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7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5
    • 积分8536
    • 经验104447
    • 文章8249
    • 注册2006-09-11
    感谢入驻,版主失职了。
    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在线情况
    74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7767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P][b][SIZE=4]儒家与群体、自然及其宗教信仰[/SIZE][/b][/P][P][SIZE=4]    一、儒家与群体[/SIZE][/P][P][SIZE=4]      上世纪的 一九八二年在巴黎举行了一场会议,参加的人都是诺贝尔奖得主,他们讨论即将来到的二十一世纪,需要什么样的思想,当有人提出“孔子的思想”时,没有任何人反对。很可能他们所认识的孔子,只是教科书上的八个字[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论语卫灵公篇15·24》),这句话被视为银律,而金律是“己所欲,施于人”。金律是比较积极的,可是用在人与人之间,有时会造成压力,教人吃不消。孔子的[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用在人与人的相处上反而好,这是不把自己主观的想法、作法强迫地加到别人身上。与会的学者都认为孔子的思想应该最适合将来的社会,因为他提到了“自己”和“人群”的关系,讲得非常好。[/SIZE][/P][P][SIZE=4]    同时我们知道,儒家处理自我与别人的关系时,是分等差的,也就是从血缘关系到与人群的关系,从近到远一步步推出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是说得最恰当的;而就人性论来说,儒家也是说得最妥当的。因为它从人的生命切入这个社会开始,先把宗教、艺术放在一旁,直接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讨论。由此可以归结出儒家有三个特色:第一、重视传统。而传统一定要与教育配合,才能传承,所以重视教育。第二、关怀社会,以前儒家的学者一定要做官的,因为除了参政,没有机会发挥他们关怀社会的抱负,所以强调政治。第三、透过道德修养,追求人生完美。儒家认为,完美的人生必须具备道德修养,所以重视德行。[/SIZE][/P][P][SIZE=4]    从这三个特色,我们可以看到,儒家非常入世,它厘清了人际关系中许多的混淆与复杂。换句话说,何谓“善”?善就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每一个人碰到别人的时候,他都要想到,怎么对待才完美,而这个“别人”是没有限制的,也就是可以推广到天下人。儒家认为,一个人不管如何有品德;如果不能入世关怀人群,使整个世界、人类因为他而更美好,那么这种品德毕竟只是空中阁楼而已。道家中有很多隐居起来的圣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可是儒家中没有关起门的圣人,所以儒家讲个人与群体时,是坦坦荡荡,把自己放到人群里面的。[/SIZE][/P][P][SIZE=4]    人与人的关系可不可以很理想地统统做到呢?一个好父亲一定是个好儿子吗?一个好丈夫一定是个好朋友吗?太难了!因为人与人间的关系是多重的、复杂的,人只要活在世界上、与人群互动一天,便会觉得有所不足,有更高的境界可以去追求。这就是儒家,常常觉得不足,觉得有压力,所以曾子说[b]“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b] (《论语泰伯篇8·7》),以行仁为自己的责任,这个胆子还不沉重吗?直到死时才停下脚步,这个路程还不遥远吗?这是很大的压力,可是如果只看到压力,还不是儒家,压力和快乐同时出现,才是儒家的特色,正面看待世界,了解人性向善,使个人与整个世界的人都有适当的关系。[/SIZE][/P][P][SIZE=4]   二、儒家与自然   [/SIZE][/P][P][SIZE=4]人对自然抱持什么态度?基本上,儒家是以“人”为本位,发展出四个立场:一是竞争。古代的人和大自然的竞争很激烈,孟子曾说,圣王,如文王、武王,他们要驱除中国的四种猛兽,虎豹犀象,使人们可以安心生活。二是利用,利用大自然可以使人类的生命更为安全,更加发展。三为保护,例如各种天灾人祸造成自然界的危机,我们要加以保护。孔子也是会打猎的,只不过孔子射鸟时不射巢中栖息的鸟,钓鱼时[b]“钓而不纲”,[/b]不使用帮着许多鱼钩的大绳(《论语述而篇7·27》),这是仁者“取物有节”的表现。四为欣赏,这是最高目标。《论语》中曾皙的[b]“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b](《论语先进篇11·26》),暮春三月时,春天的衣服早就穿上了,我陪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到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意即他要配合天时(莫春)、地利(沂水、舞雩台)、人和(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由此自得其乐,随遇而安。孔子听完之后,喟然而叹曰:[b]“吾与点也!”[/b]我欣赏曾点(曾皙)的志向啊!这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描写,是《论语》中得到孔子赞赏的少数篇章。其他的学生要当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孔子并没有特别的表示,因为那是学以致用的,而且要靠外在的条件才能实现,可是与大自然的和谐快乐是可以自己掌握的。[/SIZE][/P][P][SIZE=4]    三、儒家的信仰与宗教[/SIZE][/P][P][SIZE=4] 孔子每天吃饭前[b]“虽疏食菜羹,必祭,必斋如也”[/b] (《论语乡党篇10·11》),也就是虽然是粗糙的食物,可是一天三顿饭前,一定先恭敬地祭祀,怀念先人。由此可知,孔子每天想着他和超越的力量在一起,也从来没有否定过鬼神的存在,祭祀时也是[b]“祭神如神在”[/b] (《论语八佾篇3·12》),就好像祖先真的在面前似的。今天我们看一个人祭拜时恭敬虔诚,都会觉得那是适当的,可是,我们不会问佛、上帝,到底在哪里?如果一定要问祂们在哪里,那就是我们先把问题想错了,认为他们一定要占有一个地方,才能与人建立关系,这是不对的。超越界的确是不可知的,可是不可知不等于不存在。[/SIZE][/P][P][SIZE=4]     世界各大宗教、哲学都不会说,“人”只有身体、心理两个因素,因为这样的人太简单了。身体一定会死,而身体一死,心智就不能运作了,这样并不符合我们所了解的人。所有的宗教、哲学都会强调人还有一个“灵”。灵,可以说是很玄,是灵魂;或是精神。换句话说,灵就是给自己的生命特别意义的能力。如人可以在贫困中感到快乐,这种快乐是人在理解了一些道理后,再进一步,推到根源,感受到自己与宇宙的相通、合一的体验。这种体验与身体无关,身体可以穷困,而心理能力上,认知的范围还是很有限,可是灵的精神力量表现出来后,却可以跟上下古今整个精神相通,可以摆脱所有的压力,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是我们说到儒家时,特别要强调的。[/SIZE][/P][P][SIZE=4]     我们常好奇儒家对人生的目的有什么看法,可是我们又害怕听到“行善避恶”这样的答案,因为既然宗教也都是教人行善避恶,我们又何必需要儒家呢?可是儒家的行善避恶,不是出于一种独断的教条或权威,而是从经验出发,作理性的解释。儒家与宗教其实是配合,是不冲突的。原因在于所有的宗教所谈的,是生前死后的问题,人生只是一个阶段,只是生灭流转的过程,不是重点。宗教鼓励人们忍受生命中的痛苦,因为死后可以进入一个平静安详的涅盘世界,或者天堂。而儒家谈的是生死之间的问题,也就是当下的生命,认为这才是我们所能掌握的一切。所以孔子讲到他的信仰经验时,特别值得我们注意。[/SIZE][/P][P][SIZE=4]    孔子本身重视的是信仰,而较不重视宗教。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制度化的组织,所以宗教强调教义、仪式、戒律;信仰则是人和超越界建立的关系。宗教是随时代、社会的特定情况转化的,可是宗教的本质不变,本质是什么?就是信仰。现代人需要的是一种开放的心灵,这样的开放,不能只向时间开放,也要向超越于时间、空间的超越界开放,也就是保留一个空间给信仰中的密契经验。[/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5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7767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SIZE=9pt][QUOTE][/SIZE][b][SIZE=9pt]下面引用由[@君子兰]发表的内容:[/SIZE][/b]

    [SIZE=9pt]感谢入驻,版主失职了。[/QUOTE][/SIZE]
    [P][SIZE=4]谢谢![/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6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7767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P][b][SIZE=4]孔孟的个体与群体观[/SIZE][/b][/P][P][SIZE=4]      个体,一般指一个生物个体或是一个群体中的特定主体。哲学意义上个体,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在社会地位、能力、作用上有区别的有生命的个体。群体,是指聚集在一起的同类人或物种,人类虽有各种不同人种,但仍可以组成一个群体。又如在大海有许多种类的鱼,但是可以归类为鱼的群体(简称为鱼群)。在社会学中,对于群体的内涵曾有很大的争议,社会学家尚未对群体的定义达成共识。在1950年中期,关于群体就有49种不同的定义,而群体的传统定义是一群彼此有互动且住在共同区域的人。[/SIZE][/P][P][SIZE=4]在中国的主流文化中,一般都忽视个体的力量和作用。个体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并不是对立的。个体能量的最大发挥,往往才是集体能量的最大发挥。现代文化颠覆了以丧失个体为代价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明确了“人”的价值,它充分肯定每一个个体的价值和潜能,肯定个体的努力,把个体看成是一种独立的存在。然而放眼整个自然界,个体与群体不一定与社会有关。个体的概念是相对的,也就是说若干个相同或不相同的事物构成的群体相对于不同的事物其还是不是个体会改变。个体的广义定义是:若干个相同或不相同的事物构成的群体相对于某事物时,会因为此事物的改变而改变,那么该群体相对于该事物而言是个体。我们的先圣孔子、孟子又有怎样的个体、群体观呢?[/SIZE][/P][P][SIZE=4]孔子主张“[b]人能弘道,非道弘人[/b]”(《论语卫灵公篇15·29》),人可以弘扬人生理想,而不是靠人生理想来弘扬人。认为实践人生理想的主动力量在于人。他心目中的人是不分阶级、族群与贫富差异的,所以在得悉家中马厩失火时,他的当下反应是[b]“曰:伤人乎?不问马。”[/b]有人受伤吗?没有问到马(《论语卫灵公篇15·29》)。因此推崇孔子为人文主义者,说他具有深刻的人道情怀,乃是合宜的判断。[/SIZE][/P][P][SIZE=4]孔子所谓的"人",一般都被认定侧重于群体,这是正确的观察吗?他的核心观念是“仁”,而“仁”字从人从二,自然不离人我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分辨:孔子是否注意到道德行为的主体是个人呢?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孔子对人的期许是:[b]“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b] (《论语卫灵公篇15·21》);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b]“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b][b] [/b](《论语宪问篇14·24》)。古代的学者认真修养自己,现在的学者一心想要炫耀。这里的“己”显然是指个体而言,君子与学者应该有此自觉。另一方面,平凡百姓也有其自我要珍惜,最典型的话语是:[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b][b] [/b](《论语子罕篇9·26》),军队的统帅可能被劫走,一个平凡人的志向却不能被改变。百姓心中打定了主意,谁都无法再去左右他。在道德修行上更是如此,孔子说:“[b]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b]”(《论语子罕篇9·19》)。 “譬如堆成土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即使才倒了一筐土,如果要继续做,那也是我自己要前进的。”要进要止,全在于“吾”自己的选择。[/SIZE][/P][P][SIZE=4]为何需要强调个体呢?因为不论群体如何相处,道德价值的主体必须是个人,并且是真诚的个人。像[b]“巧言令色,鲜矣仁”[/b]一语(《论语学而篇1·3》),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这种人是很少有真诚心意的。不是暗示我们行仁的条件是真诚吗?有真诚才有动力,也才能从事道德实践,所以孔子会说:[b]“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b] (《论语述而篇7·30》)。行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若不真诚,又如何可能“欲”仁?同时这个“我”自然是就个体而言的。[/SIZE][/P][P][SIZE=4]《论语》中最受误解的章节之一,是[b]“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b](《论语颜渊篇12·1》)这一段。关于“克己复礼”,许多学者的理解是“克制(或约束)自己的欲望,去实践礼仪的规范”。但是读完本段全文,会发现孔子所说的更可能是“能够自己作主,去实践礼仪的规范”,因为他接着谈到“[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b]”“由己”是主动,“由人”是被动;若要走上人生正途(仁),就必须“化被动为主动”,经过个体的自觉与自动,真诚而愿意“复礼”(实践礼仪的规范)。“克”字在这里就像成语“克勤克俭”里的“克”字一样,做“能够”解,不做“克制(或约束)”解。[/SIZE][/P][P][SIZE=4]这种真诚而主动的个体将会表现让人惊讶赞叹的力量,在《孟子》书中有一段话,就是谈到三种勇敢时,最高层次的示范是底下这句话:[b]“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b]通常我们会因为这句话出于《孟子》而以为那是孟子之语。事实上,那是孟子引述曾子所转述的孔子之语。我若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理屈,那么就算面对平凡百姓,我不觉得害怕吗?然后,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理直,那么就算面对千人万人,我也向前走去。“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句话中的“千万人”不是指群体吗?群体若是表现偏差的观念与作为,“吾”这个个体不仅毫不妥协,并且要择善固执、起而对抗的。孟子由此发展出“大丈夫”的人格典型,其表现为[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天下还有比这句话更能显示个体的尊严与独特价值的吗?[/SIZE][/P][P][SIZE=4]当然,孔孟思想重视个体,其重点不是今日社会在民主与法治的基础上所保障的人权,而是肯定:每一个人在道德实践上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因而也有不可抹杀的尊贵价值。这也是孟子所谓“[b]人人有贵于己者[/b]”的意思。[/SIZE][/P][P][SIZE=4]  在分析中国人的性格时,会发现“群体”的作用远大于“个体”。这也许是个客观事实,但是如果向孔子请教的话,就会察觉原来孔子的观念是兼顾群体与个体,并且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孔子的观念对于现代人生仍然深具启发性,其故在此。他所启发的不只是我们华人世界,也将是全人类。道德行为的主体是个人,而道德实践的条件与效应则不离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能由个体的真诚出发,[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论语颜渊篇12·2》),“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的理想才能真正普遍推广开来。[/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学习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8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7767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P][SIZE=9pt] [/SIZE][b][SIZE=4]孔子的信仰[/SIZE][/b][/P][P][SIZE=4]信仰是对某种思想或宗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带有理智的主观和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极致甚至会丧失理智。是人对世界的一种能动的把握,是对人生最高价值和社会最高理想的反映、评价和把握,是一种动态的运作过程,这种运作过程构成的人类信仰活动是在人类精神生活领域占据核心地位的一种文化价值活动。对于终极的关怀,对于人生根基的寻求,对于无限和永恒的依托,无疑构成了信仰的最本质和最高级形态的特征。有人称这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信仰。人类就是依托着这种本体论上的精神支点,去关切有限的存在,人们更依托着这种本体论上的精神支点去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哲学家定义的信仰则是:“一种强烈的信念,通常表现为对缺乏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的固执信任。”孔子的信仰是什么呢?[/SIZE][/P][P][SIZE=4][b]“子之所慎:齐、战、疾。”[/b](《论语述而篇7·13》),孔子以谨慎态度面对的是:斋戒、战争、疾病。斋戒排在第一位,这代表了什么?斋戒是为了祭祀,而孔子对祭祀的态度呢?[b]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b] (《论语八佾篇3·12》)此段话前一句是描写孔子“祭祀祖先时,有如祖先临在;祭祀神明时,有如神明临在。”然后,孔子表明自己的态度是:“我不赞同那些祭祀时有如不在祭祀的人。”若是不信鬼神,孔子又何必如此虔诚?他从不怀疑鬼神的存在。不过,孔子真正信仰的是“天”。当他受人误解而需要发誓时,他诉求的是天;当他发现弟子言行不合规矩,而想警惕他们时,他说:[b]“吾谁欺?欺天乎?”[/b](《论语子罕篇9·12》).“我想欺瞒谁呢?难道要欺瞒天吗?”当他的最佳弟子颜渊不幸过世时,他说[b]“天丧予!天丧予!”[/b] (《论语子罕篇11·9》),“天亡我也!天亡我也!”当他拒绝别人劝说加入政治帮派时,他郑重地说:[b]“获罪于天,无所祷也。”[/b](《论语八佾篇3·13》),谁要是得罪了天,就没有任何地方可以献上祷告了。依此观之,肯定“天”是孔子所信仰的超越界,实在是毫无疑义的事。因此,我们可说孔子不是宗教家,但是却不能说他没有个人所珍爱的宗教信仰。[/SIZE][/P][P][SIZE=4]自古以来,人类在信仰方面的表现就是多元并存的。因此,我们在肯定自己的信仰时,也须尊重别人的信仰。孔子的作法正是如此。[/SIZE][/P][P][SIZE=4]一方面,我们看到孔子的举动是:[b]“虽疏食菜羹,必祭,必斋如也”[/b](《论语乡党篇10·11》),“即使吃的是粗饭与菜汤,也一定要祭拜,态度一定恭敬而虔诚。”这种“每饭必祭”的传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祭法是:取出一点食物,置于食器之间。据说这是祭拜最初发明熟食的人,表示不忘本;这当然也可以表示感谢上天的眷顾,以及对自己生命中一切遭遇的感恩之情。[/SIZE][/P][P][SIZE=4]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b]“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b] (《论语乡党篇10·11》)“乡里的人举行驱逐疫鬼的仪式时,他穿着正式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孔子在乡人奉行民俗信仰的仪式时,不但没有轻忽或歧视的念头,反而以庄严而恭敬的态度来面对。他站在东边的台阶上,表示自己是家宅的主人,要对经过的群众致意。[/SIZE][/P][P][SIZE=4]    近代以来,许多知识分子接受科学的洗礼,断定宗教是可有可无的迷信,不但不必认真对待,甚至还要批判及铲除之。这种情况令人遗憾。我们学习孔子思想,明白信仰是个人自己的抉择,是生命至深的关怀。我们在珍惜自己的信仰时,别忘了也该以善意来看待别人的信仰。[/SIZE][/P][P][SIZE=4][b]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b]讄[b]》曰:[/b][b]‘[/b][b]祷尔于上下神祗。’[/b][b]”子曰:“丘之祷久矣。”[/b] (《论语述而篇7·35》)。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请示要作祷告。孔子说:“有这样的事吗?”子路说:“有的,《讄文》上说:‘为你向天神地祇祷告。’”孔子说:“我长期以来,一直都在祷告啊!”《讄文》是古代为生者求福的祷词。子路当然希望老师可以早日痊愈,所以想到要作祷告。我们从孔子问他“有这样的事吗?”可知孔子不曾教导学生有关祈祷方面的事。换言之,孔子是教育家与哲学家,但是并非宗教家。他自己是一位有信仰的人,但是很少谈论信仰方面的体验。事实上,信仰的体验不但牵涉个人内心最深刻的情操,并且不是言语所能清楚表述的。孔子最后说:“我长期以来一直都在祷告啊!”这句话有双重含意。一是,他婉拒子路的好意,因为在他心目中,若要祷告,则对象只有“天”,[b]“获罪于天,无所祷也”[/b] (《论语八佾篇3·13》),一个人得罪了天,就没有地方可以献上祷告了。而不是向天神地祇祷告。二是,生病时再来祷告,实在不够虔诚;孔子一生行事,无不上求合乎天意,下求安于良知,等于无时无刻不在祷告之中。[/SIZE][/P][P][SIZE=4][b]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b] (《论语为政篇2·24》)。孔子说“不属于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若是去祭祀,就是谄媚。”我国古代相信人死为鬼,享受子孙的祭祀。此外,人还依身份规定,可以祭祀别的鬼神。孔子并不怀疑鬼神的存在,只是强调对鬼神不应该有谄媚与求福之心。这里所批评的是“不当为而为”,这是人们常犯的错误。[/SIZE][/P][P][SIZE=4]“[b]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b]。” (《论语雍也篇6·22》)明智的人认真做好百姓认为该做的事,敬奉鬼神但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提醒人不要“不问苍生问鬼神”,而应该在尊敬鬼神的同时保有人的责任意识,这才算明智。孔子在此显然并无否定或怀疑鬼神的意思。[/SIZE][/P][P][SIZE=4][b]    [/b]宗教信仰必须融入生活之中,使人随时保持真诚的心态。至于生病或遭遇灾难,则是世间的必经之路,不能妄想靠信仰去逃避。[/SIZE][b][SIZE=9pt][/SIZE][/b][/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9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7767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SIZE=9pt][QUOTE][/SIZE][b][SIZE=9pt]下面引用由[@微尘#33634]发表的内容:[/SIZE][/b]

      [SIZE=9pt]学习了[/QUOTE][/SIZE]
      [P][SIZE=4]谢谢光临![/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0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7767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P][SIZE=9pt] [/SIZE][/P][P][SIZE=4]孟子的人生快乐[/SIZE][/P][P][SIZE=4]孟子在《尽心上》两度谈到人生的快乐。其一为:有三种快乐是胜过帝王之乐的。其文为“[b]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b]”这三乐皆可推源于人性实现其向善的要求,否则如何能说其胜过帝王之乐?[/SIZE][/P][P][SIZE=4]首先,由于父母俱存,我可以将敬爱之心推扩于世间的前辈与长辈;由于兄弟无故,我可以将关怀之心推扩于世间的同辈朋友。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父母健在,兄弟姐妹无灾无难,这种快乐是不是有点狭隘?其实,一家人父母兄弟姐妹都很好,这是最大的快乐。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父母健在的话,他看到别人跟父母年纪差不多的老人,他就会“[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b]”推广出去,一个人兄弟姐妹健在的话,到外面去交朋友,看到别人跟兄弟姐妹年龄差不多的人,他也可以推广出去,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这是一种人性自然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结果。所以说,人生的快乐,是因为我们的人性是可以发展的,而人性发展的时候,就跟我的父母健在,我的兄弟姐妹没有任何灾难,连在一起的。这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快乐。或许有人会说:我具备了孟子说的第一种条件,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为什以我一点也不觉得快乐呢?这样说的人对于自己的人性恐怕有一点误会。以为快乐全部是外在的东西,而没有注意到快乐是人自身人性发展的正常状态。我国民间有一个习俗,再穷的人家,也要给新娘子陪嫁两床被子,而缝被子的人,必须是父母兄弟姐妹俱在的“全乎人”,以求图个吉利。也许这正是对孟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这第一种快乐的印证。[/SIZE][/P][P][SIZE=4]其次,[b]“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b]抬头看天不觉得惭愧,低头看人也不觉得惭愧。低头看人不觉得惭愧,这容易理解,我没有跟人家借钱不还,我没有欺骗别人,我没有害过任何人,对任何人我都问心无愧。所以,我看到别人不觉得惭愧。人对天有什么可愧之处?孟子说的所谓“天”,就是指人的心。抬头看天,等于是我问自己的良心,有没有在别人不知道的时候,做过什么坏事。这样还比较狭隘,因为你要问良心的话,每一个人都比较主观,有时候觉得自己都是对的,但别人看你不一定对。我是问心无愧,别人说你那个心有点问题。我们就要了解孟子“天”的观念。孟子说,抬头看天不觉得惭愧,是因为他知道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他也知道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对天要有一个交待,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来说,什么叫对天有个交待呢?就是我生下来是个人,人跟动物不一样,既然是个人,就有人的使命,就是要好好做个人。好好做一个人,绝不是吃饱喝足慢慢长大,最后老了就过世自然减员。也不是说我长大以后,成家立业,多生几个孩子,传宗接代。好好做一个人,是说要把人性向善的要求,设法择善固执,追求止于至善。这就是我做人的使命,如果我没有在这个路上走,那么,我就对不起天,白给了我一个人的形状。孟子还说过只有圣人可以践形。什么叫践形?因为我生下来就有一个人的形状,像个人的样子,而只有圣人才能把人的样子,充分地实现出来。你外表有一个人的样子,就代表你内心也有一个人的心,那么这一生你就应该把人的心和价值,全部实现出来,这才能算是圣人。换句话说,做一个真正的人,就是做成圣人。圣人不是特别的人,圣人跟我们平凡人有什么差别呢?平凡人还不够真实,圣人是真实的人。天赋予人向善之性,人若未能行善以完成此性之要求,则愧对天命。至于对人,则须自省是否因自己的疏忽或错误而使别人受委屈。两者合而观之,兼顾横向与纵向,才是圆满的人生正路。所以,[b]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b],是第二种快乐。[/SIZE][/P][P][SIZE=4]第三,[b]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b]。初听起来,以为孟子这是在说老师,并且是说重点学校的老师。一般学校不怎么样,学生成绩不好,老师会说,我的学生不是英才,你看我,就没有这种快乐。如果这样理解就有偏差了吗?难道都要是重点学校的老师才有快乐?非也。孟子的“英才”是有心上进的人,有心上进的人就是英才。[/SIZE][/P][P][SIZE=4][b]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b]一般翻译成,中等材质的人以上,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中等材质的人以下,就不能跟他讲高深的道理。这样翻译当然是错的。因为中等材质的人占多数,以上是指这些人以外的10%,以下是说这些人以外的10%,而孔子偏偏又说,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最聪明的10%,跟最笨的10%,你没有办法去教的,你改变不了他。那这两句话不是有矛盾了吗?那么,中人以上是说中等材质以上的人愿意上进,“以上”这里是个动词,“愿意上进”的意思,可以跟他讲高深的道理。如果他不愿意上进,你就不用跟他讲了。孟子这里讲的英才也一样,有心上进者称为英才。[/SIZE][/P][P][SIZE=4]“老师”不仅只指学校里的老师,在社会上任何地方,长辈教导晚辈,长官教导部下,年纪大的去告诉年纪轻的人,都是一种教育,这些年轻的受教育者,有心上进的话,这个快乐,作为我们当老师的,当长辈的,是难以想象的。文化需要继承,需要发展,年轻一代愿意上进,将来就有更大的希望,我们怎么会不高兴,不快乐呢?所以,孟子说的人生的这三种快乐,超过当帝王的快乐。如果只有当帝王才快乐,那天下有几个人快乐?永远只有一个人快乐。[/SIZE][/P][P][SIZE=4]此外,孟子又谈及人生至乐,前面的三种快乐,只是比帝王还要快乐,还不是最大的真正的快乐。什么是最大的真正的快乐?孟子说:[b]“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万物皆备于我,[/b]一切在我这里都齐备了,也就是说,一个人从生下来,里面的一切就够了,外面的东西可多可少,没有什么非要不可的。比如我现在活着,一定要有多少条件,每个月要赚多少钱,要住什么房子,要坐什么车子,统统具备了,我才能好好做一个人。这是不太可能的!事实上,你一定要有这些外在的条件,才会快乐吗?这样就违背了孔子的原则。[b]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b]孔子说颜回每天吃饭,就一竹筐饭,喝点白开水,住在烂尾楼里,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苦,受不了这种忧愁,而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快乐。[/SIZE][/P][P][SIZE=4]这段话是孔子称赞颜回的,孔子他是怎样说自己的呢?[b]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b]吃的是简单的食物,喝的是白开水,手臂弯起来当枕头睡觉,这里面就有快乐。这是孔子的自我描述,在这一点上,颜回和孔子是完全相同的。快乐绝对不是外在的事物齐备,外在的事物可多可少,可有可无,有时还要看你处在什么样的社会,所以,真正的快乐,是在内不在外。所以,[b]万物皆备于我[/b],是说一切在我这儿都已经齐备了,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内在的是圆满的,已经具备所有的快乐条件。[/SIZE][/P][P][SIZE=4][b]反身而诚,[/b]我反省自己发现我完全真诚,那么,快乐就没有比它更大的了。这不容易做到,通常我们自我反省,都会觉得自己曾经有过不良的动机,无意或有意伤害过别人,或对别人有什么亏欠,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的呢?人生往往是前半辈子做了一些偏差的事情,后半辈子设法去弥补,设法走上正路。很少有人一辈子从小开始全部做的全是正面的事,太难了。[/SIZE][/P][P][SIZE=4]其实,一个人是一个整体的生命,孟子从来没有忽略人的身体的重要,但是,换一个词来说,就是身体的必要性。孟子对于人的身与心,把身当做小体,把心当作大体。他说你要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的眼珠。眼珠如果是亮的,黑白分明,就代表他胸中正。眼珠如果是昏黄的,代表胸中不正。这话,也有人不认同,如果我正好患黄疸病,眼珠昏黄,那么,我就是胸中不正了。这不是冤枉我了吗?孟子为什么要说这个容易被人误解的话呢?孟子是要强调身与心的配合,人不能没有身体。在路上,我看见一个老人摔跤了,我如果没有手,怎么去把他扶起来呢?你要做好事,需要心里下命令,然后身体手脚去行动,才能把好事做完。如果你没有手,没有脚,没有身体的话,光有一个心,那有什么用?所以,孟子不会忽略身体的必要性。什么叫必要?就是非有它不可,有它还不够,这就是必要。吃饱喝足,这对身体是必要的,然后我才能去做重要的事情。做重要的事,就是心去发号施令,身体来配合。以心为主,以身体为辅,二者配合才能做好事。能够这样去做,就是最大的快乐,就是“[b]反身而诚,乐莫大焉。[/b]”[/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1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7767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P][SIZE=9pt] [/SIZE][/P][P][b][SIZE=4]青少年要学习孔子[/SIZE][/b][/P][P][SIZE=4]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离不开国民,国民的素质决定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久不衰。然而,当今社会暴露的主导问题,都集中在一个字上,那就是“德”。我国教育最大的失败是:道德教育不强。孔子思想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21世纪发展的行动指南。用孔子的思想培养教育青少年,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使他们成为有德之人,为社会和谐昌盛,国家长治久安做贡献很有必要。[/SIZE][/P][P][SIZE=4]第一,孔子自幼年起,经历了生活上、心智上、人格上的各种考验,然后成就了一代著名的教育家与哲学家。他为什么不甘于平凡?为什么没有被生活压垮?改变他一生的关键是什么?是立志学习。只有学习,才可激发人的潜能,打下基础,精益求精,使生命像季节健行一般,永远有春天,永远有开始。这种典范,是青少年的最佳指南。[/SIZE][/P][P][SIZE=4]第二,《论语》中记录了许多师生交谈的资料,为我们印证了教育上各种重要的原理。像[b]“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随机点化”[/b]等,例子十分丰富:[/SIZE][/P][P][SIZE=4][b]子曰:“有教无类。”[/b](《论语卫灵公篇15·39》),孔子说:“我在教学时一视同仁,不会区分学生的类别。” [/SIZE][/P][P][SIZE=4][b]子路问:“[/b][b]闻斯行诸?”[/b][b]子曰:“[/b][b]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b][b]冉有问:“[/b][b]闻斯行诸?”[/b][b]子曰:“[/b][b]闻斯行之。” [/b][b]公西华曰:“[/b][b]由也问:‘[/b][b]闻斯行诸’[/b][b],子曰‘[/b][b]有父兄在。’[/b][b]求也问:‘[/b][b]闻斯行诸’[/b][b],子曰‘[/b][b]闻斯行之。’[/b][b]赤也惑,敢问。”[/b][b]子曰:“[/b][b]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b](《论语先进篇11·22》)子路请教:“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哥哥还在,怎么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冉有请教:“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公西华说:“由请教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老师说‘父亲和哥哥还在’;求请教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老师说‘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我觉得有些困惑,冒昧来请教。”孔子说:“求做事比较退缩,所以我鼓励他前进;由做事勇往直前,所以我让他保守些。”子路与冉有请教同样的问题[b]“[/b][b]闻斯行诸?”[/b]亦即听到可以做的事就立即去做吗?孔子的回答是:对子路说不急,对冉有说快做。理由是:冉有个性比较退缩,子路个性过于急进。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例子。[/SIZE][/P][P][SIZE=4][b][COLOR=rgb(51, 51, 51)]子曰:[/COLOR][/b][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b][COLOR=rgb(51, 51, 5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COLOR][/b][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b][COLOR=rgb(51, 51, 51)]([/COLOR][/b][COLOR=rgb(51, 51, 51)]《论语述而篇[/COLOR][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7·8[/COLOR][/FACE][COLOR=rgb(51, 51, 51)]》)孔子说:[/COLOR][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COLOR=rgb(51, 51, 51)]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COLOR][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b][/SIZE][/P][P][SIZE=4][b][COLOR=rgb(51, 51, 51)]子贡问[/COLOR][/b][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b][COLOR=rgb(51, 51, 51)]师与商也孰贤[/COLOR][/b][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b][COLOR=rgb(51, 51, 51)]子曰[/COLOR][/b][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b][COLOR=rgb(51, 51, 51)]师也过,商也不及。[/COLOR][/b][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b][COLOR=rgb(51, 51, 51)]曰[/COLOR][/b][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b][COLOR=rgb(51, 51, 51)]然则师愈与[/COLOR][/b][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b][COLOR=rgb(51, 51, 51)]子曰[/COLOR][/b][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b][COLOR=rgb(51, 51, 51)]过犹不及。[/COLOR][/b][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COLOR=rgb(51, 51, 51)](《论语先进篇[/COLOR][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11·16[/COLOR][/FACE][COLOR=rgb(51, 51, 51)]》)师:颛孙师,字子张。商:卜商,字子夏。当子贡请教:子张与子夏谁比较杰出时,孔子说子张[/COLOR][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b][COLOR=rgb(51, 51, 51)]过[/COLOR][/b][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COLOR=rgb(51, 51, 51)]而子夏[/COLOR][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b][COLOR=rgb(51, 51, 51)]不及[/COLOR][/b][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COLOR=rgb(51, 51, 51)],[/COLOR][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 [/COLOR][/FACE][COLOR=rgb(51, 51, 51)]子张的言行过于急进,子夏则少嫌不足。然后结论是[/COLOR][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b][COLOR=rgb(51, 51, 51)]过犹不及[/COLOR][/b][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COLOR][/FACE][/b][COLOR=rgb(51, 51, 51)]。过度与不足同样不好。这就是孔子的随机点化。[/COLOR][/SIZE][/P][P][SIZE=4]青少年的性格具有可塑性,最渴望得到良师的引导,但是又不愿屈从于僵化的升学与考试之管道,要怎么办呢?细阅孔子行谊,如果孔子是我们的老师,他将如何教我们?他对子路说的话,能够用在我们身上吗?我们是否像子贡一样,比起颜回差一大截?换言之,我们多了一位生活导师,随时在我需要时伸出援手。[/SIZE][/P][P][SIZE=4]第三,孔子的观念以一句话形容,就是“历久而弥新”。何以如此?因为他有真性情、真智慧。如[b]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 [/COLOR][/FACE][COLOR=rgb(51, 51, 51)](《论语乡党篇[/COLOR][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10·22[/COLOR][/FACE][COLOR=rgb(51, 51, 51)]》)[/COLOR]遇到朋友亡故,无人料理后事,他挺身而出,说:“我来负责丧葬的事情。”那么,他关于朋友所说的话,会是虚应故事吗?[b]“友直、友谅、友多闻”[/b][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 [/COLOR][/FACE][COLOR=rgb(51, 51, 51)](《论语季氏篇[/COLOR][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16·4[/COLOR][/FACE][COLOR=rgb(51, 51, 51)]》)[/COLOR]是益友的标准,这种观念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令人赞评的。他欣赏曾点的志向,因为其中显示了人与我,人与物之间的和谐与共融;他自己则志在[b]“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b][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 [/COLOR][/FACE][COLOR=rgb(51, 51, 51)](《论语公冶长篇[/COLOR][FACE=Arialundefined][COLOR=#333333]5·25[/COLOR][/FACE][COLOR=rgb(51, 51, 51)]》)[/COLOR]。这种豪杰作风、英雄气概、圣者心灵,无一不是青少年时代最觉耀眼的特质,孔子绝不让我们失望。[/SIZE][/P][P][SIZE=4]第四,身为中国人,不能忽略悠久丰富的文化传统,但是又苦于无从着手去认识,那么上上之策即是由了解学习孔子开始,因为孔子创下儒家学说,儒家又塑造了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若不知道孔子的重要观念,将难以体察中国人的心灵特色,也将不易在今日变迁迅速的世界潮流中,找到合宜的定位。青少年时代所学的孔子思想,将会在一生中展现启发性与稳定性。所以,[b]青少年要学习孔子[/b]。[/SIZE][b][SIZE=9pt][/SIZE][/b][/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2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7767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P][SIZE=9pt] [/SIZE][/P][P][b][SIZE=4]孔子论教上智、下愚与中人[/SIZE][/b][/P][P][SIZE=4][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    [/COLOR][/FACE]一个人,智商的高低、反映了这个人聪明的程度。智商越高的人越聪明。一般说来,智商在90'——109' 之间智力为中等水平,占63.86%;110'——119'之间,智力为中上水平;120'——129'之间,智力为上等水平,这两部分人合起来占15.8%;130'——139'之间则智力超群;140'以上的为天才型人才。 80'——89'之间的人属于智力中下;70'——79'之间的人属于智力偏低,这两部分人合起来占15.8%;70'为正常人的智力临界点;以下者为智力缺陷、低能,属于病理范畴,占2.27%。智商在130'以上的天才型人也为2.27%。
          [b]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b] (《论语雍也篇6·21》)孔子这句话里的“中人”是中等的人,亦即“中等材质的人”,百度百科把“中人”解释为[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 [/COLOR][/FACE]中等的人。常人。我们知道,任何社会里,人的整体结构以“中人”,智商在90'——109' 之间智力为中等水平的人占绝大多数。为63.86%左右。而上等材质的人与下等材质的人均各占18.07%。如果孔子说的是,中等材质的人以上,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中等材质的人以下,就不能跟他讲高深的道理。那么孔子就只教18.07%上等材质的人了。而孔子偏偏又有[b] [/b][b]“惟上智与下愚不移[/b]” (《论语阳货篇17·3》),“只有最明智与最愚蠢的人是不会改变的”的说法。就是最聪明的2.27%,跟最笨的2.27%,你没有办法去教的,你改变不了他。那这两句话岂不有矛盾了吗?这样翻译当然是错的。[/SIZE][/P][P][SIZE=4] 既然如此,“以上、以下”是指什么?就值得探究了。如果是指材质之高与低,那么这句话就很含糊了。“以上、以下”是否包括“中人”?若是包括,则中人“上下为难”,既可以又不可以“语上”,实在不知所云;若是不包括,则“以上、以下”所指的人一定少之又少,那么孔子这句话说给谁听?所以“以上”在这里是个动词,“愿意上进”的意思,“[b]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b]”, 中等材质以上的人愿意上进,可以跟他讲高深的道理。“以下”的意思是不愿意上进,自甘堕落。“[b]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b]” 中等材质以下的人不愿意上进,自甘堕落。就没有办法可以跟他们讲高深的道理了。[/SIZE][/P][P][SIZE=4]所以,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就是:“以上、以下”不是用来区分类别的,而是用来表示动作的。换言之就是:“中等材质的人愿意上进,就可以告诉他高深的道理;中等材质的人自甘堕落,就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道理了。”天下大多数人都属于“中人”,要不要上进,则是每一个人自己在决定。若是否认这种说法,就无异于抹煞人的自主性,然后也不必办什么教育了。[/SIZE][/P][P][SIZE=4]因此,结合[b]“惟上智与下愚不移[/b]”(《论语阳货篇17·3》),来理解[b]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b](《论语雍也篇6·21》)[b]”[/b]这段话 ,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按材质把人分成三类,上智、下愚、中人,即最聪明的、最愚蠢的、中等材质的。最聪明与最愚蠢的人,你再怎么教育他,他是不会改变的。通过教育可以改变的是中等材质的人。教育这些可以改变的中等材质的人时,应该注意的是:这些人中愿意上进的,可以跟他讲高深的道理;不愿意上进、自甘堕落的,就没有办法跟他们讲高深的道理了。如同我们所说的最聪明的学生,2.27%的智商在130'以上的天才型学生不用教,最愚蠢的学生,2.27%的智商在70'以下的有智力缺陷、低能的学生谁都教不好的道理如出一辙。[/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3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7821
      • 经验3687767
      • 文章6979
      • 注册2006-02-23
      [P][b][SIZE=4]生命转折点——孔子的死亡观[/SIZE][/b][/P][P][SIZE=4]死亡观是人类对自身死亡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有机构成部分。从总体上来讲,一般人的死亡观可分为两种。一方面,死亡是人类最大的敌人。这一点具体表现在死亡使我们没有真正的自由,使我们失去一切。由于死亡是痛苦、陌生和孤单的,又是确定但无法预测,它会令人感到恐惧和愤恨不平。同时,死亡还会使人丧失信仰,成为生命的阻力;而在另一方面,死亡却是人类的朋友。因为死亡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死亡,并且只有在死亡之后才有真正的自由。死亡还是宗教界最大的帮手。在死亡面前,人们才会幡然醒悟说出真话。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传统的宗教信仰迥然不同,反映在死亡观上也颇为明显。[/SIZE][/P][P][SIZE=4]孔子对于死亡的看法,死亡毫无所惧,甚至认为死亡不仅是生命的结束,也是生命目的的完成。这种结束其实只是一个“转化”过程,使生命进入另一种境界。至于此一境界是否像宗教所说的另一世界,或者将出现审判或轮回的后续发展,则孔子在没有经验与理性的左证下,保持缄默态度。
          《论语》中,有些篇章足以显示孔子的立场,就是以死亡为生命的转折点。能够理解此一立场,就不必等到死亡那一刻,而在人生过程中就可以觉悟生命的意义何在,其价值又要如何实现。然后,若要与各大宗教对话,也不是什么难事了。[/SIZE][/P][P][SIZE=4]一、牺牲与成全[/SIZE][/P][P][SIZE=4]孔子是教育家,也是哲学家。他明白人生终究难免一死,并且死有重于泰山,也有轻于鸿毛。在他看来,如果为了“仁”而牺牲生命,就不但不是损失,反而是一种美好的成全。所谓“仁”,是指一旦真诚体察内心有向善的要求之后,就择善固执,并且期许自己止于至善。这一系列的生命方向所代表的人生理想,就是“仁”字的意义所在。[/SIZE][/P][P][SIZE=4]    [b]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b](《论语卫灵公篇15·9》)仁,人生理想,亦即“人之成”。因此,表面看来是“杀身”,而其实是“成仁”,表明仁是人的最高目标。[/SIZE][/P][P][SIZE=4]    孔子说:“有志者与行仁者,不会为了活命而背弃人生理想,却肯牺牲生命来成全人生理想。”如果放弃人生理想,不是虽生犹死吗?不过,一般人恐怕不易了解这个道理。志士仁人,类似的用语都有“正在朝某一目标努力”之意,表明人生是动态的。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杀身成仁”这句话,就是出在《论语》这一篇,是孔子说的。“仁”是孔门学问的中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中心思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如有许多宗教家,有时碰到与他的信仰抵触的事,他宁可舍掉性命,所谓以身殉道。为卫道而死的,宗教徒中特别多,历史上的忠臣孝子,也就是这个观念,宁可牺牲,绝不为了生命而妨碍了自己的中心思想或信仰,宁可杀身以成仁。反面的意思,当然不会为了生命的安全,而去做违背仁义的事了。这就关系到个人的修养以及生命价值的看法了。[/SIZE][/P][P][SIZE=4][b]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也,未见蹈仁而死者也。”[/b](《论语卫灵公篇15·35》)孔子说:“百姓需要走上人生正途,胜过需要水与火。为了得到水与火,我见过有人牺牲了生命,但是却不曾见过有人为了走上人生正途而死的。”一般人对于仁义的事,那种惧怕的心理比怕水火还更厉害,水会淹死人,火会烧死人,所以人看到水火会怕。我看到过人跳到水里被淹死,跳到火里被烧死。没有人跳进仁里会被烧死淹死。因此,仁义没有这样可怕,真去做的话,不会被饿死的,真仁义还有好处的。可是人害怕,不肯去做,所以叫人做坏事很容易,叫人做好事反而怕。但没有看见人因为做好事而死,没有做好事的人,倒是死得更惨。[/SIZE][/P][P][SIZE=4]水与火,代表谋生的条件。人要活下去,就需要水与火,进而延伸到世间的名利权位,最后变成无休无止的追逐物欲,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这样的牺牲是不值得的。孔子认为,如果走在人生正途上,坚持追求人生理想之实现,那么即使因而牺牲了生命,也是死得其所。明白这个道理,对人生将会觉得豁然开朗。[/SIZE][/P][P][SIZE=4]二、贵在一念间[/SIZE][/P][P][SIZE=4][b]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b](《论语里人篇4·8》)孔子说:“早晨听懂了人生理想,就算当晚要死也不妨。”这是《论语》一书中,含意最深刻的一篇。道:应行之道。了解人生价值何在,可以依此而行,死而无憾。闻道,是指听懂了人生理想,包括人生的意义、价值与目的,但未必来得及付诸实践。闻而未行也无遗憾吗?是的,因为心念转到正确的方向上,人生趋于光明,有了质的改变,不必再斤斤计较善之量。死,表明孔子知生也知死,而这种贯穿生死的道,无异于他一再强调的仁。[/SIZE][/P][P][SIZE=4]死是何等重大的事,为什么孔子说起来那么轻松呢?好像在这种情况下死亡,完全没有遗憾似的?为什么“听懂了人生理想”,竟是如此关键的事?人生在世,全看志向。志向若有偏差,如以为争取名利权位是人生目标,那么不论成就再大,也是一场空,因为所有外在的成就都是可以量化及比较的,并且一旦生命结束,什么都带不走。正确的志向并不会排斥或漠视外在的成就,但是一定会把焦点转向内在自我的修养,期许自己由平凡人转化为君子,从真诚出发,一生择善固执,最后努力止于至善。只有做到这一点,人的生命才有自主性,人格也才能挺立起来,并且真正彰显了人的尊严。[/SIZE][/P][P][SIZE=4]朝夕即早晨、晚上,只要一念之转,转对了方向,就算只能再活一段很短暂的时间,也不会觉得惋惜。何以如此?因为一念之间,顿觉昨非而今是,体认生命充满无限的希望。能在这种希望状态中活着,一剎那无异于永恒,又怎么会在乎死亡的威胁呢?[/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4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6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1
        • 注册2012-12-04
        [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8px]根据智商,分层教学。配置情商,良性发展。[/SIZE][/BGCOLOR][/COLOR][/FACE][P][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8px]这真的是非常科学合理的教育措施,了不起啊。[/SIZE][/BGCOLOR][/COLOR][/FACE][/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