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6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学无止境,孔子渊博的学识令人敬佩。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2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8030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P][b][SIZE=4]君子不器——当人才很好,但是还不够[/SIZE][/b][/P][P][SIZE=4]关于人才的概念,百度百科说: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也作“人材”[COLOR=rgb(51, 51, 51)]。[/SIZE][/COLOR][/P][P][SIZE=4][b]子曰:“君子不器。”[/b](《论语为政篇2·12》).孔子说:“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在古代,君子本来是指贵族的子弟,后来专指一种特定的人格表率,即德行方面比较完美的人。后来,君子便成了每个人努力的目标。一般谈到君子,都会强调立志。你有志向吗?如果你希望成为君子,那你就要努力了。孔子说的[b]“君子不器”[/b]中的器就是器皿,像锅、盘、碗、盏是器皿,我们开的车子、飞机也是器皿。器皿代表它有一定的用途。在孔子的想法里,因为社会人生更多需要的是全才,全才就要样样懂。“[b]不器[/b]”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特别是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做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b]“[/b][b]君子不器”[/b]这个学问,就是成为了真正的全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所以“[b]君子不器[/b]”放在《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一个领导者只有能够通观全局、把握全局、领导全局,才能成为合格的领导者。作为一个君子应该是全方位地学习,而不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这也就是全人教育。全人教育有三个层次,即:人才、人格、人文。[/SIZE][/P][P][SIZE=4]第一层次,人才教育,用之于外。现代人只要读完大学或专科,就能拥有一个特定的专长服务于社会。找到工作,得到一种社会地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能不能在社会上发挥所学,有时候要看机会,看是否得到赏识。如果说只强调让一个人成为某方面的人才,那么此阶段,这个人才也仅仅是一个专业的工具或者器皿。一旦碰到其他方面的挑战,他也许就束手无策了。不管用得多好,将来都要退休,退休以后还是要面对晚年的生活。并且,一个人在一生中一定会与别人来往,比如交朋友、与同事间的互动,其中所牵涉的,与专业知识技能多半没有直接的关系。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一个人只有智商高不够,还需要情商;只会念书不够,还要能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否则, 这个人在社会上会到处碰壁。因此,学习的过程要注意到整个人格的发展。[/SIZE][/P][P][SIZE=4]第二层次,人格培养,求之于内。任何人格方面的陶冶, 都要求由内在的真诚开始。比如说我做一件事,可能只考虑效果,考虑利害关系,这是一种情况。同时我也考虑是不是由内而发,是不是真诚,是不是主动愿意这么做,这又是另外一种情况。如果只考虑第一种情况,无异于永远把自己当工具。做一件事,只考虑利益,比如我表现不错,别人给我赞扬,我就很开心,但是我没有由内而发,不管做多少事,都无法改变内在的自我。所以,重要的是在人格上的要求,能够求之于内, 由真诚开始。[/SIZE][/P][P][SIZE=4]    我们讲人格教育,不是要求学生上完课,学会了之后立刻变成君子,那不可能。人格教育需要学校,需要老师, 并且强调身教与言教并重,比如父母教子女做好人、做好事, 这是言教,而身教就是父母自己要能够做好人做好事,子女看了之后,当然是有样学样,也跟着去做,最后能够自己主动愿意做,那才真的是会有道德方面的效果,也就是不断地提升人格的质量。[/SIZE][/P][P][SIZE=4]    第三层次,人文教育。简单说,就是有没有艺术的爱好和修养、有没有个人的宗教信仰,这些都属于人文方面的考虑。一个人生命是完整的,像孔子一样,他也有许多宗教方面的观点值得我们参考。[/SIZE][/P][P][SIZE=4]    所以,我们谈[b]“君子不器”[/b],是说不要只看“人才”这一块,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一个孩子如果在人格方面有好的教育,其价值远远超过他专业上的才能。这个社会不缺人才,但是对人格方面却有普遍的要求。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听起来很刺耳,他说专家只是训练有素的狗。如果只有专业知识,没有普遍的对人的关怀,那么人格是有缺陷的。比如研究生物科技的科学家,到最后可能想做一个克隆人。若真复制出人,那么对社会的影响是很难评估的。在社会的道德、秩序等方面恐怕都面临新的挑战。所以,科学家不能只以探索为理由,不顾一切地去发明创造,到最后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像各种武器的发明,对人类就构成了很大的威胁。[/SIZE][/P][P][SIZE=4]不但科学家如此,艺术家也是如此。有的艺术家说我要为艺术而艺术,听起来很专业。但是为艺术而艺术,对于社会及一般人来说,恐怕也是一个压力。因为有些艺术家为了求新求变,不顾社会的生活规范,也不顾各种善良的风俗习惯,只一味创新,结果虽然达到了创新的目的,但对许多人来说,却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社会影响。每个行业都有它的专业性,如果这个行业只顾自己,忽略社会责任,那后果恐怕不见得好。同样地,我们教书也一样, 只做一个教书匠,而忽略了社会责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合格。[/SIZE][/P][P][SIZE=4]《论语》有一句话,说一个君子在用人的时候要“器之”, 他用人的时候会因材来使用人,你是这方面人才,我就用你做这方面的事情。按照你的才能来加以规划,让你发挥,这是用人方面。但是不要忘记,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这个完整的生命一定要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也就是在人才教育之外还有人格教育与人文教育。儒家一向侧重于人格教育方面,所以儒家给人的印象往往就是教条八股,要人好好孝顺,要讲信用, 等等。我们学儒家千万不要只看外表的规定,而要学会其中人性的理论。要问自己,当我孝顺的时候我快乐吗?如果不快乐, 就要再进一步问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不了解为什么应该孝顺。同样,做父母亲的也要爱护子女。父母照顾孩子的时候也很累,这时就要想,我照顾孩子的时候快乐吗?事实上,人生的快乐与痛苦有时候很难分清楚,有时候我们把这种带有负担、带有压力的快乐,称为甜蜜的负担。人在世上找不到完全的自由,也没有不带任何压力和负担的事情。但当你尽力去做了之后,内心的快乐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所以,讲人格教育时,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不断地修炼自己,同时对于人我关系要做出正确的判断。[/SIZE][/P][P][SIZE=4]孔子说[b]“君子不器”[/b],他不是说不要当人才,而是说当人才很好,但是还不够。我们要常常记得“不错,但是不够”这几个字。大家学习的时候也一样,学到了那么多孔子的观念,不错,但是还不够,因为还有很多,要继续往前走才能够了解得更完整。[/SIZE][/P][P][/P][P][SIZE=4] [/SIZE][/P]
    [ 此贴最后由 苏丁一 在2018/11/20 16:50:30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3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8030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SIZE=9pt][QUOTE][/SIZE][b][SIZE=9pt]下面引用由[@微尘#33634]发表的内容:[/SIZE][/b]

    [SIZE=9pt]学无止境,孔子渊博的学识令人敬佩。[/QUOTE][/SIZE]
    [P][SIZE=4]谢谢评价![/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德育教育与知识教授同等重要,或者说前者更重要。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5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8030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P][b][SIZE=4]孔子的教育教学原则[/SIZE][/b][/P][P][SIZE=4]    孔子开办平民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人才,有其独特的教育教学原则,《论语》中记载的有:[/SIZE][/P][P][SIZE=4]一、“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原则[/SIZE][/P][P][SIZE=4]孔子眼里的人才,应该兼具文化素养与行为规范,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原则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就是要广泛学习文化知识,再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SIZE][/P][P][SIZE=4][b]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b](《论语雍也篇6·27》)。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b]博学于文,[/b]这个文不仅是文学,而是代表了一切学术文化。以现代名词来说,包括了文法、文理和一切知识。所以说要博学于文。博就是渊博,样样要懂,才能成为通才。但是渊博的人,常是样样都懂,门门不通。所以先求渊博;后要求专精。要渊博而专精,并且还要约束自己,做人处事最在合礼。[b][/b][/SIZE][/P][P][SIZE=4]孔门的思想要讲礼,礼并不是教我们行礼,而是《礼记》所包涵的文化精神。孔子说如果做到这样,大体上人生的道路,可以走得出来,不会离谱太远了。[b]“[/b][b]弗畔”[/b][b],[/b]畔通叛,[b]“[/b][b]弗畔”[/b][b],[/b]就是没有离经叛道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SIZE][/P][P][SIZE=4]二、启发性原则[/SIZE][/P][P][SIZE=4][b]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b]《论语述而篇7·8》)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这是教育方法也是教育原则。所谓[b]“[/b][b]愤”[/b],就是激愤的心情。对于不知道的事,非知道不可,也是激愤心理的一种。如有一件事,对学生说,你不行,而他听了这句话,就非行不可,这是刺激他,把他激愤起来。[b]“[/b][b]启”[/b]就是发,在启发之前,先使他发愤,然后再进一步启发他。[/SIZE][/P][P][SIZE=4]相传清代名将年羹尧,是八旗镶黄旗子弟,幼时非常顽劣,他父亲前后为他请了好几个老师,都被他打跑了。后来没有人敢去应聘教他,最后有一个老师是隐士——有说是顾亭林的兄弟,顾亭林虽然一生不做清朝的官,从事反清的地下活动,但为了同胞的福祉,还是叫别人出来做些事——自愿任教。年羹尧的父亲说明自己儿子的顽劣,老先生说没关系,唯一的条件是一个较大的花园,不要设门,而且围墙要加高。就这样开始教了,年羹尧最初想将这位老师打跑,不料老先生武功很高,打又打他不着,却什么也不教他,到了晚上,老先生运用他高强的轻功,一跃出了围墙,在外逍遥半天,又飘然跳了回来,年羹尧对这位老师一点办法都没有。老先生有时候吹笛子,吹笛子是可以养气的,年羹尧听了要求学吹,于是利用吹笛来使他养气,这才开始慢慢教他。后来老先生因为有自己的私事,一定要离开,临走时说,很可惜,这孩子的气质还没有完全变过来。虽然如此,年羹尧已经够得上是文武双全了,所以后来成了平藏的名将。而他以后对自己孩子的老师,非常尊敬,同时选择老师也很严格,有一副对联:“不敬师尊,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就是他写了贴在家里的。这个故事,可说明孔子所说教学的原则,必先刺激他的思想,使他发愤,非要有坚强的求知心,才能启发出他本有的智慧来。[/SIZE][/P][P][SIZE=4]第二就是引起他的怀疑,[b]“[/b][b]悱”[/b]就是内心有怀疑、不同意。古人这样讲,就告诉他这值得考虑。孔子所谓“当仁不让于师”,韩昌黎所谓:“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不一定完全是对的,不是光靠服从接受便行,如果呆板的接受,学问会越来越差的。多怀疑就自然会去研究,[b]“[/b][b]发”[/b]就是研究。[/SIZE][/P][P][SIZE=4][b]“[/b][b]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b]要多方面看。一桌四角,讲了一角,其余三角都会了解,那么他可以回来,[b]“[/b][b]复也”[/b]就是回来。回到哪里?回到思想智慧的本位,就是回到自己智慧的本有境界。所以在教育方面,一定要激发他愤、悱的求知欲。我们看儿童的教育,有的孩子,对什么事情都不服气,而做家长的,总是希望孩子服气,尤其老一辈的人,往往把自己的经验看得非常重要,希望孩子接受。实际上要使孩子服气,接受上一代的经验,在教育方法上,必先使他能愤、能悱才行。[/SIZE][/P][P][SIZE=4]“[b]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b]”有些人读书学习很用功,但是领悟力不够,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书呆子。拿研究历史来说,最低限度,也是为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了解前代的事情,和现在的事情原则差不多,道理是一样,只是发生的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现象两样而已。所以多读历史,能够举一反三,就可前知过去,后知未来。否则,白读死书,[b]“[/b][b]则不复也”[/b]。学识又有什么意义呢?[/SIZE][/P][P][SIZE=4] “启发式”教学原则,不到学生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学生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引发。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再随机指点,并且还须“举一反三”,广泛联想相关事例,做个通情达理的人。[/SIZE][/P][P][SIZE=4]三、由消极转向积极原则[/SIZE][/P][P][SIZE=4]所谓消极,是指“不做”某些坏事;而积极是指“要做”某些好事。譬如,子贡请教[b]“[/b][b]贫而无谄,富而无骄”[/b]是还不错,孔子进而肯定了[b]“[/b][b]贫而乐道,富而好礼”[/b] (《论语学而篇1·15》)。当子路以[b]“[/b][b]不忮不求”[/b] (《论语子罕篇9·27》)自满时,即不嫉妒不贪求自满时,孔子提醒说:[b]“是道也,何足以臧?”[/b]这样固然是正途,但是还不够好啊!谈到交友,[b]子曰:[/b][b]“[/b][b]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b](《论语子路篇13·21》)[b]。[/b][b]”[/b]孔子认为如果找不到[b]“[/b][b]中行”[/b]的人,即找不到行为适中的人,必须找到狂者与狷者。狷者“有所不为”,正是指“不做”坏事而言;狂者较为理想,是指“进取”的人,“要做”好事。这里也涉及“被动”与“主动”的关系。颜渊请教有关“行仁”的方法,他认为要先由“四勿”做起,即是[b]“[/b][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b] (《论语颜渊篇12·1》),不合符礼的不去看,不合符礼的不去听,不合符礼的不去说,不合符礼的不去做。要先约束自己不要违礼。然后,再化被动为主动,做到[b]“[/b][b]克己复礼”[/b],能够自己作主,去实践礼的规范。人格挺立的关键,不正在于“化被动为主动”吗?[/SIZE][/P][P][SIZE=4]四、因材施教原则[/SIZE][/P][P][SIZE=4]世人熟知的“因材施教”原则,在孔子更是运用自如。[b]子路问:[/b][b]“[/b][b]闻斯行诸?”[/b][b]子曰:“[/b][b]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b][b]冉有问:“[/b][b]闻斯行诸?”[/b][b]子曰:“[/b][b]闻斯行之。” [/b][b]公西华曰:“[/b][b]由也问:‘[/b][b]闻斯行诸’[/b][b],子曰‘[/b][b]有父兄在。’[/b][b]求也问:‘[/b][b]闻斯行诸’[/b][b],子曰‘[/b][b]闻斯行之。’[/b][b]赤也惑,敢问。”[/b][b]子曰:“[/b][b]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b](《论语先进篇11·22》)子路与冉有请教同样的问题“[b]闻斯行诸[/b]?”亦即听到可以做的事就立即去做吗?孔子的回答是:对子路说不急,对冉有说快做。理由是:冉有个性比较退缩,子路个性过于急进。[/SIZE][/P][P][SIZE=4][b]子贡问:[/b][b]“师与商也孰贤?[/b][b]”子曰:[/b][b]“师也过,商也不及。”曰:[/b][b]“然则师愈与?[/b][b]”子曰:[/b][b]“过犹不及。”[/b](《论语先进篇11·16》)师:颛孙师,字子张。商:卜商,字子夏。当子贡请教:子张与子夏谁比较杰出时,孔子说子张[b]“[/b][b]过”[/b]而子夏[b]“[/b][b]不及”[/b], 子张的言行过于急进,子夏则少嫌不足。然后结论是[b]“[/b][b]过犹不及”[/b]。过度与不足同样不好。[b][/b][/SIZE][/P][P][SIZE=4]孔子认为,学生只要各有专长,就可以从政做官,为国家做事。[b]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也?”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b][b] [/b](《论语先进篇11·24》)子路果决、子贡通达、冉有能干,但还只是[b]“[/b][b]具臣”[/b],拥有专业能力。孔子希望他们以[b]“[/b][b]大臣”[/b]为目标,就是[b]“[/b][b]以道事君,不可则止[/b]”。如果像冉有那样,只知为季氏服务,以税收增加其财富而忘了照顾百姓的初衷,孔子就会生气,要同学们对冉有[b]“[/b][b]鸣鼓而攻之”[/b]。[b] [/b][b]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b][b]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b](《论语先进篇11·17》)周公:指作为周公后代的鲁君。当时鲁国由鲁君与三家分而有之,而季氏独大,又增加田赋,求即冉有,就是忠于季氏而忽略大义的人,孔子对他的失望,溢于言表。[b][/b][/SIZE][/P][P][SIZE=4]孔子赞赏颜渊,因为颜渊安贫乐道。[b]子谓颜渊曰:[/b][b]“[/b][b]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b][b](《论语述而篇7[/b][b]·11[/b][b]》)[/b]他不吝于肯定在[b]“[/b][b]用之则行,舍之则藏”[/b]方面,只有颜渊与他可以做到。当子贡承认自己比不上颜渊时,他安慰子贡说:[b] [/b][b]“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b](《论语公冶长篇5·8》)。”我与你都比不上颜渊!他清楚了解弟子的个性、专长与志向,因此在他们请教如何从政与如何行仁时,他都可以立即回答,使学生得到启发。[/SIZE][/P][P][SIZE=4]可惜的是,孔子也曾感叹:[b]“莫我知也夫!”[/b][b] [/b](《论语宪问篇14·35》)他觉得没有人了解他,因为他对人性与人生正途都有一定的见解,而那不是书本上找得到的。[/SIZE][/P][P][SIZE=9pt]。[/SIZE][/P][P][SIZE=9pt] [/SIZE][/P][P][SIZE=9pt] [/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6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8030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SIZE=9pt][QUOTE][/SIZE][b][SIZE=9pt]下面引用由[@微尘#33634]发表的内容:[/SIZE][/b]

      [SIZE=9pt]德育教育与知识教授同等重要,或者说前者更重要。[/QUOTE][/SIZE]
      [P][SIZE=4]谢谢跟帖![/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7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8030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P][b][SIZE=4]成为君子与仁者——孔子的天赋使命[/SIZE][/b][/P][P][SIZE=4]孔子是个有使命感的人,他认为人不能只是做个平凡人,而应该立志成为君子。所谓君子,在古代原指“君之子”,是封建社会中有贵族身份的年轻人,将来要上台做官领导百姓的。孔子使用“君子”一词,除了偶尔指称统治者之外,主要是指称一种值得肯定的人格典型。[/SIZE][/P][P][SIZE=4][b]“[/b][b]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b] (《论语雍也篇6·18》)孔子说:质朴多余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多余质朴,就会流于虚浮。文饰和质朴搭配得宜,才是君子的修养。君子有高度修养,但仍保持纯朴的情感,此即[b]“[/b][b]文质彬彬”[/b]。[/SIZE][/P][P][SIZE=4] [b]“[/b][b]质”[/b]是朴素的本质;[b]“[/b][b]文”[/b]是人类自己加上去的许多经验、见解,累积起来的这些人文文化。但主要的还是人的本质。原始的人与文明的人,在本质上没有两样。饿了就要吃饭,冷了便要穿衣,不但人类本质如此,万物的本质也是一样。饮食男女,人兽并无不同。但本质必须加上文化的修养,才能离开野蛮的时代,走进文明社会的轨道。[b]“[/b][b]质胜文则野”[/b],完全顺着原始人的本质那样发展,文化浅薄,则流于落后、野蛮。[b]“[/b][b]文胜质则史”[/b],如果是文化进步的社会,文化知识掩饰了人的本质,好不好呢?孔子并没有认为这样就好,偏差了还是不对。文如胜过质,没有保持人的本质,“则史”。这个“史”,如果当作历史的史来看,就是太斯文、太酸了。我们要拿历史来对证:中外历史都是一样,一个国家太平了一百多年以后,国势一定渐渐衰弱,而艺术文化,却特别发达。艺术文化特别发达的时代,也就是人类社会趋向衰落的时候。如罗马鼎盛时期,建筑、艺术、歌舞等等随之渐渐发展,到了巅峰时期,国运即转衰微了。所以孔子说:[b]“[/b][b]文质彬彬,然后君子。”[/b]这两样要均衡的发展。后天文化的熏陶与人性本有的敦厚、原始的朴素气质互相均衡了,那才是君子之人。[/SIZE][/P][P][SIZE=4]人类原始的本性——质——是比较直爽的,我们看一个小孩子所表露的动作,纵然打破了东西,做错了事,他那个样子都蛮可爱的,因为他没有加上后天的颜色,还是人性的本质。如果质胜文,缺乏文化的修养就不美。倘使文胜质便很可能成为书呆子。学识太好的人,也很可能会令人头大。谈学问头头是道,谈做人做事,样样都糟,而且主观特别的强。所以文与质两个重点要平衡。[/SIZE][/P][P][SIZE=4]君子是无私的,既非自我中心,也不与人争斗。我们读到[b]“[/b][b]和而不同[/b](《论语子路篇13·23》)[b]、周而不比[/b](《论语为政篇2·14》)[b]、泰而不骄[/b](《论语子路篇13·26》)[b]、矜而不争、群而不党、[/b](《论语卫灵公篇15·22》)[b]坦荡荡[/b](《论语述而篇7·37》)[b]”[/b]等描述,就知道君子重视道义与原则,不像小人只知谋取利益,甚至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他肯定,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君子。[/SIZE][/P][P][SIZE=4][b]“和而不同”[/b][COLOR=rgb(51, 51, 51)],就是自己要有中心的思想,能够调和左右矛盾的意见,而自己的中心思想还是独立而不移。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COLOR][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SIZE][/P][P][SIZE=4][b]    [/b][b]“周而不比”,[/b]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人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就是[b]“[/b][b]周而不比”[/b],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古写的篆文比字,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SIZE][/P][P][SIZE=4][b]“泰而不骄”,[/b]这个泰字,包括了很多意义:度量宽宏,胸襟开阔,光明爽朗,这就是泰。君子虽然很舒泰,态度绝不骄傲。[/SIZE][/P][P][SIZE=4][b]“矜而不争、群而不党”,[/b]“矜”是内心的傲,骄傲是两回事。没有真本事,看不起别人,是骄;有真本事而自视很高,是傲。傲要傲在骨子里,外面对人不必傲,内在有气节,穷死饿死可以,绝不低头,这是矜。“群”则是敬业乐群,彼此相处融洽,但不营私,不走营私的路,走的大公之路。对于人的观察,不要听了对方一句话说对了,就认为他统统对了;也不要因为对方某一点不好,而因此不听他的好意见。[/SIZE][/P][P][SIZE=4][b]“坦荡荡”,[/b]就是[COLOR=rgb(51, 51, 51)]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很难。要做到[/COLOR][b][FACE=Arial]“[/FACE][/b][b]坦荡荡[/b][b][FACE=Arial]”[/FACE][/b][COLOR=rgb(51, 51, 51)],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但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这就是[/COLOR][b][FACE=Arial]“[/FACE][/b][b]坦荡荡[/b][b][FACE=Arial]”[/FACE][/b][COLOR=rgb(51, 51, 51)]。[/COLOR][/SIZE][/P][P][SIZE=4]孔子的核心观念是仁。仁者当然会行善,但又与一般的善人不同。一般的善人固然行善,但不知“为何”要行善,因而不可能为了行善而牺牲生命。仁者是真诚的人,由内心体察了行善的力量,要求自己主动行善,因为这是完成人性的不二法门;不仅如此,仁者在必要时还愿意“杀身成仁”,以牺牲生命来完成人性向善的要求。[/SIZE][/P][P][SIZE=4]成为君子与成为仁者,其实是一体之两面。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天赋使命。孔子说他[b]“[/b][b]五十而知天命”[/b] 《论语为政篇2·4》)[b],[/b]他所知的天命正是要成为君子与仁者。他周游列国有如[b]“[/b][b]天之木铎”[/b] (《论语八佾篇3·22》),正是要唤醒百姓觉悟这样的天赋使命。[/SIZE][/P][P][SIZE=4]孔子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证明这种天命观。由此展现了三点特色:一,针对过去,要尊重传统,认真学习古代典籍与礼仪规范;二,针对现在,要关怀社会,承担自己在群体中的责任,此即《大学》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此为目标而全力以赴;三,针对未来,要重视教育,在自己温故知新而学有所得时,认真教育下一代,包括学生、晚辈与部属,希望由此薪火相传,而使社会走向光明的未来。简单说来,个人生命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而求得自我实现。孔子与隐士有过接触,他声称[b]“[/b][b]鸟兽不可与同群”[/b] (《论语微子篇18·6》),我们不同人类相处又要同谁相处呢?他得知隐士尚且教导子女长幼有序的规矩,那么如何可以忽略更重要的君臣之义呢?[/SIZE][/P][P][SIZE=4]最后,孔子的志向是[b]“[/b][b]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b] 《论语公冶长篇5·25》)[b]。[/b]这是不可能靠一个人达成的任务,并且古往今来也未曾实现过这种理想。孔子的愿望是:如果世人皆以此为志,则由近及远、由亲及疏,人人皆朝此一目标前进,则这个世界当然会更好。[/SIZE][/P][P][SIZE=4] [/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8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8030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P][b][SIZE=4]孔子的生命态度[/SIZE][/b][/P][P][SIZE=4]    人的态度是人对某种特定对象进行认识、评价并作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人的生命态度则是人对生命进行认识、评价并作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孔子的生命态度,有以下几个方面:[/SIZE][/P][P][SIZE=4]首先,孔子认为死亡是自然生命的结束,人既然出生,就无法避免老、病、死,死亡是极其自然的现象,因此他在(《论语颜渊篇12·7》)中即有[b]“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b]之言,自古以来,人总难免一死,但是百姓若不信任政府,国家就无法存在了。也有[b]“死生有命,富贵在天”[/b] (《论语颜渊篇12·5》)的话,死生各有命运,富贵由天安排。即死亡既非人力所能左右,是自然的结果,所以孔子认为人对死亡毋须过分悲叹。孔子更注重人活在这世上,除了“自然生命”之外,还有“价值生命”需完成,人必须藉自然生命以实现其价值生命,因此人必须珍惜生命。所以,当颜渊死时,孔子在(《论语雍也篇6·3》)中说颜渊[b]“不幸短命死矣”[/b],以“[b]不幸[/b]”二字来形容,并为他痛哭。这不仅出自深刻的师生情谊,也出自对“道统”恐怕失传的忧念,颜渊的自然生命太短促,无法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生命,在孔子看来是极为可惜的一件事。因此,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善自惜生。(《论语述而篇7·11》)中,孔子就曾劝诫子路不可“[b]暴虎冯河,死而无悔”[/b],空手打老虎,徒步过河,这样子死都不后悔。在(《论语宪问篇14·17》)中,亦批评[b]“若匹夫匹之妇女为谅也,自经于沟渎”。[/b]像坚守小信的平凡人一样,在山沟中自杀。在他看来,为血气之勇或小信小义而轻易牺牲生命,都是很不值得的。所以,尽管管仲变节改事齐桓公,孔子仍对他赞誉有加,因为他对社会国家尽上了责任,完成了自我的价值生命。[/SIZE][/P][P][SIZE=4]基于同一理由,孔子并不认为长命是一件好事。他曾在(《论语宪问篇14·34》)中说他的朋友原壤[b]“幼而不逊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b]年少时不谦逊也不友爱,长大了没有什么值得传述的贡献,现在这么老了还不死,真是伤害了做人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只有自然生命,活得很老,却无法完成自我人格与价值生命,则不如不活;自然生命绝非人一生的目的所在。 [/SIZE][/P][P][SIZE=4]其次、孔子一方面相信死亡与命运有关,另一方而相信死亡与使命有关。所谓使命,即是人对于自己之所以成为一个人的自觉:人要知道自己为何而生、为何而死;知道为何而生为何而死,就可以选择某一理想,以成全其价值生命。当人一旦对死亡采取主动态度,就不再被动的被死亡攫获,生命向度遂豁然开朗。这种对死亡采取主动的态度,会使孔子对死亡有那些看法呢?在他看来,死亡是一种安息。《荀子[FACE=&quot]‧[/FACE]大略》记载子贡曾觉疲倦,想远离事君、事亲、养妻、耕种等责任,孔子否定他的看法。孔子认为,人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不能逃避责任,子贡因而叹道:“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对君子来说,人一生拼命奋斗,到死终于可以安息了。[/SIZE][/P][P][SIZE=4][b]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b][b]启予足,启予手。诗云:‘[/b][b]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b][b]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b](《论语泰伯篇8·3》)[b]”[/b]曾子死前曾对他的弟子说,你们看看我的手,看看我的脚是否都安好?这一生,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到这时候,才总算可以”免”了!免:手脚健全,表示一生爱护身体,也不曾犯法受刑。这是对父母孝顺,也是对个人什么尽责。这段话,足以表露出孔子信徒这一生为实践其使命所付去的种种心力,直到死亡,才算缷下”任重而道远”的重负。 [/SIZE][/P][P][SIZE=4]再次,孔子虽说过“[b]未知生,焉知死[/b]”的话(《论语先进篇11·12》),没有了解生的道理,怎么会了解死的道理?但并不表示他就不谈死亡。曾向孔子问及死亡的弟子是子路,子路是个鲁莽好勇不善思考的人;孔子为了因材施教,便答以[b]“未知生,焉知死”[/b],不愿跟他多谈死亡。同时,回答这句话也有另一个含义。孔子认为死乃生的否定,一个人唯有知道肯定,才能知道否定;知道开始,才能知道结束;所以,若不能弄清楚生是怎么一回事,也就不可能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若再探及更深一层意义,孔子所想表达的乃是:一个人若不知道自己为何而生,就不可能知道自己为何而死,也唯有知道生命的意义与目的,才会知道死亡其实只是一个界限状况,这界限状况使生命的意义与目的得以实现。[/SIZE][/P][P][SIZE=4]    第四,孔子不仅谈死亡的意义,更极其重视死亡,因为他重视祭祀。中国到了春秋时代,对祭祀产生了许多不正确的看法,对鬼神也有许多错误的了解。儒家出来以后,并非反对鬼神与祭祀,而是要引导民众对鬼神、祭祀有更正确的态度。孔子讲孝道,他对孝的解释是:[b]“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b](《中庸》19)[b]。”[/b][b] [/b] 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这就是孝的顶点了。他认为应当视已故的先人如同仍活着一般,并且,自己的身体乃祖先的遗体,既要小心谨慎不伤发肤,且要使自我人格不断长进以不辱先人。故人绝不仅仅是单独的个体,更是包容在祖先血统脉络中的一部份。从这个观点来看,孔子重视祭祀,自有其社会教化的意义。孔子以为,父母故,子女仍能谨慎戒惧好好过日子,不放僻邪侈为所欲为,所依恃的也就是这种送葬、祭祀的观念,这既合乎人性人情,更会使民风归于淳厚。孔子重视社会教化,故言人在世要“立德、立功、立言”,至于人死后要到那里去?他就不多谈了,更不谈灵魂在身死之后存在的问题。[/SIZE][/P][P][SIZE=4]第五,孔子认为,人活在世上,固然要从事一种工作以养家活口,也要作一些有意义的事以贡献社会,同时,人更要有休闲生活。孔子就非常喜爱音乐,他曾经有过[b]“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b](《论语述而篇7·14》)[b]”[/b]的经验,聆听韶乐的演奏,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食肉而不知其味,可见他是一个多么懂得欣赏音乐的人。当孔子的弟子们聚在一起各言尔志,曾子的父亲曾点说“[b]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b](《论语先进篇11·26》)”,到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歌回家。从孔子的回答:[b]“吾与点也![/b](《论语先进篇11·26》)[b]”[/b]我欣赏点的志向啊!也可看出孔子非常喜爱展现活活泼泼的生活情调。这种生活内容是最丰富的。[/SIZE][/P][P][SIZE=4]    孔子极其忧心的事有四项(《论语述而篇7·3》):一为[b]德之不修[/b],德行不好好休养。二为[b]学之不讲[/b],学问不好好讲习。三为[b]闻义不能徙[/b],听到该做的事却不能跟着去做。四为[b]不善不能改[/b],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刻改正。这四样忧虑几乎全与个人德行的修习有关。除此之外,孔子的生活是极其坦然的,“[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b]” (《论语述而篇7·16》),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就好像浮云一样。安贫乐道,知命顺命,愿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在其入世的生活内容中,又展现出极高的道德的境界,几乎可说是已达到了一种难得的宗教情操了。因此,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信奉孔子思想的人,若当真身体力行,就会流露出这种宗教情操来。[/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生命的意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或许其本没有意义,能够活着就是最大的意义。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0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8030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SIZE=9pt][QUOTE][/SIZE][b][SIZE=9pt]下面引用由[@微尘#33634]发表的内容:[/SIZE][/b]

        [SIZE=9pt]生命的意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或许其本没有意义,能够活着就是最大的意义。[/QUOTE][/SIZE]
        [P]谢谢互动[SIZE=9pt]![/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1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8030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P][SIZE=4] [/SIZE][b][SIZE=4]立志——孔子的教学目标[/SIZE][/b][/P][P][SIZE=4]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本文所论述的[b]立志——孔子的教学目标[/b],自然孔子是教育的成才目标。也是孔子教学的最终目标。[/SIZE][/P][P][SIZE=4]一、人不可不立志[/SIZE][/P][P][SIZE=4]我们生下来都很平凡,为什么有人到后来成就非凡的功业?从平凡变成非凡,契机在于立志。[/SIZE][/P][P][SIZE=4][b]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b](《论语子罕篇9.26》)孔子说:“军队的统帅可能劫走,一个平凡人的志向却不能改变。”古代天子有六军,大国诸侯则有三军。匹夫是指百姓或一般人。这两句话并列而观,让人深觉震撼。金庸写的武侠小说中,就有武林高手在两军对峙时,孤身冲入敌营把统帅抓回来的一幕。这是天大的难事,但它比不上让一个凡人改变志向。这里所谓的志向,没有好坏之分,是说一个人“打定主意”最重要,如此才可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孔子这句比喻是要强调:人不可不立志,自我应该觉醒,打定主意走上人生正路。[/SIZE][/P][P][SIZE=4]二、立志在己不在人[/SIZE][/P][P][SIZE=4][b]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b](《论语子罕篇9.19》)孔子说:譬如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即使才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做,那也是我自己要前进的。[/SIZE][/P][P][SIZE=4]古人对山有基本规定,就是《尚书[FACE=&quot]‧[/FACE]旅獒》所谓的“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一仞七尺,九仞六丈三,有如一座丘陵,但少了一筐土就成不了山。这里谈到[b]“止,吾止也”[/b]与[b]“进,吾往也”[/b],重点都在“吾”上。立志在己不在人,我若不能负责自己的生命,又要找谁负责呢?所以立志由我决定。[/SIZE][/P][P][SIZE=4]孔子对人生正路有他一贯的看法,按照《论语》所载,他的一贯之道应该是“仁”。许多弟子不了解“仁”的意思,纷纷发言请教,孔子在因材施教时,也会提出基本的立场,他说:[b]“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b](《论语述而篇7·30》)意即:行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关键在于[b]“我欲仁”[/b],在于我自己的意愿。我要就有的,到底是什么?它绝非由外而来的一切,像富贵名声,或像学问朋友。我要就有的,必然是“由内而发的”。这表示孔子所谓的“仁”,是由内而发的。说得清楚一些,行仁的动力“在己不在人”、“在内不在外”。[/SIZE][/P][P][SIZE=4]三、立志于学、道、仁[/SIZE][/P][P][SIZE=4]《论语》中,孔子谈到立志时,有三个明确目标:一是[b]“志于学”[/b](《论语为政篇2·4》);二是[b]“志于道”[/b](《论语述而篇7·6》);三是[b]“志于仁”[/b](《论语里仁篇4·4》)。 [/SIZE][/P][P][SIZE=4][b]“志于学”[/b],“学”的内容总体而言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学”的材料是五经六艺。五经是《诗经》、《尚书》、《易经》、《礼经》、《乐经》;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以上两者包括传统所形成的经典与技能。“学”的方法要配合思(主体的反省与理解),以求温故知新,活学活用。“学”的目的是要增益德行,成为君子。[/SIZE][/P][P][SIZE=4][b]“志于学”[/b],所学经典中的“道”,是人类共同的正路;并且,所学的包括向老师请教“仁”,亦即个人的人生正路。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厘清道与仁的关系。[/SIZE][/P][P][SIZE=4] “道”与“仁”虽是两个概念,但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两者都是“志”的目标;另一方面,两者都值得让人牺牲生命,如,[b]“朝闻道,夕死可矣!”[/b](《论语里仁篇4·8》),早晨听懂了人生理想,就算当晚就要死也无妨。[b]“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b](《论语卫灵公15·9》)。有志者与行仁者,不会为了活命而背弃人生理想,却肯牺牲生命来成全人生理想。而两者的区别在于:“道”是“人类”共同的目标,有如正当的人生理想;“仁”是“个人”的人生正路,要依个别的情况来决定行止。因此,在个人没有遇到特殊情况时,都须以“道”为目标,如[b]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也;学也,禄在其中也。君子忧道不忧贫”[/b](《论语卫灵公篇15·32》),孔子说:“君子谋求的是人生理想而不是衣食无缺,认真耕田,自然得到了食物;认真学习,自然得到了俸禄。君子挂念的是人生理想而不是贫困的生活。”馁:与“禄”相对,指正常情况下的收获。依《康熙字典》,“馁”通“喂”。古通,今相承,以“喂”为“喂饲”之“喂”,饭也。孔子的意思是努力工作,就有食与禄,但君子念念不忘的却是道。[/SIZE][/P][P][SIZE=4][b]“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b](《论语里仁篇4·9》)“读书人立志追求人生理想,却认为穿简陋的衣服吃粗糙的食物可耻,那就不值得与他谈论什么道理了。”这样的道是指正确的人生理想,是读书人应该追求的目标。[/SIZE][/P][P][SIZE=4]与此相反,则是谋求衣食与利益,成为孔子口中的“小人”。孔子说:[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论语里仁篇4·16》)。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所谓“小人”,是指一个人虽然成年,但未受教育或受教育而不懂道理,以致于依然像小孩子一样,凡事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小人读书求学,是为了成为“士”(读书人),懂得道理之后可以修养自己成为“君子”(典型的人)。[/SIZE][/P][P][SIZE=4]“道”虽然重要,但孔子说过一句十分特别的话:[b]“人能弘道,非道弘人。”[/b](《论语卫灵公篇15·29》)人可以弘扬人生理想,而不是靠人生理想来弘扬人。这句话配合前面引述的[b]“我欲仁,斯仁至矣”[/b],才可以充分阐明。如果[b]“道能弘人”[/b],那么世间未受教育或未闻正道的人都将毫无希望。反之,如果[b]“人能弘道”[/b],那么这个道必定是出于人性,合乎人性的发展,并将完成人性潜在的要求。因此,提出[b]“人能弘道,非道弘人”[/b]的孔子,无异于宣称一种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以人为本位,但不以人为圆满的生命,因为人还须弘道。我们可以称之为开放的人文主义,可以使人从平凡人不断自我超越,向往君子与圣贤。[/SIZE][/P][P][SIZE=4]人如何才能弘道?这时就须谈到“仁”了。仁是我欲即至、由内而发的,亦即出于真诚,产生要求自己主动行善的力量。人若真诚,将使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从计较利害转变为相互感通”。如,看见别人受苦,心里觉得不安与不忍,想要有所作为以改变别人的苦难。这时所做的事即是善。换言之,所谓“善”,是指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具体说来,行善就是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进而使别人一起行善,由此造福天下人。孔子的志向是[b]“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b](《论语公冶长篇5·25》),要使老年人得到安养,使朋友们互相信赖,使青少年得到照顾。人类的道与个人的仁,不都是为了此一目标吗? [/SIZE][/P][P][SIZE=4]综上所述,道即人生的康庄大道,是人生的理想或完美人格,所以要立志追求。这就是[b]“志于道”。[/b]仁则是个人身上显示的人生正途,侧重于择善固执,所以要立志追求,不能背离。这就是[b]“志于仁”。[/b][/SIZE][/P][P][SIZE=4]四、孔子与弟子交流志向[/SIZE][/P][P][SIZE=4]孔子勉励学生[b]“志于仁”[/b]与[b]“志于道”[/b],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之中无人请教老师“道”是什么。由此,可以推知孔子在教授经典时,会适时就材料来说明“人类的正路”或“人生理想”。但是,由于“仁”是指“个人的正路”,学生就会希望老师因材施教了。[/SIZE][/P][P][SIZE=4]《论语》中,请教孔子有关“仁”的问题的,有:颜渊、仲弓、司马牛、子贡、子张,以及樊迟三次问仁。孔子对上述共八次提问,全都给了不同的答案。他的答案是针对个别学生所说的,因此无异于他对学生的期许,亦即希望他们立志那么做。所以,颜渊与仲弓在听完老师的指点之后,会认真回应:[b]“回虽不敏,请事斯诸也”[/b] (《论语颜渊篇12·1》),[b]“雍虽不敏,请事斯诸也”[/b] (《论语颜渊篇12·2》),自己虽然不够聪明,也要努力做到这些。[/SIZE][/P][P][SIZE=4]在《论语》中,有两处记载孔子主动要求学生谈志向的。一是孔子要求颜渊与子路谈谈志向(《论语公冶长篇5·25》)。子路说:[b]“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b]我希望做到把自己的车子、马匹、衣服、棉袍与朋友共用,即使用坏了也没有一点遗憾。由此可见子路的豪爽性格与慷慨大度,重视朋友的情义远超过个人的财物。子路后来[b]“衣敝缊袍”[/b](《论语子9·27》),穿着破旧的棉袍,最后在卫国从政并壮烈牺牲,都与他的志向相互呼应。颜渊的志向是[b]“愿无伐善,无施劳。”[/b]我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这种对己与待人的修养,使他抵达“无私”之境。而无私正是孔子口中“君子”的表现,甚至近于“仁者”,亦即因为无私而[b]“能好人,能恶人”[/b](《论语里仁篇4·3》),能够喜爱好人而厌恶坏人。孔子再三称许颜渊,正是此故。[/SIZE][/P][P][SIZE=4]二是孔子要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谈谈志向(《论语先进篇11·26》)。这次侧重具体事功,所以子路表示要做军事家兼政治家,冉有表示有能力治理小国,公西华想学习外交礼仪。最后轮到曾皙,他的说法让人惊艳。[/SIZE][/P][P][SIZE=4]前面三位同学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是具体事功,曾皙说的却是一种生活态度,他说:[b]“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b]暮春三月时,春天的衣服早就穿上了,我陪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到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意即他要配合天时(莫春)、地利(沂水、舞雩台)、人和(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由此自得其乐,随遇而安。孔子听完之后,喟然而叹曰:[b]“吾与点也!”[/b]我欣赏曾点(曾皙)的志向啊![/SIZE][/P][P][SIZE=4]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抱负,也不能脱离社会,但是能否完成具体事功则需靠各种条件的配合,若是机缘不成熟,还是回归自身,做到[b]“用之则行,舍之则藏”[/b](《论语述而篇7·11》)。能藏而修养自己,遇到机会才能行而安顿百姓。[/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2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8030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P][b][SIZE=4]孔子的人性观[/SIZE][/b][/P][P][SIZE=4]    人性的本质就日常用语上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无论是人的本质心理属性,还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属性,由于它们都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属性,那么这种属性也就不可能是后天的结果,只能是人类天性,属于无条件反射。孔子说[b]“性相近,习相远也”[/b],(《论语阳货篇17·2》)。以此而得以将人性划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西方人(如基督徒)讲原罪,可是中国人不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恶的倾向,或者背负着由祖先而来的一种罪过,因为这样讲似乎太牵强了。中国人喜欢讲“人性本善”,可是这样又有点不符合事实,就是中国人在历史上并没有因人性本善,或者因为了解儒家,所造的罪恶就比西方人少。一种正确的人性理论,不应说是中国的或西方的,而应具有普遍的解释效果。就是人性有其正面的因素也有其负面的因素。基于此,我们有必要讨论孔子的人性观。[/SIZE][/P][P][SIZE=4]    《论语》一开篇就是[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论语学而篇1·1》)。一个[b]“悦”[/b]一个[b]“乐”[/b],好像《论语》中充满人生各种光明的想法,其实不然。[b]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b](《论语述而篇7·3》)孔子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却不能跟着去做,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刻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一听之下,我们就可以知道,除了“学之不讲”是与“老师”的身分所负担的责任有关外,其他三项都是跟他本身的状况有关。也就是说,孔子常觉得自己处于一种可能错误的状态下,他从不觉得他处在一种光明正大的状态、具有伟大卓越的人格。他的学生曾子也有名言:“[b]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b]”(《论语学而篇1·4》)“我每天好几次省察自己:为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信守承诺吗?传授学生道理,没有印证练习吗?”都是由反面来看,所以国人说“反省”很有道理,就是从反面思考自己。从反面来看,才能对照出自己做到的程度,这也就是自我要求。[/SIZE][/P][P][SIZE=4]    其实,我们讲“人性本善”好像很难从《论语》中找到依据,孔子最好的学生是颜渊,孔子说他[b]“其心三月不违仁”[/b],颜回的心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背离人生正途。其他的学生只有[b]“日月至焉而已矣”[/b](《论语雍也篇6·7》),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这说明“心”和“仁”是两回事,像颜渊那么好的学生,也只是可以比较长一段时间不背离仁道而已。所以《论语》中讲到“恶”的是比较多的,如孔子说[b]“六言六蔽”[/b](《论语阳货篇17·8》)也就是六种美德和六种弊端,说明任何一种美德,如果缺乏正确的认知,就很容易得到相反的效果,所以他很强调立志向学。“学习”一词在《论语》中是很重要的概念,也就是说,他肯定人有理性可以学习不足的、不知的事物,经过学习,得到一个脱胎换骨、改头换面的机会,使人到达一个新的状况,而这新的状况,又可以使生命不断提升。[/SIZE][/P][P][SIZE=4] 所以人生不是一个平面的过程,是一个立体的过程。不是说从生到死,一步步走下去,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问问自己,走在哪一个阶段。孔子[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随心所欲不逾矩”[/b](《论语为政篇2·4》)。 “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一步步上去,不断在学习、反省和自我鞭策的路上前进,于是[b]“日知其所亡([/b][b]wú[/b][b]),月无忘其所能”[/b](《论语子张篇19·5》),每天知道自己所未知的,每月不要忘记自己所已知的。孔子没有什么秘诀,就是每天学一点新东西,随着时间的进展,让自己的知性能力也不断地成长。[/SIZE][/P][P][SIZE=4]    孔子很怕两种人,一种是[b]“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b](《论语卫灵公篇15·17》),“一群人吃饱了饭整天相处在一起,说的是无关道义的话,对什么事都不用心思,又喜欢卖弄小聪明,孔子说这种人[b]“难矣哉”,[/b]这样实在很难走上人生正途!;另外一种人是[b]“饱食终日,无所用心”[/b](《论语阳货篇17·22》),整天吃饱了饭,对什么事都不用心思。他很担心人只是活着,生命不应只合乎必要条件地活着,活着还需要充分条件,使人的特性凸显出来,充分成为一个人。自觉与幽暗,就是每个人都应有自觉,可是我们更要小心人性中幽暗的一面,也就是我们的惰性。所以从宋明以来所宣扬的“人性本善”的学说需要重新思考,综合以上分析,我们更倾向于孔子应该是主张“人性向善”。“向”这个字就显出生命有自由、成长、自我要求、不断提升的动力。[/SIZE][/P][P][SIZE=4]    子曰:[b]“性相近,习相远也。”[/b](《论语阳货篇17·2》)。孔子说:“依本性来看,人与人是相近的;依习惯来看,人与人就有很大的差别了。”既然“习”是后天的习惯,“性”就应该是先天的本性了。那么为何说性“相近”而不是相同呢?理解的关键是:第一,孔子认为人性不分先天后天,亦即人性是一种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展现的力量。性是“源”而“习”是“流”,源相近而流相远。第二,性之相近是相近于“善”。相近并非相等,所以不说本善,但是可以说“向善”。每个人对善都有自我要求,只是力量表现的程度有强有弱。如,有人犯小错,心就不安;有人犯大错,心才不安。就两者的心都会不安而言,可以归之于“[b]习相远也。[/b]”第三,人性向善,是以人性为自我要求行善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展现为自觉与感通,要与别人保持适当的关系,正好契合“二人”为仁的构架,也可以印证孔子所有谈仁的言论。[/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52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