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案例评析之关注赔偿,还是关注教育
    [ALIGN=center]关注赔偿,还是关注教育?[/ALIGN][ALIGN=right]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县实验小学  端 虹  王祥连
    [/ALIGN]
    [B]案例呈现:[/B]
        事由:体育课上,学生A与学生B在单杠边玩闹。后来B发现系在脖子上的玉丢失了,想起玩闹时A曾扯过玉的系绳,便找到班主任要求A赔偿。
        处理:班主任晚上7时左右与双方家长电话沟通:B家长认为双方责任二分之一分摊,要求A赔付价值的一半(说玉是10年前买的,当时500多元钱)。A家长则以看不到发票为由,说最多赔100元。于是,班主任约好双方第二早上8时面谈协商。
        半小时后,B家长突然打来电话给班主任:听说A同学父亲出了车祸住院,就不要A赔偿了,明天也不必去学校协商此事了。班主任希望第二天还是按约见面为好。第二天7时左右,A同学母亲打电话给班主任,推托说有事来不了学校,又说这是个小事情,希望由班主任做主,赔个100元意思一下。班主任正告:希望以孩子的教育为重,按约来校。并说明:B家长未必需要赔付。
        之后,三方在学校见面。班主任首先对两位家长谈了看法:孩子之间发生“纠纷”之时,正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机。不能不了了之,不能让教育缺席,不能不留下教育的痕迹。赔偿是次要的,是另外一回事。关键是要对孩子及时教育,由这次,让孩子从“事件”中认识到自身责任,分清对错,培养是非观念与责任感、荣誉感,起到积极的价值引导作用。此时,双方家长和老师对“事件”处理的态度、方式,对双方孩子而言就是今后行事的“示范”,事关重大,事关孩子的将来与长远。A、B双方家长点头认同。
        接着,班主任向两位家长讲述《爱的教育》中“烧炭工和绅士”的故事。双方家长很是动容,表示应该慎重处理以教育孩子。
        然后,班主任把A、B同学喊到场,引导他们一起分析“事件”,指出:双方各有责任,按理各承担一半,但B家长因为得知A同学父亲住院,出于情义,只要A承担50元。在班主任的建议下,A同学当面郑重地向B家长表示感谢,A同学母亲取出50元当着孩子的面交给B家长。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作者阐释:
          一、莫让赔偿代替教育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孩子之间发生了一些纠纷,有了一定的损失(伤),家长首先关注的是赔偿问题,是钱的问题;而教育的本身,人的问题(孩子的及时教育)却被严重地忽略了。
          有时,家长为了相互间的关系处理,甚或因工作忙碌,都不愿花时间,不想到场过问,只希望班主任“平衡”一下,使得“赔偿”能令双方大致接受就行了。对于孩子在这件事上的教育问题,他们往往并不在意与顾及,甚至忽略。很多时候,孩子间发生的事情,家长与家长私下间在电话中就解决了,最后的解决往往当事人——孩子自己竟不知是怎样一回事,更无经历与体验教育的过程而言。显然,教育被*****利的东西架空,教育本身在事情的处理过程中严重缺席。事情的处理与发展往往偏离教育本质,想想这真是本末倒置。这样的后果,往往事情暂时解决了,之后学生又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甚至发生更大的类似的“事情”。因为,他们并未得到及时的教育而明白是非。因为赔偿代替了教育。
          二、学校不应让教育缺席
          家长关注赔偿而忽略孩子的教育,或许还情有可原。但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与具体执行者——班主任而言,对学生教育的忽略则是不应该的。
          实际上,很多时候,在很多事件的处理中,班主任就有这种偏离教育本质情况的发生。往往出于怕麻烦,图个省事。老师做个和事佬,只要家长间协商好了,该赔的赔了,受损方满意了,肇事方能接受了,就万事大吉了。终于可以了桩心事,步入正常的教学程序……
          至于,对学生缘于此事件的真正针对性的教育,往往被搁置或淡出,被所谓正常工作所覆盖与淹没,进而省略了。其实,学校让教育缺席了,就不成其为学校,教师也不成其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身份了。班主任忽略了对学生的教育,就是对本职工作的失职。学校不应让教育这个根本缺席,首先要从班主任对本职工作的重视与落实做起。
          三、教育的力量从坚持中来
      作为教育者而言,不要总抱怨教育的无助与无力,而要反问与反思自己:我是否把教育当回事?是否把孩子的事当回事?是否时刻维护着教育的尊严?是否真正相信教育的力量并虔诚地实施着教育的行为?
          其实,只要我们教育者,特别是班主任,真正把“教育”放在工作职责的第一位,不把“教育”放在“教学”之后,永不放弃教育的责任,把教书育人统一起来并作为自己的天职,真正重视并实施对学生日常的及时而切实的教育,教育就是有力量的。教育的智慧与力量来自于教育者对教育尊严的维护与教育职责的坚守。
          上述案例,我们不难感受到教育的力量与力度,对于学生、对于家长,都产生了较强的教育作用。班主任不仅有力地教育了学生,也有力地教育了家长。有时,班主任得先教育家长,再教育学生。只要班主任真心地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关注“人”的健康成长,并理直气壮地进行着教育,坚守着学校教育的职责,维护着教师实施教育的尊严。教育真实地发生着,作用着,教育自然就具有了应有的震憾人心的力量。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备注:案例点评总集的稿件都是进入一审(班主任之友小学版案例评析栏目)的稿件,特此开专帖征集经典评析,每次征集时间为一个月,征集后将整合为新的文章进入二审、三审等流程,据此,拟选为下一期刊登。例如,10月的案例点评将拟选为第十二期刊登,11月份将拟选为2010年第一期刊登,以此类推。
            10月份的《距离》已刊登在《班主任之友》(小学版)第十二期,在论坛选用了攀攀、靳增果、乐山等老师的精彩点评。11月份的《好家长也是夸出来的》与《手机丢失事件》也顺利进入2010年第一期终审,若编审会通过,将会刊登在《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0年第一期案例评析栏目。
            因为很可能会选用各位老师的点评,所以各位老师在点评时请在末尾注明自己的联系方式,包括自己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例如此贴的末尾注明)。
            欢迎各个老师积极讨论,参与点评。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环路一号班主任之友 宋瑞锋 430205)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4
          • 积分10316
          • 经验549830
          • 文章10205
          • 注册2008-10-02
             [SIZE=4]看到这个案例之后,我很是佩服作者对这件事的深入思考,因为,在我们学校当中经常上演着“关注赔偿”而不“关注教育”的事例。特别是学校如果发生了一些稍有“影响”的事情之后,我们往往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怀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只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就可以了。而此时,我们也因此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应该说来,其实每一个沉痛教训背后蕴藏着一个鲜活的“教材”,只要我们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我想我们的孩子不可能不成为一个全面的人!这就需要每一个教育者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研究教育,关注教育![/SIZE]
          [SIZE=4][/SIZE]
          [SIZE=4]      (湖北省黄梅县蔡山二中  付义六 435506)[/SIZE]
          [ 此贴最后由wxsf9813在2009-12-9 9:13:17编辑过 ]
          [color=red][B]付义六[/B][/color]欢迎您访问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fuyiliu2008][color=red][B]雄鹰展翅[/B][/color][/url]   班刊论坛连载:[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5&ID=225043][color=blue][B]雄鹰展翅的心灵感悟[/B][/color][/url]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值得探讨,先思考一下!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文章中班主任对事件的分析和处理无疑是值得嘉许的。我想再结合这个案例从类似事件对孩子和双方家长的影响方面谈点自己的看法。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ALIGN=center][COLOR=#050584][SIZE=4][B]理智地处理孩子间的纠纷[/B][/COLOR][/SIZE][/ALIGN]

                [COLOR=#050584][SIZE=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注重个人利益得与失,可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凡事一点亏不想吃,过于“自我”保护,甚至睚眦必报,寸步不让,却也未必是好事。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A、B两个小伙伴正玩着玩着,突然因意见不合或者因争抢(损坏)了对方玩具发生“利益冲突”而产生了矛盾纠纷。这时候,A的家长不管三七二十一,轻则冲着B斥责一通,重则把B推上一把,打上几下,甚而至于让B的家长赔偿损失。借此给自己的孩子争回面子,不受别人“欺负”。小伙伴B的家长知道后,气势汹汹地找A的家长理论,结果双方闹得不可开交。本来是孩子间的正常矛盾纠纷,最终双方家长“卷入”其中。双方家长(尤其是A的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俗称“护犊子”或“护驹子”。这种处理孩子纠纷的方式,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双方家长,都是很有害的。
                  从孩子角度说,影响两个孩子今后的交往。在《关注赔偿,还是关注教育?》这个案例中,“体育课上,学生A与学生B在单杠边玩闹。后来B发现系在脖子上的玉丢失了,想起玩闹时A曾扯过玉的系绳,便找到班主任要求A赔偿”。首先说明B孩子缺乏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或者说判断是非的标准并不十分准确。“玩闹时A曾扯过玉的系绳”可能是导致玉丢失的原因,但也只是可能,但并不一定就是导致玉丢失的直接原因。如果以此做为让A作出赔偿的理由,就影响了B的正确判断,即便得到了赔偿,真正的是非的标准就模糊了;对A而言,有失公正,A不免感觉委屈,往后再跟B交往必然会小心翼翼,甚至因此“教训”不再跟B交往,不再一起玩耍,必然会严重影响两个孩子间的同学关系。从这个案例看,虽说出于小孩子的自我保护,B学生让A赔偿丢失了的玉,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孩子正确处理与同学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缺乏,虽然经过班主任协调,双方家长见面,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由A家长做出了赔偿,而且A、B都在场,但也并非是最好的结局。
                  从家长角度看,影响A、B双方家长之间的关系。无论A家长是否意识到孩子“曾扯过玉的系绳”未必就一定导致玉的丢失,但毕竟因自己的孩子跟B在一起玩的时候发生了这件事,做出了赔偿,受到了损失,也就很难说不教育A以后少跟同学一起玩,进而在孩子的交往方面给予不正确的引导。而且,对B及其家长敬而远之,结果,就有可能使两个家庭中大人之间不能很好地交往。由此,本来是两个孩子间的交往问题波及到了两个家庭之间。
                  这个案例中,让人感到高兴的是,A、B双方家长素质还是比较高的。B家长由“认为双方责任二分之一分摊,要求A赔付价值的一半”,到“听说A同学父亲出了车祸住院,就不要A赔偿了”。最后,“出于情义,只要A承担50元”。这说明B家长是富有同情心和宽容心的,而不是得理不饶人;A家长由最初的“以看不到发票为由,说最多赔100元”,到“推托说有事来不了学校,又说这是个小事情,希望由班主任做主,赔个100元意思一下”,再到最后“取出50元当着孩子的面交给B家长”,也反映了A家长的诚意。在班主任的分析和引导下,事件处理有了个圆满的结局,这个结局,不是赔偿了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双方家长的认识,以及由此影响到了两个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做人还应当学会同情他人,有颗宽容之心,人与人之间交往还应当要有情义,这是维系人与人关系和谐融洽关系的极为重要的因素。缺乎此,再多的钱也未必能圆满解决问题,尤其表现在事件结局的负面影响上。
                  曾有位家长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怎么让宝宝不受人欺负有强反抗性?”孩子毕竟是孩子,无论怎样,孩子总得要跟别人交往,孩子有孩子的认识层次,有他们自己的判断标准,因个人对事物的认识不同,孩子间发生矛盾甚至打架是很正常的,这会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如果的确是自己的错,孩子会知道自己以后不该那样做,如果是别人的错,他也会本能地维护自己,相应地,别人会从中知道自己的错,也能知道以后不能那样做了。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是宝宝受欺负,而是孩子间交往过程中正常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觉得还是不要从小灌输孩子凡事不能吃气,一定要反击的观念,否则,有可能让孩子从小形成凡事不合自己意愿的事都要反击的思想,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一味的报复心理,总认为都是别人的错,而不从自身找原因。这样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的。[/COLOR][/SIZE]
                [COLOR=#050584][SIZE=3]  鉴于此,我觉得做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教育和影响孩子学会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凡事多从自身找原因,更不能得理不饶人,建立融洽的同学伙伴关系。
                ——————
                (271411山东省宁阳县第二中学 王新国   邮箱:wxgyx123@126.com )
                [/COLOR][/SIZE]
                [ 此贴最后由王新国在2009-12-9 2:10:19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我的儿子曾经做过一件对不住同学的事,我对他进行了引导,避免了孩子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通过与家长沟通,也避免了因孩子的错误造成大人之间关系生分。
                  案例删除了。
                  [ 此贴最后由王新国在2009-12-25 19:39:07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ALIGN=center][B][FACE=宋体][SIZE=3]这是一篇旧作,已发表于上海的《新德育》[/FACE][/SIZE][/B][/ALIGN][ALIGN=center][B]“以事为本”还是“以人为本”[/B][/ALIGN][ALIGN=center][FACE=Times New Roman]---------[/FACE]和小张老师讨论学校失窃事件[/ALIGN][ALIGN=center]蒋玉燕[/ALIGN]
                    [SIZE=3]一天,有位十多年前的师范毕业生[FACE=Times New Roman]-----[/SIZE]小学老师小张有事来找我,并说:“我是您以前的学生。”谈话间,小张老师自然而然地谈到了学校里发生的一桩失窃事件:[/FACE][SIZE=3]一位学生丢失了钱,后来查到了是谁干的,当时学校对他进行了教育和帮助。可不久失窃事件又发生了,还在窗台上留下了鞋印。根据鞋印很快找到了目标,发现又是同一位学生拿的。再联想以前教师办公室接二连三丢钱的事,就进行了追究,那位学生承认了。后来叫来了父母,他们答应赔偿(这件事已在全校广为流传)。可到第二天,学生拒不承认自己拿了老师办公室的钱。其父母还向学校来要说法,并声称要上告。事情僵了一个多月还远远没有完结呢![/SIZE]
                    [SIZE=3]  讲完这个故事时,小张老师显得很激动,说:“家长的素质实在太差了,怎么能教孩子讲假话呢?”[FACE=Times New Roman] [/SIZE]等小张老师情绪稍有平静,我开口了:“我看问题不在家长,也不在孩子。”[/FACE]
                    [SIZE=3]“难道在老师,在学校吗?学校里经常丢钱,害得老师们人心惶惶,太气人了。”[FACE=Times New Roman] [/SIZE]小张还是那么一副激动的样子。[/FACE]
                    [SIZE=3]“你想,人常说‘每个人都有学好的愿望’,为什么?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而有的人不想学好,为什么?已经失去了自尊。所以保护学生的自尊是第一位的。这件事如此张扬,家长心里会不着急吗?”[/SIZE]
                    [SIZE=3]“第一次时,我们是替他保密的,而且还对他说‘要好好读书’,我们是维护他的自尊的……”[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
                    [SIZE=3]我说:“还是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个班级一位学生的衣角不知被谁剪去了,老师就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纸,让他们写上‘我没有剪’或‘是我剪的’,结果没有一个人承认。后来老师本着再给学生一次改过机会的态度,试了另一个宽容的方法,但还是没有人承认。第三次,老师煞费苦心地又想了一个新招:给大家讲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有个小朋友打碎了一块窗玻璃,当时旁边没有人在。她就非常紧张地逃离了现场。后来老师开始追查了,同学们也议论纷纷。这位小朋友想承认又不敢,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这位小朋友心里总是焦虑不***,特别是每当看到这扇玻璃窗时更是内疚。当她升入中学时,心中还是有着一块解不开的结。上了大学,每每想起这事心里还是很不踏实。大学毕业回到母校教书,……你们一定明白了:那位小朋友就是现在的我——讲完故事,剪衣角的学生立即主动向老师认了错,其他平时做过错事而没有被别人察觉的学生也纷纷向老师忏悔。”[/SIZE]
                    [SIZE=3]小张老师若有所思。[/SIZE]
                    [SIZE=3]我问他:“听完故事后你有何感想?”“我们的方法太简单了。”[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
                    [SIZE=3]“那你们的简单方法和处理‘衣角风波’的巧妙方法有何区别?”[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
                    [SIZE=3]聪明的小张老师略加思索后脱口而出:“简单方法是直接讲道理,提要求,巧妙方法是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道理,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你说得一点没有错。现在的学生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有的甚至逆反心理很强烈,简单的讲道理,提要求,教育痕迹太明显,他们不愿意接受。而通过暗示或创设教育情境让他们自己领悟则可以‘淡化教育痕迹’。请注意,在新形势下,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育是不露痕迹的教育,而不是教育色彩很浓的教育。”[/SIZE]
                    [SIZE=3]“让学生自己悟道理,淡化教育痕迹。这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原来我们以为只要对学生态度好,就是尊重人了,如果这样还不接受老师的教育,就是学生的问题了。现在想来,‘方法简单’才是工作被动的原因啊!”[/SIZE]
                    [SIZE=3]“对啊,在引导帮助学生的过程中,态度粗暴固然是要避免的,方法简单同样也往往是行不通的。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态度不粗暴上,还要注意方法不能简单化,许多时候还得讲究一点技巧甚至是艺术。”我继续着话题:“其实类似你今天的故事我已听了好几回了。有个学生丢了[FACE=Times New Roman]100[/SIZE]元钱,老师查到了拿钱的是学生张三,这钱藏在另一个学生李四那儿。还知道了原因:张三因受同寝室同学的孤立而痛苦,就用拿钱的方法进行报复。问明原委后,老师叫来了李四核实,又请来了家长,达成了赔偿协议。可第二天家长和学生都改口了,后面的结果与你们的情况如出一辙。所以形成这种被动局面不仅仅是教育方法问题,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FACE]
                    [SIZE=3]“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蒋老师,请快一点说。”性急的小张等不及了。[/SIZE]
                    [SIZE=3]“遇到这类事时,被动的做法是:心中的念头和所做的实际工作都是查实、赔钱之类的事务,并以平息风波为出发点,而眼中并无学生这个‘人’。例如上面谈的那位学生受到了委屈,老师没有去***抚他,理解他,只是忙着核实、找家长赔钱等具体工作。而处理衣角风波的那位老师则和你们不一样,她是目中有人,她的出发点是帮助教育学生。简而言之,前一种做法是处理问题模式,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后一种做法是育人模式,以助人为目标。从更深层次上说,所以有这样的差异,往往是因为教育理念不同,前者是以事为本,后者是以人为本。”[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
                    [SIZE=3]小张老师连连称是。[/SIZE]
                    [SIZE=3]“再比较一下,两种教育模式在效果上有何差别?”[/SIZE][SIZE=4]小张老师想了一想,说:“后者在使学生受到教育,得到成长的同时,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而前者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更不用说促进学生成长了,最麻烦的是还惹来了纠缠不清的官司。”[/SIZE]
                    [SIZE=4]“对呀!现在许多老师总是强调[/SIZE][SIZE=3]忙,而喜好用简单的方法来处理问题,那从时间上看,处理问题模式和育人模式,哪一种更合算呢?以事为本的做法,拖了很久也没有结果,以人为本的做法,需要那么久吗?当然以人为本的做法是需要真*****夫的。”[/SIZ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
                    [SIZE=3]讨论到这里,小张原先种愤愤不平已无影无踪了,脸上露出一副深思的样子,“看来问题确实不在学生和家长,而主要在我们老师。看来教育理念真的要更新,方法也需要改一改了。……”[/SIZE]
                    [SIZE=3]第二天我收到了一封邮件,是小张发来的,上[/SIZE][SIZE=4]面写道[COLOR=#3c3cc4]:尊敬的蒋老师:您好!我曾是您的学生,当年聆听过您的心理学课。上周重又见到了您,且得到了您的指导,居然给了我“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不知道为什么,这次谈话,比您当年给我们讲的几百堂课要有价值得多。看来、理论,只有在实践领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谛。[/SIZE][/COLOR][ALIGN=right][COLOR=#3c3cc4][SIZE=4]学生 小张[/COLOR][/SIZE]                                          [/ALIGN]
                    [SIZE=3]   看着这段不知是表扬还是批评的文字,我感到欣慰:小张真的开始变了。同时心底里还涌出一股不服气:想当年,学生总说我教的心理学最有用呢!当然这种冲动一下就过去了,是啊!小张说得对,“理论,只有在实践领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谛。”当时对学校教育还没有一点感觉的师范生,怎么能深刻地领悟教育理论的真谛呢![/SIZE]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81
                      • 文章1
                      • 注册2009-12-14
                      [FACE=Arial][SIZE=4]深有感触!我也遇到了这么一件事。我们班学生和另一班学生在放学回家途中互相嬉闹推攘,结果是我们班这个学生自己跑摔了一跤,把手摔骨折了。我们班学生家长找到学校,另一班班主任赶紧请来了对方家长,那学生说他没推,是自己跑摔的。我们班学生也这样说了。但既然家长找上门来,不协调赔偿咋行,我们也还是给协调赔了。当时也给家长说了主要是为了教育学生,要学生注意***全等等,赔偿是小事。但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想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读完几位老师的回帖,很受了一翻教育。教育无小事,要做到眼中有学生,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完善对学生的教育。我准备借此开一个主题班会,把***全教育扎扎实实地抓一下。[/SIZE][/FACE]
                      [ 此贴最后由花魂在2009-12-14 20:17:54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把过失变成教育的财富
                            案例中的王老师无疑是一个富有教育责任感和教育智慧的老师,他的做法应该得到广泛的赞同,但我们点评这个案例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做法”这个表面,因为同样的做法可能因为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后果。我认为这篇案例所呈现出来的教育思想更应该大家学习。王老师之所以能取得完美的教育结果,关键是他有一颗教育的心,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成长,更善于抓住生活的点滴细节甚至是学生的过失来引导学生。我经常给学生说“敢于改正错误是是勇者,能把错误化作成长的财富是智者”,那么,对一个老师来说,同样是这样,能够让学生承认并改正错误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把学生的错误化作教育的财富是一个有智慧的老师。那么,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这个老师要有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篇案例告诉我们,我们不要惧怕学生出现错误,更不能因为学生犯错而心烦气躁,乱发脾气,更应该调动我们的教育智慧,化错误为财富,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教育。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13
                          • 经验161387
                          • 文章3159
                          • 注册2009-01-08
                          [FACE=楷体_GB2312][SIZE=4]   这个案例之所以成*****,我想有几个前提:[/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B]1、班主任的思维习惯。[/B]现在的很多班主任其实做得并不专业,不专业的成分很多,但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缺乏教育思维和教育意识。这个案例很成*****,成*****的第一前提就是得益于班主任的教育思维。遇到问题,我们肯定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很多种。通过观察班主任解决问题的方式就能发现班主任的思维习惯是哪种。以这个案例为例,我猜想可能会有这么些[B]不同类[/B]的班主任:[/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B](1)难得糊涂:[/B]先做学生工作,再游说家长,最后各打50大板。如果B不和A玩闹东西就不会丢,所以被丢的同学也有责任;如果A不和B折腾,也不会无意的把B的玉扯掉,还有就是玩就玩呀,你A同学为什么要去扯B的玉呢?自己惹祸上身,怨不得别人。最后一个巴掌拍不响,各陪一半。这样的结果有点像是“糊涂官办家务事”,班主任也来个难得糊涂,这个事情也就到此为止。[/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B](2)相亲相爱:[/B]先做B的工作,你东西掉了是不,为什么会掉呢?哦!因为是和A玩耍的时候掉的,说明你和A的关系好,是好朋友。就算不是好朋友,我们也是一个班的,既然是一个班集体的,那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那怎么能说两家话呢?你这么董事,老师相信你会解决好的。这样的班主任就给学生扣上了一顶比较暧昧的帽子,至于学生愿不愿意带,就要看学生的“觉悟”高不高了,如果学生不“领情”,班主任就又会侃侃而谈,大讲道理,甚至有的班主任还会言语间流露出“你怎么这么小气”的语调。如果遇到这样的班主任,这个B同学还真够冤枉的,明明东西掉了, 还会被贴上这么多的标签,真是受领的冤啊![/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B](3)“化”*****大法:[/B]这样的老师多半对这样的事情有着自己的公式——了解情况、协商赔偿方案、问题解决。奉行的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双方风平浪静,就万事大吉。只要问题得到解决,我就如释重负。这样的班主任多半是那种很会交际,很会拌稀泥的人,尤其在家长面前满口江湖语仁义言。只要理性一点,分析一下这个班主任说的话做的事情,活脱一个“大忽悠”。[/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B](4)独裁主义:[/B]有的班主任很独裁,独裁的人多半都有点偏听偏信,信了以后一定会刚愎自用,而刚愎自用的依据却是经验主义。这样的班主任不喜欢调查、不喜欢探究,一听到B同学描述过程和场景,马上会调动起大脑里的相关经验,对A、B同学进行衡量,衡量平时表现,衡量成绩高低,衡量诚信,几乎是一衡量完就能马上裁决。只要裁决好了就是终审判决,该赔就有若干赔的理由,不该赔就有不该赔的理由。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或者双方家长到场都是一个样。遇到这样的班主任才是“秀才遇到兵”,有理可以变成没有理,没有理可以变成有理。[/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当然还有一些可能一点主意也拿不出来的班主任,要么让两个当事人自己协商,要么就是听听家长意见甚或找找领导。[/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以上的班主任较之案例中的班主任,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习惯,比较之下,案例中的班主任有着“教育”的思维习惯。遇到问题想的不仅仅是解决之道,更多的思考的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达到的最大的教育知道。对学生、对家长都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作者抓住了,还升华了,这样的*****夫不是灵光一现的偶然,而是思维习惯形成的必然。[/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2、家长的配合[/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案例中的家长很配合,难得的是双方的家长都很配合,可贵的是在配合的基础上还很通情达理。这为班主任架设教育管理创造了和谐的氛围。我想这样的氛围一是家长的自身的素质,二也应该是家长与班主任的长期合作中,家长受到了班主任的感染,这就是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的“润物细无声”了。[/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看多了歌颂式的,自我吹嘘的、经验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案例(文章和实例),看到以上案例,突然之间有点进氧吧的感觉:清新、自然、理性、和谐的艺术美感。[/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有感而发而已,算不得评论。[/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FACE][/SIZE]
                          [ 此贴最后由苍蝇爱蚊子在2009-12-19 15:43:15编辑过 ]
                          我在一座叫做"教育"的山上拣到了些柴火,不小心点燃拉,却燃烧了我的岁月,使我的心一直炽热!个人博客:http://lglovewp.blog.163.com/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