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97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54
  • 经验4175064
  • 文章8406
  • 注册2006-02-23
                           果树的奇迹

                 已发07--06--12《科教新报》

    美国老太太玛丽是一位园艺学家,她辛勤地耕耘着自己的花园,日子过得富足而充实。有一次,她栽种了一种果树,无论她怎样精心培育,那棵树就是拒绝开花、结果。玛丽查阅了大量有关果树栽培的书籍、资料,希望能找到促其开花的方法,她甚至陪树聊天,为它唱歌,跟它讲道理,可惜全都失败了。

  最后,她请教了加州农垦局的一位专家。在仔细研读了专家的建议之后,玛丽发现大多办法她都已经尝试过了,除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提议:用扫帚柄击打果树的根基,借此来刺激它的根系。她知道震动会传达到果树萎缩的根系,给予它一点儿生气和活力,可是她也不能确定,这种特别的办法是否真能给她带来希望的果实。

  令她惊喜万分的是,第二年春天,这棵树真的结出了累累硕果!在这之后的许多年,她的孙辈们仍在尽情享用着这棵树上的甜美果实。

  ★教育者说★

  在教育过程中,当学生在某一个时期成为了玛丽“园子中央的那棵不肯结出果实的果树”时,我们一定不能轻言放弃,而应该像玛丽那样,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法,并扎扎实实地把所有的办法都付诸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那样,我们也一定能创造奇迹,让那些不愿开花结果的树都长出累累硕果。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8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54
  • 经验4175064
  • 文章8406
  • 注册2006-02-23
攀索过河

    有一个地处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间,这就是过河的桥。
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人,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
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是:盲人、聋子过了桥,一个耳聪目明的人也过了桥,另一个则跌下去,丧了命。
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吗?他的弱点恰恰源于耳聪目明。
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那么过桥的健全人呢?他的理论是: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我们的新课改就如同上面的四人从铁索上过河,但我们不是盲人,也不是聋人,我们是一群耳聪目明的教师,我们要想取得新课改的成*****,就不要被环境所威慑,被周围的声势吓破了胆,从而影响了心态,把自己跌下去又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只能够静下心来,不去管峡谷有多险恶,水流有多湍急、何等咆哮怒吼。只管一心一意搞新课改,注意走好每一步,让每步落脚稳固并坚持到最后就行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9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54
  • 经验4175064
  • 文章8406
  • 注册2006-02-23
                         寻找自己的“繁星”

    一个叫塞尔玛的美国年轻女人随丈夫到沙漠腹地参加军事演习。塞尔玛孤零零一个人留守在一间集装箱一样的铁皮小屋里,炎热难耐,周围只有墨西哥人与印第***人。因为他们不懂英语,也无法进行交流。她寂寞无助,烦躁不***,于是写信给她的父母,想离开这鬼地方。
父亲的回信只写了一行字:“两个人同时从牢房的铁窗口望出去,一个人看到泥土,一个人看到了繁星。”塞尔玛开始没有读懂其中含义,反复几遍后,才感到无比的惭愧,决定留下来在沙漠中去寻找自己的“繁星”。
她一改往日的消沉,积极地面对人生。她与当地人广交朋友,学习他们的语言。她付出了热情,人们也回报了她热情。她非常喜爱当地的陶器与纺织品,于是人们便将舍不得卖给游客的陶器、纺织品送给她作礼物。塞尔玛很受感动。她的求知欲望与日俱增。她十分投入地研究了让人痴迷的仙人掌和许多沙漠植物的生长情况,还掌握了有关土拨鼠的生活习性,观赏沙漠的日出日落,并饶有兴致地寻找海螺壳……她为自己的新发现而激动不已。她于是拿起了笔。一本名为《快乐的城堡》的书两年后出版了。
一个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当发现所教学生与所处学校环境在自己的心目中非常糟糕,自己又千方百计想离开的时候,我们不妨学学塞尔玛去寻找自己的“繁星”,用积极与进取取代痛苦与沉寂,我们将会改变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拥有幸福和快乐的成*****教师。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0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54
  • 经验4175064
  • 文章8406
  • 注册2006-02-23
                            态度决定人生

                     已发2007--07--03《科教新报》

    琼斯嗜酒如命且毒瘾甚深,有好几次差点把命都送了,但他从不吸取教训,最后还是因为在酒吧里看不顺眼一位酒保而杀了人被判死刑。

  琼斯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与小儿子年龄仅相差一岁。两个儿子长大后,小儿子跟父亲琼斯一样有很重的毒瘾,靠偷窃和勒索为生,终因犯了杀人罪而坐牢。大儿子却不一样,他担任一家大企业的分公司经理,有美满的婚姻,有三个可爱的孩子,既不喝酒更未吸毒。

  为什么出自同一个父亲,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下长大,两个人却又有着如此不同的命运?一次访问中,记者问起造成他们现状的原因,二人竟是同样的答案:“有这样的父亲,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教育者说★

  同样的答案后面隐藏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在逆境中是积极面对,化压力为动力,还是消极逃避,最终成为压力的牺牲品。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当遇到问题重重的班级或学生时,我们的教师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我们像琼斯的小儿子那样以消极的态度去面对,那么它(他)们可能真成为问题班级和问题学生了。但如果我们选择琼斯的大儿子那样的态度,积极去面对,那么,问题最终将得到解决。

  在成长的路上,谁选择了后者,谁就选择了一条通往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乃至教育家的路。(本期点评 苏丁一)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1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54
  • 经验4175064
  • 文章8406
  • 注册2006-02-23
                       把成*****做成系列

    1962年,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以英国间谍007为原型,拍摄了首部007影片《诺博士》在全球公映,其气势磅礴的画面、悬念迭起的情节、激烈火爆的打斗立即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影迷。当年该片即创造了近六千万美元的票房,这在当时是个惊人的奇迹。
  两年后,公司有人建议:为什么不能再拍一部007呢?当时公司内部有不少人都反对,理由是:同样的影片再拍一部未必讨好,也未必能收回成本。公司老板却坚决支持这一建议。于是第二部007《来自俄罗斯的爱情》重磅推出,又一次创造了辉煌。除了画面激烈、格斗精彩、充满悬念之外,影片又添加了新的“佐料”———邦女郎。当年,该影片为公司换回了近八千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直到这时,哥伦比亚公司才意识到:“007”是个卖点,是吸引全球影迷的焦点。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将007系列化呢?演员可以更换、剧本可以重编、情节可以推新。于是,英俊硬朗的邦德、美女香车的画面、悬念火爆的情节、充满智慧的想像成了007影片的标志。
  从1962年的《诺博士》到2006年的《007大战皇家赌场》,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共拍摄了二十余部007系列影片,共创下40多亿美元的票房,开创了电影史上的神话。
  教育也是这样,我们的每个学生都会有“闪光点”,只是某些学生的“闪光点”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忽略了,无法让它持续性地“闪亮”下去。我们每个教师如果能够细心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能将其顺延下去,并且无限放大,让学生由一个机会走向“同类”的更大机会,从而创造奇迹和辉煌,让成*****变成“系列”。我们就可以开创前所未有的教育神话。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2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54
  • 经验4175064
  • 文章8406
  • 注册2006-02-23
                                学棒球

    路易莎小的时候,父亲带她去学棒球。和她一起学的,有一堆美国女孩子。只要女孩子挥一下球棒,在旁边观看的大人堆里,就能听到一声尖叫或者不那么尖的赞叹:“太好了!真了不起!我亲爱的小宝贝,我爱你。”
  轮到路易莎打球了,后面的小女孩扔给她一个球,她击不中,再来一个球还是击不中。父亲站起来,急了,大声喊:“路易莎,好好打!”哪知道教练喊的却是:“试的很好!再试一次!”旁边有个认识的路易莎美国妇女站起来大声喊:“路易莎,再来一次!你能够做到!”
  路易莎失败了一次又一次,教练说了一次又一次:“试的很好,再试一次。”父亲也跟着学会了:“试得很好,再试一次。你能够做到!”
  直到路易莎最终击中了一次,大家都给她鼓掌。教练高兴地说:“路易莎,你真棒!”那个美国妇女也大声喊:“路易莎,我刚说过,你能够做到的。”
  “你很棒!”“试的很好!”“再试一次!”“尽你最大的努力!决不放弃!”“我为你感到自豪!”在大人们充满信任和不断激励、不断肯定、不断赞扬的言行里,孩子们成*****了。打棒球如此,学习也是如此!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更多地需要大人们积极的心理支持,而不是否定或打击。我们这些当教师的,在对待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上,如果能象这些美国家长一样,学生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就会得到很好的培养,我们所希望的不图“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成*****教育目标就会实现。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3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54
  • 经验4175064
  • 文章8406
  • 注册2006-02-23
                               树立信心

    朋友的儿子六岁时,朋友问他将来要做什么,他没有回答。为了引发他的兴趣,朋友带他加入一家儿童俱乐部,他的第一项活动是推销贺年卡。从未工作过的他简直不所知措,朋友只得一步步协助他拟好推销稿,做几次模拟练习,最后把跃跃欲试的他送出门。
  朋友知道他会吃闭门羹,所以跟他做了个约定,卖掉2张卡片得1分,被拒绝10次也得1分。结果朋友的儿子拿了19个拒绝。他沮丧地跑回家,不肯再试。朋友建议他把妹妹带去,结果两个人都败得很惨。
  朋友不得不拿出最后的法宝———亲自出马。先和儿子的陌生人串通好,让儿子碰两次钉子,等到敲陌生人家的门时,请陌生人务必慷慨解囊。
于是朋友和儿子一起出发了。第一家居然点头,第二家也是,朋友的儿子简直乐坏了。从此以后,朋友的儿子勇气大增,再也不需要朋友撑腰了。去年利用暑假赚钱,被拒绝了30多次,始终没有退缩。现在再多的拒绝也无法打倒朋友的儿子了。
    当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上多次遭遇挫折的时候,他们就会出现沮丧,失去尝试学习成*****的勇气,甚至对学习产生畏惧,我们当教师的就要象我朋友那样,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让学生及时获取一些小小的成*****,让他们高兴高兴,从而树起搞好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这样,即使在以后的日子里,再遭遇更多的挫折时,他们也能从容面对。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4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54
  • 经验4175064
  • 文章8406
  • 注册2006-02-23
                                小松树

    旅游到了庐山山麓的一个林场,游客们看到林场内一片干枯得快要死了的松树林,不竟发出叹息之声。导游也抱怨说林场的工作人员太不负责了。也许是电喇叭声音过大吧,从林子里蹿出一个工人模样的人,样子蛮吓人的,拦住导游小姐说:“你是怎么说话的……”我们忙从中劝和。最后那位工人师傅说,不是他们图省事不浇水而是那些小松树终究要被移栽到别的山冈去的,如果现在给了它们充足的水份,那它们将来的命运就有可能很悲惨。  
    原来如此。一棵树,要想它成长好,从苗圃开始就要培养它,工人不给它浇水,让它看上去显得干枯,实际上是让它有更好的生存和适应能力。我们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每天保证学生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少给学生留家庭作业,充分保证学习的休息和睡眠时间,自小培养他们综合素质,在一些人看起来,似乎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其实不然,我们这样做,就如同工人师傅那样,让学生顺其自然生长,使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时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更能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更能和社会一同和谐成长。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5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54
  • 经验4175064
  • 文章8406
  • 注册2006-02-23
                                  仙人掌上的鹰

    在澳大利亚的中部,有一片面积相当于法国大小、景色奇特的大沙漠。由于地貌特殊,气候格外燥热,早晚温差很大。十一二月和盛夏时节,白天最高温度接近36摄氏度,夜间则为零下20摄氏度左右。
    沙漠的四周像盆地一样围上了一圈岩石,光秃秃的岩石上寸草不生,沙漠里最著名的植物便是仙人掌。那些耐寒且耐热的仙人掌像电线杆一样插在沙漠之中,给这片死寂的沙漠带来了勃勃生机。
    砺趾鹰仙人掌上的便是生活在仙人掌上的一种鸟,因为只有生活在仙人掌上,砺趾鹰的***全才能够得到保障。仙人掌不但长得高大结实,而且浑身长满了利刺,这样其他食肉动物便无法近前。为了适应仙人掌上比钢针还要锋利的刺,砺趾鹰不得不先在岩石上将自己的脚趾锻炼得比盾牌更加坚韧。
    砺趾鹰成年后,会被父母赶出家门,独自去建立自己的新家。这时的“鹰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筑巢,因为它们的脚趾还没有得到磨砺。如果贸然飞到仙人掌上去筑巢,那么它们的脚掌肯定会被扎得鲜血淋漓。它们惟一的办法就是像自己的父辈一样,勇敢地扑向沙漠周围的岩石,哪怕是摔得遍体鳞伤,也毫无畏惧。
    起初科学家们以为,那些鹰孩子是因为被父母驱赶后走投无路,绝望之余撞击岩石自杀呢。可是,望着留在岩石上的斑斑血迹和遍地鹰毛,却找不到一只鹰的尸体。经过长期跟踪拍摄后,科学家才明白,原来那是鹰孩子在磨砺脚趾,以便让自己尽快学会在仙人掌上筑巢。血淋淋的磨砺是痛苦的,可是,鹰孩子如果想在沙漠里生存下去,就必须经历这个过程。
    时下,我们的素质教育倡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创造。本质上就是要我们从小培养和煅炼孩子的综合能力,教给孩子能够面对生活的各种技能。如果我们能象砺趾鹰父母那样,能让孩子走出课本,跳出分数的怪圈,去“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多多向生活学习,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提高。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更能面对竞争和复杂的环境,生活得与环境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6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54
  • 经验4175064
  • 文章8406
  • 注册2006-02-23
                               牧师的智慧

    美国牧师诺曼·文森·皮耶尔在六十多年中,凭借着过人的智慧给很多人带去了希望。一天,一个中年男人找到皮耶尔牧师。“牧师先生,我这辈子没日没夜地、辛辛苦苦地工作,可这期间做成的事业接二连三地全都倒闭了。现在我失去了人生的一切,该怎么办呢?”
   皮耶尔牧师拿出一张纸,平静地问道:“您说失去了人生的一切?那么请您告诉我您还剩下的东西吧。您有夫人吗?”“是的,我有一个毫无怨言、一直在默默支持我的妻子,她很出色。”
   皮耶尔牧师在纸上写下了“出色的妻子”字样。接着又问:“您有子女吗?”“是的,我有3个孩子,他们很善良,也很可爱。”
   “朋友呢?”“我有让别人羡慕的、有忘我精神的朋友们。”
   皮耶尔牧师在纸上写下“有忘我精神的朋友们”字样。
   “您的身体健康吗?”
   “现在,我只对自己的健康有自信,还算不错。”
   男人仔细端详着皮耶尔牧师写的那张纸,突然大声说:“牧师先生,真是谢谢您!我明白了。”
 
    做为教师,要想把自己的学生教好,就要为所有的学生培养“我行”的环境,创造重视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课堂,我们就应该坚信自己能够改变学生的生活状态,就应该竭尽全力在任何一个被别人定了性的学生身上找到他的长处,而不是寻找学生的缺点。我们若能象牧师那样去指点,而不是训斥,不是拿自己的经历说事,而是站在学生的立场,真心替学生着想,从而使学生自己醒悟,自己发现、自己明白道理,我们也许就真正成为了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7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54
  • 经验4175064
  • 文章8406
  • 注册2006-02-23
                                  因材施教

    学校旁边有好几家豆浆店,其中有一家生意特别兴旺,每天客人络绎不绝。一般豆浆店卖的豆浆都是加白糖调味,但那家却提供三种不同的糖供顾客选择。第一种就是和其他家一样普通的白糖,第二种是具有滋养喉咙、保护声带*****效的蔗糖,这是特地为老师们贴心准备的,第三种更绝了,店家特别针对主要客户——喜欢新奇的学生准备了黑糖,加入黑糖的豆浆变成了黑色,别有一番滋味,学生称为“巧克力豆浆”。
   豆浆店老板针对不同的群体添加不同*****能特点的糖,给自己的生意带来了特别兴旺的景气,同样也带来了好的收益,这得益于他的因材施“糖”。我们还真的要好好向那位豆浆店的老板学习学习。从理论上说我们对因材施教的理解会比豆浆店老板对因材施“糖”的理解透彻、更深刻,可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们就逊色了。其主要原因在于豆浆店老板心里始终有每一位顾客,每一位顾客都是自己的上帝,自己的服务要能吸引每一位顾客,并让他们满意、开心、高兴。而我们呢,却把自己当成了学生的上帝,即使现在也在改变观念,承认学生是上帝,但在行动上还存在差距,至少还不能把所有学生当成真正的上帝。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想我们就可以从根本上做好因材施教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8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54
  • 经验4175064
  • 文章8406
  • 注册2006-02-23
                         随着旋涡进去

    有位圣人出去游玩,这天他正来到一个瀑布,水从200英尺的高处倾泻下来,泛起的水沫有15英尺那么远,水流太急了,以至没有一种鱼能在里面存活。
    但是,这位圣人却看见了一位老者走进瀑布了,圣人想,那老者是不是遭遇了什么困境轻生,于是差遣一名弟子沿着河岸跑过去救他。
    谁知那老者在大约百步以外又出现了,头发随风飘垂着,他正沿着河岸边走边唱歌呢!
圣人跟着老者走,当赶上他时,问:“先生,我原以为你是一个神仙,但现在,我知道你也是凡人。请你告诉我,你是用什么方法在这样急的水流中行进自如的呢?”
    “没有,”老者答道,“我没有什么方法,我是随着旋涡进去,又随着旋涡出来。我让自己去适应水流,而不是让水流来适应我。就这样,我能够对付它。”
    教师要想自己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地搞好新课程教学,就要像老者那样“随着旋涡进去,又随着旋涡出来”。我们的旋涡是学生,因此我们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熟悉学生。让我们去适应学生的学习生活,根据学生学的需要,来确定我们的教,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我们,让学生根据我们教的需要,来决定学生的学。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34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