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们的成长像棵树
徐老师,您好!
今天您在第一节晚自习时问了班上学生为什么要读书,我开始没在意,但在听了同学们给您的不同答案之后,我便开始思考您提出的问题:我为什么读书? 我的答案没有他们所说的那样复杂,很朴实,很实在,那就是为了考上好的大学,为自己和父母长脸,.不被别人看扁,也是为了美好的将来.现在吃点苦不打紧,但将来就不会这样苦了.这是我爸对我说的,我也是这样想的。 再说说这次中考吧。我认为自己很没用,我一直想超过班上的刘理,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每次都这样厉害,次次考试都是前几名,即使失误我都没有超过他,这让我很苦恼。我很羡慕并且有点妒忌王爽,他为什么也这样厉害呢?他简直就是天才。 回想起小学的时候,班上没有强敌,我每次考试都是数一数二,更不惧考,不会担心考不好,因为我自信满满,但现在我惧考,我没有想到一中的竞争力这么强,虽然,尖子生也是聚集过来的,当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擅长的,可现在我认为自己的自己没有什么特长,即使有,别人也有。这使我认为自己的特长很平凡,我本以为自己人际关系很好,但刘理也不比我逊色。 我没有了自信的支柱,所以有时我会很自卑,认为自己没用了,至于辜负了父母对我的期望。但现在我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又开始用功学习,准备接受新一轮的挑战。 老师,就让我们共同前进吧! (鬼脸) 您的学生:张绪竹 09.5.6
我收到学生的信以后,心中既欣喜又担心,孩子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我,这是对我的一种信任,更是她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如果回答得好,她就会在迷茫的晨雾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回答不好,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当我认真读完她的信之后,没有直接找她谈。 第二天一大早,我疾步穿行在毛毛细雨中,春雨贵如油,抬头一望,细细的雨针均匀地扎在脸上,虽然它们是从天而降,但有如清清的面粉洒在身上,人一种清爽的感觉。呵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虽然是清早,但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树叶上积聚而成的晶莹的水滴,正在微风中不停地摇晃。 我疾步走进教室,发现张绪竹正在准备看英语单词,我把她叫到教室走道,问:“你是什么时候到校的?” “我到了一会儿。老师,你的头发湿了。” “谢谢你,这点雨算什么,没关系的,我喜欢在小雨中走,不喜欢打伞。我觉得在毛毛细雨中行走是一种乐趣。” “真的吗?” “反正我是这样认为的,不知其他人是不是和我一样,你看我平时很少打带伞来学校吧。” “你这样一说,我倒觉得有那么回事。” 人的生活就是要多姿多彩,要不然太单调了,反而还没多大意思,就像花园里的树木一样,如果不遇到风霜雪雨阳光等,它们就不会茁壮成长。你看看花园里的那棵松树和它旁边的那棵法国梧桐树,它们是是一样?很显然,它们不一样。 “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梧桐树要高大一些,树冠要大得多,而松柏树的树冠要细长一些。它们给人的感觉不一样。而且树叶形状及数量都大不相同。”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我紧紧追问。 “都在发新的树叶叶,树叶上都有水滴。……” 她还没说完,突然停了下来,她很认真的对我说:“老师,你是不是说我们的成长就像那些树一样?” “得很对,但也不完全对。”一向争强好胜的她马上反问我。 你看,人是有生命的,树也是有生命的,这是共性。次,人与树有本质区别,人具有高智商的大脑,会说话会进行创造性劳动,而树不行。它的生长是纯粹需要阳光等外界条件,即使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只是一个向阳性或是吸收养份不同。 人的成长与树的成长相同的地方就是必需要争取生长的阳光与水份等客观条件,但人具有主动性,能想办法,会创造条件,给自己准确定位,不断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说着说着,雨停了,上课的铃声也响了,从她的眼中我再次看到了希望和信心,我想,一棵树的成长是需要多种养分的,愿她茁壮成长。
(没写好。表达一个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