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IZE=14pt]放学了,家长没接到孩子[/SIZE][/P][P][SIZE=14pt] 开学刚刚一周,已经两次遭遇放学时,焦急的家长接不到孩子的惊慌失措的场面。[/SIZE][/P][P][SIZE=14pt] 第一次,就发生在上学第一天。那天的第三节课不是我的,可是,放学后,我并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在办公室里填写各项班级资料。埋头苦干间隙,一个身影在办公室前晃动,并大声地说:“老师,子韵呢?”[/SIZE][/P][P][SIZE=14pt] 办公室只有我一人,抬头一看,只见子韵的奶奶倚在门口,焦急地问我。[/SIZE][/P][P][SIZE=14pt] 子韵,没接到?潜意识里,我觉得子韵是个听话乖巧的孩子,她没接到,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SIZE][/P][P][SIZE=14pt] 我并没有和子韵的奶奶显示出一样的着急,反而有些不开心:最后一堂课又不是我的课,再说,你没按时来接孩子,难道要我在班上一个个地等家长来,才可以走吗?心里这么想,但是嘴上仍然提醒她:“是不是哪位熟人把她顺便带回家了?又或者她在大门口哪个角落里在等你?”[/SIZE][/P][P][SIZE=14pt] 老人家脸上写满了紧张:“我都找了,这小孩要是掉了,那就不得了。”[/SIZE][/P][P][SIZE=14pt]我这才放下手中的事情,陪着老人家一起去教室里找。教室的门已经锁起来,透过窗子向里张望,里面空无一人。我们向里面喊子韵,没有人应答,这就排除了她在教室里面的可能。[/SIZE][/P][P][SIZE=14pt] 接着,我和老人家分头行动。我到厕所和校园的其他角落去找,老人家沿着回家的路去找。大约找了十几分钟,我一无所获,老人家也折回来,更加焦虑地告诉我还是找不到。这次,我有点急了,就站在学校大门口向四处张望,子韵爸爸这时候到了,我提醒他打电话问一下熟人,有没有把她一起带回家。子韵爸爸拨通了一个电话,那边的人说,看到了子韵一个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了子韵的确切消息,我们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都各自回家去了。[/SIZE][/P][P][SIZE=14pt] 中午,我正在家吃饭时,接到子韵爸爸的报平安电话,他在电话中向我表示歉意与感谢,我要求他在家里要跟子韵好好沟通,下次不能再出现类似情况。[/SIZE][/P][P][SIZE=14pt] 下午,子韵上学时,我把她喊到面前,还没开口,她就泪流满面。说明她爸爸中午的谈话已经有效果了。我就不再提这件事,而是摸摸她额头上的一块伤疤,轻声说:“要是上次听大人的话,不乱跑,脸上就不会有这道痕迹了。”子韵一边抽噎,一边对我说:“安老师,我下次再也不敢了。”看这态度,我无话可说了,我拍拍她的小手,点头示意她去教室里读书。[/SIZE][/P][P][SIZE=14pt]下午上课时,我仍就这件事在班上不点名地说了一下,希望全班同学引以为戒。[/SIZE][/P][P][SIZE=14pt] 第二次是在开学第三天,那天中午放学后,我仍在办公室里忙乎,又一位家长站在门口就大声嚷嚷,要一年级某班班主任的号码,她孩子的班门都锁起来了,可是,她的孩子没接到,她现在急得不行。我说,就算你把班主任喊回来,她也只是陪你在学校周围找,你还不如自己现在就下去找。可是,这位焦急的家长偏偏坚持要老师的号码。没办法,只得把那位老师的电话找给她。[/SIZE][/P][P][SIZE=14pt]下午,我问那位一年级班主任,她告诉我,当时,她见全班就剩这个孩子一个人没家长接,就把她带到学校大门口的一个角落里,让她站在那里等家长,孩子并没有出校门。[/SIZE][/P][P][SIZE=14pt] 短短的三天之内,两次遇到这样的虚惊一场。我所不解的是,学校究竟是育人的场所,还是看人的地方,为什么家长只要没接到孩子,就第一时间来找班主任,我们班主任除了教书育人之外,是否真的要等家长一个个来接走孩子才行?安全,已经成为压在每一位班主任心头的重石![/SIZ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