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8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5
    • 积分7080
    • 经验221868
    • 文章6513
    • 注册2013-01-18
    [P][SIZE=4][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2[FACE=宋体])教会学生对思维使用有效的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SIZE][/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SIZE=4]     思维监控的关键是解题者要对解题的进展情况具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并通过自我评价及时地对解题过程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即有些学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数学知识,也已经掌握了相应的数学方法,但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这些知识和方法是重要的,特别是不知在何时何地运用它们以及如何运用它们,从而仍然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实际上是学生对解题的过程缺乏有效的思维监控,缺乏对于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的系统分析,他们往往不假思索地采取某一方法或解题途径,或总是在各种可能的解题途径之间徘徊不定,而对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缺乏明确的认识。另外,在沿着某一解题途径走下去时,又往往不能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作出清醒的评估并由此做出必要的调整(是继续走下去,还是另寻他途),而是“一股劲地往前走”,起到最终陷入僵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不仅要埋头走路,还要抬头看路”,通过启发、质疑等“外部他控”的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监控能力。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提出以下三个问题:“我现在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它实际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并最终将“外部他控”转化为学生自我思维监控,使学生学会与自我进行对话:“我现在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它实际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SIZ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SIZE=4][/SIZE][/SIZE][/FACE] [/P][P][FACE=宋体][SIZE=12pt][SIZE=4][/SIZE][/SIZE][/FACE] [/P][P][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 [/P][P][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 [/P]
    在班刊,我永远是您的朋友。
    在线情况
    8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5
      • 积分7080
      • 经验221868
      • 文章6513
      • 注册2013-01-18
      [P][FACE=宋体][SIZE=12pt]     [B]([/B][/SIZE][/FACE][B][FACE=宋体][SIZE=12pt]2[FACE=宋体])教会学生对思维使用有效的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B][/P][P][FACE=宋体][SIZE=12pt]     思维监控的关键是解题者要对解题的进展情况具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并通过自我评价及时地对解题过程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即有些学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数学知识,也已经掌握了相应的数学方法,但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这些知识和方法是重要的,特别是不知在何时何地运用它们以及如何运用它们,从而仍然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实际上是学生对解题的过程缺乏有效的思维监控,缺乏对于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的系统分析,他们往往不假思索地采取某一方法或解题途径,或总是在各种可能的解题途径之间徘徊不定,而对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缺乏明确的认识。另外,在沿着某一解题途径走下去时,又往往不能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作出清醒的评估并由此做出必要的调整(是继续走下去,还是另寻他途),而是“一股劲地往前走”,起到最终陷入僵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不仅要埋头走路,还要抬头看路”,通过启发、质疑等“外部他控”的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监控能力。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提出以下三个问题:“我现在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它实际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并最终将“外部他控”转化为学生自我思维监控,使学生学会与自我进行对话:“我现在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它实际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 [/P]
      在班刊,我永远是您的朋友。
      在线情况
      8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5
        • 积分7080
        • 经验221868
        • 文章6513
        • 注册2013-01-18
        [P][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3[FACE=宋体])策略性知识的教学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要突出策略教学的成功之处。[/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成功地进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必须有坚实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作保障,离开了必要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只是空谈。比如在策略性知识的了解阶段,必要性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首先让学生了解有关策略性知识的陈述,才能进一步学习。正常不仅要明明白白地把“支配策略行为的规则是什么”告诉学生,而且要使他们体验到运用策略带来的效益。同时,为了使习得的策略在新情境中应用,教学中还应使学生清楚地知道策略运用的条件。在转化阶段,程序性知识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三者应有机地统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 [/P][P][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 [/P]
        在班刊,我永远是您的朋友。
        在线情况
        8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5
          • 积分7080
          • 经验221868
          • 文章6513
          • 注册2013-01-18
          [P][B][FACE=宋体][SIZE=12pt]     ([FACE=Times New Roman]4[/FACE][FACE=宋体])激发学生学习策略性知识的内在动机。[/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B][/P][P][FACE=宋体][SIZE=12pt]     如果学生意识到策略的使用确实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那他们就会继续使用策略,所以策略性知识教学中要清晰地强调策略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使用和掌握策略情况的及时反馈,以便学生能时时监控自己的策略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
          在班刊,我永远是您的朋友。
          在线情况
          8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5
            • 积分7080
            • 经验221868
            • 文章6513
            • 注册2013-01-18
            [P][FACE=宋体][SIZE=12pt]   [B]  ([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宋体])在具体情境中教策略,提供变式练习的机会。[/FACE][/B][/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变式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练习,重复练习只适合动作技能学习,不适合智慧技能学习,更不适合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变式是适合规则的情境的变化。例如,适合按时间分段规则的例文可以是写事、记人、写景、状物,实践词可以是明显的,也可以是隐含的。只有在这样变化的情境中应用习得的规则,学生才能深刻理解习得的规则。在变式练习的初期,学生可能会出现错误,教师应注意发现学生的错误,针对错误提供反馈和纠正。[/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策略性知识的应用往往离不开具体的学科内容。例如在语文课中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和写作策略;而数学课则是推理策略教学等。策略教学的次序也应该是先易后难,先学特殊的、应用范围窄的学科教学策略,后学基础的、概括程度高的一般策略。每种策略都要选择较多的实例来说明其运用的多种可能性,以便学生能形成概括化的认为。[/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 [/P][P][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 [/P]
            在班刊,我永远是您的朋友。
            在线情况
            9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5
              • 积分7080
              • 经验221868
              • 文章6513
              • 注册2013-01-18
              [P][FACE=宋体][SIZE=12pt]   [B]  ([/B][/SIZE][/FACE][B][FACE=宋体][SIZE=12pt]6[/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坚持长期教学。[/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B][/P][P][FACE=宋体][SIZE=12pt]     许多复杂的策略必须经过学生充分练习才能学会,在教学中,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不可能立竿见影,必须坚持长期的、系统的教学训练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形成一个系统的长期的策略教学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在当代教学改革中,越来越重视策略性知识的教与学的研究,策略性知识被认为是解决新颖问题和创造能力的关键成分。在教与学中的策略性不仅包括学生学习的策略,还包括教师教学的策略,因此掌握策略性知识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老师的教学都有重要意义。策略性知识可以促进老师有效地教学,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教学质量。[/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 [/P][P][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 [/P]
              在班刊,我永远是您的朋友。
              在线情况
              9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5
                • 积分7080
                • 经验221868
                • 文章6513
                • 注册2013-01-18
                [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B]专题三[/B][/FACE][B][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Times New Roman]实践指导:现代知识观下的四种能力及其培养[/FACE][/B][/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FACE]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它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它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高低和完成的可能性。同时,能力总是和一定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具体活动,能力也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发展了。另外,人们在完成某项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能力素质也各有不同,带有鲜明的个体倾向性。现代知识观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主。本专题中,我们将对学生发展中的四种主要的能力及相对应的培养做出探讨,以期对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SIZ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FACE=Times New Roman]     [/FACE][B]话题[/B][/FACE][B][FACE=Times New Roman]1 [/SIZE][FACE=Times New Roman]学习能力及其培养[/FACE][/B][/FACE][/P][P][ALIGN=center][FACE=楷体_GB2312][SIZE=3]老鼠的外语[/FACE][/SIZE][/ALIGN][/P][P][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FACE]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领带领小老鼠出外觅食。在一家人的厨房内,垃圾桶中有很多剩余的饭菜,对于老鼠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宝藏。正当老鼠们准备吃时,传来了一声令它们肝胆俱裂的声音,那是一头大花猫的叫声。它们震惊之余,便各自四处逃命,但大花猫绝不留情,不断穷追不舍,终于有两只小老鼠躲避不及,被大花猫捉到,正要吞噬之际,突然传来一连串凶恶的狗吠声,令大花猫手足无措,狼狈逃命。大花猫走后,老鼠首领从垃圾桶后面走出来说:“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一种语言有利无害,这次我就因此救了你们一命。”如果没有老鼠首领的帮助,那么这些老鼠早就被猫吃了,可见学习能力的重要价值。[/SIZ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FACE]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两个年龄相仿、智力不相上下、生活环境也差不多,又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接受教育的孩子,可是学习成绩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孩子成绩总是保持在年级前几名,另一个孩子即使报了学习辅导班,也只能在及格线上挣扎。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学习能力水平的不同。[/SIZ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FACE]通过“老鼠的外语”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鼠首领”正是因为喜欢学习,并且学会了狗吠声,才能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临危不乱,用“假的狗吠声”骗了大花猫,拯救了鼠群的性命。并且,这位“鼠首领”还以实践证明了学习能力的价值!动物尚且需要出色的学习能力来适应生存,何况我们呢?[/SIZ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SIZE][/FACE] [/P][P][FACE=Times New Roman][/FACE] [/P]
                在班刊,我永远是您的朋友。
                在线情况
                92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543
                  • 经验83410
                  • 文章5180
                  • 注册2011-08-17
                  佩服阿荣坚持精神的同时,发个小小的疑问,您一本这样的专业书籍一般需要读多久,在读这本书的同时您还有其余时间读其他书籍吗?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9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5
                    • 积分7080
                    • 经验221868
                    • 文章6513
                    • 注册2013-01-18
                    [P][QUOTE][B]下面引用由[U]yhglll[/U]发表的内容:[/B]

                    佩服阿荣坚持精神的同时,发个小小的疑问,您一本这样的专业书籍一般需要读多久,在读这本书的同时您还有其余时间读其他书籍吗?[/QUOTE]
                    [/P][P][SIZE=4]感谢姚老师的关注与鼓励。[/SIZE][/P][P][SIZE=4]这本专业的书,我是每天读一部分,这样才能有时间读一些其他的书。[/SIZE][/P][P][SIZE=4]我读书的时间并不多,大多时间都是在上课与管理班级上的事务。[/SIZE][/P][P][SIZE=4]还要上论坛,时间太紧张了。[/SIZE][/P]
                    在班刊,我永远是您的朋友。
                    在线情况
                    9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5
                      • 积分7080
                      • 经验221868
                      • 文章6513
                      • 注册2013-01-18
                      [P][SIZE=4][FACE=宋体][SIZE=10]     一、学习能力[/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SIZE][/P][P][SIZE=4][FACE=宋体][SIZE=10][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让我们把能力的概念引入到学习系统中来,探讨一下学生的学习能力。简单来说,学习能力就是个体听、说、读、写、算、交流的能力,是个体生存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日常生活吕的基础性能力。但学习能力不仅仅是人类所独有的,通过下面几个小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其他动物同样具有学习能力。[/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SIZE][/P][P][SIZE=4][FACE=宋体][SIZE=10][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通过几个实验)总的来看,人和自然界的其他动物的机能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而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之灵,发展出悠久的文明,靠的是一代代人的学习能力。[/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SIZE][/P][P][SIZE=4][FACE=宋体][SIZE=10][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目前,有关学习能力的研究很多,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对这些定义的分析综合,我们试图给出一个较为确定的学生学习能力的概念。[/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SIZE][/P][P][SIZE=4][FACE=宋体][SIZE=10][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一)关于学习能力的理解[/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SIZE][/P][P][SIZE=4][FACE=宋体][SIZE=10][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1[FACE=宋体]、概念[/SIZ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FACE][/P][P][SIZE=4][FACE=宋体][SIZE=10][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1[/SIZE][FACE=宋体])相关定义。[/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FACE][/P][P][SIZE=4][FACE=宋体][SIZE=10][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定义[FACE=Times New Roman]1[/SIZE][FACE=宋体]:学习能力一般是指人们在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自我求知、做事、发展的能力。[/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FACE][/P][P][SIZE=4][FACE=宋体][SIZE=10][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定义[FACE=Times New Roman]2[/SIZE][FACE=宋体]: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会学”。所以,学生只有懂得“会学”,才能实现“学会”,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FACE][/P][P][SIZE=4][FACE=宋体][SIZE=10][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定义[FACE=Times New Roman]3[/SIZE][FACE=宋体]:一般学习能力是指在很多种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注意力、理解能力等。[/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FACE][/P][P][SIZE=4][FACE=宋体][SIZE=10][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定义[FACE=Times New Roman]4[/SIZE][FACE=宋体]:学习能力就是指观察和参与新的体验,把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从而改变已有知识结构的能力。[/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FACE][/P][P][SIZE=4][FACE=宋体][SIZE=10][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定义[FACE=Times New Roman]5[/SIZE][FACE=宋体]:学习能力是指以快捷、简便、有效的方式获取准确知识、信息,并将它转化为自身能力的本事。[/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FACE][/P][P][SIZE=4][FACE=宋体][SIZE=10][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定义[FACE=Times New Roman]6[/SIZE][FACE=宋体]:学习能力是指搜集和阅读科技文献、熟练使用学习工具的能力。[/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FACE][/P][P][SIZE=4][FACE=宋体][SIZE=10][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定义[FACE=Times New Roman]7[/SIZE][FACE=宋体]:所谓学习能力,就是指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FACE][/P][P][SIZE=4][FACE=宋体][SIZE=10][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定义[FACE=Times New Roman]8[/SIZE][FACE=宋体]:所谓学习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能够引起行为或思维方面比较持久变化的内在素质,并且,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学习实践才能形成和发展”。[/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FACE][/P][P][SIZE=4][FACE=宋体][SIZE=10][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上述八种有关学习能力的概念,都试图对学习能力作出全面的解析和定义。虽然表述各不相同,但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共性东西的存在,比如:方法、知识、信息、工具、内在素质、个性特征。因此,根据我们的理解,可以将本书中的学习能力定义为:学生在面临解决或处理信息时,通过使用各种方法、工具,将新知识和新经验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以顺利实现学习目标,达到预期学习效果的一种内在修改特征。[/SIZE][/FACE][/SIZE][/P][P][SIZE=4][FACE=宋体][SIZE=10][/SIZE][/FACE][/SIZE] [/P][P][SIZE=4][FACE=宋体][SIZE=10][/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SIZE] [/P]
                      在班刊,我永远是您的朋友。
                      在线情况
                      9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5
                        • 积分7080
                        • 经验221868
                        • 文章6513
                        • 注册2013-01-18
                        [P][FACE=宋体][SIZE=10px][SIZE=4][FACE=宋体][SIZE=10]     [/P][P][B][FACE=宋体][SIZE=10]([FACE=Times New Roman]2[/FACE][FACE=宋体])学习能力的规定性。[/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B][/P][P][SIZE=4][FACE=宋体][SIZE=10]①学习能力是与学习活动息息相关的能力,而不是下与其他活动相关的能力。它既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又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对于学习活动的内涵、外延理解不同,对学习能力的范围、具体内容的理解也就不同。如果把学习活动理解为认为活动,就会把学习能力理解为认识能力;如果把学习活动理解为读书,就会把学习能力理解为读书的能力;如果把学习活动理解为通过各种途径演绎法处理信息,就会把学习能力理解为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SIZE][/P][P][SIZE=4][FACE=宋体][SIZE=10]②学习能力是一种效能性、功能性的特征,它主要从人们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反映出来。具体地说,这种效能性又通过一系列操作性指标来说明,比如从过程上看是否完整、快速;从结果上看,对知识的掌握是否正确、深刻、牢固等。[/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SIZE][/P][P][SIZE=4][FACE=宋体][SIZE=10]③学习能力通过学习行为表现出来,但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特征。在一定的阶段,这种特征还是比较稳定的。当然,随着人的成长发展,随着个体知识的累积,随着自身实践活动与练习的增加,这种特征也会变化和发展。[/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SIZE][/P][P][/SIZE][/FACE][/SIZE][/SIZE][/FACE][P][FACE=宋体][SIZE=10px][/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0px][/FACE][/SIZE][/P][FACE=宋体][SIZE=10px][/FACE][/SIZE][FACE=宋体][SIZE=10px][/FACE][/SIZE][/P]
                        在班刊,我永远是您的朋友。
                        在线情况
                        9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5
                          • 积分7080
                          • 经验221868
                          • 文章6513
                          • 注册2013-01-18
                          [P][SIZE=4][B][FACE=宋体][SIZE=10]([FACE=Times New Roman]3[/SIZE][FACE=宋体])学习能力的实质。[/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B][/FACE][/P][P][SIZE=4][FACE=宋体][SIZE=10]对于学习能力实质,中外学者都进行过深入的分析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SIZE][/P][P][SIZE=4][FACE=宋体][SIZE=10]①要素论。顾名思义,该理论认为学习能力是由部分要素综合构成的。比如,有的学者认为,在各种特殊学习能力中存在着某种共性,即基础、能力、学习风格和方法四个要素,这四部分的差异,反映了学生能力的差异。有的学者认为,学习能力不同于一般的智力和能力,而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适应一定学习活动的能力,是一系列具体学习能力的总和。[/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SIZE][/P][P][SIZE=4][FACE=宋体][SIZE=10]②品质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能力就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是通过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来训练学生的心理品质。[/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SIZE][/P][P][SIZE=4][FACE=宋体][SIZE=10]③经验类化论。我国学者认为,所谓能力是指对活动的进程及方式起直接调控作用的个体体验。这些经验是由知识、技能构成的,因而,能力原则上属于经验的范畴,但是,作为能力的那种经验,是系统化、概括化的个体经验,即类化了的经验,是一种网络型的经验结构。[/SIZE][/FACE][/SIZE][/P][P][SIZE=4][FACE=宋体][SIZE=10][/SIZE][/FACE][/SIZE] [/P][P][SIZE=4][FACE=宋体][SIZE=10][/SIZE][/FACE][/SIZE] [/P][P][SIZE=4][FACE=宋体][SIZE=10][/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SIZE] [/P]
                          在班刊,我永远是您的朋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34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