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6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P][B][COLOR=#0909f7]善用环境,磨砺品质,战胜自我[COLOR=#090909](17)[/COLOR][/COLOR][/B][/P][P]    培根说:“最美好的品质在厄运中彰显,恶劣的品质却在幸运中暴露。”[/P][P]    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应该磨炼自己面对困难的意志。要相信,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厄运就是性格的试金石,奇迹常在厄运中产生。[/P][P]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知道用什么办法必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其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结果,你迟早有一天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他素来没有被你拒绝,突然碰上这个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要痛苦。”[/P][P]    歌德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及哲学家,公认的世界文学巨人之一。有人说,歌德是由失恋炼成的。“天才在孤独中最易成长”,他在四周的时间内写出了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以抵消爱情的痛苦并使自己从自杀的念头中摆脱出来。这部小说成为德国第一部真正获得欧洲和世界声誉的作品。他一生都站在思想的浪尖上,风雨飘摇,有多少人欣赏之,就有多少人批评讽刺之。然而,得天独厚的禀赋,暴风雨般的经历,以及在暴风雨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最终成就了伟大的歌德,使他从写《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热血青年,成长为写出诗诗般巨著的《浮士德》的成熟智者。[/P][P]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灵魂的怡悦状态比感官的快乐更高级,它是一种灵魂持续的平静有力状态,不为恐惧、迷信和其它情绪所干扰,这就叫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所在。他还认识到,人们只有吃尽千辛万苦才能发展好的禀赋,而坏的禀赋则用不着丝毫努力就自己发展出来了,所以他说:“如果让儿童自己任意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拒绝付出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他的一生便是“行胜于言”的一生,他的名著《道德思想》就是他作为“阅历甚广”的人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任何艺术,任何科学知识,都不能不经研究而获得;大部分天性不能干的人,都能经过练习而变得能干”。人能通过提高心智的办法去发现事情的必然规律,改变自己的命运。[/P][P]    汪国真是中国现代诗人。他在《跨越自己》中写道:[/P][P]    我们可以欺瞒别人,[/P][P]    却无法欺瞒自己;[/P][P]    当我们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P][P]    青春就不再是一个谜。[/P][P] [/P][P]    向上的路,[/P][P]    总是坎坷又崎岖;[/P][P]    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P][P]    真是不容易。[/P][P] [/P][P]    有人悲哀,[/P][P]    有人欣喜;[/P][P]    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P][P]    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P][P]    他说:“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P][P]    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是苦还是甜,只是个人的感觉。只有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积蓄力量突破环境的限制,超越自我,创造美好的生活。[/P][P]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做到了“征服全世界,就得征服自己”。苦难的人生经历丰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世界,使得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达到了无人能及的境界。他征服世界的武器就是他经历苦苦挣扎之后累积而成的强大自我。[/P]
    [ 此贴最后由wangqinjie在2014-3-4 19:24:33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62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36
      • 经验81770
      • 文章5073
      • 注册2011-08-17
      征服自己,从说服自己开始,让自己享受那一种坚持的魅力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6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QUOTE][B]下面引用由[@yhglll][URL=a.asp?b=302&id=533407]发表的内容[/URL]:[/B]

        征服自己,从说服自己开始,让自己享受那一种坚持的魅力[/QUOTE]
        姚老师,您的话太给力了!谢谢!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6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P][B][COLOR=#0909f7]自律,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COLOR=#000000](18)[/COLOR][/COLOR][/B][/P][P]    “良知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执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这是英国小说家、戏剧家毛姆对良知的界定。“良知就像天才一样,具有超级的直觉”,从良知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浓厚的道德气氛中的理智光辉,以正义感为范式的正确观念,以及富有个性的精神”。它指引我们快速地决定生活的去向,让我们解决本能地真实存在着。[/P][P]    卢梭说:“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尽管我们有自己的准则,但我们在判断我们和他人的行为是好还是坏的时候,都要以这个准则为依据。我把这个原则称之为良知。”所以,黑格尔认为良知是一种不用学习而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观念。西塞罗在其《论辩集》中说:“对于道德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知。”[/P][P]    父母若想培养一个令自己放心的孩子,就应该保护孩子的良知,教导孩子依良知行事,高度自律。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优化亲子关系,让孩子体验积极的情感;二是奖励孩子良好的行为,强化他们的内在道德准则,同时,还要以身作则,矫正孩子的不当行为。[/P][P]    曾国藩齐家、练军、治国,功绩赫然,天下瞩目。他成功的核心原因,在于他刻刻慎独,心地干净,从而感动了他人。当他感动了一个家庭的时候,便全家大小都自觉地遵循他的教训;当他感动了整个军队的时候,便全军上下都自觉地服从他的约束;当他感动了一带地方的时候,则地方官民都自觉地谨守他的教化。他在给儿子纪鸿的信中说:“吾有志学为圣贤。”圣贤是什么?自古至今,许多人都过不了金钱关、名誉关、权势关……过得了的,即入圣贤之域。圣贤们征服的虽只是自己,却能感动天下人。[/P][P]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父母有两种方法可以参考:[/P][P]    第一,给予孩子选择权。自我选择意味着有充分的自主权,它能培养孩子负责任的行为。[/P][P]    第二,鼓励孩子做自我反思。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引发我们的内在动机。[/P][P]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是刘备给刘禅的遗诏。正是“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P][P]    在大是大非面前,大家都知道该如何去做,而正是在一些小事上,却体现着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善小”之事和“恶小”之事都是小事,而“为”与“不为”恰恰就是甄别文明与粗俗的分水岭。在这方面,父母的榜样作用非常关键。“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其身正,不令自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100分的父母才能培养出100分的孩子。[/P][P]    最早悟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作用的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告诉我们,无论是别人在眼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人的自律只能在理性和知识的指导下才能培养起来,而知识只能通过教育才能获得,所以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你能通过学习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但教授你的人却不会因此失去了知识。这就是教育的特性。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好的禀赋可以从遗传中获得,如健康的身体,娇好的容颜,勇武的个性;有的东西很宝贵,但一经授予他人就不再归你所有,如财富,如权力。而比这一切都宝贵的是知识,只要你努力学习,你就能得到而又不会损害他人,并可能改变你的天性。”[/P][P]    英国有一句谚语:“在永远无人会知道真相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最能反映他的品质。”每个孩子并不是生来就懂得自尊自律,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自尊自律意识:[/P][P]    第一,不要立即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能够锻炼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这是自律的核心。[/P][P]    第二,向孩子传达积极的价值文化。个体依据自己所赞同和认可的社会规范、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给孩子耐心讲解各种规则,严格要求孩子执行。[/P][P]    第三,传授给孩子一些控制自己行为的技巧。[/P][P]    第四,培养孩子自我反省的能力。引导孩子自我思考,家长也要反思自我,承认自己的错误。[/P][P]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感到困难的学生面前都能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布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保护期”阶段,他们期待教师具有慈母严父与知识传播者、教育者的多重身份。教师应同阳光的使者一样,用坦荡的胸怀去认同、信任、激励每一位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无一例外地均衡地享受阳光的温暖。[/P][P]    形成自尊感的要素有安全感、独特感、能力感和归属感,在这四个方面得到满足的孩子,往往有着最健康的自尊心。[/P][P]    安全感来自父母向他们传达的关爱与重视。无论孩子成功与否,都要让孩子感到你一如既往地爱他支持他。[/P][P]    独特感是自我尊重的核心。只有发现了自我存在的特别价值,才能产生出稳定的自尊感。要多赞赏孩子与众不同的优点,强化他们的长处。[/P][P]    能力感是自我尊重的支撑。要及时鼓励、称赞孩子做的好的方面。创造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孩子在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自己真正的能力。[/P][P]    归属感跟情感有关,与家庭氛围有关。能否在同伴中找到归属感也影响自尊心的发展,父母要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欢迎朋友回家来玩。[/P]
          [ 此贴最后由wangqinjie在2014-3-4 19:25:44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6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P][B][COLOR=#0000ff]自信自爱,成功的第一秘诀[COLOR=#090909](19)[/COLOR][/COLOR][/B][/P][P]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奠基人和励志导师马尔滕说:“你成就的大小,往往不会超出你的信心的大小。不热烈地坚强地希求成功,期待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天下绝无此理。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自信——缺乏自信,就会大大减弱自己的生命力。”一个自信的人,才能保持勇往直前的状态;一个自信的人,才能将精力专注地投放在理想目标上;一个自信的人,才能在困难面前无惧无畏,坚持到最后胜利。   [/P][P]    拿破仑被称为奇迹的创造者。他相信自己胜过相信上帝,于是就有了“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字,这个字只存在于愚人的字典里”之说。正是自信,使拿破仑不断挑战命运;也是自信,使拿破仑梦想统治世界。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P][P]    一位哲人说:“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如何培养孩子恰如其分的自信心呢?[/P][P]    第一,尊重和信任孩子。尊重孩子,使孩子切实体会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信任孩子,让孩子积极地投入到有意义的活动中,真实地感受自己的能力。[/P][P]    第二,确立与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相匹配的目标。父母的责任就是充满信任地期待孩子做得越来越好。[/P][P]    第三,敏锐地觉察并及时地肯定孩子的优点。家长的表扬,是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P][P]    第四,鼓励孩子接受挑战,战胜困难。[/P][P]    第五,父母以身作则,训练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家长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做好孩子的典范。[/P][P]    《只有一份宝藏——呵护生命的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句经典的阐述:“只教给人知识,而没有教给人自信心的教育称不上成功的教育,知识有老化的时候,自信却能让心灵永远不老化。” [/P][P]    《爱的艺术》的作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弗洛姆认为,爱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在所有能够爱他人的人身上,都可以发现他们同时是自爱的、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存在和幸福的”。大多数母亲都能给予孩子“奶”,而只有自爱的母亲才能给予孩子“蜜”。自爱的母亲,她自身就是一个热爱生活、享受生命、积极向上、幸福快乐的人。[/P][P]    弗洛姆将成人对孩子的爱分为父爱和母爱两种形式。母爱是对孩子生命和需要无条件的、非功利的爱。父爱则是有条件的、功利的爱。其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期望,因为你尽了你的义务,因为你服从我”。孩子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母爱,但若想得到父爱就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孩子的成长中,既要有母爱的呵护,又要有父爱的约束。[/P][P]    培根说:那种“只知自爱却不知爱人的人”,最终总是没有好结局的。虽然他们时时在谋算怎样为了自己而牺牲别人,而命运之神却常常使他们自己最终也成为自己的牺牲品。[/P][P]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由自私发展为自爱需要一个过程。每个幼儿一开始都会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到了学龄期,他们就开始有足够的能力来体会别人也有别人的需要,逐渐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时,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其次要强化孩子大方的行为。最后,要培养孩子积极的适宜的自我意识。
            [/P]
            [ 此贴最后由wangqinjie在2014-3-4 19:26:29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6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一上午没电,下午主要研究ppt演示文稿了,晚上发了一些回复的帖子,实在太晚了。今天我没有安排好时间,顾此失彼,只好明天再写了!不进来又觉得过意不去,只好写几句废话安慰自己的心!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6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P][B][COLOR=#0909f7]优化情绪,优化学习状态[COLOR=#090909](20)[/COLOR][/COLOR][/B][/P][P][COLOR=#090909]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乐观的人将生命的各种经历都视为一次机会,即便是挑战和逆境,也只是一种伪装的恩赐。[/COLOR][/P][P][COLOR=#090909]     尽管生活总免不了有诸多的不顺,但我们手中都掌握着选择“乐观”还是“悲观”的绝对权力。你笑着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回馈你以微笑;你哭着面对生活,生活也只能赠你以哭泣。所以,让我们告诉自己:“平静地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勇敢地改变可以改变的状况,并培养出辨别两者的智慧。”[/COLOR][/P][P][COLOR=#090909]     曾有人将乐观情绪形容为一种“良性循环”,它不只使我们感觉较好,甚至使我们变得更好——好得足够淬炼出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能够创造令自己满意的成果,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处理任何可能的不幸遭遇。[/COLOR][/P][P][COLOR=#090909]     艾利斯是理性-情绪疗法的创导者,他的基本观点是: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之间是交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思想(认知)起主导作用。可以这样看它的作用过程: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事,人对这件事有自己的理解或解释。这种理解和解释,就是艾利斯所说的“自我谈话”。“自我谈话”是一个人情绪与行为的指标,即一个人在怎样理解某件事情,他就会按自己的理解对那件事情做出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良好的理解会产生良好的情绪和行为,不良的理解会导致不良的情绪和行为。[/COLOR][/P][P][COLOR=#090909]     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COLOR][/P][P][COLOR=#090909]     1、绝对化要求。即要求事情必须按自己的意愿发生。[/COLOR][/P][P][COLOR=#090909]     2、过分概括化判断。即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思维方式,表现为遭遇一点失败或挫折,就觉得全盘皆输、前途渺茫;或者,犯一点错误,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可救药。[/COLOR][/P][P][COLOR=#090909]     3、灾难化反应。其表现方式是,发生了某一件不好的事,就觉得非常可怕、非常不幸,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了,以至陷入恐慌、悲观、绝望、焦虑的情绪体验里。[/COLOR][/P][P][COLOR=#090909]     4、自损性思维。持这样的思维方式的人,往往对自己有完美要求,如果事情做得不像他要求的那样好,或者没有得到别人的称赞,他会对自己说,“我是个无用的东西,是个窝囊废!”[/COLOR][/P][P][COLOR=#090909]     抑郁者过的是消极的生活,因为他对生活的理解是消极的,甚至是宿命的。[/COLOR][COLOR=#090909]针对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消极情绪,最简便易行的技巧有以下两个:[/COLOR][/P][P][COLOR=#090909]     1、让当事人了解他的自我谈话。[/COLOR][/P][P][COLOR=#090909]     2、与消极的自我对话进行辩论。[/COLOR][COLOR=#090909]辩论包括一“破”一“立”两个步骤。“破”是指动摇和破坏当事人的消极想法。“立”是指帮助当事人建立积极的思维。[/COLOR][/P][P][COLOR=#090909]     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培养对事物或对某件事情的结果做积极的思考的习惯,因为一个人的想法是最为重要的。正如《圣经》里所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成果是由心发出。……因为他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COLOR][/P][P][COLOR=#090909]     林语堂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著有《京华烟云》和《生活的艺术》等名著,留下许多人生哲思。在散文《失败之后》中,他告诉我们,有很多人要是没有大难临头,往往不会发挥出其真实的力量。除非遭遇失望之悲哀,丧家之痛苦,及其他种种创痛的不幸事实,足以打动他的生命核仁,唤起他们的新动作。一言以蔽之,“能接受最坏的情况,在心理上,就能让你发挥出新的能力”。不论遇上多大的不幸,多么坏的情形,只要你是永远不甘屈服的,胜利就会等在远处向你招手。[/COLOR][/P][P][COLOR=#090909]     “什么是失败?不是别的,失败只是走上较高地位的第一阶段。”许多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受赐于先前的层层失败,频频遭遇不幸的境况,让他们看到了更为强大的自我和更新的人生境界。假使他没有遭遇过失败,他恐怕反而不能得到大胜利,因为安逸的处境总能使自我处于休眠状态,从而不利于发现新的能力。[/COLOR][/P][P][COLOR=#090909]     [/COLOR][COLOR=#090909]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告诉我们,别自寻烦恼地只想比你同时代的人或是先辈们出色,试着比你自己更出色吧。因为自我的充实和完善,胜过一切名与利。学会做最好的自己。[/COLOR][/P][P][COLOR=#090909]     爱默生在他的《靠自己》这篇论文中,总结说:“每一个人接受教育到某一个阶段,都会得到一个看法,那就是‘羡慕即为无知,模仿等于自杀’。要知道,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成功的标准也不止一个。我们要尊重并鼓励年轻人选择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以便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实现他们各自的价值。[/COLOR][/P]
                [ 此贴最后由wangqinjie在2014-3-5 13:06:57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68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36
                  • 经验81770
                  • 文章5073
                  • 注册2011-08-17
                  从自律到自信自爱,都可以成就一部大部头自我成长了@!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6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QUOTE][B]下面引用由[@yhglll][URL=a.asp?b=302&id=534170]发表的内容[/URL]:[/B]

                    从自律到自信自爱,都可以成就一部大部头自我成长了@![/QUOTE]
                    我的自信,就是论坛版主和老师们不断鼓励的结果!谢谢!
                    [ 此贴最后由wangqinjie在2014-3-5 13:36:44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7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P]    我刚才看昨天的帖子,发现了两个问题:[/P][P]    1、文章第一自然段少了一个“牛”字。昨天查了,今天还是发现了错误,看来反复检查是必不可少的。[/P][P]    2、文章的格式变了。昨天文章的开头空两格,今天变成空一格了。[/P]
                      [ 此贴最后由wangqinjie在2014-3-5 13:33:14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7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P][B][COLOR=#0909f7]平衡理智与情感[/COLOR](21)[/B][/P][P]    人有七情六欲。七情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是我们各种情绪的变化;六欲是色欲、形貌欲、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想欲,本来是指凡夫对异性所具有的六种欲望,但与七情合在一起就泛指人类的种种欲望了。[/P][P]    斯宾诺莎被誉为伟大哲学家当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温厚可亲的人。他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相信一切不正当行为都是由于知识上的错误或者无知。[/P][P]    孩子的理智能力发展尚不成熟,他们更多地表现为“任性、自我中心、情绪化”,发“小脾气”是常见的事,只要这种情况没有超过可接受的程度,就不需要特别地加以“控制”或“教训”。视而不见的冷处理办法比较有效。孩子能够充分地、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孩子心理基本健康的标志。孩子发泄情绪应有一定的界限,那就是不能伤害自己或损害他人的利益,也不能损害物品。孩子长大些时,则要告诉他遇到问题时要讲道理,说原因,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父母的榜样作用尤其重要。[/P][P]    美国精神病学家埃里克•伯恩认为自我有三种面孔:[/P][P]    儿童我——本能的、依赖性的、创造性的或逆反性的“我”。[/P][P]    成人我——表现出理性、精于计算、尊重事实和非感性的行为。[/P][P]    父母我——表现出保护、控制、呵护、批评或指导倾向。[/P][P]    真正的心理健康,就是这三种自我在一个人身上和谐地相处。既保留有童心,哭也有时,笑也有时;又有现实感和责任感。瓦西列夫说,过分冷静的思考而缺乏感情的冲动,必然使人的心理变态。[/P][P]    消除精神上的紧张有如下办法:[/P][P]    第一,顺应自然法。[/P][P]    让自己以不费力的状态去处理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不苛求自己,放下完美情结。将注意力集中在不断地进步上,完美自会水到渠成。[/P][P]    第二,夸张法。[/P][P]    对过于冷静的思考方式进行戏剧性的夸张,使其达到荒诞透顶的程度,以致自己也感到可笑、无聊,由此消除自己的过分表现,最终达到理性与感性的平衡。[/P][P]    第三,活动法。[/P][P]    第四,自我暗示法。[/P][P]    常对自己说:“我要跟随自己的感受”、“我要随和一点,融入团队生活”、“偶尔冒险犯错误,也是一种有趣的体验”……使个体更注重感性体验,更贴近生活本真的状态。[/P][P]    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他在《心灵的情感》中说:“一个人为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我们应当避免对感情的误用或滥用。[/P][P]    雨果说:“逻辑只是理智,感情往往是良心;前者是从人类本身来的,后者是天上来的。”因此,最理想的态度应该是:在理智允许的基础上,做到通情达理、有情有义。[/P][P]    感情是冲动的野马,而理智如马头上的缰绳。感情如足,只知奔走;理智如目,指示正路。所以,情与理,如鸟之双翼,如车之双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P][P]    休谟是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近代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在他看来,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追求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幸福与其说是用任何其他方法,不如说是用情感的这种敏感性来达到的。如果一个人具有了那种能力,他由趣味的愉快中所得到的幸福,要比由欲望的满足中所得到的幸福更大。他从一首诗、一段推理中获得的欢乐要比昂贵的奢侈生活所能提供的欢乐更大。[/P][P]    心理学上将人对于自己或他人的情绪情感的感受能力称之为“情商”。人人都希望自己成功和幸福,智商无疑是一个人获得成功、幸福的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则是情商。情商是一种心灵的力量,是一种为人的涵养,是一种性格的魅力,也是一种精神的境界。[/P][P]    虽然人的品性和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但情商通过学习训练可以得到弥补和改善。方法如下:[/P][P]    第一,随时认知自身的情绪。在某种情绪刚一出现时,便能觉察到并能对其进行理性的审视,这是情感智商的核心。[/P][P]    第二,能妥善管理情绪。能有效地调控自我情绪,使其表达适时、适地又适度。会化解不良情绪,懂得如何自我安慰,如何摆脱焦虑、沮丧、激怒、烦恼等消极情绪。[/P][P]    第三,会自我激励。如推迟欲望的满足,抑制冲动的情绪,保持高度的热忱等。[/P][P]    第四,能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能力,叫做“移情(同情心)”,它是在情绪情感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具有移情能力的人,能通过细微的社会信息感受到他人的需求和欲望。[/P][P]    第五,善于管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管理是调控他人情绪的一种艺术。[/P][P]    情感的自我控制是一个人的必备素质。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P][P]    马克思有句名言:“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教学中,我们应释放自己的情感,把育人当成人生的一件乐事,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表现出真诚的期待与信任。[/P]
                        [ 此贴最后由wangqinjie在2014-3-6 13:48:51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7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P][B][COLOR=#0000ff]感恩在心间,责任在肩头[/COLOR](22)[/B][/P][P]    尼采告诉我们,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懂得感恩的人,就是懂得谦虚和自省的人。他们常常能够做自我反省,不会唯我独尊,更不会认为自己从来都没有错;对于别人给予他的帮助,特别是指出他的失误,不仅不会产生敌意,反而会心生感激。懂得感恩的人,能够达观地面对风雨人生。以自然的姿态去面对生命旅程,微笑着去接受生命中的痛苦与磨难,以超然的态度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懂得受惠与回报、耕耘与收获的道理。懂得感恩的人,就是重视情感的人。他们常常怀有更多的真诚,在心里保留更多的纯洁与美好。他们始终会因美好高尚的事物而感动得热泪盈眶,也为他人的不幸遭遇而感同身受。[/P][P]       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表现出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P][P]    感恩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P][P]    第一,给孩子投入生活的机会,让他们明白父母之恩、他人之恩、社会之恩……激发他们内心的感恩之情。[/P][P]    第二,教孩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一位为他们付出过劳动或给予过帮助的人真诚地道谢。[/P][P]    第三,要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回报他人、回馈社会的意识品质。[/P][P]    “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几乎任何痛苦都能忍受。”人不是仅仅活着,且总是要决定他的存在到底成为什么样子,下一刻他到底要变成什么。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认为人不是事物,“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他要成为——在天赋资质与环境的限制之下——他就成为什么。人是自由的,但是责任重于自由。不是人去问他的生命意义是什么,而是“他”才是被问的人。每一个人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是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每个人的生命是具体现实而独特的,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意义,必须让他自己体会到他的责任,让他自己抉择为了什么,对什么人或什么事负责。必须让他自己负责实现他的潜在的生命意义。生命的意义必须在世界中去找寻,而非在人身上或内在精神中找寻。[/P][P]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的责任。”[/P][P]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P][P]    1、言传身教。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P][P]    2、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家庭中要有明确的分工,分配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P][P]    3、让孩子懂得自己行为的后果。只有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行为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他才会对自己的行为去负责任。父母要试着把孩子生活中的每一项责任都放到他自己的身上,让孩子自己承担。[/P][P]    4、让孩子体验成功。当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因为任何成绩都是在克服困难的基础上取得的。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使其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并且能做得很好。[/P]
                          [ 此贴最后由wangqinjie在2014-3-6 20:21:59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