、检查常规,并监管其他学科的教研,从而摸清规律,从其他学科中取长补短,学会整合,带领团队成员进步。[/SIZE][/P][P][SIZE=4]  学校的行政团队在各个项目研究、各个管理岗位历练过后,具备较强的质量意识和调控能力,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较强的执行力。正是这个处于学校顶层设计部门的团队锻铸出的强大实力,引领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带领着师生扎实地前行。[/SIZE][/P][P][SIZE=4]  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对“学习型团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它不是简单地鼓励教师去获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它不是单纯地促进教师业务提高的培训工作,而是建立一个不断学习和自我改造、能充分利用新机会的教师梯队;它不是单一的教师层面的发展,而是学校特色文化品牌的锻铸和塑造。学习型团队的悉心打造,塑造了学术型教师,推动了学校的教科研一体化。(作者:班向红,系广西柳州市公园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SIZE][/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89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人机之战谁能获胜?人工智能并非“无所不能”[/SIZE][P][SIZE=3]2016年12月03日  作者:黄蔚 魏霈侃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SIZE][/P][P][B][COLOR=#000080][SIZE=4]人机之战谁能获胜——[/SIZE][/COLOR][/B][/P][P][ALIGN=center][SIZE=4][B][COLOR=#000080]  人工智能并非“无所不能” [/SIZE][/B] [/COLOR][/ALIGN][/P][P][SIZE=4]  近日,大型科学挑战类节目《人机大战》全国项目征集会在深圳上演。该节目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作为国内首档聚焦人工智能的科学挑战节目,吸引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中国自动化学会、国内各大高等院校、硬科技创新联盟等数十家人工智能研发机构的高度关注。“人机之战,谁能获胜”再次点燃了大众的好奇心。[/SIZE][/P][P][SIZE=4]  2016年是人工智能正式提出60周年,伴随阿尔法狗(AlphaGo)在与李世石的围棋对决中上演“帽子戏法”,人工智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不论是科技界、产业界,还是舆论媒体和普通百姓,都在津津乐道。一年来,全球范围内对人工智能的普及与关注的热度居高不下,使人工智能处于风口浪尖之上。[/SIZE][/P][P][SIZE=4]  [B]依托深度神经网络,大数据和云计算,深度学习能力叹为观止[/B][/SIZE][/P][P][SIZE=4]  1956年,人工智能在达特茅斯会上被提出来时,就有着非常严谨的科学基础。当年的达特茅斯会议,由一批数学家、计算机专家和通讯专家共同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其中包括图灵奖或诺贝尔奖得主麦肯锡、明斯基、香农等。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看来,人工智能阶段经历了三次浪潮:计算智能时期,机器能算会存;感知智能时期,机器的视觉、听觉可以超过人工;未来的核心是认知智能,以语音和语言为切入口的认知计算,是人工智能的必由之路。[/SIZE][/P][P][SIZE=4]  在阿尔法狗(AlphaGO)跟李世石对决之前,绝大部分人都认为机器很难获胜,但是结果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为什么?以深度神经网络为基础,以大数据、云计算后台为运算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把各种训练数据汇聚到后台,通过这样的密集学习,以及在与李世石对弈中不断的数据积累,阿尔法狗(AlphaGO)的棋力就会不断增长。不仅仅是下棋,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都大有用武之地:在教育行业,机器只要学习了几百份专家改过的卷子之后,就可以改其他几十万份卷子;在医疗行业,人工智能在学习顶尖的医疗专家的知识和已有的就诊案例后,有可能超过一线全科医生;在法律行业,法院系统学习过大量的司法大数据后,人工智能就可以对一线法官的判案给予参考和帮助。[/SIZE][/P][P][SIZE=4]  可以说,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能力让人望而生畏,因为它们在学习过顶尖专家的专业知识以后,将来就能达到一流专家的水平,从而超过90%的普通专业工作者。2015年10月麦肯锡的报告显示,将来45%的当前知识活动是可以被自动化的。美国《科学》杂志今年初给出的判断是,到了2045年,全球50%的工作岗位都有可能被人工智能的机器替代,中国是77%。也就是说,未来的30年之内,在中国每4个工作中会有3个由人工智能来代替。[/SIZE][/P][P][SIZE=4]  [B]人工智能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应用,但并非“无所不能”[/B][/SIZE][/P][P][SIZE=4]  在日前举行的科大讯飞2016年度发布会上,刘庆峰预测,未来5到10年,人工智能会像水和电一样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改变我们的世界。人工智能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谁掌握人工智能产业的主导权,谁就将拥有全球话语权;科大讯飞执行总裁吴晓如指出,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批改作文、批改口语,机器将越来越多地帮助教师减轻负担。通过减少老师的负担推动教师去应用,从而生成更多更好的数据,形成教和学的闭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能更好地让我们的教学“以学定教”,让教育需求逐步走向个性化。[/SIZE][/P][P][SIZE=4]  而搜狗首席执行官王小川则认为,外界普遍看到人工智能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上的成绩出众,认为人工智能“无所不能”;事实上,人工智能的理解能力目前还比较薄弱。他以最先进的人机对话系统为例,“这个系统可以帮你订餐、订酒店。对话过程中,机器的表现非常惊艳。”可遇到“理解”之外的问题,机器就卡壳了。比如,当机器询问“你是需要停车位还是不要停车位”时,如果这个时候回答“要”或“不要”,机器都会给出相应答案;可当人们回答“我没车”时,机器就不知道如何应答,因为它完全不理解“我没车”代表着不需要停车位。在王小川看来,搜索和输入法能够积累足够多的数据。而且,输入法也是人机对话最好的切入场景,它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代表了人类的思考模式,这也有机会帮助机器建立起自己的思考方式。[/SIZE][/P][P][SIZE=4] [B] 人工智能成为投资热门,革命性产品和技术突破尚未出现[/B][/SIZE][/P][P][SIZE=4]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2016年最热门的投资领域之一。基于大数据生产产品的智库机构乌镇智库联合多家媒体在乌镇正式发布《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全球新增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到了806家,平均每10.9个小时就有一家诞生。中国在这股浪潮中表现尤其抢眼,据《报告》显示,在2015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资达到146笔,超过26亿美元融资规模。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和专利数量都仅次于美国。[/SIZE][/P][P][SIZE=4]  目前,全球各大科技公司都在加快布局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不过,尽管在商业化应用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商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革命性产品和技术突破尚未出现。[/SIZE][/P][P][SIZE=4]  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脸谱(Facebook)公司的最新进展是,教机器去阅读文本,向用户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未来,脸谱将为残障人士提供技术服务,为听障人士提供视频语音自动翻译技术。而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也表示,目前,IBM的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在医疗健康、教育、金融、零售等20个行业开发应用,尤其在医疗健康这个领域进展迅速。(本报记者 黄蔚 通讯员 魏霈侃)[/SIZE][/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90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三招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SIZE][P][SIZE=3]2016年12月02日   来源:现代教育报[/SIZE][/P][P][SIZE=4]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学习好,焦点应该放在让他喜欢学习上,因为“喜欢”才是孩子学习的动力。[/SIZE][/P][P][SIZE=4]  孩子不爱学习、孩子不想学习、孩子学习不好,这是很多家长最发愁的事儿。[/SIZE][/P][P][SIZE=4]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学习好,焦点应该放在让他喜欢学习上,因为“喜欢”才是孩子学习的动力。[/SIZE][/P][P][SIZE=4]  对孩子来说,如果学习时的状态是兴奋的、愉悦的、欢乐的,他很可能会喜欢学习。反之,如果孩子的学习状态是苦恼、烦躁或者害怕的,他是不可能喜欢学习的。[/SIZE][/P][P][SIZE=4]  好奇心是孩子喜欢学习的基础。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好奇心会促使孩子不断探索,探索其实就是学习。家长要明白这一点并悉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总有想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冲动。很多家长会偏颇地认为,孩子在课堂上听课或写作业才是学习,其实孩子的学习是随时随地的。遇到不懂的东西孩子就想弄明白,这正是激发学习动力的好时机,只有好奇心被不断满足,孩子才会有愉悦感,才越发想探索更多的未知。我认识一个七岁的孩子,特别喜欢养蜘蛛和蚂蚁,为了养好这些小生灵,他不仅买了很多书籍,还到国外的网站查资料,不仅掌握了许多昆虫知识,连英语成绩都提高了。孩子不知不觉懂得很多,还提升成绩,同时也是对课内学习的补充,甚至会是课内知识的内化。[/SIZE][/P][P][SIZE=4]  与生活相结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会让孩子爱上学习。[/SIZE][/P][P][SIZE=4]  让孩子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孩子便明白上学和学习其实是有用的。比如,孩子学习数学以后,妈妈带着去菜场买菜,孩子可以很容易计算出钱数。如果妈妈及时肯定,孩子会感觉很骄傲。用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会让孩子对学习充满热情。[/SIZE][/P][P][SIZE=4]  学校考试只是检验孩子对知识掌握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如果我们太看重考试成绩,并在孩子成绩好时表现得很开心,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对孩子态度恶劣,孩子就会在学习上陷入恐惧和不安之中,逐渐地他便对学习产生厌恶感了。[/SIZE][/P][P][SIZE=4]  另外,即使我们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愿意让孩子体验学习后的成就感,孩子的学习也还会遇到困难。比如说某些知识点就是学不懂。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我女儿三年级时不会记单词,我就教她找到单词发音规则。女儿掌握了这种方法以后记单词的问题就解决了。更重要的是,当孩子有困难时,家长和他一起想办法,而不是挖苦和打击,可以让孩子鼓起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家长可能会说自己能力有限,如今网络时代,家长要想帮助孩子,就一定可以找到方法的。[/SIZE][/P][P][SIZE=4]  总之,家长要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就要悉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学习后有成就感,并在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SIZE][/P]
                          山间小溪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