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27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12557
    • 经验405454
    • 文章12484
    • 注册2012-01-11
    [P][QUOTE][B]下面引用由[U]唯奇[/U]发表的内容:[/B]

    “难以想象,当一个才入学一个多月的孩子被贴上“倒数第二”的标签后,他以后还有多少亮点被发现,多少潜能被挖掘?成绩,是教师心中永远的痛!”我们的教育真的该反思了!这样的标签是很可怕的!明月老师,希望你能...[/QUOTE[/P][P] [/P][P]欢迎你的到来,谢谢你的提醒,是要把别人当一面镜子。[/P]
    做一片最美的叶子
    在线情况
    27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0
      • 经验2798
      • 文章137
      • 注册2012-08-22
      还有,“差”字也经常挂在人们的嘴边。
      分享是最大的快乐 。
      在线情况
      27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12557
        • 经验405454
        • 文章12484
        • 注册2012-01-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沧海云帆[/U]发表的内容:[/B]

        还有,“差”字也经常挂在人们的嘴边。[/QUOTE]
        是呀,所以,时刻警醒自己,对于“差”字千万不要说出口。
        做一片最美的叶子
        在线情况
        28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12557
          • 经验405454
          • 文章12484
          • 注册2012-01-11
          [P][SIZE=4]一次愉快的沟通[/SIZE][/P][P][SIZE=4]  不知同行们有没有类似的体会,绝大多数,我们为人师者都是因为学生在学校有了什么不好的表现,才急急忙忙找来家长沟通;当然,我们的家长也时常因为孩子在家不听话,才慌慌张张找老师“压制”。所以,基于这样的主色调,我们与家长的沟通大多与焦虑、生气、伤心等如影相随。可是,前两天,我与玘禛家长的沟通却充满了愉快与惊喜。[/SIZE][/P][P][SIZE=4]  那天早晨,我看见玘禛慢悠悠地一个人喊报告时,心里不免咯噔一下:这孩子这学期不是寄居在文浩家里吗?但文浩早已经坐在教室里读书了,他怎么到现在才来?[/SIZE][/P][P][SIZE=4]  带着疑惑,我向玘禛发问。玘禛开心地告诉我:“今天是我妈妈送我的,我妈妈要回来陪我一个星期。”[/SIZE][/P][P][SIZE=4]  “你妈妈?”我很吃惊,玘禛的妈妈这时会回来。玘禛的妈妈从这学期开学,我就没见到了,她把玘禛托给给文浩的妈妈照顾,临走时,可能因为太匆忙,也没有和我交代。我是到开学后登记学生的信息时,才发现到玘禛也成了留守儿童,只是,他不是寄居在亲友家,而是寄居在同学家。通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玘禛并没有因为妈妈不在身边而变得内向或邋遢,他依然认认真真地听课、积极发言、写作业,我很欣慰玘禛的“人虽小,志却强”。而更令人欣喜的是,原来极度内向的文浩却在他的带动与影响下,性格渐渐开朗起来,和同学们玩得越来越和谐。想不到,这样的寄居生活“辛苦了一人(文浩妈妈),锻炼了两孩子。”每每想到这里,我就为两个孩子高兴,更为文浩妈妈的奉献精神而佩服。[/SIZE][/P][P][SIZE=4]  话扯远了,听说玘禛妈妈回来了,我接住玘禛的话,就对他说:“你妈妈回来了,就请你妈妈下午到学校来,老师想和你妈妈聊聊。”我找玘禛的妈妈来校的目的,就是“报喜不报忧”。如果不是为了生计,谁愿意年纪轻轻就丢下孩子,背井离乡呢?我要让玘禛的妈妈放心,玘禛在这边生活得很好,他依然是个开朗活泼、品学兼优的好孩子。[/SIZE][/P][P][SIZE=4]  下午,我与玘禛的妈妈进行了一次愉快的沟通。我谈了孩子这学期开学以来的种种好表现,她说了孩子成长中的诸多趣事,我们的笑声,都源于对玘禛的爱!妈妈的爱,老师的爱,阿姨(文浩妈妈)的爱,玘禛的妈妈虽然暂时不在身边,但是,这么多的爱一直都将他紧紧拥抱,他依然是幸福的![/SIZE][/P]
          做一片最美的叶子
          在线情况
          28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12557
            • 经验405454
            • 文章12484
            • 注册2012-01-11
            [P][SIZE=4]清除“小偷”[/SIZE][/P][P][SIZE=4]    班上本无小偷,却何处冒出如此不合地宜的称呼出来?别急,且听我慢慢给你道来。[/SIZE][/P][P][SIZE=4]  这天,在讲台上拿着一支铅笔给学生比划的间隙,眼睛随意一扫,扫到铅笔的尾部,隐隐看到三个字“张叶慧”。正为班上孩子的不懂得艰苦朴素而大伤脑细胞。因为常为大把大把的铅笔、橡皮来个“失物招领”,可是,任凭我把它们在孩子们面前晃悠花了眼,它们始终无人认领,还是被孤零零地抛弃在乱笔堆中、粉笔灰下。[/SIZE][/P][P][SIZE=4]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下好办了,在铅笔的末端署上每个孩子的大名,如果哪天铅笔再和他的主人走失,“照笔宣人 ”,主人想不认亲都难啦![/SIZE][/P][P][SIZE=4]  于是,我举起笔,向孩子发出号召:“以后也像张叶慧一样,在铅笔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就不会再弄丢的。”又对张叶慧说:“还是你的方法好,你的笔一丢失,马上就能找到主人。”[/SIZE][/P][P][SIZE=4]  谁料,张叶慧领回笔,却忿忿地爆出了一个惊人消息:“皓天上次偷了我的笔。”[/SIZE][/P][P][SIZE=4]  “这个……”,我愣了一下,没想到张叶慧会在课堂上爆这个料。如此说来,在铅笔上写名字不但可以防丢,还可以防盗。不过,“小偷”这顶帽子可不是随意乱扣的。我赶紧让皓天、张叶慧下课一起到办公室去再细作探究。然后,忙岔开话题,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SIZE][/P][P][SIZE=4]  下课后,皓天跟我说,他是在地上捡的,没看到上面写着名字,就留下来自己用了。我问张叶慧有没有亲眼看到皓天拿她的笔,小姑娘说,是子豪告诉他的。我又找来子豪问同样的问题,子豪说有一天,在皓天的桌子上看到了张叶慧的铅笔。[/SIZE][/P][P][SIZE=4]  这么说,都没有亲眼看到这铅笔到底是皓天拿的,还是捡的,那就不能定性为“偷笔”。我与双方当事人分头谈话,对皓天说,即使是捡的,一时找不到主人,也要做到拾金不昧。我对张叶慧和皓天说,没有亲眼看到别人从你面前拿笔,就不能喊人“小偷”。不管皓天真是拿的,还是捡的,都不能那样当着全面同学的面说,这让皓天多不好意思呀!就算是皓天拿的,也只能悄悄地告诉老师,再由老师跟他交流。[/SIZE][/P][P][SIZE=4]  保护一个孩子的自尊,抑或伤害一个孩子的心灵,有时就在一念之间。无论如何,我愿意竭尽所能地选择前者。[/SIZE][/P]
            [ 此贴最后由明月琴心在2012-10-22 7:01:05编辑过 ]
            做一片最美的叶子
            在线情况
            28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12557
              • 经验405454
              • 文章12484
              • 注册2012-01-11
              [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P][FACE=宋体][SIZE=14px][P][P][SIZE=4]操场上的欢呼[/FACE][/P][P][SIZE=4]  每个星期一的课间操时间,我们学校都是例行的升旗仪式和学生代表国旗下的讲话。[/SIZE][/P][P][SIZE=4]  当雄壮的国歌声响彻校园上空时,当冉冉的五星红旗慢慢升起时,孩子们齐唱着国歌,向国旗敬礼,我倾听着孩子们稚嫩而充满激情的国歌声,也不免得心潮澎湃起来。“亲,来个仪式吧!”我想起了曾看过的肖盛怀老师的这篇文章[/SIZE]。[SIZE=4]升旗仪式就是一场最隆重的仪式。[/SIZE][/P][P][SIZE=4]  今天的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爱惜粮食”,号召孩子从小就要爱惜粮食。孩子们开始有些小骚动,我提醒他们马上到班上我要问国旗下讲话的内容,他们马上听得认真起来,甚至跟着广播背起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那样子还是蛮可爱的。[/SIZE][/P][P][SIZE=4]  最后,播音员宣布上一周大队部对每个班级的综合检查结果,当读到“二年级的优胜班级是二零一”时,我们班的方阵立即响起了“耶”的欢呼声![/SIZE][/P][P][SIZE=4]  “班荣我荣”。孩子的欢呼声与笑脸相互交映,组成了操场上一道流动的风景![/SIZE][/P][/SIZE][/SIZE][P][/P][P][/P][/TD][/TR][/TABLE]
              [ 此贴最后由明月琴心在2012-10-23 9:58:53编辑过 ]
              做一片最美的叶子
              在线情况
              28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12557
                • 经验405454
                • 文章12484
                • 注册2012-01-11
                [P][P][SIZE=4]两位令人尊敬的家长[/SIZE][/P][P][SIZE=4]  那天,与玘禛妈妈的沟通,让我从她和文浩妈妈这些80后家长身上看到了欣喜,感动于她们对孩子的用心与细腻。[/SIZE][/P][P][SIZE=4]  玘禛妈妈和文浩妈妈都是80后,都是外地人。玘禛这学期被托付给文浩妈妈,我开始以为她们的原籍在一起,后来,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我才知道玘禛妈妈原籍广西柳州,文浩妈妈原籍福建,两人都是外地的女子本地的媳妇。她们的相识相知不过源于她们的孩子是同学,是分在一组的值日生。她们的共同话题都是围绕孩子的教育。[/SIZE][/P][P][SIZE=4]  从文浩妈妈的身上,我看到了她为了文浩的健康成长,不顾自己的劳累,不怕自己耽误的责任,接受了玘禛妈妈的委托,把玘禛照顾得和文浩一样妥帖。她给他们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读书、写作业、甚至细到两个人的谈话的时间都规划好,这是良好学习习惯。在日常起居方面,也安排得细致入微,起床、吃饭、午休、喝水、吃水果等,都有明确的规定。[/SIZE][/P][P][SIZE=4]  再说玘禛妈妈吧,她就注重对玘禛独立能力的培养,所以,玘禛的留守生活对他来说并不是很不适应。玘禛虽然是独生子女,但是很有爱心,也得益于他妈妈的细心教育。听她说,有一次,家里飞进了一只蜻蜓,玘禛要妈妈把蜻蜓逮给自己玩。他妈妈没有捉蜻蜓,而是告诉他如果捉了蜻蜓玩,蜻蜓的妈妈会很着急的,就像他如果离开了妈妈,妈妈那么着急一样。听了这话,不但当时没有捉蜻蜓,而且以后都对小动物有爱心。有一次,在放学路上,他看到一只流浪猫,于是用自己的衣服把小猫包住带回家,让妈妈喂养。[/SIZE][/P][P][SIZE=4]   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两位值得尊敬的妈妈,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做了最好的言传身教![/SIZE][/P][/P]
                做一片最美的叶子
                在线情况
                28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12557
                  • 经验405454
                  • 文章12484
                  • 注册2012-01-11
                  [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P][FACE=宋体][SIZE=14px][P][P][SIZE=4]人逢喜事精神爽[/SIZE][/P][P][SIZE=4]  天气凉了,换了一身行头。内穿黑色晶亮的打底衫,外套素净的米色风衣。走在教室的走廊上,撞见了送本子的叶慧。[/SIZE][/P][P][SIZE=4]  小姑娘脱口而出:“安老师,你今天怎么穿得这么漂亮呀?”[/SIZE][/P][P][SIZE=4]  我乐了,摸摸她的头俏皮地反问:“这么说,老师以前都不漂亮呀?”[/SIZE][/P][P][SIZE=4]  小姑娘歪着头,抿着嘴,笑了笑,什么也没说,“哧溜”一下钻进教室里了。[/SIZE][/P][P][SIZE=4]  因为搭档临时有事,我提前来到教室,听到有孩子小声说:“安老师来了!”[/SIZE][/P][P][SIZE=4]  “哈哈,想不到这时候我会来吧?”我问他们。[/SIZE][/P][P][SIZE=4]   子轩说:“我知道,因为我看见《小专家》了。”[/SIZE][/P][P][SIZE=4]   《小专家》是一本课外书,是我们数学的课外作业。因为马上要上课,我让志鹏先搬来发下了。临时换课的信息,被细心的子轩捕捉到“蛛丝马迹”。[/SIZE][/P][P][SIZE=4]   我又乐了:“哈哈,这么说,在你眼里,老师都成了专家了。”[/SIZE][/P][P][SIZE=4]   “哈哈……”孩子们也开心地笑了。[/SIZE][/P][P][SIZE=4]   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又何愁快乐不相随呢?[/SIZE][/P][P][SIZE=4]  [/SIZE][/P][/SIZE][/FACE][/P][/P][/TD][/TR][/TABLE]
                  做一片最美的叶子
                  在线情况
                  28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12557
                    • 经验405454
                    • 文章12484
                    • 注册2012-01-11
                    [P][SIZE=4]猜谜伴诵读[/SIZE][/P][P][SIZE=4]  走着走着,我们的经典依然继续。虽然,每当一首诗刚出炉,就可以找到背书组长,可是,我不希望总是子涵、叶慧、雨涵这么几张熟悉的小面孔“替师出征”,即使她们是那样的“卓尔不群”,可只让几个孩子喜欢上经典诵读,不是我开展此项活动的初衷。[/SIZE][/P][P][SIZE=4]  原来想的是“让一部分人先读起来”,另外的人自然会跟着“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起来。但是,据我的观察,喜欢的依然会很快“揽诗入怀”,不喜欢的仍然“据诗万里”。怎么办?必须让孩子们共同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呀![/SIZE][/P][P][SIZE=4]  正当我坐在办公室苦思冥想之际,一孩子把一本捡到的谜语书交给我。翻着谜语书,我突然灵光一现,脑海里迅速想到了一个办法,好,马上就到班上去实施。[/SIZE][/P][P][SIZE=4]  来到班上,我先给孩子们说了一个谜语:“全身绿袍子,头上长胡子……”,这些小东西,鬼机灵着哩!“玉米!”我话音刚落,他们的谜底已经说出来了。[/SIZE][/P][P][SIZE=4]  “表现这么好,不奖励不行呀!刚才答出谜底的同学奖励你们读一遍古诗!”我及时推出自己早已想好的主意。[/SIZE][/P][P][SIZE=4]  小不点们那个兴奋呀,他们一个个亮起了嗓子,大声读起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SIZE][/P][P][SIZE=4]  我更来劲了:“现在,我再来说猜谜语,谁第一个答出来,我就奖励他一个人当众读古诗。”[/SIZE][/P][P][SIZE=4]  就这样,一会猜谜语,一会读古诗,班上掀起了股股阅读的热浪。看着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猜谜语,摇头晃脑背古诗,我心里乐开了花:我们班的经典诵读终于全面开花咯![/SIZE][/P][P][SIZE=4]  有时,只要稍稍一个小改变,就可以带来大大的惊喜![/SIZE][SIZE=4]  [/SIZE][/P]
                    做一片最美的叶子
                    在线情况
                    28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12557
                      • 经验405454
                      • 文章12484
                      • 注册2012-01-11
                      [P][SIZE=4]哭泣的红领巾[/SIZE][SIZE=4]  [/SIZE][/P][P][SIZE=4]  前些日子,丁丁在操场上捡了一把伞交到校大队部,因此,大队部在广播上对她的拾金不昧进行了大力表扬。一时,丁丁成为人人羡慕的小雷锋。[/SIZE][/P][P][SIZE=4]  于是,班上,一窝蜂地冒出了许多拾金不昧的小雷锋。今天,你捡一件衣服,明天,他捡一条红领巾,每天课间十分,往我办公室送东西的孩子络绎不绝。这就是一种暗示的力量。[/SIZE][/P][P][SIZE=4]  可是,时间一长,眼瞅着班上储物柜里的红领巾越来越多,我又开始动脑筋:怎么才能阻止孩子尽量不丢东西呢?总是捡也不是办法,得让学生学会保管自己的物品,养成一定的自理能力才是关键。[/SIZE][/P][P][SIZE=4]  一天班会课上,我先大力表扬班上最近涌现的拾金不昧的小雷锋。然后告诉他们,捡到东西要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先大声喊几声:“谁丢了什么什么……”这样一来,也许刚掉的物品马上会物归原主。[/SIZE][/P][P][SIZE=4]  接着,我从柜子里掏出了一条条鲜红的红领巾,并夸张地数起来:“一、二、三……”当学生和我一起数到“十五”时,他们不禁也瞠目结舌了。这是短短几周以来我们班捡到的红领巾,还有其他的笔呀,橡皮呀,都放在一起足够开一家小超市了。[/SIZE][/P][P][SIZE=4]  我伤心地“哭泣”起来:“我的小主人呀,我想你们啦,因为你们的粗心,我只能呆在又黑又暗的柜子里,一点也晒不到太阳。”[/SIZE][/P][P][SIZE=4]  孩子可同情“红领巾”了,他们安慰着:“别哭,下次我们一定好好保护你。” [/SIZE][/P][P][SIZE=4]  “红领巾”问:“你们究竟怎么做才能使我不和你们分离呢?”[/SIZE][/P][P][SIZE=4]  蕊说:“我要把你系得紧紧的,这样,你就掉不下来了。”[/SIZE][/P][P][SIZE=4]  鹏说:“我在上面用圆珠笔写上自己的名字,我也不怕把它弄丢了。”[/SIZE][/P][P][SIZE=4]  宸说:“我每天到操场上活动时,我都要看看自己的胸前,摸摸自己的脖子,我的红领巾就不会掉了。”[/SIZE][/P][P][SIZE=4]  “好耶,好耶”“红领巾”破涕为笑:“这下,我和我的小主人永不分离咯!我再也不用呆在黑屋子咯!”[/SIZE][/P][P][SIZE=4]  这就是我对待低年级孩子丢三落四而想的一个办法。我想,赋予了红领巾以一定的情感,让孩子们和自己的用品产生情感,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格外细心,懂得珍惜了。[/SIZE][/P]
                      做一片最美的叶子
                      在线情况
                      28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12557
                        • 经验405454
                        • 文章12484
                        • 注册2012-01-11
                        [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P][FACE=宋体][SIZE=14px][P][P][SIZE=4]志愿者[/SIZE][/P][P][SIZE=4]  既前些日子,我们班五名家长做“交通文明 护花使者”的志愿者后,今天,我也有幸成为了一位志愿者。[/SIZE][/P][P][SIZE=4]  早晨来到学校,和几位同事,还有十名高年级的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戴上红帽子、披上红绶带,行头一天,我们就成为光荣的志愿者了。大家互相打量着,忍不住蜜蜜地笑起来。这笑意里分明写着:瞧呀,咱是一名真正的志愿者啦![/SIZE][/P][P][SIZE=4]  一切准备妥当,我们师生一行十五人,扛着一面鲜艳的旗帜,雄赳赳气昂昂地向指定地点出发了。一路上,行人侧门相看,而我们呢,看路两旁的风景也更加迷人了。[/SIZE][/P][P][SIZE=4]  来到社区,听候社区干部的指挥,我们又扛着大扫帚走到一个新兴小区里。来到这家小区,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扫广场,清理居民楼墙壁上的额“牛皮癣”,忙得不亦乐乎。[/SIZE][/P][P][SIZE=4]  小区里来来往往的居民都发出啧啧赞叹:“这些孩子呀,在家哪会干事呀?可是到这里,哪个不争着干,抢着干![/SIZE][/P][P][SIZE=4]  谁说不是呢?这些孩子哪一个在家里不是“惯宝宝”?由此可见,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成长的氛围是重要的。[/SIZE][/P][P][SIZE=4]  [/SIZE][SIZE=4]阳光下,微风中,花香里,一个个忙绿的身影是那么美![/SIZE][/P][/SIZE][/FACE][/P][/P][/TD][/TR][/TABLE]
                        做一片最美的叶子
                        在线情况
                        28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12557
                          • 经验405454
                          • 文章12484
                          • 注册2012-01-11
                          [P][SIZE=4]谁家的孩子谁家疼[/SIZE][/P][P][SIZE=4]  一位年届退休的老教师今年被安排到我们班代体育课。现在强调全民健身,增强体质也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低年级一周五节体育课,和我的数学课一样多。老教师明年就要退休了,她只想能平平安安地上完每堂课。可想而知,这样的体育课是多么的“有质量”。[/SIZE][/P][P][SIZE=4]  老教师很少给孩子们进行进行正规的队列训练,大多时候都是放羊式的上课。上课铃一响,老教师就把孩子们往操场上一放,自己有时在办公室坐坐,有时和人聊聊。因此,她的每周几节课也变成了负担。[/SIZE][/P][P][SIZE=4]  这天,老教师在办公室喊苦喊冤,说代低年级课一点也不舒服,小孩子一点也不听话。还是代高年级好,经常自己都不用到班上去,有些班主任直接帮她站堂了,有时布一些题目孩子就可以写一堂课。她直接对我说,我们班的纪律最差,她最怕上我们班的体育课。[/SIZE][/P][P][SIZE=4]  说实在的,刚听到老教师的这句话,我真的挺难受。这么说,是我治班无方,还是怨我不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她上课,也许两者兼而有之吧! [/SIZE][/P][P][SIZE=4]  思考一下,我们班的纪律为什么最差?奇怪,我的课堂上,我只看到大多张激动的小脸和高举的小手,只要少数几个孩子有些好动,需要我的随时关注,应该说,孩子们是有些活跃,但也不至于“最差”吧?!是不是这些孩子知道我是班主任,就自然而然地敬畏我呢?我也不得而知。换句话来说,低年级的孩子也就七八岁,不正是最好动的时候吗?还有,既然是体育课,不就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吗?[/SIZE][/P][P][SIZE=4]  也许,应了一句古话:“谁家的孩子谁家疼”。在我眼里,他们机灵、活泼、热情、善良、有礼貌、拾金不昧……得了,打住。我哪是在反思老教师的话,简直是有些“自恋”了![/SIZE][/P][P][SIZE=4]  还是要提醒自己,既然“最差”已经出来,恐怕也不是空穴来风。今后,还要加强孩子们的养成教育,无论上什么课,无论哪位老师来上课,都要有着良好的纪律。我想,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可以做到的。[/SIZE][/P]
                          做一片最美的叶子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95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