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6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QUOTE][B]下面引用由[U]乐山[/U]发表的内容:[/B]

    最近比较忙,过几天再好好学习蒋老师的文章,先留一个记号。[/QUOTE]
    其实长期坚持学习的老师们都是高手。
    [ 此贴最后由一路追梦在2009-8-6 14:52:33编辑过 ]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6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孤 独 的 豆 豆 (转贴)
      ——学生自卑心理的矫正
      豆豆的表现
      性格怪异的小男孩
      今年上四年级豆豆,看上去很瘦,皮肤黑黝黝的。他个子很高,喜欢踢球,虽然只是班级足球队的一名替补队员,在场下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场上的时间,可是豆豆依然热情高涨。每逢有足球赛,不管是哪个年级的,不管是什么类别的比赛,他都要去观战。但是,只有这样的时刻,才是豆豆最高兴的时候。
      平时,豆豆无论是在教室里,还是在操场上,都是形单影只。后来得知,他是一个很自卑的孩子,没有朋友。他觉得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不愿意与别的同学交往。
      豆豆的妈妈和爸爸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家境很宽裕,但是他们因为工作无暇顾及孩子。从小缺乏爱护与教育引导使得豆豆养成出了一些不良习惯,并且自卑心理较为严重。
      记得第一天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有很多同学都围着我好奇的问来问去。一些男生们更是淘气,有的揪揪我的小辫子,有的和我比比个子。但是在教室的一角,我发现了一个黑黑的小男孩正用一双渴望的眼神怯怯地望着我。可当我看过去与他的目光接触时,他慌忙低下头……第二天,就听一些班干部说起了这个小男孩。他叫豆豆,从来不和他们玩,总是一个人在座位上坐着,或者一个人到楼道里溜达。其他同学也不敢找豆豆,因为如果豆豆和他们一起玩得不高兴,就会大喊大叫,说不定还会拿起什么东西打人呢!
      真的是这样吗?我怀着几分疑惑和同学们一起开始了新学期的生活!
      同伴交往
      豆豆脾气不好,很急躁,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总爱动手动脚,因此同学们不敢和他玩。有一次,上体育课,全班在操场上跑步,跑到一排大树下,恰巧有点鸟屎从树上落到豆豆身上,其他的小朋友都大笑起来,这时豆豆急了,脱下自己的外套就抡来抡去,追打着其他小朋友满操场跑,追不上别人时他就更加生气,于是跑回教室把同学们的书、铅笔盒和书包扔得满地都是,然后还不停地用脚踩,看见同学们过来,他抄起笤帚向大家挥舞,不让大家靠近,以解心中的怒气。
      闻讯赶来的同学们和老师见此情景,想要过去制止、***慰他,让他平静下来,可是大家都不敢靠近,因为这时豆豆就像发疯一般,尖叫着,简直就是歇斯底里。看到豆豆这种情况,我感到有些吃惊。可听同学说,豆豆的这种反应很太“常见”了,只要他一生气就会如此,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唉!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此神经质,如此暴躁呢?
      原因分析
      从理论上讲,孩子的所有行为表现都是已往“教育”的结果,而家庭的教育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想清晰地了解豆豆“问题行为”的成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首先就要从他的家庭入手。与家长协同配合。
      家庭情况
      与豆豆家长的沟通是在开学后不久。
      他的妈妈告诉我,豆豆的这类“问题行为”在家里也时有表现,问题的主要根源是孩子的“自卑”心理。而这种自卑心理的形成和家里的情况有关。豆豆小的时候,因为爸爸妈妈的工作很忙,照顾豆豆任务主要由一个阿姨承担。但这个阿姨文化不高,也不大懂得教育,只是孩子的吃穿。这样,豆豆从小就有文化知识方面的欠缺。后来上了幼儿园乃至到上了小学,他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总觉得自己知道得很少,各方面不如别人,因而不敢说话,生怕别的小朋友笑话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卑的心理。
      上了小学,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还不是最差的,但是,妈妈爸爸却还是非常不满意,总是抱怨,结果家长的这些消极反应又一次,使他更加缺乏自信。最初表现为经常自己生闷气,默不作声地难过,自艾自怨,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表达他内心感受的方式变得极端暴躁,不分青红皂白地发泄、攻击他人。
      现在,爸爸妈妈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却不知从何处下手。
      在与豆豆妈妈的交流中发现,豆豆的父母现在对此感到很无奈,甚至想放弃努力。为了豆豆家长建立起信心,我开始引导她谈一些豆豆的优点和“强项”。我了解到,豆豆对汽车很感兴趣,而且掌握了很多关于汽车的知识。我想,这一点可以成为重新树立豆豆自信的“关键点”和契机。
      小学阶段是克服孩子自卑、建立起积极“自我”的重要时期,而积极自我的形成,关键在于来自他人(尤其是家长、教师)的积极期待和鼓励,使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不断做出能让自己和同伴感到自豪的事情,从而获得积极强化,达到积极“自我”的良性循环,对于小学生而言,“扩大优点,克服缺点”是一个有效的教育策略。
      矫正措施及效果
      危机——“危”与“机”
      开学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班里有5个男孩住在同一个小区,他们每天都乘坐同一辆班车回家,豆豆也和他们一起。一天,当孩子们排着整齐的路队走出校门时,我紧绷了一天的神经也放松下来。正当我回到办公室开始判作业时,突然听到楼道里传来哭声。声音好熟悉啊!我心里一沉,赶紧跑了出去,果然不出所料,真的是豆豆。怎么?刚才还高高兴兴地下楼准备坐车回家,现在又回到楼里,还哭了?
      看到他哭泣、伤心的样子,我赶紧把他拉到一边,关切地询问起来,原来,和他一起坐班车的几个孩子知道豆豆脾气暴躁,爱尖叫,所以故意合伙逗他。因为豆豆出校时排在队伍的后面,所以等他快走到班车旁边时,已经上车的孩子们就故意把车门关上,不让他上来。这时,豆豆以为他们欺负他,所以非常生气,几次叫让他们开门,可那些孩子依然不开,还在车上大笑。情急之下,豆豆赌气决定不坐这趟班车了,委屈地跑回楼里,想让老师帮他给家长打电话来接他。
      听他讲完事情的经过,我想,这件事既有那些孩子的责任,也有豆豆的问题。如果他不那么急躁,不和小朋友们吵架,而是找开车的叔叔解决,结果就不会是这个样子。可是,如何才能让豆豆明白:靠发脾气和尖叫不仅解决不了问题的,反而会引起别的小朋友的哄笑。我要让他明白这一点,我要让豆豆不再成为孩子们嘲笑的对象,让他找回自信。
      于是,我给他的家长打了电话。他的妈妈来到学校以后,我们交换了意见。我向她表明:一定要找机会和孩子谈谈,以便尽快使孩子摆脱自卑心理。
      第二天早晨,我先找到了和豆豆一起坐班车的几个男孩子,让他们分别叙述一下昨天下午发生的事情。经过调查我发现,孩子们所说的情况和豆豆叙述的经过大体一致。我反复琢磨,为什么这些孩子们专找豆豆开这种“玩笑”?为什么豆豆不能按照“开玩笑”的方式来对待,这么“不识逗”呢?我觉得有两种可能。第一,可能由于豆豆过于自卑、敏感,因而总是以消极的心态领会他人的交流意图,不懂得别人是在和他开玩笑,因而对别人的“挑逗”行为采取一种戒备、防御、敌视的姿态;第二,有可能因为他平时很少和别人主动交流,缺乏正常交往的社交技能和经验,因而不懂得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何种方式和别的小朋友进行“得体”的交往。我要帮豆豆。
      中午吃过饭,我找到了豆豆,对他说:“豆豆,你觉得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快乐吗?”
      豆豆说:“没什么快乐的。”他很郁闷的说,“就那样呗,他们老欺负人。”
      看着豆豆有些生气的样子,我没有再继续话题,而是让豆豆坐下来,用十分温和的口气对他说:“豆豆,你在学校里会主动欺负别的同学吗?”
      “我才不会欺负别人呢!”
      得知了豆豆的这种想法,我觉得机会来了,便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其实,豆豆你知道吗?所有的小朋友都和你一样,都是好孩子,都愿意和其他的小朋友快乐地在一起,谁都不愿意欺负别人。”
      “老师,你的想法不对,他们不欺负别人,就欺负我!”
      “为什么你觉得他们是在欺负你呢?”
      “他们老逗我,我一生气,就控制不住对他们大叫,可是他们还笑我。”说着豆豆脸上又出现了愤怒的表情。
      “豆豆,有的时候小朋友是愿意和你玩的,但是当你们出现了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你的表现总是非常极端,比如大声尖叫,或者和别的小朋友动手,别人当然就不敢再接近你了。我想大家笑,并不是嘲笑你,而是觉得有些小事情不值得你这样生气。”
      “老师,你怎么替他们说话?明明就是他们欺负我。有时他们和我玩老不听我的,我可不就生气吗?”
      “豆豆,大家在一起玩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会遇到你说的情况,谁出的主意好就听谁的呗,主要还是为了玩得高兴啊!你说是吗?”
      豆豆若有所思地说:“那他们干吗老是笑我?”
      我反问他:“你看到过别的小朋友在教室里疯狂大叫、拿着笤帚乱舞吗?”
      他想了很久,说:“没有。”
      “那你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像这样“小题大做”,“发泄”一通,你会有什么想法?”
      他脸上露不好意思的笑容:“我会认为他是神经病!没事喊什么!”
      “你看,你也会有这种看法。可那天你生气的时候这么做了,别的小朋友笑,你能够理解么?”
      “知道,他们是不是以为我也是神经病?”
      “大家不明白你到底怎么了?其实大家很想关心你,但是你那么凶的样子,谁敢过去问你?
      我语重心长的说:“豆豆,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是自己怎么应对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可以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也有些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会把小事变成大事的。你希望自己遇到事情怎么做呢?”
      “老师,我也想把大事化小,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有事我就冲动,控制不住我的火爆的脾气。”
      “豆豆,老师非常愿意帮助你,当你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以来找老师,我们一起商量一下解决的办法。”
      “那好吧!”
      “老师还给你出个好主意,你在平时课间的时候,注意观察其他的小朋友,他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与小伙伴发生争吵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再想想如果是自己你会怎么办?你说这个办法好不好?”
      豆豆赶紧点点头,说:“好,老师,我去试试吧。”
      自我监督塑造
      在和豆豆商量好这个办法之后,我们又制定了一张表格,以帮助豆豆记录,改正自己的行为。第一个星期,主要是以观察别的小朋友的解决办法。
      这张表格制定出来后,豆豆还算听话,认真做好记录。我们来看看他的记录吧!
      日期    星期      其他小朋友面对问题的做法      豆豆的想法
      6月27日星期一      小明把小东的铅笔盒碰掉了,小明没看见,但是小东自己捡起来了,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要是我,一定会把小明叫回来,和他大吵一架!真要像小东学习!
      6月28日星期二      在楼道里,小刚不小心撞上了小丽,但是没有道歉就大摇大摆地走了。小丽看了他一眼,继续玩。      太欺负人了,真得跟他打一架!可是小丽却没有和他计较,战争没有爆发!
      6月29日星期三      在二楼的楼道里,小华玩踢毽子,不小心踢到楼下,砸到下面的同学,可是小华说完对不起后楼下的同学没有生气,还把毽子还给了小华。      这不是成心欺负人吗?敢往我头上踢?找揍吧!
      下面的同学脾气怎么那么好?也许该宽容吧!
      6月30日星期四      学校要组织运动会,很多小朋友都找老师去报名,他们有的同学还主动报了两个项目。      我虽然也很想去,但是我害怕自己失败了他们又会嘲笑我,于是想:算了吧!
      7月 1日星期五      那天语文课上小岗回答问题错了,大家都笑起来,可是小岗却和他们一起笑笑,坐下了,继续听课。      要是换了我,可受不了!他们那么嘲笑我,我一定又会大发脾气的,小岗怎么没事?下课一定找他讨教秘密!
      这个星期后,豆豆拿着这张记录表来找老师,看着他写得工工整整的字迹,我断定他这次一定是想好好学习别人的经验了,我表扬了豆豆,然后和他一起分析这张表格记录的情况。
      “豆豆,通过这张表格你可以发现每个小朋友在学校和其他人都会有摩擦,但是他们都很大度,不计较得失,所以很多事都化为乌有。没有哪个小朋友是故意和别人作对,有的只是不小心,大家都宽容一些,不就没事了吗?”
      豆豆看着这张表格,“老师,我明白了,不该老是发脾气。”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和豆豆又制定了一张表格,这次主要是记录他自己的表现,我们来看一下:
      日期    星期      豆豆面对问题的做法      豆豆的想法
      7月4日星期一      昨天发烧了,今天坚持上学。刚进教室,就发现我的作业没带,这可怎么办?往常,我肯定会急得大哭大闹,可今天,我主动去找老师说明情况,老师不但没说我,还关心问我好点了吗?      当和老师说的那一刹那,我好害怕,怕老师怪我,可是我却听到了老师关切地问候,真的很高兴!老师真好!
      7月5日星期二      今天中午,在操场上,被低年级的同学不小心撞了一下,我赶紧把他扶起来,帮他掸掸身上的土让他走了。      以前我又会向他大发脾气,乱嚷起来,可今天我把他扶起来后,还很高兴!我会照顾小同学!我是个真正的小男子汉了!
      7月6日星期三      今天老师说选一个***全监督员,我主动举手报名,大家一致推选我为监督员,我很高兴!      举手的时候很害怕!怕大家嘲笑我!但是结果却相反!看来老师和同学还是很信任我的!我一定要好好干!
      7月7日星期四      中午在学校吃饭的时候,座位前面的小丽把汤洒了,我赶紧地给她一张纸巾,她高兴地朝我笑了笑!      同学之间的友谊多么美好!今天一整天,我都很高兴!
      7月8日星期五      数学课上,我忘带尺子,这可怎么办?同桌的小华带了两把,毫不犹豫地借给我了,这节课我上很好!      看来大家对我没有敌意,我有困难同学们愿意帮助我!我很高兴生活在这么温暖的集体中!
      这两个星期我和豆豆一起观察了别的小朋友的行为、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豆豆的言语中我仿佛看到了他对自己以前行为的懊悔,他明白了任何人都会有不足之处,会得到大家的理解,不是每个人都在和他一个人作对。通过后一个星期豆豆的表现,我们看到了豆豆的进步,他的自信正在一天天建立。
      这时,我确信,豆豆已经开始学着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了,也开始用善意、积极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了。一般说来,自卑的孩子遇到“冲突”,总是习惯于把自己当作受害者,表现出某种戒备、敌意的消极态度,结果往往使“冲突”升级,而且使心理上受到多重“打击”,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改变自卑的孩子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启发孩子的“同理心”,使他能够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用积极善意的态度、思考解决问题。当一个孩子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件事情时,他就能获得比较客观的认识,从而使自己原有的刻板的自卑思维得到挑战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辅以成就体验,使他能够从生活、学习里体验到使用新的思考方式获得的积极效果,就会大大促使自卑心理的转变。
      因此,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自卑的孩子体验到成*****的滋味。但是,这个成*****必须是他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
      激发成就
      班上的板报改换了。我想起了豆豆,他可是一个“汽车爱好者”。
      早就听同学们说想办一期有关汽车的展览,男孩子们非常喜欢谈论汽车,他们掌握的相关知识非常多,连我这个老师都觉得自愧不如了。结合班级孩子的实际情况,我决定由豆豆当板报组的组长,并在班会课上宣布了这个决定,全班同学还都鼓掌表示赞同,因为他们也发现了豆豆对汽车的“酷爱”和“特长”。豆豆高兴得脸都红了。随后,我又找了几个男孩子和他一起承办这期板报。……3天后,一期主题为“汽车大世界”的板报出现班上。板报图文并茂,信息量很大,也很有特色。当大家都啧啧称赞时,我也留意观察着在一旁静静得意的豆豆。于是,我在课上表扬了这个板报小组,尤其表扬了豆豆组长。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豆豆成了“中心人物”,一到课间休息的时候,就有很多孩子围着他询问、讨论关于汽车的问题,再也看不到豆豆在楼道里“孤独地徘徊”了。
      豆豆找到了自信,每天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也快乐多了。期末考试,豆豆成绩名列前茅,成了全班进步最大的孩子,得到了“进步奖”!
      通过豆豆的转变,我体会,对于自卑的孩子,教师和家长不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他们的“不良表现”上,而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更多地唤醒他们心中阳光、优越的一面,使他们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转变他们看待周围事物的消极态度,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到大家带给他的善意与温暖,逐步消除与他人的隔阂,乐于接受教育。
      教育反思
      经过了上面一步步的引导,豆豆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但是,不良的习惯和态度形成已久,并在一定程度上内化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要去掉这些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奏效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自卑感很强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他们会在生活里“找”自己不如别人的方面。所以,对于豆豆,需要挖掘展示他的优势,从他当下的突出爱好出发,逐步延展到学习的其它方面。
      在整个过程中,我也感受到老师对孩子信任的重要性。只有老师先相信孩子能够朝好的方面转变,他才有可能朝好的方面转变。这就是所谓的“期望效应”。我体会比较深的另一点是“渗透”和“侧面”的教育策略。在教育豆豆过程中,我是通过“讨论”和比较来引导他认识事物的不同方法。假如我只是“告诉”他,应该如何如何,很可能引起他的反感。这是不是孩子自己的“思维逻辑”呢?。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6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上面的帖子没有格式,很难读,请教各位,怎样才能保持原文档的格式呢?
        [ 此贴最后由一路追梦在2009-8-6 14:53:38编辑过 ]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6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重发了,请问怎么删?
          [ 此贴最后由一路追梦在2009-8-6 14:57:43编辑过 ]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65
          • 头像
          • 展翅翱翔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5267
            • 经验158569
            • 文章5147
            • 注册2008-05-02
            [QUOTE][B]下面引用由[U]一路追梦[/U]发表的内容:[/B]

             

            上面的帖子没有格式,很难读,请教各位,怎样才能保持原文档的格式呢?[/QUOTE]
            可以先从电子文档复制到电脑的记事本中去,再从记事本中复制过来编辑,这样发出来的格式不会乱。
            删帖的权限只有版主才行,会员只能修改。如果蒋老师想删除某一完整的帖子,可以与本版版主乐山老师联系。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3227][color=blue][B]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B][/color][/url]
            论坛行走有困难请点击:[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2&ID=86679][color=red][B]论坛新手请进[/B][/color][/URL]
            在线情况
            6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转帖)这个故事来源于金色阳光的博客,我把主干的故事内容留下来。
                  金色阳光说,这是以人为本的故事,我绝对赞同,我还想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故事,给现在正在做班主任和学校教育工作的教师以一点小小的思考,教育工作是什么工作,教育工作把谁摆在最前面。
                  请大家充分地分析,谢谢。
                
                  去杭州培训两天,听了中央党校和省委党校的几个老师关于十七报告的一些精妙评述,其中听到的一个故事让我震撼。
                 那是中央党校的秦刚教授在解释“以人为本”这个概念时候衍发的,他说今年最令他感动的“以人为本”的故事发生在一所大学。
                而这所学校采取的方式绝对人性化。现在大学里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学生在就餐方面都实行了打卡消费。学校就在刷卡这环节设置了一个软件,当一个学生在食堂里就餐消费60次以上而总经额不超过150元时,软件就自动提示校方,然后校方就悄悄地在这个学生的卡上打进150元。
                 秦教授的课上本来秩序就很好,几乎没什么嘈杂的声音。可是当他讲到这里的时候,会场里空气似乎都凝滞了,连偶尔的咳嗽声都消失,瞬间出现静默……
              看了上边几位老师的回复,心里颇不是滋味~~`不知道我们的心灵是不是已经沾染了世俗的气息?不知道这样的心态在我们做班主任的路上究竟阻碍了多少同学的发展?扼杀了多少同学的善良的天性?
              在食堂里就餐消费60次以上而总经额不超过150元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是说在美国,暴风雪的天气,公司都不用上班,但是公立小学却照旧上课,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老师认为,穷孩子只能依靠学校中午提供的免费午餐来补充一天的营养,靠学校提供的暖气来维持体温,有富裕的家长就质疑,只让穷孩子到学校享受空调和免费的晚餐不就得了,用得着让富裕的孩子们也要在家长都无须上班的时候到学校去享受吗?老师的回答是施舍的最高境界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
              我想这个故事也是这个意思吧?
               
              我们做班主任的也是如此,我们要尽量保持同学们的尊严,不管是批评的时候还是表扬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意思。有的同学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表扬,有的同学喜欢和老师的那一份默契,不喜欢在公众面前被表扬,会觉得不好意思,还有的同学习惯在特定的人面前被表扬或者不在特定的人面前被表扬,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而批评就更是如此~~~
                我想,作为一个班主任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保持同学们的尊严,尽管不乏投机倒把者,但是毕竟是少数的~~~我们总不至于因噎废食吧?我想,当一个班主任,当好一个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身的修养,不要说一套,做一套,更不要只在论坛上表明自己的可爱和可亲可敬,在自己的学校和自己的班上臭名远扬,或者只把自己做过的好的事情在论坛上写,而少写或不写自己做过的错事,放大自己的优点,缩小自己的缺点,甚至抹去自己的缺点,我想,作为一个班主任,………………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6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谢谢高老师! 可还是不行,把帖子修改一次才能保持原格式。

                [ALIGN=center]由“道歉风波”所想到的[/ALIGN][ALIGN=center]    ----读班主任作业后感[/ALIGN]
                灯下阅读班主任们的作业,道歉故事、失窃事件、打架冲突,一件件,一桩桩进入我的视线,可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欣喜,有担忧,更有责任……。为了老师们,我该说点什么,写点什么,还是从几个月前的“道歉风波”说起吧![B]一个故事——“道歉”掀起波澜[/B]……[SIZE=3]一到办公室,就见体育委员芳女生已气呼呼走到我面前,开口就说:“A老师,我昨晚被人打了,假如你不给处理,我决不会饶了他。”我心头一怔,有种不祥的预感,我连忙对霞说:“别急,你先把事情经过讲一下”。[/SIZE][SIZE=3]原来,前一天晚上上晚自习前,有几位同学围着班级的垃圾桶在嗑瓜子,弄得垃圾桶周围都是瓜子壳,在教室嗑瓜子本身就已违反了学校规定,加上还把瓜子壳撒在了地面上,身为本周的值周干部之一的芳女生想到自己的职责就去出面阻止了(当时言辞有些过激),而另一值周干部玲女生(班里的副团支书)却在那几位违纪学生的队伍中,所以玲马上进行了回击,“不用你管,我知道该怎么做”,有理的芳同学当然不甘示弱,结果就吵了起来。此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向对玲有好感的男生强,他一出手,就打了芳一巴掌。当时,芳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但马上被同学劝开了,于是,她忍气到第二天早上来向我诉说她心中的委屈。[/SIZE]我听完她的诉说后,心里自责的同时问芳,“对这件事,你准备要求我怎么[U]处理[/U]?”。并明确告诉她让她去打那个男生来寻求心理平衡是不可能的,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既然发生了冲突,大家都有错,你虽是为班级而做,但也应该[U]检查自己的工作方法[/U]是否存在问题。作为班主任,我一定替你[U]伸张正义[/U],要求强当着全班的面向你[U]道歉[/U]。芳点点头回教室去了。[SIZE=3]我原本以为这件事只要做好芳的工作就应该可以顺利解决了,可事实事情并没有像我想像的那样简单。等芳回到教室,我叫来强,强承认确实打了芳一巴掌,是因为芳当时太嚣张。我要求他道歉时,他说宁愿放弃学业回家也不向她道歉。我感到非常突然,本能说:那你回家吧,你不道歉,我也不要你这样的学生强气呼呼地回教室了,我也不再理他,想先让这件事冷一下。[/SIZE][SIZE=3]到了下午,班长跑来问我是不是一定要强道歉,我回答说这是理所当然的。班长又说:听说你作出这样的决定,全班引起很大反响,已经很二十位同学联名要求你放弃要强道歉,连团支书也是其中之一,因为当时芳的口气确实有点过分。我再一次感到突然,想不到平时被人称作“假小子”的芳,因其独特的大嗓门和过分直率的性格在班级中会这么没有人缘。我对班长明确说:道歉是必然的,同学有意见尽管让他们来找我。[/SIZE][SIZE=3]到了晚上,我依然来办公室夜办公,二十多位同学联名信没拿来,团支书拿来了他个人的意见,要求我改变主意,我心平气和地与他分析这件事中的是是非非却没有说服他,他依然认为不能道歉。等团支书走后,我拔通了强的父亲的电话,简单讲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希望他配合我一起做好强的思想工作,以免他赌气回家。[/SIZE][SIZE=3]星期三上午,强的父亲到学校来了,他在五十多岁才生下这个儿子,所以特别宠爱。现在发生这样的事,他说学校能不嫌弃他儿子已经很不错了,他表态一定让儿子向芳道歉。可是即使在父亲面前,强依旧不肯道歉。到了下午,强回寝室理好日常用品就跟着父亲回家了。对一个学生因一件小事而放弃学业,我虽然惋惜但要坚持原则没有让步的余地,也就看着他走了。[/SIZE][SIZE=3]强走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但我心里总是不踏实,眼前老浮现他父亲苍老的脸孔。(注:后来经过做工作,强回来了,也在全班同学面前向霞道了歉,事情也算圆满解决了。其实这班主任是特别有爱心的)[/SIZE]一些老师告诉我,让学生道歉是在教会他们做人,我理解他们的心意,可不能认同这种做法。因为无数实践表明:这种简单的道歉教育是很难达到教育目标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这种道歉的教育作用一般没有深入学生心灵,只是一种表面化的处理。2、这种道歉具有强制性,往往是老师或学校政教部门的一厢情愿,并不是学生由衷而发的。3、在这种道歉教育中,学生只是教育的对象,不是教育的主体,也即说是被动的。[B]一种现象------“就事论事”已成习惯[/B]由道歉风波,可以联想到更多的类似现象:东西损坏了,赔尝。钱票丢失了,查实,……。在具体事件上纠缠,就事论事,忽视更高远的教育目标(如自我教育),这是许多老师的习惯,是一种普遍现象。事后,遇“道歉风波”的老师让我说说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据笔者的经验,如下思路可能有效:前期工作:对芳:1)表达理解(对为班做事及委屈心理表示理解),引导宣泄2)谈话:遇事,一要处理事件,二要成长,通过事件得到成长。哪个更重要?3)写反思(经验、教训)对强:1、讲经过(宣泄)2、讨论冲动的害处(提醒学会控制冲动,成熟标志)。3、角色换位,要是你被打,什么感受?(学会设身处地想)4、怎么办?后期工作:视机而定(一定会进行一次面向全体的教育)。最后我还表明了自己的想法:面对失窃事件、打架事件之类,我不会把查实、赔款和道歉等事宜作为中心来开展工作,而会把工作重心放在引导学生反省,激发自我教育潜能上,最后赔款、道歉等自然会水到渠成。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的追求,但我相信,只要去努力,就会逐步接近理想。[B]两个原因-----理念和惯性在起作用[/B]遇到突发事件,老师们会什么总是以就事论事的模式来应对,这是为什么?笔者以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教育理念问题。打架、失窃一类事件发生时,许多老师心中的念头和所做的实际工作都是查实、赔钱、道歉之类的事务,并以平息风波为出发点,而眼中常常会忽视学生这个‘人’。而笔者展示的思路,可谓目中有人,其出发点是帮助教育学生。简而言之,前一种做法是处理问题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后一种做法是育人模式,以助人为主要目标。从更深层次上说,所以有这样的差异,是因为教育理念不同,前者是以事为本,后者是以人为本。二是思维惯性问题。当遇到这类突发事件时,许多老师总是不加思索(或用经验思考),按惯性行事,“让学生认错、道歉、赔偿”几乎已成了自动化的思维模式,处事模式。时间一久,思考的脑神经也萎缩了,再加上头脑中没有什么积累,缺少思考的原料,这样想思考也无从思考。为此有些老师,即使心中有较强的育人意识,也由于多年来形成的简单化育人模式,难以产生突破性的思路,以致造成主观上为学生,客观上逃脱不了在具体事情上纠缠不休的框框。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忙,只能把“事”放在第一位,这属情非得已。[B]两条对策——转变理念,克服惯性[/B]怎样改变就事论事、简单化处理问题的状况?主要应注意两个问题:[B]1[/B][B]、要强化育人为本的理念[/B]。眼睛不要只盯着事,心中要有人。要摒弃以事为本的做法,要树立和强化育人为本的意识。[B]2、要克服思维惯性。[/B]首先,要树立思考意识,遇事不要马上决定处理方法,要多多思考,有无更好的办法,用怎样的方法比较有效。其次,要多积累思考素材,成*****的教育案例就是很好的思考素材,这就需要平时要多阅读教育案例一类书籍。此外还要特别注重体验思考的乐趣。凭脑中的积累,经过用心思考,想出巧妙的方法并加以应用,成*****了,对自己就是一种极大的鼓励,今后会更有兴趣和更有信心去积累去思考。阅读班主任们交来的作业,品味其中的一个个教育故事,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了“道歉”两字,同学之间发生了冲突,被老师认定为过分的一方要向对方道歉,学生顶撞老师了,政教处会责成学生向老师道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可事实上这种“道歉”效果真不怎么样。有时学生根本不买帐,任老师怎么做工作,还是不肯认错道歉。有时虽然口头上说了“对不起”,心里并不服气。有时暂时起了作用,同类错误还是屡教屡犯。基于这些,笔者对“道歉”及其同类现象作了一些肤浅的思考,“道歉现象”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的次的东西,还有待于有心人去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68
                • 头像
                • 展翅翱翔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5267
                  • 经验158569
                  • 文章5147
                  • 注册2008-05-02
                  一个故事,一种现象,两个原因,两条对策。
                  最近正在思考写一篇关于如何处理失窃事件的文字,蒋老师提供的思路对我很有启发,谢谢了。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3227][color=blue][B]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B][/color][/url]
                  论坛行走有困难请点击:[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2&ID=86679][color=red][B]论坛新手请进[/B][/color][/URL]
                  在线情况
                  6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以事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和小张老师讨论学校失窃事件
                    蒋玉燕
                    一天,有位十多年前的师范毕业生-----小学老师小张有事来找我,并说:“我是您以前的学生。”谈话间,小张老师自然而然地谈到了学校里发生的一桩失窃事件:
                    一位学生丢失了钱,后来查到了是谁干的,当时学校对他进行了教育和帮助。可不久失窃事件又发生了,还在窗台上留下了鞋印。根据鞋印很快找到了目标,发现又是同一位学生拿的。再联想以前教师办公室接二连三丢钱的事,就进行了追究,那位学生承认了。后来叫来了父母,他们答应赔偿(这件事已在全校广为流传)。可到第二天,学生拒不承认自己拿了老师办公室的钱。其父母还向学校来要说法,并声称要上告。事情僵了一个多月还远远没有完结呢!
                    讲完这个故事时,小张老师显得很激动,说:“家长的素质实在太差了,怎么能教孩子讲假话呢?”
                    等小张老师情绪稍有平静,我开口了:“我看问题不在家长,也不在孩子。”
                    “难道在老师,在学校吗?学校里经常丢钱,害得老师们人心惶惶,太气人了。” 小张还是那么一副激动的样子。
                    “你想,人常说‘每个人都有学好的愿望’,为什么?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而有的人不想学好,为什么?已经失去了自尊。所以保护学生的自尊是第一位的。这件事如此张扬,家长心里会不着急吗?”
                    “第一次时,我们是替他保密的,而且还对他说‘要好好读书’,我们是维护他的自尊的……”
                    我说:“还是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个班级一位学生的衣角不知被谁剪去了,老师就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纸,让他们写上‘我没有剪’或‘是我剪的’,结果没有一个人承认。后来老师本着再给学生一次改过机会的态度,试了另一个宽容的方法,但还是没有人承认。第三次,老师煞费苦心地又想了一个新招:给大家讲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有个小朋友打碎了一块窗玻璃,当时旁边没有人在。她就非常紧张地逃离了现场。后来老师开始追查了,同学们也议论纷纷。这位小朋友想承认又不敢,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这位小朋友心里总是焦虑不***,特别是每当看到这扇玻璃窗时更是内疚。当她升入中学时,心中还是有着一块解不开的结。上了大学,每每想起这事心里还是很不踏实。大学毕业回到母校教书,……你们一定明白了:那位小朋友就是现在的我——讲完故事,剪衣角的学生立即主动向老师认了错,其他平时做过错事而没有被别人察觉的学生也纷纷向老师忏悔。”
                    小张老师若有所思。
                    我问他:“听完故事后你有何感想?”
                    “我们的方法太简单了。”
                    “那你们的简单方法和处理‘衣角风波’的巧妙方法有何区别?”
                    聪明的小张老师略加思索后脱口而出:“简单方法是直接讲道理,提要求,巧妙方法是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道理,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你说得一点没有错。现在的学生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有的甚至逆反心理很强烈,简单的讲道理,提要求,教育痕迹太明显,他们不愿意接受。而通过暗示或创设教育情境让他们自己领悟则可以‘淡化教育痕迹’。请注意,在新形势下,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育是不露痕迹的教育,而不是教育色彩很浓的教育。”
                    “让学生自己悟道理,淡化教育痕迹。这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原来我们以为只要对学生态度好,就是尊重人了,如果这样还不接受老师的教育,就是学生的问题了。现在想来,‘方法简单’才是工作被动的原因啊!”
                    “对啊,在引导帮助学生的过程中,态度粗暴固然是要避免的,方法简单同样也往往是行不通的。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态度不粗暴上,还要注意方法不能简单化,许多时候还得讲究一点技巧甚至是艺术。”
                    我继续着话题:“其实类似你今天的故事我已听了好几回了。有个学生丢了100元钱,老师查到了拿钱的是学生张三,这钱藏在另一个学生李四那儿。还知道了原因:张三因受同寝室同学的孤立而痛苦,就用拿钱的方法进行报复。问明原委后,老师叫来了李四核实,又请来了家长,达成了赔偿协议。可第二天家长和学生都改口了,后面的结果与你们的情况如出一辙。所以形成这种被动局面不仅仅是教育方法问题,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蒋老师,请快一点说。”性急的小张等不及了。
                    “遇到这类事时,被动的做法是:心中的念头和所做的实际工作都是查实、赔钱之类的事务,并以平息风波为出发点,而眼中并无学生这个‘人’。例如上面谈的那位学生受到了委屈,老师没有去***抚他,理解他,只是忙着核实、找家长赔钱等具体工作。而处理衣角风波的那位老师则和你们不一样,她是目中有人,她的出发点是帮助教育学生。简而言之,前一种做法是处理问题模式,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后一种做法是育人模式,以助人为目标。从更深层次上说,所以有这样的差异,往往是因为教育理念不同,前者是以事为本,后者是以人为本。”
                    小张老师连连称是。
                    “再比较一下,两种教育模式在效果上有何差别?”
                    小张老师想了一想,说:“后者在使学生受到教育,得到成长的同时,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而前者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更不用说促进学生成长了,最麻烦的是还惹来了纠缠不清的官司。”
                    “对呀!现在许多老师总是强调忙,而喜好用简单的方法来处理问题,那从时间上看,处理问题模式和育人模式,哪一种更合算呢?以事为本的做法,拖了很久也没有结果,以人为本的做法,需要那么久吗?当然以人为本的做法是需要真*****夫的。”
                       讨论到这里,小张原先种愤愤不平已无影无踪了,脸上露出一副深思的样子,“看来问题确实不在学生和家长,而主要在我们老师。看来教育理念真的要更新,方法也需要改一改了。……”
                    第二天我收到了一封邮件,是小张发来的,上面写道:
                    尊敬的蒋老师:您好!
                    我曾是您的学生,当年聆听过您的心理学课。上周重又见到了您,且得到了您的指导,居然给了我“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不知道为什么,这次谈话,比您当年给我们讲的几百堂课要有价值得多。看来、理论,只有在实践领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谛。
                    学生 小张                                         
                    看着这段不知是表扬还是批评的文字,我感到欣慰:小张真的开始变了。同时心底里还涌出一股不服气:想当年,学生总说我教的心理学最有用呢!当然这种冲动一下就过去了,是啊!小张说得对,“理论,只有在实践领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谛。”当时对学校教育还没有一点感觉的师范生,怎么能深刻地领悟教育理论的真谛呢!
                    (已发表于《新德育》)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70
                    • 头像
                    • 展翅翱翔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5267
                      • 经验158569
                      • 文章5147
                      • 注册2008-05-02
                      “以事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今天又学习了蒋老师的此篇文章,我的思路更明白,准备按照蒋老师说的理念来分析一下我刚当班主任第一期处理的一次手机失窃事件,看看原因都在哪些方面。
                      写好后请蒋老师指导。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3227][color=blue][B]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B][/color][/url]
                      论坛行走有困难请点击:[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2&ID=86679][color=red][B]论坛新手请进[/B][/color][/URL]
                      在线情况
                      7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培养女儿的婚姻智慧意识
                                              ----- 由一场“准冲突”引发出妙趣横生的家庭故事
                            今年装修新房,从头至尾都是先生在操心。虽然由装璜公司承包了,但先生可忙的事还很多,按自己的心愿修改设计方案,购买优质优价值的材料,添置灯饰、窗帘,采办沙发等等,我一直当自己的不管部长,除了完成日常家务外,就一头扎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中。先生一方面为自己的成果得意洋洋,一方面“愤愤不平”。因为常常有同事在说:“蒋老师真舒服,什么都不用管。”后来先生就说:“你那么不关心,就什么也不要来过问了。”我笑笑说:“你办事,我放心。”我才懒得管呢!
                        可事有凑巧,要搬新居了,听人说最好入住前处理一下装修污染,还说有的污染物是无气味的,有的会逐年释放,有的会释放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下我可得管一管了,于是和女儿结成统一战线,试图说服装修主管。可说了几次都没有达成共识,先生倒不完全是心痛几千元钱,主要是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再说在理财问题上我曾有过几次重大的失误(如买保险后又去退回来,就损失不少),所以先生这次是立场坚定地反对我的提议。
                        我知道说服不了顽固的先生,也无法动用“权威”(家里的大事一惯都是听先生的,所以早已“大权旁落”)。不治理吧,于心不***。干脆就来个“偷袭”吧!
                        于是在星期五那天起了个大早,赶到十几里外的新居,打开所有的橱门,关上全部门窗,再把易被污染物品搬到阳台上,做好这一切,正好是早上7:00正。到下午3点正好是8个小时(一般封闭8小时以上,采集室内空气样本,然后据检测结果进行治理)。“这下看你有什么辙!”我知道,一般情况下先生到晚上才会过去看看新居,给花草浇浇水。
                        下午2点多,我正在听消除知识讲座,准备听完后就到新居去。“嘟、嘟、嘟”,手机响了,我来到外面接听电话,“你干吗把门窗关得那么严,是要治污吗?”是先生的声音。我说:“是的,我开好会就过来,那边公司的人马上会来,门不要打开。”“不用治。”事先没有告知,先生有点生气了。我是个急性子,语调也高起来了:“已经到8个小时了,不要再说了。”“我把门打开了。”“你敢!”我明知一向当家作主的先生不会在乎我的“吼”,但只能强装凶悍:“回来和你没完。”先生笑了:“怎么个没完?”我也想笑,但忍住了:“我们要制裁你……”先生口气又硬起来了,我愤愤地搁下了电话,继续开会去了。
                        前几天一直下雨,懒得过去作准备,今天好不容易准备好了,却被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破坏了,自然是很生气。再说治污过后,可马上搬进新家,这样能让打算复读高三的女儿***定下来,进入学习状态。不治理,我和女儿会断然拒绝搬家。(这先生也拿我们没办法)。这不影响女儿的学习吗?心里真有些窝火。
                        这时,我想起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演化为家庭战争,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的故事。我一直在感叹:许多被家庭矛盾所困的人总是埋怨对方如何不好,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并因而使自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这样,缺乏婚姻智慧是一个重要原因。以往每当我听到这类故事时就发产生一个冲动,一定要教给女儿婚姻智慧。这不,正好逮着了一个大好时机,乘这一契机对女儿进行一次婚姻智慧教育,以帮助她树立初步的婚姻智慧意识。
                        回家后,我就向女儿简单地介绍了相关情况,女儿马上皱着眉头说:“这个老爸真心烦。”我说:“不要烦,我们要动脑筋,用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接着我说出了自己的主意:“我们不要冷战,冷战伤身伤心,伤感情。我们可以做两条:一不要给他洗衣服;二不要帮他招待朋友(我们回避)。要是还不行,我们就等他出差时再说。”
                        晚饭时分,先生开门进来了,我不说话,脸上也没有表情,要他摸不着头脑。先生以为有一场所暴风骤雨等着他呢!看看没动静,很好奇,女儿忍不住:“吃吃”笑了。先生也笑了:“笑什么?”我开口了:“我们本来应该很生气,但我们不生气。”“不生气最好!”先生高兴了。“但是,我们要实行家庭制裁,一不给你洗衣服,二……。”说着说着,我自己忍不住笑起来,女儿也笑了,先生也笑了,大家笑得前仰后翻……
                        吃过晚饭,先生又与麻友相会去了。我和女儿到新居把沙发重新摆放了一下,就回来了。一路上我对女儿说:我们骗他三天如何,一早起来就告诉他,昨天关好门了,今天要去治理,你去把门打开如何?(先生爱睡懒觉)女儿说:父亲节快到了,明天我们去国商给他买衣服,贿赂他怎么样?“好啊!”节日的时候给父亲送礼,已成了女儿多年来的习惯,这点也是她老爸最为得意的,穿着女儿买的衣服,用着女儿买的公文包(当然是女儿送礼,我们付帐),向同事们夸耀,可是先生最为开心的事呵。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我就醒了,告诉先生:“昨天晚上门又关上了,你去把打开如何?”他将信将疑。我还想再戏弄他一下,又说:“昨天没有关,因为今天要加班,没有时间陪他们(治污的工人)去。”“不过,你无法防患,我们只要一个晚上一个早上就解决问题。要不,你天天晚上都去看看。”
                        先生有点妥协了,但嘴上不肯明确表示。
                        下班回来,女儿说:老爸问为什么不给他洗衣服。我说:事情还没有办成呢!说过不洗就是不洗,我们得说到做到。乘这个机会我又有意拉起了话题,处理不好家庭矛盾的人会怎样面对这个事件呢?结果又会怎么样呢?我们这样做,感觉如何?我特别注意让女儿体验用“智慧”解决问题的阳光心情。我的用心自然没有白费。
                        只听女儿深有感触地说:“许多人都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做的,不会想到动脑子,用方法。”听了女儿的这番话,心中甚慰。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联系耳闻目睹的家庭风波及我们自己的经历和女儿讨论婚姻智慧问题。一次我对女儿说:“有时硬的不行,就要来软的。”女儿说:“那我们这一次是软的还是硬的?好象也不全是软的。”“硬中有软,软中有硬。我从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老师批评学生时可以‘轻话重说’、‘重话轻说’,我想‘重话重说’效果可能是最差的,这种语言表达技巧在家庭中也是适用的。”……最后女儿总结性地说:“这个方法对老爸管用,对别的人不一定管用。”我连忙接过话题:“对啊,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因人而异,这也算是‘因材施教’呵!”
                        从女儿的回应看,“婚姻智慧”已在她头脑中刻下了很深的印记。
                        过了几天,我才有些空,女儿说,约老爸一起过去,看看沙发怎样摆放较好,顺便把门窗关上。我们过去了,先生在那儿惬意地喝茶抽烟,完毕,我们开始关门窗了,先生又说话了:“我会把窗打开”他是半真半假的,我半喜半嗔地说:“你就不看女儿给你送礼的份上吗?”这下先生彻底妥协了:“哦!就依了你们吧!”
                        我和女儿笑了,这是用智慧战胜“顽固分子”的笑,是胜利的笑。
                        反思:
                        1、      教给婚姻智慧意识很重要,孩子有了婚姻智慧意识,建立家庭时自己会
                        去摸索。
                        2、      家庭矛盾可以转化为激活家庭情趣的资源。
                        3、认知决定心态,心态影响方法,方法影响结果。
                           认知-------------------心态---------------方法--------------结果
                        (看作)权利之争--------------愤怒---------------简单-------------伤人
                        (看作)非原则性之事--------平静---------------智慧-----------情趣、圆满
                        争权不如斗智。争权可能会两败俱伤,斗智会增添无穷乐趣,还会有其他
                        多方面的收获。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7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QUOTE][B]下面引用由[U]高顺杰[/U]发表的内容:[/B]

                          “以事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今天又学习了蒋老师的此篇文章,我的思路更明白,准备按照蒋老师说的理念来分析一下我刚当班主任第一期处理的一次手机失窃事件,看看原因都在哪些方面。
                          写好后请蒋老师指导。[/QUOTE]
                          期待高老师的作品!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93 seconds with 10 queries.