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7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聚焦“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改革[/SIZE][P][SIZE=3]作者:宋洁绚  来源:光明日报[/SIZE][/P][P][P][LINE-HEIGHT=20px][ALIGN=center][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COLOR=#0000ff][SIZE=4][B]每走一步都不易:聚焦“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改革[/B][/SIZE][/COLOR][/BG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B]“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改革使命[/B][/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教育部出台“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改革,其主要原因在于,分省命题带来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却没有从根本上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平的诉求,甚至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直逼制度深化改革。[/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彰显社会公平与正义。社会公平公正是支配社会个体行为的首要信念。利益驱逐、权力寻租,都在不断地消解着高考在社会公众心中的权威。然而,高考始终是城市贫民、农民等社会弱势群体能够通过公平竞争而改变自身命运的手段之一。直接介入并启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改革,意味着国家希冀通过利用政策引导手段,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维系稳定。[/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遵循考试制度发展内在逻辑,合理科学选才。高考命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选拔人才的科学性。这不仅关乎考生的切身利益与前途发展,也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分省命题模式下,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与影响,一些省份命题质量并不理想。如命题队伍结构建构不合理;过分注重考察知识的授受;地方的多样性与“地方特色”不够突出等。“国家统一试卷命题”对考题的把握将会较趋于常规,侧重对考生基本能力的考察。无疑,考试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与稳定性将得到保障。[/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以考促学、以考促改,引领基础教育改革。高考的考试内容对于人才的遴选与基础教育的教育与教学有着较为重要的调节与指挥作用。“国家统一试卷命题”关注对考生基本能力的评鉴,将会指引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强调解题的基本方法运用,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改的功能,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的践行,扭转“考试本位”教学观与“分数本位”评价观,倒逼教育过程逐步实现良好机制。同时,统一标准将有利于比较与评价各地区的教育质量与水平,有助于政府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与投入,促进各地区自觉提升本区域教育教学质量。[/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B]回归的关键问题[/B][/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国家统一命题试卷”是否需要整齐划一的“大一统”?此新一轮“国家统一命题试卷”改革不能简单地回到老路上去。“统一”不能被理解为简单的、机械的“统一”,应该抛弃一些形式,如试卷的形式、现有的考试科目等束缚。公平是高考这一国家级大规模考试制度的永恒追求,但并不意味着等同于“平均”。考试的教育性功能,如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学习能力与兴趣等方面的公平值得关注。[/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是否应与招生制度改革设计一并关联?近年来,高等教育不断扩招,各地区升学率都有大幅提高。但令人遗憾的是,各地区间的招生鸿沟并未缩小。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地区间招生比例、高校名额的差距,饱受诟病。要实现高校遴选到合适的学生、让学生进到心仪的高校,使双方的教育个性得以彰显,那么,意味着一直以来按分数段或区域遴选生源的招生录取模式理应作出相应地调整。以考试制度的改革带动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激发高校自身改革的动力与决心,将会营造高等教育领域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高等教育充满活力、激情与创造性。[/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是否出台具有国家法律效应的相关考试法律文本?考试作为社会普遍应用的教育测量方法,诚信是其有效运作的基石。然而,近年来,高考都被卷入了严重的诚信危机,考试舞弊手段方式层出不穷,强烈刺激着社会大众的神经。这直接影响到考试公平公正,违背考试选才的初衷。建构规范与严密的考试安全体系,出台具有国家法律效应的考试法律文本是无法绕开的主要内容之一。[/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B]改革路径走向[/B][/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重视并正确运用刚柔并济的行政干预方式。国家有必要逐步从考试事务性的工作中退出来,担当起制定宏观政策、制定考试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和协调机制的工作重任。加强专业化考试实施机构的建设,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实行垂直管理。设立“国家考试院”及各省区分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垂直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国家考试院负责制定全国统一的考试法规和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各地考试院的行政职能与功能,使全国在命题、考试、巡视、判卷、招生等工作中步调一致,执行有力。比如,通过加强命题专家队伍建设、建立试题库,提高高考命题质量;在考试监考和巡视制度上,由“国家考试院”制定统一规范的监考与巡视制度,各省市按照标准执行。并实行省级考试院异地巡视制度,强化监督各地高考各项环节执行与落实情况,确保考试环节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等。这是实行“国家统一命题试卷”的前提和基础。[/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科学优化,配套改革。为实现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多元化目标,应当在保持“统一”的前提下,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改革推进保障基本公平,逐步建立起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且可由学生和高校间双向选择的人才遴选机制。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色选择考试科目和门数,学生则依据各自的兴趣、专长与人生规划选择高校及专业所要求的考试科目和门数。一定程度上,高校可以实现选择符合其人才培养条件与目标的生源,学生也可以扩大选择的范围、增加录取概率。这样一来,既能符合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又能满足促进学生与高校个性发展的需要,以此来弥合各地区间教育不公的窘境。[/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完善监督与制约机制。维护考试的公平与人才选拔的公正,不能寄希望于依靠人的道德觉悟。建立与完善监督和制约机制,远比信任更为重要与高效。从根本上维护高考的严肃性、权威性,促进考试公平,营造社会和谐的环境,确立专门规范国家考试的《考试法》乃是当务之急。一方面,从宏观上规范考试管理制度建设与招生管理制度建设;一方面,从微观上进一步细化并规范考试过程、招生管理过程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宋洁绚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7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1063
      • 经验6522
      • 文章1059
      • 注册2007-06-30
      儿童早期阅读确实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在线情况
      7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1063
        • 经验6522
        • 文章1059
        • 注册2007-06-30
        命题,监考,阅卷虽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公平来自于地区间不同的招生比例如何在改革中走向公平?!
        在线情况
        7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教育改革“不允许失败”?[/SIZE][P][SIZE=3]2015年05月18日 作者:厉佳旭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SIZE][/P][P][P][LINE-HEIGHT=20px][ALIGN=center][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333399][B]
          [/B][/COLOR][/SIZE][/BG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ALIGN=center][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COLOR=#333399][SIZE=4][B]一位校长的困惑——[/B][/SIZE][/COLOR][/BG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ALIGN=center][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COLOR=#333399][SIZE=4][B]教育改革“不允许失败”?[/B][/SIZE][/COLOR][/BG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ALIGN=center][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FACE=楷体_GB2312][COLOR=#333399][SIZE=4][IMG]http://jijiao.jyb.cn/sd/201505/W020150518313549688866.jpg[/IMG][/SIZE][/COLOR][/FACE][/BG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ALIGN=center][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FACE=楷体_GB2312][COLOR=#333399][SIZE=4]焦海洋 绘[/SIZE][/COLOR][/FACE][/BG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COLOR=#333399][SIZE=4]  编者按[/SIZE][/COLOR][/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COLOR=#333399][SIZE=4]  教育改革可不可以允许失败,一直是争辩不休的话题。我们今天刊发的这篇报道是一位教育实践者——一位小学校长的来稿,他以亲身经历和思考,试图揭示这一令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的话题,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教育改革之难。难就难在改革的可能受益者往往扮演着双面人角色,一面喊着改革,一面惧怕改革失败。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刊发在此,也期望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SIZE][/COLOR][/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B][SIZE=4]  “人们只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改革”[/SIZE][/B][/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你们这不是把我们的孩子当小白鼠吗?我们的孩子不允许做你们课改的牺牲品。”[/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前不久,到一所学校去考察。这所学校及其校长以务实的课改理论和经验,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听了校长的课改专题报告和两节示范课后,我提出到教学楼看看老师们的常态课。孰料校长面露难色,说:“我们要听课,是必须提前一天和老师打招呼的。”我提出疑问:“您所倡导的课改理念和我所听到的两节展示课,我特别认同,我想了解一下,全校老师中,究竟有多少人在努力进行这样的改革。”[/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这位校长坦言,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了多年尝试,取得了良好成效。曾尝试在全校各学科层面推开,推行不久,家长就给当地政府领导写信,反对把学生当“试验品”。政府领导担心教育“失败不起”,劝他“稳妥”为好。领导还善意提醒他:“你不搞课改还好,一搞万一搞出了群体事件,得不偿失。”他迫于无奈,只好不了了之。现在,仅有一部分教师跟着他搞课改。[/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那段时间,我很苦恼,为什么我们那么多沉闷、乏味、低效甚至看起来不负责任的课堂,家长和一些教育者可以坦然接受,而我们想推进教育改革却备受质疑和阻拦?善意的教育改革能失败到哪里去?不就是担心成绩暂时有点滑坡或者提高不明显吗?”这位校长无奈地说。[/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他只说对了一半——即使是在两年或者三年后,最终能够大面积提高学业成绩,又有多少人能够耐心等待和理性支持呢?人们只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改革,否则,就是“失败”。[/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我校曾推行小班化课堂改革实践,要求教师尝试把课堂学习权还给学生,少教多学,少讲多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结果引来一片质疑和阻拦。有的来自内部,也有的来自家长。有一些家长在论坛发帖,并联名到学校来阻拦。我们坦率面对,主动邀请意见强烈的家长前来沟通。有家长质问说:你们这不是把我们的孩子当小白鼠吗?我们的孩子不允许做你们课改的牺牲品。有更多的家长则质疑:“既然课改那么好,为什么其他学校不搞改革,为什么许多名校不搞改革?”[/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实际上,我们教育工作者队伍中,转变思想、理念和作风,接受新的变化和革新,比起家长来,还要艰难和被动得多。据说,不少学校课改项目遭到家长和社会反对,推行不下去,主要是一部分思想还没有想通的教师从中发挥了负面作用。还有的则是一些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顾虑重重,畏缩不前,导致校长和老师们不敢“轻举妄动”。不少地区的课改或虎头蛇尾,或中途夭折,或徒有形式,就与此有关。[/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我所知道的一个县,课改实践一度蓬勃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和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即便是极为薄弱的学校,学生在课堂上也乐于学习,勇于展示,赢得了省内各地同行的高度敬重。但是,据说因为课改后连续两年该县的中考成绩和高考成绩在本地区的排名中“不够理想”,有关部门和领导私下里就给课改紧急刹车,导致一些抱有教育理想与激情的课改先锋校长纷纷出走——被临近地区挖走。[/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B][SIZE=4]  “不允许失败”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绊马索[/SIZE][/B][/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有些人,怀着满腔激情投身教育改革实践,但在遭遇种种质疑和阻拦之后,纷纷偃旗息鼓,知难而退。[/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教育不允许失败,因为它的服务对象是人。”[/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尽管不知道这个观点从何而来、由谁而起。但流行了多年后,仿佛已经成了“常识”和“常理”,我们丝毫不曾怀疑,也不敢轻易质疑。[/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如果,这个“失败”,指的是教育的全局性的失败(比如,纳粹主义教育),或者是给学生——哪怕是个别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根本性的伤害,那么这个观点理当得到无条件尊重。以人为本,是教育的第一立场。涉及到“人”的问题,如何强调其重要性和严肃性都不为过。任何在教育上的轻率态度和浮躁的作风,都应当得到制止。[/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从当前的教育语境分析,我国的教育改革并不存在上述性质严重的“失败”。人们所谓的“失败”,通常指某些方面的成效或成绩(特别是学习成绩,尤其是升学率)不如预期的那样理想或显著。[/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显然,太多的人只是偷换了“失败”的概念,借着“教育不允许失败”的名义,来反对和阻止任何希图改善教育的变革和努力。[/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有些人,一方面对教育现状深感不满,另一方面又对教育改革与尝试心怀警惕。有些人,怀着满腔激情投身教育改革实践,但在遭遇种种质疑和阻拦之后,纷纷偃旗息鼓,知难而退。[/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由于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大胆的质疑,“教育不允许失败”这个看似无可辩驳的观点,吓阻了多少激流勇进的身影。它业已成为一道绊马索,横亘在我们面前。[/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实际上,教育失败从来不曾消失过,它一直伴随着教育的成功,也追随着教育的前进步伐,当然还伴随着教育者的成长。尊重这个科学“常识”与“常理”非常重要。[/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可是,每年,从县市级到省级、国家级,有大量的教育科研项目立项,又有大量的项目结题。看看那些结题报告,每一个都“成效显著”,“成果丰硕”,有数据,有案例,“人证物证”一大堆,看起来无可辩驳,却鲜有提及研究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存在的缺憾、目前无法克服的困难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有位教科所所长在应邀作课题成果鉴定后坦言:如果中国的教育科研都如此成功,没有失败,甚至几乎没有缺憾,那么,中国的教育问题哪会那么多?这是不是教育上的一种浮夸风?[/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如果有人仅仅拿“教育不允许失败”来劝诫任何从事或者管理教育者,要敬畏教育这个职业,要慎重行事,要认真面对任何涉及教育的问题,力戒草率马虎、急功近利,无可厚非。但以我愚见,当今中国,向教育的陈规陋习、落后观念和陈腐经验以及积弊顽疾发起挑战的人,敢于尝试、勇于改革的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要在教育这个领域做些改革,需要拿出极大勇气,忍受很多委屈,做出很多牺牲。如同当下的社会经济改革,没有一点“壮士断腕”、“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是无法获得成功的。[/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B][SIZE=4]  “不允许教育失败”是一种美好幻想[/SIZE][/B][/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或许,不允许教育失败,和不承认教育失败一样,都是一种美好的教育幻想和怯弱的教育自欺。[/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而作为科学,我们发现和利用其规律的过程从来都是难以一帆风顺的。教育还是社会上的一种职业和专业,任何职业和专业在其产生、形成、发展过程中,都会伴随着无数大大小小、形式各异的“失败”的尝试——这些失败,通常并不是全面的失败,而是局部的不理想、暂时的困难和多走了几步弯路。[/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但是,“不允许”教育失败,并不意味着教育没有失败。[/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美国教育改革领导者、美国当代教育改革之父约翰·霍特在《孩子为何失败》一书中,毫不客气地指责教育者这种对“失败”近乎“洁癖”的习惯:“学校一直都是这样的,无论是不可救药的市中心的学校还是久负盛名的大学的研究生院,大家有一个共识:学生有了成绩,功劳是学校和老师的;学生没有成绩,问题一定出在学生身上。虽然措辞不同,有人说他们‘太笨’,有人说他们‘文化劣势’或‘学习低能’,但意思都是一样的。学校和老师只会对好的结果负责。”他表面上在探讨孩子为什么失败,其实在探讨学校和老师教育为何失败,认为失败在于不敢面对和承认教育自身的失败。[/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同样是美国的威廉·格拉瑟博士在《没有失败的学校》中,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运用“现实治疗”理论痛陈当代教育之弊病,他认为正是学校的失败制造了太多的失败的学生,而教育的过失则是学校失败的主因。[/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令人惊讶的是,在许多人看来异常“成功”的美国,却有那么多探讨教育失败的书籍。而且小布什任总统期间,痛感教育的“失败”,还特意推动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而奥巴马同样认为美国的教学质量正逐步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认为中印的学生比美国的学生更加勤奋和努力,所以支持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清除不合格教师,增加万名理工科教师,并称美国应该学习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而在我国,许多人动辄拿美国教育为例来表达对当下中国教育的不满,而在面对教育部门、有识之士和有志之士所做的教育改革和尝试的时候,却又动辄以“教育不允许失败”来横加指责或制止,实在令人费解。[/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或许,不允许教育失败,和不承认教育失败一样,都是一种美好的教育幻想和怯弱的教育自欺。[/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B][SIZE=4]  不能因害怕失败而裹足不前[/SIZE][/B][/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如果我们因为害怕失败便裹足不前,以为裹足不前反倒好像就没有了失败,那委实是我们教育的失败,而且是“大失败”了。[/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任何一种事业,在发展和变革中难免要走一些弯路,出现一些“失败”。允许失败不会引发更多的失败,不允许失败也不意味着会减少失败。[/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国家之所以倡导教育改革,正是基于对教育现实中种种弊端的清醒认识和对教育乃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忧虑。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这个以“变革”为主旋律的信息时代,我们不改革,将没有出路。[/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改革,必将有暂时的失败或失误。教育可以允许失败,只是不能允许严重失败;教育可以失败,只是不允许故意和随意失败;教育必然会有失败,只是不能轻视和无视失败;教育难免会有失败,只是我们不能让任何失败白白浪费。[/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当然,什么是教育的成功和失败,也还值得商榷。教育的使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因而其成败评价涉及的内容是复杂的,包含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行、学科知识、生活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在许多人看来,判断成败的因素只有一个:学习成绩是否提高。在这种功利观的指导下,我们的教育改革无疑将会寸步难行。[/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人类的教育历史证明,任何一种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育经验的诞生,都是对现实的教育失败或缺陷的一种超越与完善。从来没有无失败的教育和教育者,也从来没有无失败的教育改革。[/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教育不改革,将无法走出低效的泥潭。但是,要改革,则必须先给教育松松绑,特别是要在思想和理念上,敢于突破原有的缺乏科学依据的禁区和藩篱,要特别注意那些以教育的名义设置的种种藩篱。如果教育的忌讳太多,教育改革就会举步维艰。没有教育思想的大胆解放,何来教育改革的百花齐放?[/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如果我们因为害怕失败便裹足不前,以为裹足不前好像就没有了失败,那委实是我们教育的失败,而且是“大失败”了。[/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2013年4月,上海市政府在提请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关于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草案)》中明确:“对依照本决定规定程序决策、实施改革创新,而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且未谋取私利的,在政府绩效考核中对有关部门和个人不作负面评价,不予追究行政责任及其他法律责任。”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抱着善良的愿望,积极实施改革创新的人们,可以允许失败。对此,新华社记者仇逸在《京华时报》撰文指出:“给一次失败的机会,给一次纠错的尝试,相信改革之路会越走越宽。”[/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可以相信,只有当我们学会对教育改革多一些包容,教育成功才会越来越多,而且教育成功之路,会越来越广阔和多样。[/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厉佳旭 作者系浙江宁波镇海区立人中学校长。该文同步刊于2015年第9期《人民教育》)[/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7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QUOTE][b]下面引用由[@随风#11157]发表的内容:[/b]

            儿童早期阅读确实有意想不到的奇效![/QUOTE]
            [P]
            [/P][P]欢迎有空常来品新闻茶[/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7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1063
              • 经验6522
              • 文章1059
              • 注册2007-06-30
              成败的标准是“评价”,是最终的考试,这涉及学生的人生的发展前途,所以社会、家长、学生本人对考试结果重视,不允许失败,我认为只要这种评价存在,它就是对的。我们要防止打着“允许失败”的旗帜,去干好像改革的“瞎忙活”行政教育干预!
              在线情况
              7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1063
                • 经验6522
                • 文章1059
                • 注册2007-06-30
                我的评语(今天早晨的),怎么不见了?
                在线情况
                8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QUOTE][b]下面引用由[@随风#11157]发表的内容:[/b]

                  我的评语(今天早晨的),怎么不见了?[/QUOTE]
                  [P]
                  [/P][P]在呢,好好的呆在上面。只许成功,不准失败,不知吓跑了多少人[/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8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LINE-HEIGHT=36px][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5][b]深山私塾是教育“桃花源”?[/b][/SIZE][/BGCOLOR][/COLOR][/LINE-HEIGHT][P][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rgb(230, 245, 252),0,none][tr][TD][IMG]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15-05/19/02/zhanggy150523_b.jpg[/IMG][/td][/tr][tr][TD][P][LINE-HEIGHT=18px]   [SIZE=3] 薛红伟 绘[/SIZE][/LINE-HEIGHT][/P][/td][/tr][/TABLE][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B][SIZE=14px]   [/SIZE][SIZE=4] 编者按[/SIZE][/B][/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B][SIZE=4]    西安白梓霖夫妇为给孩子创设“快乐童年”的环境,5年前结束生意,带着3岁女儿和几位朋友孩子住进深山。经过几年实践发现,私塾孩子们和传统体制培养下的孩子们具有较大差异,私塾国学培养的孩子温和懂礼、快乐多,传统体制下孩子在课业压力下性格有些焦躁。而网友却担心私塾国学所培养的孩子将来会被社会所淘汰。那么,带孩子深山学习是否值得推广?到底该如何看待现代私塾现象?本期我们约发三篇文章,以飨读者。[/SIZE][/B][/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ALIGN=center][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B]深山私塾有违教育规律[/B][/SIZ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FACE=楷体_GB2312]    那些知道一点国学皮毛、懂得两句洋文、会做两道题、自认为深谙教育之道的家长,自发而“勇敢”地担负起孩子的“全部”教育重担,正是不懂教育的表现。[/SIZE] [/FAC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姚跃林[/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在现代教育已经充分普及的今天,自创私塾教自家和朋友的孩子,目的无非是回避普通学校存在的各种弊端,进而追求更个性化的教育。笔者认为,此法能否大面积推广暂且不说,即便是个例存在,也有违法背理之嫌,不值得提倡。这是因为,义务教育阶段要依法而行,而且个性化教育并非私塾所提倡的个别化教育,绝无离群索居之必要。[/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义务教育法确实没有明确规定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具体形式,但相关法律规定了学校建设标准和教师资格准入门槛,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开学校办教育的。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也就是说,如果家长坚持“自行实施义务教育”,应得到相关部门批准,否则就是违法。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依据,是义务教育机构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没有合格的校舍和合法的教师,任何类型教育机构的存在都是违法的。家长不将孩子送到合法的教育机构接受义务教育,同属违法。“自行实施义务教育”必须遵循教育方针,必须执行法定的课程标准,要有科学的评价和监督体系。如果“私塾”泛滥,必致乱象丛生。[/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要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切勿脱离时代。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仍然是唯一有效的形式。即使有能力按自己的想法为自己的孩子建一所专属学校,可以想见的是,这所学校也很难聘到优秀老师。在现有的用工制度下,很少有优秀教师愿意做私塾先生。而缺乏优秀教师,一切好的教育理念终会落空。那些知道一点国学皮毛、懂得两句洋文、会做两道题、自认为深谙教育之道的家长,自发而“勇敢”地担负起孩子的“全部”教育重担,正是不懂教育的表现。因此可以说,在现代社会,将孩子送进深山的做法是违背教育规律的。[/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综览全球学校教育,虽不能说尽善尽美,但足可实现现代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学校本是乐园,自然也不排斥教育的个性化和个别化,何需私塾来“拯救”?如果说当前的中国教育存在诸多弊端,问题显然不仅出在学校教育这个环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也存在一定问题。也就是说,教育问题不是现代的学校教育形式必然导致的。如果教育目标发生偏差,教育评价违背规律,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在私塾。学生厌烦的不是数学而是变幻莫测的数学考试以及据此进行的甄别和排名;同理,当“射箭”出现过度竞争时,山中学习国学的女儿还会不会是“善良温和懂礼貌,心态好,欢乐多”就很难说了。[/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形式也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明白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确定要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难道还有比从小学就让学生融入社会更好的地方吗?故私塾教育并非不可为,但一定要遵守法律,尊重规律。(作者系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ALIGN=center][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B]不要对个别家庭选择说三道四[/B][/SIZ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FACE=楷体_GB2312][SIZE=4]    接受私塾教育的孩子,可能输了考试,但可能赢得快乐的童年;可能输了工作职位,但可能赢得内心的怡然自得;可能输了一城一池,但可能赢得整个世界。[/SIZE][/FAC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陈先哲[/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为了给女儿一个快乐的童年,西安夫妇白梓霖先生和爱人停止生意,带着当时3岁的女儿和几位朋友的孩子一起走进终南山,创办了一间私塾。这不禁让笔者慨叹,终南山真是个有隐士传说的地方,金庸先生笔下的小龙女自小就在终南山古墓接受私塾教育,不但练就一身武功,且性格恬淡,超凡脱俗。后行走江湖,行侠仗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样样都没落下,堪称人生赢家。[/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古代版的小龙女接受私塾教育成为人生赢家,现代版的小龙女接受私塾教育却被担心遭到社会淘汰,究竟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当然你可以说小龙女只是个虚构人物,但民国时期如陈寅恪、胡适、鲁迅、钱穆等,小时候几乎都接受过私塾教育。这些响当当的名字,这些“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并没有因为早年接受私塾教育而显得“落后”,更没有被社会淘汰,反而成为引领社会和思想进步的文化巨子。因此,仅从接受私塾与社会脱节的角度来评论此事,是站不住脚的。[/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采用同一种教育方式显然不合适。在价值日益多元的社会背景下,那些对当下学校教育有不同看法的家长,如西安的白梓霖夫妇,尝试另一种教育方式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他们未必是什么大教育家,但他们是理想主义者和坚定的行动者。他们往往不愿苟同统一的教育体制和理念,自办学堂私塾,自编教材,实施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教育。我们就算不为他们鼓掌欢呼,至少也应当敬佩他们的勇气和胆识,而不是以一种世俗的眼光对之说三道四。接受私塾教育的孩子,可能输了考试,但可能赢得快乐的童年;可能输了工作职位,但可能赢得内心的怡然自得;可能输了一城一池,但可能赢得整个世界。而且,从现实来看,自办私塾也好,在家上学也好,寻求非学校教育的孩子呈现越来越多的态势,这从侧面也反映了民众对于多样化教育方式的追求。[/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曾不远万里到终南山寻找隐士,他有一句表达对中国隐士崇敬之情的话语或许正切合对这种人生赢家的描述:“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精神生活的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既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那么理应有选择接受何种教育的权利,只要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对于现代私塾,有关部门不该想着如何去禁止或封杀,而应听听这部分家长的心声,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或者为私塾教育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服务,这样才是真正为教育加分的做法。(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ALIGN=center][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B]摆正私塾教育的位置[/B][/SIZ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王海莹[/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就基础教育而言,目前人才培养基本仅是通过全日制学校的单一模式。这一模式未必适合所有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限制了部分孩子的个性发展,甚至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某种程度上使其成为“考试机器”。于是,部分家长选择带领孩子“逃离校园”,私塾悄然兴起。其实,从上海的“孟母堂”、深圳梧桐山的“读经学堂”,到白梓霖夫妇的“终南山书院”,私塾的产生有一定的家庭、社会原因,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人们对私塾兴趣的重燃,一方面是源于一些家长不认可目前机械化、狠抓升学率的全日制学校教育,另一方面也与国家倡导传统文化有关。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和补短是学校教育的法宝和利器,然而为考试而机械学习,往往很难培养有涵养、懂情趣、会思考的人。私塾注重对学生特长、传统文化、礼仪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不受利益驱动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学校为考试而学习的弊端,是一种多样化办学的有益探索,因此社会应该给予理解,而非一棒子打死。[/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那么,私塾一定会杜绝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弊端吗?部分私塾以读经、射箭来牺牲其他学科为代价,对经书的死记硬背往往只能培养出顺从的人,难以培养出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在经济日益全球化时代,孩子们除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团队意识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这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情商陶冶。私塾纵然带给孩子们很多快乐,但显然无法提升其融入社会的基本能力。一旦走上社会,孩子们是否还会快乐依旧?[/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工作者,笔者虽然提倡多样化教育,但认为私塾教育只适合低龄段的孩子。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探访过不少家庭学校,他们大多在儿童低龄阶段在家由自己或请他人授课,到了高年级阶段便回归到全日制的学校教育。何况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在既无立法又无政策的状况下,私塾教育只能在灰色地带游走,孩子们没有学籍,如何与将来的大学教育接轨?另外,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私塾的办学质量、校舍安全、受教育者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监管漏洞,往往不利于孩子的系统学习和全面发展。[/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30, 245, 252)][SIZE=4]    目前,虽然私塾的发展还形不成与学校教育“分庭抗礼”的局面,但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应充分认识到社会舆论对当前教育体制的质疑,认识到应试教育制度对学生身心、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的束缚,还应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推进教育体制深度改革。另外,政府部门应给予私塾发展空间,完善义务教育法,允许孩子们选择多样化的学习场所,使私塾逐步发展成熟,同时对私塾监督、教师资质、私塾与公读互转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作者系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SIZE][/BGCOLOR][/LINE-HEIGHT][/P][/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8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LINE-HEIGHT=36px][B][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24px]                教有学理的语文[/SIZE][/BGCOLOR][/COLOR][/B][/LINE-HEIGHT][P][TABLE=transparent,0,0,99%,left,transparent,0,none][tr][TD][TABLE=transparent,0,5,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访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程翔[/SIZE][/BGCOLOR][/td][/tr][tr][TD][/td][/tr][/TABLE][/td][/tr][tr][TD][/td][/tr][tr][TD][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efefef,0,none][/TABLE][/td][/tr][tr][TD][P][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TABLE][tr][TD][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IMG]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15-05/20/09/zhangp150510_b.jpg[/IMG][/SIZE][/BGCOLOR][/td][/tr][tr][TD][P][LINE-HEIGHT=18px][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程翔 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委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同时担任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SIZE][/BGCOLOR][/LINE-HEIGHT][/P][/td][/tr][/TABLE][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本报记者 杨桂青[/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教过多年语文之后,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程翔慢慢领悟出:“语文老师必须站在文化的制高点来教课文。”这是一位语文教师三十多年从教经历中“修炼”出的文化自觉。秉持着这种自觉,他努力探索学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之路,追求有灵魂的教育,教有学理的语文。[/SIZE][/BGCOLOR][/P][P][B][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秉持语文学科的文化自觉[/SIZE][/BGCOLOR][/B][/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语文”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个简单的发问,促使程翔“逆流而上”,找到“语文”的源头。[/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经过研究各种史料,程翔发现,“语文”一词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在惨败中吸取教训,开展“洋务运动”,开办同文馆,培养外语人才,于是有了“洋语”、“洋文”,简称“洋语文”。[/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因为这段屈辱经历,程翔深刻感受到,“语文”一词先天带有救亡图存、开启民智的意味。1903年国粹派代表邓实写道:“故一国有一国之语言文字,其语文亡者,则其国亡;其语文存者,则其国存。”[/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在现代语文学科的形成过程中,叶圣陶起了重要作用。程翔说,“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后因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被迫搁浅。”建立语文学科,是叶圣陶的一贯追求。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又一次提议改革“语文”科,被当时华北人民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一部曲曲折折的语文教育史,让程翔体会到,“作为学科的‘语文’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统一的语言文字,历来就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因此,上都德的《最后一课》时,程翔反复提醒学生理解韩麦尔的话:“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程翔说:“母语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整体记忆,丢掉了母语就找不到回家的路。”[/SIZE][/BGCOLOR][/P][P][B][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思考语文教育的学理依据[/SIZE][/BGCOLOR][/B][/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在程翔看来,语文教学育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感情,传承以母语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心灵、精神、人格成长产生积极影响。[/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既然中国语文学科在诞生之初就承担着民族振兴的使命,语文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那么,怎样让语文学科更好地实现它的使命,体现它的功能呢?[/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程翔认为,学理有两层含义:一是已有的原理和法则,二是新生的原理和法则。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教育原理和法则有:培养学生健康独立的人格,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尊重学生的生命、人格和个性;处理好教育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把“培养什么样的中国人”作为教育的灵魂;教育类似农业,警惕“过度教育”,防止“教育异化”;教师的天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他指出,语文教学又属于教学与课程的范畴,必须体现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原理和法则: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内化与生成;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教授方法和规律,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充分体现课程的功能,教师是“用教材教”,不仅仅是“教教材”;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体验与内化生成。[/SIZE][/BGCOLOR][/P][P][B][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探寻语文教育的学理依据[/SIZE][/BGCOLOR][/B][/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但是,语文教育仅仅遵守教育的学理,就足够了吗?非也。程翔认为,语文教育姓“语”,语文的“核”是语言文字,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符号意识的觉醒。语文教师要好好研究各种关于语言的理论。[/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赞赏程翔的这一观点,他说:“课程改革强调人文性,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是必要的,也是改革的一个亮点,但不能偏执,不能离开语文教学的规律,否则会淘空了语文,适得其反。程翔提出以读、写为核心,以语言为‘抓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和谐地发展,是有意义的。”[/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程翔说:“我曾经有过缺乏学理的语文教学经历,仅凭热情,根据好恶、感觉和经验教学,教学缺少理论修养,有时面对学生质疑,心里发虚。”[/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为了寻求语文的学理,程翔研读过符号学、解释学、叙事学、心理学等各类学术书籍。这为他的课文讲解、阅读课、写作课奠定了丰厚的基础。“语文教学究竟有多少相关的学理,我说不清楚,但我知道,学理往往随着文本体裁的具体情况而出现。涉及语文教学学理的书究竟有多少本?大概有一百本吧。但是想要知道是哪一百本,可能需要用一生去追寻。”程翔说。[/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语文有学科自身的学理,不同的篇目也各自有学理。程翔追求学理的种子,是在二十多年前就种下的。程翔从教第六年,正好赶上山东省第二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当时,按照课程进度,程翔在教《荷塘月色》。为了解读文本,他找来所有能找到的关于《荷塘月色》和朱自清的资料。程翔在那次比赛中得了综合一等奖和讲课单项第一名。他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丰厚的文献资料基础之上的。[/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文献资料仅仅是第一步,文献背后、教材背后、课文背后、作者背后,是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传统。一位语文教师,只有慢慢开启了这道沉重的闸门,门后的各位名家、各种思想才会深情款款地走出来,“帮助”语文教师上好每一节课。[/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程翔的第七本著作《说苑译注》。写这本书的缘起是讲《愚公谷》一文时,他发现教学参考书中有关《说苑·政理》的译文值得商榷,于是就找来相关材料核实。谁知,一发不可收拾,由《愚公谷》到《政理》,进而到整册《说苑》,程翔用了5年业余时间,穷道究理,完成了这部百万字大书。看完这本书后,刘国正先生说:“要做一名学者型的教师。”王世堪先生说:“以后你看语文的视角就不同了。”[/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有了学理做基础,语文课自然澄明起来,语文教师的专业价值便得到了充分体现。程翔认为,教师的专业价值体现在“课堂作品”上。程翔的课纵横捭阖,古今中外随意拈来。[/SIZE][/BGCOLOR][/P][P][B][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做有灵魂的教育[/SIZE][/BGCOLOR][/B][/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其实,学理并非程翔对语文教育的所有追求。程翔用他身上浓重的人文气息、人文情怀,拥抱着学理,在课堂上飞翔。程翔的理想是,“做有灵魂的教育”。[/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在备课《琵琶行》时,程翔流下了眼泪。送报纸的师傅看见后感叹道:“我平生第一次看见备课还能备哭呢!”讲完《离骚》,他问学生:“你们想不想做屈原这样的人?”有的学生摇头。他说:“你不做是可以的。但是,你要知道,正是因为有了屈原这样的人,中国历史的天空才那样的灿烂光明!”在学习巴金的《小狗包弟》时,有的同学流了泪。他问学生:“巴金最可贵的是什么?”学生说:“是良知。”他说:“太对了!一个民族要有良知。巴金用他的笔进行了深刻反思。我们这个民族太需要反思了。”[/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讲台是程翔的战场。他说:“每当我走上讲台,我仿佛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好像看到医生拿起了手术刀,战士背起了钢枪;吊车在旋转,钢花在飞溅,火车在奔跑……讲台,多么神圣的地方!是源泉,是力量,是战场。”[/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程翔借用两副对联自勉:“粉笔一支,传道授业解惑;诗书半榻,修身养性育人。”“青灯黄卷夜继日,苦口婆心暑易寒。”[/SIZE][/BGCOLOR][/P][P][ALIGN=center][B][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程翔《雷雨》公开课教学点评[/SIZE][/BGCOLOR][/B][/ALIGN][/P][P][FACE=楷体_GB2312][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元华:[/SIZE][/BGCOLOR][/FACE][/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程翔老师在话剧教学“再对话”方面匠心独运。语用学意义上的语用,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语言使用”不同,语用学的语用不但指简单的遣词造句、写文章、说话等,而且强调和突出语言使用者对语境的全程参与和全面重构。所谓语言使用,是语言使用者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发挥到极致的自然结果。程翔老师深知个中三昧,引导学生沉浸在话剧文本对话语境中,能够相对集中地挖掘同一类话题深意,又能由此辐射开去,得心应手地和学生畅谈附属话题甚至游离话题。整个再对话重心突出,又摇曳多姿。[/SIZE][/BGCOLOR][/P][P][FACE=楷体_GB2312][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包头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韩雪屏:[/SIZE][/BGCOLOR][/FACE][/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这一课例还告诉我们,执教者把经典剧作《雷雨》这一选场,不仅作为语用学基本理论的例证,而且把它当成了学生练习划分对话段、认识对话组的平台,当作学生演练、解读剧本技能的实验场地,就如同驭者练骑术的跑马场,如同枪手演练射击的打靶场一样。这种胆识与气度,实际上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早年提出过的观点:选文不过是从同类文章中选出来的样品,是学生学习和练习基本功的凭借,因为“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课本”。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追问,执教者为什么能提出这种教学设想?那就要归功于教师本身的专业学养了。[/SIZE][/BGCOLOR][/P][P][FACE=楷体_GB2312][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室主任魏小娜:[/SIZE][/BGCOLOR][/FACE][/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程老师以开放的学术气度面对经典作品,摆脱了语文教学的“匠气”,使“文本细读”在话剧类选文的教学中焕发了新的活力。本课例抛弃前人成见,由剧本文本本身的语言品读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尝试以前也有人做过,但是本课例的独到之处,在于借助了学术研究成果和著名演员的角色体验,开阔了教学视野,拓展了文本细读的视角和路径。程老师为我们道出了得“鱼”之“渔”:“其实,在学术界,我的理解并不新鲜,只不过我比较注意吸纳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已。”“《记忆深处的老人艺》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大。我觉得,演员的理解可能比学者的研究更接近生活,更鲜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文献阅读很重要,它支撑着我的教学。”——这在当前语文课程和语文教材编制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确实是语文教师实施“自救”的一剂良方。[/SIZE][/BGCOLOR][/P][P][FACE=楷体_GB2312][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包头第三十三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贺全忠:[/SIZE][/BGCOLOR][/FACE][/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程翔先生设计《雷雨》的教学目标是“划分对话段,认识对话组”,可以说坚持了语文阅读的规律,并且不漏痕迹,顺理成章,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当然这需要勇气,勇气的背后是自信,自信的背后是深厚的学养。[/SIZE][/BGCOLOR][/P][P][BGCOLOR=rgb(247, 247, 247)][SIZE=4]    那么,同样划分段落层次,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呢?其实,对文本语言进行拆分,就是对作家创作思想的归类,而段落层次之间的关联,就是作家的创作思维。“思想、思维、语言”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三个要素,我们对文本语言的拆分其实就是对思想的归类,在归类后的思想组合中体会作家的思维过程。因此,对语言进行划分段落层次处理本身不是目的,由语言到思想,由思想到思维的过程才最为重要。[/SIZE][/BGCOLOR][/P][/td][/tr][/TABLE][/P][/td][/tr][/TABLE][/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8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LINE-HEIGHT=36px][B][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5]        离婚对儿女的伤害怎样降到最低[/SIZE][/BGCOLOR][/COLOR][/B][/LINE-HEIGHT][P][TABLE][tr][TD][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IMG]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15-05/22/06/yangym150517_b.jpg[/IMG][/SIZE][/BGCOLOR][/td][/tr][tr][TD][P][LINE-HEIGHT=18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禹天建 绘[/SIZE][/BGCOLOR][/LINE-HEIGHT][/P][/td][/tr][/TABLE][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马志国[/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楷体_GB2312][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城门失火,难免殃及池鱼。父母婚变,孩子心痛,是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越来越有普遍意义的话题。[/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B]    婚变将来时:[/B][B]孩子陷入寒冷的深渊[/B][/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FACE=楷体_GB2312][B]心灵倾诉:[/B]我是个17岁的女孩,我的父母正在闹离婚。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家里就充满了战争,先是“热战”,后是“冷战”。现在,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任何感情。这一切让我陷入了寒冷的深渊。家对我来说只是四堵墙支起一个顶盖,虽然可以让我遮风避雨,可是仍然让我感到寒冷。就是炎热的夏天,我也总是感到从头顶冷到脚底,冷到了心灵的最深处,冷到了心灵的每一个角落。[/SIZE][/FAC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楷体_GB2312][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现在,我就要高中毕业了,可他们几乎天天都在冷战,我哭过,我怕我的家就这样毁掉。冷战起来他们谁也顾不上我,谁不高兴了,对我就没有好脸色,拿我当出气筒。他们已经去过两次法院了,说是调解不成,过两天法院就要判决了。如果他们真的分手了,我该怎么办?[/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B]心理援助:[/B]父母婚变还是将来时,孩子的心灵已经受伤。心理咨询中,看到了太多孩子的眼泪。如果婚变难以避免,孩子的心灵该怎样救助?[/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从父母方面说,应尽量避免把夫妻冲突暴露在孩子面前,更不该拿孩子当出气筒。明智而有远见的父母,要设法不使个人的痛苦影响到孩子。另外,计划婚变时间应避开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如毕业考试前),减少对孩子的消极影响。婚变之前应对孩子做理智的安排,商议好保障孩子权益的具体办法,明确各自对孩子应负的具体责任,对大一些的孩子要尊重他们的选择。[/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就孩子方面说,年龄大些的孩子应积极自救,如果父母的感情没有彻底破裂,可以为父母搭一座感情沟通的桥梁,促使父母不计前嫌,握手言和。如果父母一定要离婚,就要在父母之间做出选择,要考虑谁对你的成长更有利。如果父母已经离婚了,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一是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重新选择生活的权利。二是无论选择了跟谁,都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积极适应生活的变化。三是不过多抱怨,努力地完成好学业,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B]婚变进行时:[/B][B]孩子成为牺牲品[/B][/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B]心灵倾诉:[/B][FACE=楷体_GB2312]孩子爸爸再次提出离婚的时候,我知道他是铁了心了。我把儿子叫过来问:“你爸要和妈妈离婚,你跟谁?”儿子一下子就哭了:“我谁都不跟,你们要离婚我就不活了。”我想,就是离婚了也不能便宜了他,我要好好地惩罚他,让他一个人带儿子,他就会知道,没有了我,他会有多么难。就这样,孩子被极不情愿地推给了他爸爸,被蒙骗到了奶奶家住了下来。[/SIZE][/FAC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楷体_GB2312][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离婚后,按照约定每个周末儿子都回到我这来住两天,我每次都尽量多给他买一些东西来补偿他。可是我看得出来,儿子心里,无论买什么、花多少钱,也不如给他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后来,他爸爸答应我把孩子接来。我先是同意了,忽然又觉得不对劲儿。他那么痛快地答应我把儿子接回来,还不是娶了老婆想把孩子甩给我,落个清净?不行,我不能这么便宜他,即使要儿子我也得跟他提条件。于是,我跟他讨价还价,互不相让。结果,因为我们的拉锯,儿子喝了药,幸亏抢救及时才没酿成大祸!我一直把儿子当作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只知道让他服从大人的安排,却从来没有想过他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我只是从生活上给他多花些钱,却从来没想过从心理上关心他,理解他。现在想来,我恨孩子的爸爸,更恨我自己……[/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B]   心理援助:[/B]父母婚变一旦到了进行时,就不可避免伤害孩子的心灵,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争夺孩子的感情。孩子既需要父爱,也需要母爱。无论失去哪一方,对孩子都是难以承受的痛苦。何苦再逼孩子做如此痛苦的选择?父母应该关爱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感情,诚挚地告诉孩子:离婚只是父母分开住,我们依然爱你。[/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切记孩子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的人,不要以孩子相互要挟,不要把孩子当作负担互相推诿,或者用孩子来要挟报复对方,在孩子心灵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即使婚变也要关心孩子的生活,不要拿孩子撒气,对孩子的抚养费等生活做出妥善的安排,以实际行动让孩子体会到,虽然父母分手了,但他并没有失去父母。[/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B]    婚变过去时:[/B][B]孩子失去完整的家[/B][/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FACE=楷体_GB2312][B]心灵倾诉:[/B]我是一位中学生的母亲,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离异。我不打算再婚了,一心养育孩子。谁知过去快一年了,孩子还是整天心事重重,好像很压抑。最近,无意间发现孩子在日记中写道:“自从父母离婚,虽然母亲在物质生活等方面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我仍常常感到一种孤独和失落。我感到自己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自豪地谈论有关爸爸的事情。因此,我总是感到自己是那么怯懦,是那么没有自信……”看得我心里挺难受的。[/SIZE][/FAC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楷体_GB2312][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这个周末,我们娘俩长谈了一次,我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跟他爸爸过不到一起,希望他理解妈妈。经过谈话,孩子心里的压力好像减轻了许多,他表示不怪妈妈,要争气当个像样的男子汉。我顺口又说,你爸爸怎样不好,怎样没出息,你不用想他,要争气,长大不做他那样的人……[/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B] 心理援助:[/B]单身母亲应该怎样面对失去完整的家的孩子?[/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隐瞒只能增加孩子的不安,要允许孩子在接受的过程中出现情绪反复,耐心帮助孩子理解和接受事实。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负疚感,带着赎罪心理对儿女有求必应的母亲,要么培养出一个自私骄横不会体谅别人的冷血孩子,要么给心地善良的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还债负担。过分的爱怜是一种沉重的心理包袱,也容易加深孩子对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的关注。[/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单身母亲应该坦然面对自己的生活,防止孩子产生“仇亲心理”。夫妻之情断了,并不妨碍父母跟孩子的亲情。在说明离异缘由的时候,不要把孩子强拉进自己的感情同盟,制造孩子对父亲的敌意。应该告诉孩子,不管怎样,父母都是爱他的。[/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尤其要注意防止孩子人格偏离。缺少父爱的孩子容易形成“偏阴人格”,表现得懦弱、多愁善感、自卑、缺乏毅力、果断性不强;缺少母爱的孩子容易形成“偏阳人格”,表现为孤僻、冷淡、缺乏爱心和同情心,没有安全感等。因此,单身母亲要特别留意弥补孩子因缺少父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有意识地让孩子多接触叔叔、舅舅、男老师等负责任的成年男子。[/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单身母亲很容易和孩子形成感情依赖,母子间心理距离过于紧密,容易引发两人的心理冲突。所以,母亲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要把生活的希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注意充实孩子的生活,弥补亲情不足。鼓励孩子多参加群体活动,排遣内心忧伤的情绪。孩子精神生活充实了,就会从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单亲家庭的孩子要学着照顾自己,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孩子的责任心是完全可以培养的,关键在于母亲有正确的认识,理直气壮地培养孩子,而不认为是委屈了孩子。如此,才能和孩子一起建立起健康幸福的单亲家庭。[/SIZE][/BG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再婚家庭继母或者继父难当的问题。应充分估计到孩子接纳一个“入侵的管教者”的困难,坦率地承认自己是继母或者继父这一事实,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包容和理解孩子。最好不急于扮演家长的角色,不妨先从建立友情做起,待孩子认可后,友情自然升华为亲情,逐步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当孩子做错事时,既不要矫枉过正,也不要过分溺爱放纵,要以情换情,以心换心。日久天长,孩子就会从心里把你当成最亲近的人。(作者系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SIZE][/BGCOLOR][/LINE-HEIGHT][/P][/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8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孩子,我们一起来”[/SIZE][P][SIZE=3]作者:洪淑珍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SIZE][/P][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晚饭后,我正猫在电脑前码字。“妈妈,这个字怎么念?”念三年级的儿子手捧一本《儿童文学》,兴冲冲地跑过来,胖乎乎的小手指着“蟒蛇”的“蟒”字问道。我怕打断自己的思路,便不假思索地说:“念‘mǎng’,蟒蛇是蛇的一种,体型很大,无毒……”“知道了。”儿子还没有听我把话说完,就高兴地跑了。 [/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没想到,这么一开头,儿子便染上了好问的毛病,一遇到拿不准或者不认识的字,就来麻烦我这个当教师的妈妈。几次之后,我感觉有点不对劲儿,这样一问一答,孩子走捷径,妈妈图省事,表面上看没什么,久而久之,儿子肯定会养成不思考、懒动手的坏毛病。这可不是办法,我得改变应对策略。 [/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后来,当儿子指着一个“獾”字来“故伎重演”时,我便放下手中的活儿,故作惊讶地对儿子说:“唉,这个字妈妈好像没见过,我也念不准,怎么办呢?”“查字典吧,我们老师说过,遇见不认识的字,可以向字典这个老师求助。”儿子好像突然明白过来,于是我们一起查起了字典。“遇见不会读音的字,先查什么呢?”我问儿子,“知道,知道,查部首呗!”儿子边说边翻动字典,“哦,找到了!原来这个字念‘huān’。”陪儿子查了几回字典后,儿子在阅读时再遇到拦路虎,便老老实实地自行解决,把他这个老妈晾在了一边。我心里暗喜,这招数还真管用。 [/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后来,我和爱人认真总结这一招数的实用价值,并作为一条经验在家里推而广之、发扬光大。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既不越俎代庖、一切包办,也不当甩手掌柜、不闻不问,而是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与儿子一起想办法解决。于是,我们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儿子,我们一起来……” [/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原先,儿子的房间一直都是我收拾。有一个礼拜六,家里来了几个小伙伴,儿子高兴极了,现世宝似的把玩具和图书全都拿出来与小伙伴分享,把房间弄得一塌糊涂。等他们疯够了离开后,望着一片狼藉的房间,我试探着对儿子说:“你们开心了,老妈又要遭罪了。我们来打扫战场,如何?”也许儿子的高兴劲还没有过去,爽快地答应了。 [/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有了这个开头,我便每天都拉儿子一起收拾房间,并有意识地从“作战员”变成“指挥员”。儿子渐渐学会了起床后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床单牵得平平整整,衣服挂在衣架上,鞋子放到鞋柜里,看书写字以后还知道物归原处。不仅如此,儿子还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几张明星照,错落有致地贴在墙上。“怎么不征求爸妈的意见呢?”“我的地盘我做主!”儿子回答得非常干脆,一脸的神气十足。“好好!你做主,你做主,看来老妈这个钟点工得自动下岗了。”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乐开了花。 [/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家那句唱得最欢的“儿子,我们一起来……”渐渐地被“儿子,我们相信你能做”所替代。从收拾房间开始,儿子慢慢地学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也逐渐有了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好习惯,越来越懂事,越来越能干了。 [/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4]  教育孩子如同教孩子走路,光抱不放是不行的,但一开始就撒手也行不通。我想,它应该是一个“抱——扶——放”的循序渐进过程,抱好了,扶正了,放就水到渠成了。(洪淑珍 作者单位: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全丰小学) [/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
                          山间小溪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