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217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9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3
    • 注册2012-12-04
    [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祖”和“宗”[/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心影自拍(391)[/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王晓春[/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祖宗”这个词再常用不过了,“祖”和“宗”都是祖宗,合在一起还是祖宗。这两个字意思完全一样?不大可能。完全一样就没必要造两个字了,造重复了也会淘汰一个。几千年来两个字都还活着,必有一定的道理。[/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查字典会发现,这两个字最初都是祖庙的意思,指的是祭祀祖先的场所,然后又都可以指祖先其人。“祖”字甲骨文中没有左面的偏旁,就是一个“且”字,其形状像男性生殖器。可见中国人的祭祖一开始就与生殖崇拜有关。“祖”字左面的偏旁“示”是后来加上去的,形状像一个祭桌。“宗”字,上面(宝盖)是一间房子,下面一个祭桌,显然是祭祀之处。[/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这两个字有什么差别呢?我仔细玩味了一番,感觉它们虽然都从祭祀地点的含义引申为祭祀的对象,但“祖”字似乎始终指的是单独的一个祖先,而“宗”则可以指一群人。开国的君王才能称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后世的君王则只能称“宗”(如唐太宗)。学派的创始人也可称“祖”,如“鼻祖”,不能叫“鼻宗”。“宗”可以指一个家族,一个学派,如宗派,不能叫“祖派”,“宗亲”不可称为“祖亲”。“宗”还可以指宗旨,如万变不离其宗,不能写作“万变不离其祖”。“宗”字还能做量词,如一宗案件,一宗款项等等,“祖”字没有此种用法。总之,“祖”字的使用范围比“宗”字窄得多,“祖”字显得更严肃,更庄重,更纯粹,一副“不得随意使用,不得随意引申”的架势。[/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我怀疑“祖”字比“宗”字古老,“宗”字是后起的,或者派生的。有可能“祖”是始祖之庙,而“宗”则是后世子孙分支祭祖之庙。[/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2019,3,10[/COLOR][/SIZE][/BGCOLOR][/FACE][/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218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9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3
      • 注册2012-12-04
      [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小议因果关系[/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心影自拍(392)[/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王晓春[/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所谓因果,即原因与结果,一件事发生,导致另一件事发生,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但在我国古代(鸦片战争之前),并没有“原因”这个词,《辞源》没有收录就是证据。古代有“因果”一词,不过出现很晚,估计是翻译佛经的用语,指的是轮回,这个意义现在还在用。本文说的原因与结果这个意义,估计是从佛教的因果借用来的,已经是科学的含义,而不是宗教的含义了。科学研究的是客观现象之间内在规律,即现象之间的必然关系,A事件发生,必然导致B事件的发生.所谓必然,就是确定的、100%的。可以说,科学就是寻求客观现象之间100%的因果关系的知识体系。因果关系是科学的基石,整个科学大厦都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的。[/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我想,中华文化之所以没能顺利产生近现代的科学,与缺乏确定性的因果关系思维有关。我们也不是没有因果思维,只是我们所谓因果关系,相对于西方的因果思维而言,是一种模糊因果,泛因果,没那么绝对,没那么确定,没那么死心眼。我说过,科学家都是死心眼,中国人心眼太活了,不容易走向科学。我查了字典,汉语这个“因”字,像一个人(大)躺在一块席子(囗)上,本义就是席子,引申为凭借,沿袭,再后来才引申为原因。至于把因果二字联系起来成为一种逻辑关系,那应该是汉朝之后的事情,指的是人生的轮回,轮回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比如物体热胀冷缩,是因果关系,但不是轮回关系。科学意义上的确定无疑的因果关系,是近代才出现的。那么中国人素来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因果关系的呢?主要靠简单联想,靠类比,甚至靠附会,所谓的模糊因果,泛因果。比如说,世上为什么会有男人女人?古人答道:这和自然界有天有地,有白天黑夜一样。这么一说,其因果关系你好像就明白了。用这种阴阳的概念,几乎可以解释一切问题,其实是把问题回避了,也就无需探究了。再比如,秦朝为什么灭亡?因为秦始皇像商纣王一样残暴。这么一类比,似乎问题就解决了。古人喜欢从历史上找一个类似的例子作为因果答案,中国历史悠久,什么事都能在历史上找到相似的例子。按西方科学的标准,这都算不上研究。恐怕我们得承认,这还真算不上科学,这种思维方式,确实难以产生近现代科学。不过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西方科学的因果思维,中国人可以学会,活心眼学死心眼,不难。[/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西方科学的因果思维其实是有局限性的。真实的世界里,事物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因果关系只是关系中之一种。即使确有因果关系,情况也非常复杂。某个原因可能和多种结果有关,某个结果可能和多种原因有关,为了得出科学的结论,必须屏蔽很多干扰因素,才能看清某个确定的因果关系,而事实上有些因素是屏蔽不了的。这在社会科学中尤其明显。为什么西方经济学家预报中国经济常常失误?因为有很多重要因素他们没有考虑进去,或者屏蔽不掉。科学的因果关系只在自然科学中效果明显,在社会科学中,经常顾此失彼,剪不断,理还乱。心理学也是这样,好多所谓的心理实验,号称屏蔽了干扰因素,实际上作为活人,很多因素是根本无法屏蔽的,所以那些结果都很难准确,聊作参考而已。教育学更不用说了,因果关系在教育学中是最不确定的,几乎可以说教育学中无定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且确实都有道理。可靠的办法只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中国人的因果思维与西人不一样。比如中国有“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事出反常必有妖”等说法,似乎很不合理,把毫无关系的事情硬扯成因果关系。我原来对这类说法也很不以为然。后来我发现,这里面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他说的不是一种线性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趋势”。国之将亡和出妖孽可能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二者可能有共同的基础背景,有共同的原因,正如同燕子低飞、蚂蚁搬家二者没有因果关系,但它们都是空气湿度、气压变化的结果。我感觉《易经》的思维方式就是如此,这就是所谓“中国人的逻辑”,看趋势,看大势,看征兆。这种逻辑不属于科学,但自有其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因为中国历史悠久,中国人什么升沉起伏都见过,所以对势的变化有特殊的敏感。我在网上见到一句话:不科学的不一定不正确。我觉得有道理。科学只是人类认识世界方式之一种,远不是全部。不过这里面有个麻烦。不科学的东西里,往往有一大堆胡说,歪理邪说,现在不少人高喊的所谓“国学”里,就有这种东西,把它们和健康的非逻辑思维摘开,是一间艰苦细致的工作。我觉得,现在的中国,西方的科学思维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中国人若能普及了科学思维,又不抛弃自己原有思维方式的精华,那就厉害了,将独步于天下。[/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19.3.12[/COLOR][/SIZE][/BGCOLOR][/FACE][/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219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9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3
        • 注册2012-12-04
        [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33ff]大事实与小事实[/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33ff]——心影自拍(393)[/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33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33ff]王晓春[/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33ff]昨天在手机上看到一个视频,内容是马未都先生和一位女性历史学家讨论有关历史真实的问题。这位女士认为,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是两回事,历史学家讲的历史故事应该是真实的。马先生则说,人们永远无法搞清历史真实,所以讲历史故事的关键并不是事实,而是观念。马先生举例说,《三国演义》就比《三国志》作用大,《三国演义》开篇有云:“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样深刻的话历史学家就说不出。女历史学家指出:历史观点也要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得出。马先生对此似不认同。[/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33ff]我觉得这位女士的观点比马先生靠谱。马先生无法解释他所谓的历史观点从何而来。如果历史真如马先生所说,永远找不到真相,那么历史观点岂不成了无本之木?想怎么侃就怎么侃了。马先生举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点,正是从确凿的中国历史事实中总结出来的,不是谁凭空想出来的。中国数千年历史,分裂时间约占三分之一,统一时间约占三分之二。没有这样的事实,“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点无从产生,即使《三国演义》的作者想出了这句话,读者也不会认同,不会产生共鸣。事实上此类思想早已有之,朱熹就说过“治久必乱,乱久必治,天下无久而不变之理。”朱熹并不是文学家。[/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33ff]马先生所谓的历史真相难以搞清楚,其实主要说的是某些“小事实”难以说清,有的甚至永远说不清了,但是这并不妨碍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存在。为什么?因为历史的“大事实”、基本事实是完全可以说清的。花木兰是否真有其人,司马光小时候是否砸过水缸,这类“小事实”也许说不清,然而宋朝确实有过一位政治家和学者叫司马光,他主编过《资治通鉴》一书。这难道也说不清?只要这类“大事实”、基本事实能说清,历史就是可信的,有用的,就是一门学问,不是虚构的小说。[/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33ff]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小事实上纠缠不休,用细节的讨论掩盖基本事实甚至歪曲基本事实,这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诡辩。我们对此要有所警惕。[/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33ff]2019,3,15[/COLOR][/SIZE][/BGCOLOR][/FACE][/P][P]
        [/P][FACE=&quot][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SIZE][/BGCOLOR][/COLOR][/FAC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220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9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3
          • 注册2012-12-04
          [P][LINE-HEIGHT=2][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FACE=&amp][LINE-HEIGHT=2][SIZE=15px][COLOR=rgb(56, 9, 247)]用考试迫使学生多读书?[/FACE][/SIZE][/LINE-HEIGHT][/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FACE=&amp][LINE-HEIGHT=2][SIZE=15px][COLOR=rgb(56, 9, 247)]——心影自拍(394)[/FACE][/SIZE][/LINE-HEIGHT][/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FACE=&amp][LINE-HEIGHT=2][SIZE=15px][COLOR=rgb(56, 9, 247)][/FACE][/SIZE][/LINE-HEIGHT][/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FACE=&amp][LINE-HEIGHT=2][SIZE=15px][COLOR=rgb(56, 9, 247)]王晓春[/FACE][/SIZE][/LINE-HEIGHT][/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FACE=&amp][LINE-HEIGHT=2][SIZE=15px][COLOR=rgb(56, 9, 247)][/FACE][/SIZE][/LINE-HEIGHT][/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FACE=&amp][LINE-HEIGHT=2][SIZE=15px][COLOR=rgb(56, 9, 247)]国人不爱读书,确实是个问题,语文课难辞其咎。很多学生读书基本上是为了考试,考完了,文凭拿到手了,自然也就无须再费这个劲了。真正的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出于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是为了超越自我,然而这种学生比例很小。作为教育者,忧虑此事完全可以理解,采取措施加以引导也很有必要,不过最近有一位姓温的教材编写负责人针对此事的议论,我却觉得有问题。他开出的药方几乎完全是应试主义的。他吓唬学生和家长:你们若不读多少多少本书,应付不了考试。语文高考会有15%的学生做不完考卷。等等。实际上这种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用考试大棒逼学生读书”。[/FACE][/SIZE][/LINE-HEIGHT][/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FACE=&amp][LINE-HEIGHT=2][SIZE=15px][COLOR=rgb(56, 9, 247)]可是,人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最爱读书的人,几乎都讨厌语文考试,反过来,语文成绩高的人未必真爱读书。我还真没听说谁的良好阅读习惯是语文考试培养起来的,相反,都是课外阅读培养起来的。很多非常好的文学作品,一进语文课本,让语文老师一讲,兴味全无。这也是难免的。因为考试是要判分的,判分就得有个标准答案,至少是比较标准的答案,而文章只要一有标准答案,它就僵化了,阅读者的主体性,想象力,智力乐趣,全都会大打折扣。考试对于阅读,绝对是一件煞风景的事情。语文教改想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主要靠考试倒逼,实在是馊主意一个。[/FACE][/SIZE][/LINE-HEIGHT][/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FACE=&amp][LINE-HEIGHT=2][SIZE=15px][COLOR=rgb(56, 9, 247)]再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个点。专家开一个大书单给学生容易,学生拿什么时间读却是个问题。以现在学生课业负担之重,这个书单给他们带了的究竟是乐趣多还是痛苦多,得走着瞧。我不知道编教材的专家们是否到一线做过切实的调查研究。我认为所有这些人,至少应该在一线教书带班一个月(最好一个学期),讲课留作业判作业出考试题阅卷全都亲历亲为,然后才有资格编教材。[/FACE][/SIZE][/LINE-HEIGHT][/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FACE=&amp][LINE-HEIGHT=2][SIZE=15px][COLOR=rgb(56, 9, 247)]我很赞成语文课加强阅读能力培养,但主张主要靠引导、吸引,靠提供良好平台,而不是靠考试压力,靠行政手段。语文老师应该少讲,也不要太多讨论(很多所谓的小组讨论其实和网上点赞吐槽相似,浪费时间),多抽点时间让学生自己看书。这很不容易。当年我就发现,你给学生独立自由阅读时间,多数人只会聊天和发呆。他们太习惯被动学习了,太习惯“痕迹主义”了,只要不是笔头作业,他就觉得可以不做。[/FACE][/SIZE][/LINE-HEIGHT][/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FACE=&amp][LINE-HEIGHT=2][SIZE=15px][COLOR=rgb(56, 9, 247)]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如果总想靠考试这个杠杆来撬动,那实际上就是:你反对一件事情的结果,采取的措施恰好是在强化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原因。愚以为这是一种急躁情绪,一种想立竿见影的政绩心态。[/FACE][/SIZE][/LINE-HEIGHT][/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FACE=&amp][LINE-HEIGHT=2][SIZE=15px][COLOR=rgb(56, 9, 247)]2019,3,17[/FACE][/SIZE][/LINE-HEIGHT][/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221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9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3
            • 注册2012-12-04
            [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读书:大功利与小功利[/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心影自拍(395)[/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王晓春[/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国人读书太功利了,中国教育太功利了,一大帮学者教授总是这么说。同是这帮人,换个语境则会说,市场经济是最理想的,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我的天!市场经济能不功利?人性自私能不功利?[/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功利是个中性词,只在狭窄的范围内有贬义。有好的功利(如修桥补路),有正当的功利(如谋生养家),也有坏的功利(如抢劫诈骗)。自诩超越功利,本质是自认高人一等,这是精英们的坏习惯之一。[/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俗话说,开卷有益。人们一般不认为读书有坏的功利诉求,其实这也不是绝对的,但可以姑且这么说。于是读书的功利就剩下了正当功利与好的功利两种。读书为了文凭,读书为了做官,应当属于正当的功利。这有点俗气不假,我觉得可以批评引导,居高临下地鄙视和冷嘲热讽就不必了,毕竟普通人的当务之急不是“逍遥游”。[/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专家学者高唱读书超越功利,他们自己达到此种境界了吗?我很怀疑。于是他们举出了高大上的例子——欧几里得。据说有个学生问欧几里得:学几何有什么用处?欧几里得先生大怒曰:我教的就是无用的学问!这真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搞不清他靠什么吃饭。他的学生,想来也都是衣食无忧的富儿吧?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但我知道几何学绝不是无用之学。欧几里得先生硬说几何无用,若不是气话,那就是缺乏自知之明了。再说,几何学对训练人的思维能力作用很大,我上初中时就特喜欢几何证明题,怎能说无用呢?用欧几里得的例子批评读书的功利主义,缺乏杀伤力。要说无用之学,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倒更名副其实。中国百姓并不反对陈景润,陈景润老老实实做学问,他不装,不做精神贵族之态。[/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读书,除了消闲的阅读之外,一般都摆脱不了功利,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不过这里的功利,有大功利有小功利,二者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所谓大功利,就是读书为国为民,为中华之崛起;所谓小功利,就是为个人谋生,个人名利,个人过好日子。小功利是应该理解宽容同时加以引导的,大功利是应该提倡表彰的。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就是把小功利与大功利打通,兼顾,我觉得这个思路不错。西方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喜欢把个人与国家天下割裂开,甚至对立起来,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口号:读书只是为了自己。为自己的什么呢?据说不为名,不为利,不为世俗享受;为了有趣,为了发现绝对真理,为了永恒。显然,这是一种宗教狂热信徒的心态。我觉得人以这种姿态读书(为上帝而读书)亦无不可,只要他有饭吃不致饿死,只要他乐在其中。但是他若以为只有此种读书姿态是最高大上的,其他读书姿态都是低小下的,那就不对了。各有各的活法。[/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2019,3,18[/COLOR][/SIZE][/BGCOLOR][/FACE][/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22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9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3
              • 注册2012-12-04
              [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致敬还是膜拜?[/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心影自拍(396)[/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王晓春[/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清华大学有一位姓吴的教授说:[/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我们现在学习几何就是向希腊文明致敬。可以说,学几何就是学会怎么讲理,人群分讲理的和不讲理的两类,讲理的是学过几何的,不讲理的就是没学过几何的。[/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50/2019/20190222163754512324902/20190222163754512324902_.html)[/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几何学是一门很好的学问,谁都应该学。说学几何就是向希腊文明致敬,也行,毕竟这是他们对人类的一种贡献。但是说“人群分讲理的和不讲理的两类,讲理的是学过几何的,不讲理的就是没学过几何的”,这可就离谱了。这等于说几何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都是不讲理的,诬尽了古人。如今的中国人几乎都在学校学过几何,意见却常常不同,甚至尖锐对立,这怎么说?如何判断谁是讲理的谁是不讲理的?[/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把几何作为检验讲理不讲理的鉴别标准,本身就是不讲道理。几何也好,形式逻辑也好,只负责某一种“程序合理”,并不能保证道理正确。三段式正确与否,关键不在推理过程,而在大前提。[/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是一个三角形,所以它的内角和等于180度。”[/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度,这是一个三角形,所以它的内角和大于180度。”[/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这两个推理都没毛病,都符合形式逻辑,只是大前提不同。你不能说一个讲理,一个不讲理。[/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洪洞县没好人,你是洪洞县的,所以你不是好人。”[/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洪洞县都是好人,你是洪洞县的,所以你一定是好人。”[/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这两个推理在形式逻辑上也都没毛病,但大前提都是错的,所以都属于“不讲理”。[/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教授学过几何,并不能保证你说的话就“讲理”,讲理不讲理归根结底要靠实践来验证。吴教授这里对待希腊的态度,已经不是致敬,而变成迷信和膜拜了。[/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809f7]2019,3,19[/COLOR][/SIZE][/BGCOLOR][/FACE][/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223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9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3
                • 注册2012-12-04
                [QUOTE][b]下面引用由[@晨曦中的陈锡]发表的内容:[/b]

                致敬还是膜拜? ——心影自拍(396)  王晓春  清华大学有一位姓吴的教授说:  我们现在学习几何就是向希腊文明致敬。可以说,学几何就是学会怎么讲理,人群分讲理的和不讲理的两类,讲理的是学过几何的,...[/QUOTE]
                [P][FACE="undefined][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这个吴教授也太“媚外”了。现在这类人好像也不少啊。[/SIZE][/BGCOLOR][/COLOR][/FACE][/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224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9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3
                  • 注册2012-12-04
                  [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909f7]孝顺过时了?[/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909f7]——心影自拍(397)[/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909f7][/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909f7]王晓春[/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909f7]关于孝顺,美籍华人导演李安先生这样说:[/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909f7]中国自古以来的所谓“孝顺”,其实是一个不平等的阶级观念在里面。认定小孩一定要服从家长,要顺,它跟现在的普适价值中的平等观念冲突,是一种过时的观念。父母和孩子都是平等独立的人,孩子的想法也应当获得尊重,不停父母的话不是不孝顺,不是忤逆,那只是个人的自由选择罢了。我已经不教小孩“孝顺”这个东西,只要他感受到我的爱,同时也爱我就够了。[/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909f7](2019年3月25日《燕赵都市报》)[/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909f7]父母与孩子只要彼此相爱就够了,听起来很不错,然而,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父母凭什么要爱孩子?孩子凭什么要爱父母呢?显然是因为有一种血缘关系。李安先生遵循西方人的思路,竭力淡化甚至遗忘这种关系,只强调双方都是平等独立的个人,对其中最重要的亲缘关系黑不提白不提。我认为这不是科学态度。如果我和父母“只是”互相平等独立的关系,父母对于我不过一个熟人而已,谁有精力爱一切熟人?所以你根本无法保证我爱父母。是因为他们把我生出来?我又没请他们生我!他们生下我,事先征得我的同意了吗?我的知情权何在?[/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909f7]西方人论家庭关系,特别强调两个理念,一个是绝对的独立平等,一个是绝对自愿。在这两个理念都很有道理,而一旦走向极端,就必然荒谬。在中国人看来,父母和孩子不可能绝对平等,平等是法律上的,人格方面的,而不是人际关系上的,不是情感方面的。父母爱我,叫慈爱,我爱父母,叫敬爱,爱有不同的色调,这才符合事情的本来面目。中国人讨厌没大没小,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能一律说成是什么“阶级观念”。在中国人看来,爱也不是绝对自愿的。有些爱,是一种社会规范,属于道德范畴,类似软法律,随便违犯,就要受到舆论谴责。你当众高喊:“我不爱父母!”绝不会有人敬佩你的“独立性”。[/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909f7]孝顺与爱,其实不完全是一回事,李安先生把二者等同,是偷换了概念。孝顺比爱范围要大,孝顺里不光包含对父母的爱,还包含着责任与义务,包含一些行为规范,这些东西,不都是自愿的,有强制性,而这适当的强制性是合理的,必要的。比如一个人拒绝赡养父母,如果作为各自平等独立的人,这没毛病,我凭什么养他们?但在中国,那就不行,你就是白眼狼,社会就饶不了你。我觉得这种中国式的普世价值,远比西方的要合理,起码不比后者差。[/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909f7]我仔细想过,若彻底按照西方的标准,否定中国式的孝顺,谁是榜样?动物。比如我家小狗,我观察它们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那可真是达到了平等和各自独立的标准。它们之间也有爱,也有互相关心和帮助,但确实谈不到孝顺,一点没有,狗狗不知孝顺为何物。它的优点是确实不虚伪,狗娃与狗爸狗妈抢食物,各自都很真诚。于是我就想,儒家特别强调人兽之辨,中国人最厉害的骂人是“畜生!禽兽!”是有一定道理的(我甚至想,人类的虚伪很可恨,但属于“高级黑”,动物还真没这本事)。动物可学之处甚多,但人类道德向动物看齐,怕是行不通。[/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909f7]当然,古代所谓孝顺,确实有不尊重晚辈独立性、不平等的问题,孝顺的含义,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这是没问题的。然而认为孝顺过时了,我无法赞同。[/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909f7]2019,3,25[/COLOR][/SIZE][/BGCOLOR][/FACE][/P][P]
                  [/P][P][FACE=&quot][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SIZE][/BGCOLOR][/COLOR][/FACE][/P][FACE=&quot][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SIZE][/BGCOLOR][/COLOR][/FAC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225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9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3
                    • 注册2012-12-04
                    [QUOTE][b]下面引用由[@晨曦中的陈锡]发表的内容:[/b]

                    孝顺过时了? ——心影自拍(397)  王晓春 关于孝顺,美籍华人导演李安先生这样说: 中国自古以来的所谓“孝顺”,其实是一个不平等的阶级观念在里面。认定小孩一定要服从家长,要顺,它跟现在的普适价值中...[/QUOTE]
                    [P][FACE="undefined][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0, 250, 250)][SIZE=14px]人类道德向动物看齐,的确是行不通的,那就是人的社会性的倒退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既有动物性,更有社会性。[/SIZE][/BGCOLOR][/COLOR][/FACE][/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226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9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3
                      • 注册2012-12-04
                      [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00ff]普世价值与自由[/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00ff]——心影自拍(398)[/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00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00ff]王晓春[/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00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00ff]据说有些价值观是普世的。普世者,普天之下皆适用也,相当于或类似于“标准答案”。又据说这普世价值中有一条特重要,叫做“自由”。[/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00ff]想问:我有不遵从或不理睬这个普世价值的自由?[/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00ff]如果没有,那就是说我失去了选择的自由,普世价值成了限制自由的东西,成了自由的敌人,自己打脸了。[/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00ff]如果说我有这个自由,普世价值也就不普世了,起码在我这里有了一个小缺口。大缺口还多着呢!普世个头啊![/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00ff]人类既然同属一个物种,总会有些东西是相通的,人类在相互交往中,总会形成一些大家都遵守的规则,这是自然的。有必要由人类的某个特定部分急赤白脸地制定并宣扬普世价值吗?我看没必要。[/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00ff]你过你的日子,我过我的日子,谁的日子越过越好,别人自然倾向于学他的样。大家互相学习,未来也可能形成全人类的某种共同价值观,各民族的公约数。这也是一件挺好的事。[/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00ff]但我看现在有些人搞的普世价值不是这个意思,他们是想抢先制定对自己有利的规则,以便增加胜出的机会。而一旦规则对自己不利,他肯定就不遵守了。比如特朗普要修墙,就很难解释成对自由的热爱,除非你这么理解:高墙增加了人们宅在家里的自由。[/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00ff]价值观是为利益服务的。忽视了这个本质,不是脑残,就是另有用心。[/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00ff]总之,普世的东西,应该让它自然形成,慢慢成型。这不是急事。若急赤白脸地推销普世价值,那就是动机不纯了。像不像抢注商标?像不像思想传销?我看像。[/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00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0000ff]2019,3,26[/COLOR][/SIZE][/BGCOLOR][/FACE][/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227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9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3
                        • 注册2012-12-04
                        [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海子“呈现生命”[/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心影自拍(399)[/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王晓春[/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这一次我全然涉于西方的诗歌王国,因为我恨东方诗人的文人气质。他们苍白孱弱,自以为是。他们隐蔽和陶醉于自己的趣味之中。他们把一切都变成趣味。这是最令我难以忍受的。比如说,陶渊明和梭罗同时归隐山水。但陶重趣味,梭罗却要对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本身表示极大的珍惜和关注。这就是我的诗歌的理想,应抛弃文人趣味。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这是中国诗歌的自新之路。……我只想呈现生命。(《海子作品精华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9月第一版258页)[/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这就是荷尔德林的诗歌,这诗歌的全部意思是什么?要热爱生命不要热爱自我,要热爱风景而不要仅仅热爱自己的眼睛。这诗歌的全部意思是什么?做一个热爱“人类秘密”的诗人。这秘密包括人兽之间的秘密,也包括人神、天地之间的秘密。[/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诗歌不是视觉,甚至不是语言,她是精神的安静而神秘的中心,她不在修辞中做窝。她只是一个安静的本质,不需要俗人来扰乱她。她是单纯的,有自己的领土和王座,她是安静的,有她自己的呼吸。(同前,264页)[/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诗人海子自杀,我一直想知道原因。以前见到的材料使我得出的结论是:他会写诗,却不会生活。昨天看了他弟弟写的对海子的回忆,发现海子小时候并不怪异,也不乖戾,一直是个好孩子,好学生。怎么回事呢?于是我翻看海子的作品。看到上面的引文,我得出了新的结论:海子自杀,是要“呈现生命”,是追求生命的本质去了。对于他,这可能是一件很美丽的事情。自杀是他用行动创作的最后一首诗。[/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这话怎么说呢?你看他上面的论述,神神叨叨的,颇有宗教意味。海子全盘接受了西方的思维模式:把现象与本质完全割裂,彻底对立起来,抛弃现象,直奔本质,追求超自然,追求形而上,追求永恒(人类秘密)。海子被西方的思维方式带进了牛角尖,且拼命往里钻。他不懂得,本质只能在现象中呈现,不可能赤裸裸地被发现和表达;他不懂得,永恒和无限只能在有限中呈现,人无法直接面对永恒,只能想象它。这种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如同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一样,是辨证的,不是截然对立的,非常可惜,海子不明白这个道理。他想用自己的诗歌直击生命的本质,可是不得不用语言做工具,这下就完了,道可道,非常道,能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必无法超越自然。说到底,海子其实是想直接与上帝对话。我不知道海子是否信奉基督教,但看他的态度,分明是狂热的信徒了。[/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可是,呈现生命为什么非要自杀呢?原来,生与死是孪生兄弟,最能表现生命本质和价值的时刻,就是死亡。就好像最能体现电的价值和本质的是停电之时,一停电,你对电的认识就比平日清晰和深刻得多。海子设想过很多自杀方式。这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寻短见”,而是设计能“呈现生命”的那闪光的一刻。[/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海子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牺牲品。中国人不是这样看待生命和死亡的。我们是天人合一的思路,我们从来不把现象和本质截然对立起来。海子太老实了,真信了西方那一套(荷尔德林是一个精神病,疯子,他的思路分裂是可以理解的)。我估计海子是一个很死心眼的认真的人,他的诗歌几乎没有幽默感,他是真想抛开现象直奔本质。他对我国古代诗歌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他的诗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洋气。他走火入魔了。有意思的是,海子在中国最受欢迎的那首诗《春暖花开》,恰恰是他诗歌中最有中国味的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句式整齐,而且押韵,琅琅上口。海子的诗都是不押韵,句式不整齐的,很西化。而且这首诗说的恰恰都是俗事,并无寻找“人类秘密”,“呈现生命本质”之态。也就是说,这恰恰是违反了海子创作宗旨的一首诗,却是他最后的创作。这诗实际是向真实的生活投降、向辩证法投降的宣言。可见,海子是带着多么巨大的矛盾心理走的。[/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一个多么优秀的青年人啊!被领错了路。[/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那些领路者,难道不该有所反思吗?[/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2019,3,30[/COLOR][/SIZE][/BGCOLOR][/FACE][/P][P]
                        [/P][FACE=&quot][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SIZE][/BGCOLOR][/COLOR][/FAC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228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9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3
                          • 注册2012-12-04
                          [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方法论,本体论,认识论[/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心影自拍(400)[/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王晓春[/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关注体验 (k12班风小论坛)[/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我的初步结论是,将方法论独立于本体论和认识论,势必出现方法和路子的形式化,出现教条主义,即,出现套路。[/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李德指挥红军的战法就是生长于西方本体而认识上却形式化和固定化它、并将之移植套用在东方中国的教条主义的典型的案例。[/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恩格斯批评唯物史观的人们说,你们学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不是你们不具体进行历史研究的借口(大意),还说,将理论原理应用于任何一个对象,比解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还要简单,马克思也批评一些人,说德国不会是英法道路的复现,俄国不会是西方一般资本主义方式的重演,说到唯物史观的一般原则时,说这些抽象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一个长时期以来,咱们国内曾经有多少人期望用西方文化和体制来改造中国、最后成为西方国家啊。[/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说,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是一个东西。[/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显然,在这里,方法论更接近辩证法,将辩证法或者说方法论独立于本体论和认识论,让它丧失本体性的独立运行和应用,势必出现导师们所批评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也许有人问,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既然是一个东西,为什么还要三个名字,我想,这是承接历史延续所致,也是为了表述方便,但是,客观事实是:三者乃是综合性的一体的,而不是分立的,分立开的三者会导致危害甚深。[/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因此,我想,套路的根子,很可能就是方法论独立于本体论和认识论所致的形式化。一句话,套路的本质是无主体的纯方法的乱用。(19,4,1)[/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这是关注体验(白志波)老师的帖子。[/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据我看,“将方法论独立于本体论和认识论,势必出现方法和路子的形式化,出现教条主义,即,出现套路。”“套路的本质是无主体的纯方法的乱用。”这话是相当有深度的。也许我孤陋寡闻,我还真没见到其他人把这件事说得如此明白透彻。[/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细想你会发现,所谓普世价值,已经成了套路.本来明明是手段,结果变成了抽象的目的。我说过,西方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分分分”,这种思维方式最大优点是有利于认识的深化(不分就总是混沌一片),然而狂分不止,就会把本来的“从不同角度看世界”弄成了“拆分世界”(解构),最后把自己逼疯。王小波说,西方人有一股不顾一切地要把自己弄得更聪明一些的冲动,我认为王小波看得很准。是的,这正是西方近几百年领先世界的重要原因,他们对于智慧有近乎疯狂的追求,这很伟大,也很危险,结果很有可能忘记了智慧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智慧就可能危害人类。[/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中华文化的最大缺点之一就是笼统,模糊,大概其,差不多,形象而不精确,注重形而下而不注重形而上,属于世俗的而不是宗教的,所以我们难以产生近代科学,所以我们落了后。但是这也有一个很大的好处。中国人总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天人合一,齐物论,即使不得不加以分析,也是分而不拆,分而不裂。中国人本质上是和事佬,泥瓦匠。我们居然能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弄到一起,还弄得不错,这事只有中国人能想得出,左派右派都没有这种套路。在中国,解构主义难成主流,精神病学者产量很低。中国人有自己的活法,中国人对世界有自己的认识方式。我坚决主张永远学习西方的优点,但一定要留个心眼,不要走火入魔。[/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COLOR][/SIZE][/BGCOLOR][/FACE][/P][P][FACE=&quot][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5px][COLOR=#3300ff]2019,4,1[/COLOR][/SIZE][/BGCOLOR][/FACE][/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5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